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8: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柏偉
研究生(外文):Wang Po-Wei
論文名稱:法學科學性的基礎初探-「海德格-高達美」詮釋學觀點的嘗試
論文名稱(外文):What is the Ground of Scientific of Law? : a Try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Heidegger-Gadamer''s" Hermeneutic
指導教授:顏厥安顏厥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 A., Y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法學之科學性基礎海德格高達美考夫曼詮釋學正義合目的性法律安定性
外文關鍵詞:the sciential ground of jurisprudenceHeideggerGadamerKaufmannHermeneuticJusti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希望以海德格的對於「奠基」在存有論上的說明作為出發點,透過高達美在詮釋學上對海德格「實際詮釋學」(Hermeneutik der Faktizität)的強調,轉化海德格在存有論上的著墨進入高達美所欲主張之「實踐哲學」。並將「法律存有論」安置於「海德格-高達美」的詮釋學路徑之上,在這樣的存有論上,我們嘗試跟隨「拉德布魯赫-考夫曼」對於法之概念的一組三元結構:平等(狹義正義)、合目的性、法律安定性來嘗試對法律存有論提出一個得以為法學之科學性奠基的框架。
第一章 試說一種所謂「法學科學性的基礎」問題到底是什麼樣一種問題1
第一節 法學之科學性1
第二節 法學科學性之「基礎」3
第一項 「基礎」作為最普遍者4
第二項 「基礎」作為最高者6
第三項 小結:「法學科學性之基礎」問題為一「在存有論差異間找尋法存有者的存有機制」問題9
第二章 真理問題與法學世界的超越14
第一節 存有論差異與超越17
第一項 存有論差異17
第二項 超越18
第二節 法學的世界籌畫20
第一項 世界作為超越的「何所往」21
第二項 康德之前的「世界」概念簡史23
第三項 康德的「世界」概念25
第三節 法律經驗的存有方式29
第一項 作為法律經驗存有方式的「遊戲」30
第二項 「對應」作為向創造物的轉化35
第三項 「類型」作為「再認識」得以出發的「境遇」38
第四項 「類型」的同一性42
第四節 小結:法律作為平等46
第三章 「良知」作為法律規範性的基礎48
第一節 良知作為一種「召喚」49
第一項 此有本質上是共同存有49
第二項 良知作為操心的呼聲51
第二節 罪責的生存論說明54
第一項 「有罪責存在」54
第二項 「有罪責」作為一種「不之狀態的基礎」56
第三項 願有良知58
第三節 「良知」與「普遍語言性」62
第一項 良知就是「實踐智」62
第二項 真正普遍的語言性65
第三項 普遍語言性下的「隸屬性」及「辯證法」67
第四節 從「良知」到對話的「善良意願」70
第一項 建立在普遍語言性上的修辭學70
第二項 詮釋學與修辭學的「參與」方式74
第三項 「否定地對待自身」77
第四項 對話的「善良意願」81
第五節 小結:法律作為社會正義83
第一項 法律行為的闡釋:「行為」作為一種「敘事」84
第二項 法律作為「合目的性」86
第四章 時間、經驗與法律安定性89
第一節 時間性89
第一項 「決心」作為「操心」整體性意義的統一89
第二項 「將來」、「曾是」、「當前」91
第三項 時間性的「綻出」94
第二節 經驗與實效歷史意識95
第一項 法律詮釋學中的「應用」問題96
第二項 「效果歷史意識」99
第三項 詮釋學經驗概念的本質102
第三節 小結:法律作為法律安定性104
第五章 法學科學性基礎的說明107
第一節 法學科學性之基礎在存有論上的奠基107
第二節 代結論-自由作為此有的深淵109
Anderson, Benedict R. O’G.,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時報。
Aristotle,
1980,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淦克超譯,台北:水牛。
Gadamer, Hans-Georg,
1981, 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 trans. & edited. by David E. Ling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1983, Heideggers Wege: Studien zum Spätwerk, Tubingen : Mohr, 1983.
1986a, Hermeneutik Ⅰ: Wahrheit und Methode — 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GW Bd.1) Tübingen: J. C. B. Mohr(Paul Siebeck), 1986.
1986b, Hermeneutik Ⅱ: Wahrheit und Methode — Ergänzung Register.(GW Bd.2) Tübingen: J. C. B. Mohr(Paul Siebeck), 1986.
1993,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台北:時報。
1995, 《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洪漢鼎譯,台北:時報。
Habermas, Jürgen,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se, trans. by Jeremy J. Shapiro, Boston: Beacon Press, 1971.
1999, 《做為”意識型態”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
Hankins, Thomas L.,
2000, 《科學與啟蒙運動》,任定成、張愛珍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Hart, H. L. A.,
2000, 《法律的概念》,許家馨、李冠宜譯,台北:商周。
Heidegger, Martin,
1957,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Verlag Neske, 1957.
1963,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ax Niemeyer, 1963.
1976, Wegmarken.(GA Bd.4)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76.
1988, Schelling: Vom Wesen der menschlichen Freiheit.(GA Bd.42)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8.
1991,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GA Bd.3)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91.
1992, The Concept of Time, trans. by William McNeil, Oxford, UK: Cambridge, Mass., USA : B. Blackwell, 1992.
1994, 《存在與時間》,陳嘉映譯,台北:桂冠。
1997, 《路標》,孫周興譯,台北:時報。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982, 《精神現象學》,賀自昭譯,台北:仰哲。
Höffe, Otfried,
1994, Politische Gerechtigkeit : Grundlegung einer kritischen Philosophie von Recht und Staat,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1994.
Kant, Immanuel,
1983a, Schriften zur Metaphysik und Logik.(Werke in Zehn Bänden Bd.5), Mit einer Übersetzung von Norbert Hinske,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83.
1983b, Schriften zur Anthropologie, Geschichtsphilosophie, Politik und Pädagogik, Zweiter Teil, (Werke in Zehn Bänden Bd.10),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83.
Kaufmann, Arthur,
1972, Rechtsphilosophie im Wandel. Situation eines Weges. Frankfurt am Main: Athenäum Verlag, 1972.
1990, Rechtsphilosophie in der Nach- Neuzeit. Abschiedsvorlesung. Heidelberg: Decker & Müller, 1990.
1991, “Fünfundvierzig Jahre erlebte Rechtsphilosophie,” Rechts- und Sozialphilosophie in Deutschland Heute — Beiträge zur Standortbestimmung, Hrsg.: Robert Alexy, Ralf Dreier und Ulfrid Neumann,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1991, 144-162.
1993, Beiträge zur Juristischen Hermeneutik — sowie weitere rechts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en. Köln/Berlin/Bonn/München: Carl Heymanns Verlag, 1993.
1994, Grundprobleme der Rechtsphilosophie. — Eine Einführung in das rechtsphilosophischen Denken. München: C. H. 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94.
1997, Rechtsphilosophie. München: C. H. 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97.
1999a, Das Verfahren der Rechtsgewinnung Eine rationale Analyse. — Deduktion. Induktion. Abduktion. Analogie. Erkenntnis. Dezision. Macht. München: C. H. 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99.
1999b, 《類推與「事物本質」-兼論類型理論》,吳從周譯,台北:學林。
2000, 《法律哲學》,劉幸義等譯,台北:五南。
Kaufmann, Arthur & Hassemer, Winfried,
1977, Einführung in Rechtsphilosophie und Rechtstheorie der Gegenwart, Hrsg. Arthur Kaufmann & Winfried Hassemer, Heidelberg˙Karlsruhe: C. F. Müller Juristischer Verlag, 1977.
Larenz, Karl,
1996, 《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台北:五南。
Maritain, Jacques,
1951, Man and the Sta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Miaofen, Chen,(陳妙芬)
1993, Die philosophische und juristische Hermeneutik der Gegenwart, Magisterarbeit an der Juristischen Fakultät der Georg- August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1993.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im,
1995, 《道德系譜學》,陳芳郁譯,台北:水牛。
Peters, Francis E.,
1967, Greek philosophical terms : a historical lexicon,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7.
Radbruch, Gustav,
1950, Rechtsphilosophie, Stuttgart: K.F. Koehler, 1950.
1965, Vorschule der Rechtsphilosophie,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5.
1969, Einführung in die Rechtswissenschaft, Stuttgart: K. F. Koehler Verlag, 1969.
Reagan, Charles E.,
1996, Paul Ricoeur : his life and his work, Chicago, IL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Ricoeur, Paul,
1981,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ssays on Language, A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rans. & edite. by John B. Thomps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1984, Time and Narrative vol. Ⅰ, trans. by Kathle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1992,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 by Kathleen Blame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2000, The Just, trans. by David Pellauer,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Rilke, Rainer Maria,
1992, Duineser Elegien,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David Oswald, Einsiedeln, Switzerland : Daimon Verlag, 1992.
Scheler, Max,
1973, Formalism in ethics and non-formal ethics of values : a new attempt toward the foundation of an ethical personalism, trans. by Manfred S. Frings and Roger L. Funk, Evans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Schmitt, Carl,
1934, Über die Drei Arten Des Rechtswissenschaftlichen Denkens, Hamburg : Hanseatischer, 1934.
Viehweg, Theodor,
1974, Topik und Jurisprudenz — Ein Beitrag zur rechtswissenschaftlichen Grundlagenforschung, München: Verlag C. H. Beck, 1974.
王淑卿,
2000, 《文本與實踐-呂格爾與高達美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健,
1998, 《罪責概念之研究:非難的實質基礎》,台北:春風煦日論壇。
沈清松,
2000, 《呂格爾》,台北:東大。
吳從周,
1993, 《類型思維與法學方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當代法學上之具體化理念及其方法〉,《第三屆法理學復活節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基礎法學研究社,頁123-139。
高文琦,
1990, 《事物本質之概念及在法學上之地位》,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育安,
1998, 《刑法上類推禁止之生與死》,台北:春風煦日論壇。
許玉秀,
2000, 《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台北:春風煦日論壇。
陳妙芬,
2000a, 〈Gerechtigkeit(Ⅰ):正義是什麼?〉,《月旦法學》第六十一期,台北:元照,頁169-171。
2000b, 〈Gerechtigkeit(Ⅱ):「正義」的價值來自「道德善」嗎?〉,《月旦法學》第六十二期,台北:元照,頁175-177。
2000c, 〈Gerechtigkeit(Ⅲ):「正義」如何藉「實踐理性」證立?〉,《月旦法學》第六十三期,台北:元照,頁164-166。
2000d,〈Rechtsfindung:「法律發現」的正確性與真實性(一)〉,《月旦法學》第六十四期,台北:元照,頁172-174。
2000e,〈Rechtsfindung:「法律發現」的正確性與真實性(二)〉,《月旦法學》第六十五期,台北:元照,頁194-196。
2000f, 〈Rechtsfindung:「法律發現」的正確性及真實性(三)〉,《月旦法學》第六十七期,台北:元照,頁188-190。
2000g, 〈Die Öffentlichkeit:「公共性」、「公眾」與「公共領域」(一)〉,《月旦法學》第六十八期,台北:元照,頁189-191。
2000h, 〈Die Öffentlichkeit:「公共性」、「公眾」與「公共領域」(二)〉,《月旦法學》第七十期,台北:元照,頁199- 201。
張鼎國,
1997a, 〈「實踐智」與新亞里斯多德主義〉,《哲學雜誌》第十九期,台北:業強,頁66-84。
1997b, 〈海德格、高達美與希臘人〉,《哲學雜誌》第二十一期,台北:業強,頁98-125。
1998, 〈『書寫誌異』與『詮釋求通』:追究一場南轅北轍的哲學對話〉,《東吳哲學學報》第三期,台北:東吳大學哲學系,頁179-207。
1999, 〈文化傳承與社會批判-回顧Apel, Habermas, Gadamer, Ricoeur間的詮釋學論爭〉《哲學社會文化-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基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黃文宏,
2000, 〈海德格的「共屬」(Zusammengehören)與天台宗的「即」- 試論詭譎的說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六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467-486。
黃品堯,
1999, 《「善良的對話意願」對「無線延異的遊戲」-論高達美與德希達之爭》,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啟政,
2001, 《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
裴元領,
2000, 《台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國鼎,
1997,《法律之解釋與適用-詮釋學循環與先前理解之評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民,
2001, 〈評陳起行〉,台灣法理學學會第十六次會議評論稿。
蕭立應,
1999, 《溝通與詮釋-從哈伯瑪斯與高達美的論戰看哈伯瑪斯對語言與理解的反思途徑》,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厥安,
1998, 《法與實踐理性》,台北:允晨。
2001a, 〈憲政主義的法治向度-由法實證主義檢討憲政法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下載自:http://mx.nthu.edu.tw/~iosoc/speech/speech89_2/憲政主義的法治向度顏厥安.htm
2001b, 〈溝通、制度與民主文化-由哈伯瑪斯的法理論出探社會立憲主義〉,刊於:《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頁1-4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徐博東,2000,〈淺析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收錄於《中國事務季刊》,2000年7月第1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頁65-78。
2. 柳金財,2000,〈民進黨關於台灣前途主張的歷史發展演變〉,收錄於《中國事務季刊》,2000年10月第2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頁98-114。
3. 吳釗燮,1998,〈評民進黨中國政策大辯論〉,《中國大陸研究》,1988年2月,第41卷,第2期,頁1-2。
4. 羅致政,1999,〈美國對台海兩岸過渡性協議的主張與看法〉,收錄於《國策專刊》1999年7月15日第11期,頁3-5,台北: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5. 羅致政,1998,〈務實外交的檢討與評估〉,收錄於《國策專刊》,1998年8月10日第3期,頁12-14,台北: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6. 顏萬進,1998,〈柯江會談下的兩岸互動原則〉,收錄於《國策專刊》,1998年8月10日第3期,頁18-20,台北: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7. 顏建發,2000,〈經貿全球化之下兩岸關係的現狀與前瞻〉,收錄於《中國事務季刊》,2000年10月第2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頁115-117。
8. 顏建發,1998,〈從柯江會談的多元內涵看我國面臨的限制與機會〉,收錄於《國策專刊》,1998年8月10日第3期,頁6-8,台北: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9. 蕭新煌、蘇耀昌,1998,〈剖析中國三角─中、港、臺經濟向心力和政治離心力的動態分析〉,收錄於《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秋季第12期,頁131-154。
10. 劉勝驥,1998,〈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1998年3月,第41卷,第3期,頁7-30。
11. 葉自成,2000,〈中美關係的互動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收錄於《中國事務季刊》,2000年7月第1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頁113-119。
12. 游盈隆,1994,〈政黨形象、意識型態與台灣選舉變遷〉,收錄於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4年第78期,頁61-9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3. 陳明通、王智盛,2000,〈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收錄於《中國事務季刊》,2000年7月第1期,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頁6-28。
14. 郭正亮,1999,〈民進黨對兩岸過渡性協議的看法〉,收錄於《國策專刊》1999年7月15日第11期,頁12-14,台北: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15. 郭正亮,1998d,〈新三不之後的政黨互動〉,收錄於《國策專刊》,1998年8月10日第3期,頁9-11,台北: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