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21: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祈安
論文名稱:宋代社會的命份觀念
指導教授:梁庚堯梁庚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命份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12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宋代社會的命份觀念》提要
中國人喜歡談命,許多俗話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都是廣為人知的話語。宋代的筆記小說數量眾多,這些故事真實的反映出當時人的生活。其中南宋人洪邁著述的《夷堅志》一書,記述了大量的小故事。從故事中可以發現,宋代社會中普遍相信命,當時也流行以各種方式窺探命,因此也出現許多靠此為職業的相士。大量有關命的故事顯示出,命已經成為宋代社會民間信仰內容中重要的一部份。
宋代社會許多詞用以指稱命觀念,本文則統一以「命份觀念」稱之,並將之定義為:「相信人世間各項事物的結果和演變早已被決定,除了致力善功或惡行,或能改變此一決定外,個人對某一事物所做的努力,並不足以改變早已安排的結果。」,並對宋代的命份觀念作淵源的追溯,探究宋代命份觀念的內容、產生的背景、當時人相信的原因及與其他觀念的結合,並說明命份觀念在宋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中國文化中「命」的觀念,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到了東周,由於社會經濟的變遷,出現了本文所討論的命份觀念。西漢時候,透過王充的思想,命份觀念在內容、承受者等方面漸形豐富。魏晉南北朝後,道教中的承負謫降觀念及佛教中的業與輪迴的觀念,與命份觀念十分類似,而隨著二教的流行,命份觀念也隨之在社會流傳。到了唐代,命份觀念在內容方面已經包含人生所有範圍,同時廣為當時應舉士人、官員、學生所相信。
透過筆記、小說等資料,可以發現宋代社會相命風氣十分盛行,無論是官員、學生、應舉士人、一般民眾都相信命份﹔相士也出現於城市與鄉村中,這些現象顯示出命份觀念流行於當時社會。宋代社會所相信的命份內容,有人們共同關心的壽命、婚姻,也包含官員所在意的官祿、應舉士人的科舉,包含了人們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命份觀念的流行以及內容的廣泛,使得命份在流傳時愈來愈具體,如在冥間藏有簿冊,紀錄了人在陽間的一切行為,人的行為舉止,只是驗證了命份的準確。在這種觀念下,宋人為了得知個人日後的人生結果,於是以各種方式求得命份,或是透過相士,或是求禱神明,或是藉由夢兆、鬼怪,希望預知自己的命份。
宋人之所以相信命份,主要是因為外在的背景及內在的壓力二項原因。宋代社會由於商業繁盛,產生職業分化與各種伎藝人,相士成為一種謀生的職業。當時在城市中,相士算命成為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他們常集中於某一地方營業,或是沿街賣卦,或是集中某處成為當地的特色﹔也組成了同業公會,還要負擔官府的差役。科舉制度的實行與商業的繁盛,使得宋代社會文教與娛樂風氣盛行。由於科舉需要閱讀大量書籍,使得宋代讀書風氣鼎盛﹔同時印刷出版業進步,書籍流通便利,命份觀念透過各種書籍廣為讀者所接受。商業的繁盛帶動社會娛樂風氣的興盛,在城市中說書成為普遍的娛樂,透過說書者的故事內容,民眾便在不知不覺中,也相信了命份。
內在的心理因素也是宋人相信命份的原因。宋代農民因為耕地狹小,不足以維持基本的生計,又要負擔額外的職役,要承受很大的生活壓力,於是容易以命份來解釋人生。商人則因商旅艱難,交易中不可預知的風險,也傾向以命份來解釋生活中的得失。應舉士人則因中第不易,即使經過長久的準備,也不能保證錄取,於是便將中舉與否歸之於命份。宋代官員得官不易,同時可能在低層職務中渡過仕宦生涯,於是便以命份來解釋人的官運。由於宋代社會各階層承受不同的心理壓力,命份便成為慰藉心理與解釋人生的一種觀念。
命份原本是指人世間各項事物的結果早已被決定,個人的努力並不能改變此一安排,但是隨著命份觀念的流傳,命份觀念也可以被改變。除了民間風水地理的觀念,與個人強求徵應預兆,可能改變命份外,人的善功與惡行也足以改變命份。士人與一般人民在公務與日常生活中的良好道德,或是不良惡行,都足以改變原先預定的命份。命份的可改變性,從社會角度看來,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宋代社會中的「陰德」觀念,就使得宋人致力於行善,希望改變原先的命份,因而補足了社會福利與救濟制度的不足。士人也將命份觀念用於教導家族子弟,使之不至為非作歹。
與唐代的命份相較,宋代的命份內容除了涵蓋了人們生活中所有範圍,同時流行於社會每一階層,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升斗小民,多相信人生莫不有命,使得命份成為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種觀念。
宋代社會的命份觀念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前人研究成果
 第三節:研究方向
第二章:命份觀念的由來─從天命到命份
 第一節:命觀念的出現與天命觀
第二節:命份觀念的出現
 第三節:王充的命份觀念
 第四節:佛教與道教的業命、謫降觀念
第三章:命份觀念的流行
 第一節:相命風氣與命份觀念的流行
 第二節:命份觀念的內容
 第三節:得知命份的方法
第四章:命份觀念流行的背景及獲得相信的原因
 第一節:商業的繁盛
 第二節:文教娛樂活動的蓬勃
 第三節:農民的壓力與商人的風險
 第四節:士人科舉、仕宦的艱辛
第五章:命份觀念的擴大
 第一節:命份的可改變性
 第二節:善惡之報
 第三節:命份觀念的社會價值
第六章:結論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一)史籍、政典
徐松,《宋會要輯稿》,台北:世界,1964。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新興,1958。
陳均,《九朝編年備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脫脫,《宋史》,台北:鼎文,1978。
歐陽修,《新唐書》,台北:鼎文,1978。
(二)地方志
方仁榮,《景定嚴州續志》,《宋元地方志叢書》,台北:大化,1980。
陳公亮,《嚴州圖經》,《宋元地方志叢書》,台北:大化,1980。
(三)文集、奏議
石介,《石徂徠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本。
周必大,《文忠集》,《四庫全書珍本二集》本。
范仲淹,《范文正集》,《四部叢刊正編》本。
曾丰,《緣督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鄭俠,《西塘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宰,《漫塘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歐陽守道,《巽齋文集》,《四庫全書珍本二集》本。
(四)筆記、其他
方勺撰、許沛藻,楊立揚點校,《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不著撰人,《西湖老人繁勝錄》,《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1980。
不著撰人,《鬼董》,《百部叢書集成》本。
不著撰人,《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叢書集成續編》本。
文瑩撰、鄭世剛、楊立揚點校,《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
王闢之撰、呂友仁點校,《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江少虞,,《皇朝類苑》,台北:文海,1981。
李元綱,《厚德錄》,《百部叢書集成》本。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1987。
李昉等編,《冊府元龜》,台北:台灣中華,1967。
李昌齡,《樂善錄》,《百部叢書集成》本。
朱熹集註,《四書集註》,台北:文海,1988。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1980。
吳自牧,《夢梁錄》,《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1980。
邵伯溫撰、李建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見聞錄‧前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沈括,《夢溪筆談》,《四部叢刊廣編》本。
委心子撰、金心點校,《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北京:中華書局,1987。
岳珂,《愧郯錄》,《四部叢刊廣編》本。
周密,《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1980。
周煇,《清波雜志》,《四部叢刊續編》本。
皇都風月主人,《綠窗新話》,台北:世界書局,1958。
耐得翁,《都城紀勝》,《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1980。
洪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82。
范鎮撰、沛汝點校,《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80。
袁采,《袁氏世範》,《叢書集成》本。
陶穀,《清異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黃休復,《茅亭客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張端義,《貴耳集》,台北:木鐸,1982。
張鎡,《仕學規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張讀,《宣室志》,《叢書集成》本。
葉夢得,《石林燕語》,《百部叢書集成》本。
楊寶忠,《論衡校箋》,河北:河北教育,1999。
蔡絛,《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劉斧,《青瑣高議》,台北:河洛圖書,1977。
歐陽修撰、李偉國點校,《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魯應龍,《閑窗括異志》,《百部叢書集成》本。
鍾輅,《前定錄》,《叢書集成》本。
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嚴靈峰編,《道家四子新編》,台北:商務,1968。
釋文瑩著,《玉壺野史》,台北:廣文,1970。
釋文瑩著、鄭世剛、楊立揚點校,《湘山野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
譚正璧編,《墨子讀本》,台北:華正,1974。
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1981。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木村泰賢著,李世傑、八壺天師譯
《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台北:協志工業,1958。
木村泰賢著、歐陽翰存譯
《原始佛教思想》,台北:商務,1958。
文崇一、蕭新煌主編
《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1988。
王義良
《唐人小說中的佛道思想》,高雄: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6。
王德毅
《宋代的災荒救濟政策》,台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70。
田鳳台
  《王充思想論析》,台北:文津,1998。
扥馬斯.F.奧戴、珍妮特.奧戴.阿維德著,劉潤忠等譯
《宗教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朱傳譽
《宋代新聞史》,台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67。
李潤生
《佛家輪迴理論》,香港:當代文藝,1999。
李劍農
  《宋元明經濟史稿》,台北:華世,1981。
沈行如
《般若與業力》,北京:北京圖書,1998。
吳秀鳳
《廣異記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邱芳津
《宋代果報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文,1999。
沈宗憲
《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1993。
呂錫琛
《道家、方士與王朝政治》,湖南:湖南,1991。
牟鍾鑒
《中國宗教與文化》,台北:唐山,1995。
金仁吉
《聊齋志異之宿命觀與果報觀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周晉
《理學與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林朝成、郭朝順
《佛學概論》,台北:三民,2000。
林麗雪
《王充》,台北:東大,1991。
侯外廬
《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郭鼎堂
《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上海:商務印書局,1936。
陶晉生
《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
馬潤潮著,馬德程譯
《宋代的商業與城市》,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
許地山
  《扶箕迷信的研究》,台北:商務,1994。
張秀民
《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1989。
陳妍妙
《稽神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梁庚堯
《南宋農村的經濟》,台北:聯經,1985。
陳玲碧
《唐人小說中的定命觀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夢家
《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出版社,1988。
康韻梅
《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2。
湯一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1988。
鄔昆如
《宗教與人生》,台北:允晨,1999。
馮明惠
《唐代傳奇題材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究所碩士論文,1974。
斯波義信著、莊景輝譯
《宋代商業史研究》,台北:稻鄉,1987。
傅佩榮
《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1985。
傅斯年
《性命古訓辨證》,台北:商務,1985。
曾漢塘
《王充命定觀之淵源與內涵探微》,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
賈志揚
《宋代科舉》,台北:東大,1995。
著者不詳
《說文解字詁林》第三冊,台北:商務,1976。
蔡明真
《唐人小說報意識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漆俠
《宋代經濟史》,上海:上海人民,1987。
蒲慕州
《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1995。
劉煥雲
《孔孟荀命義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劉靜貞
《不舉子》,台北:稻鄉,1998。
劉靜貞
《宋人的果報觀念》,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樂蘅軍
《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縱論》,台北:大安,1992。
嚴定暹
《天命與民生─西周人文精神之神權觀芻探》,台北:商務,1987。
龐德新
《從話本及擬話本所見之宋代兩京市民生活》,香港:龍門,1974。
龔鵬程、張火慶
《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學生,1984。
(二)論文
王德毅
〈略論宋代國計上的重大問題〉,收入氏著《宋史研究論集》第二輯,台北:
鼎文,1972。
田宗堯
〈王充對漢代迷信思想的駁斥〉,《書目季刊》15:1,台北:1981.6。
加藤繁
〈宋代的戶口〉,氏著《中國經濟史考證》,台北:稻鄉,1991。
加藤繁
〈宋代都市的發展〉,氏著《中國經濟史考證》,台北:華世,1976。
加藤繁
〈唐宋時代的市〉,氏著《中國經濟史考證》,台北:華世,1976。
全漢昇
〈略論宋代經濟的進步〉,氏著《中國經濟史研究》下冊,台北:稻鄉,1991。
余英時
〈中國古代死後觀念的演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
1987。
金中樞
〈北宋科舉制度研究〉上下,《宋史研究集》第十一、十二輯,台北:國立
編譯館,1979-1980。
金中樞
〈北宋科舉制度研究續(上)--進士諸科之解省試法〉上,《宋史研究集》第十三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81。
竺沙雅章
〈宋代の術士と士大夫〉,《東方學會創立四十周年紀念東方學論集》,東京:財團法人東方學會,1987。
梁庚堯
〈宋元時代的蘇州〉,《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冊,台北:允晨,1997。
梁庚堯
〈宋代伎藝人的社會地位〉,《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1997。
梁庚堯
〈南宋城市的社會結構〉,《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冊,台北:允晨,1997。
梁庚堯
〈南宋城市的發展〉,《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冊,台北:允晨,1997。
梁庚堯
〈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收入《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1997。
黃寬重
〈宋代四明袁氏家族研究〉,《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2。
黃寬重
〈科舉、經濟與家族興衰〉,《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大學,1996。
黃繁光
〈論南宋鄉都職役之特質及其影響〉,《史學彙刊》第十一期,台北,1981。
森田憲司
  〈文昌帝君の成立─地方神から科舉の神へ〉,梅原郁編,《中國近世の都市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4。
傅佩榮
〈天人合德論〉,《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評論》22,台北:1978.1。
傅樂成
〈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氏著《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1987。
董作賓
〈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大陸雜誌社編,《先秦史研究論集》下,台北:大
陸雜誌,1960。
楊慶堃
〈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段昌國、劉紉尼、張永堂譯,《中
國制度與思想論集》,台北:聯經,1985。
劉靜貞
〈略論宋儒的宗教信仰-以范仲淹的宗教觀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5,台北:1983.5。
Patricia, Ebrey
“Sung Neo-Confucian Views on Geomancy”,Meeting of Minds:Intellectual and Religions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n Tradition of Though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