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22: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志鵬
研究生(外文):chih-peng Su
論文名稱:元素暨小品訓練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ining of Short Artistic Creations as One of Directing Elements
指導教授:居振容居振容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enn-Jung J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元素小品
外文關鍵詞:Elementshort artistic cre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上個世紀,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建立起的表、導演「體系」或「方法」,不但後來促使契可夫的劇本成功,也造就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盛名,同時哺育了二十世紀一代又一代的表、導演藝術家,因此關於他所遺留下來的表、導演的相關資料,儼然成為上個世紀戲劇表演藝術的基石,其中的元素訓練,便是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訓練環節,而其所衍生出來的相關元素小品,即是達到這個訓練目的的一種側重式訓練手段。
實際上,從種種資料中顯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雖然對他所提出的表演體系留下了許多完整的資料,卻始終沒有對於導演體系作出明確的說明與方法,這裡要強調的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導演元素暨小品訓練,是源自於該體系,但更多的是來自於他的學生與其理論繼承者的導演經驗與教學經驗累積而來。從閱讀的經驗中告訴我,若是要完整地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導演體系,就像無邊際的大海一樣,過於龐大而容易失去焦點,因此,本文題目定為「導演元素暨小品訓練研究」,研究焦點將放在「導演元素」理論的扼要分析與其對應的訓練「手段」(即元素小品)過程,研究參考主要來自導演與小品訓練的中、外文文獻(包括譯作),觀察的對象是台灣大學戲劇系與戲劇研究所的學生習作,其它關於體系與導演訓練方式的議題,不在研究範圍之內。為數不多的參考資料與對象除了突顯出小品訓練與導演元素教學在目前台灣戲劇教育中的不存在,並呈現出對「它」進行與研究的意義,也讓這份研究最後有些微的可能在台灣成為戲劇院校多姿多采的生活實況,一一推上前人早已鋪設的必然道路。台灣在時代的價值觀與接受度包圍之下,很多不被當代介紹與注意,甚至是給遺忘或捨棄的事物,其實都可能只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出色,個人認為,台灣對於導演的基礎訓練相當跳躍(另一種說法就是相當缺乏),我或許可以這樣說,在劇場導演觀念的演進裡,體系中去蕪存菁的小品元素訓練,作為眾多訓練方式之一,並不與後來發展的任何導演養成方式做近距離對峙,而更應該完全能與其它後來成功的導演觀念攜手並進為導演藝術提供服務,也只有這樣,彼此才有可能得到較健全的發展空間。整篇論文,研究範圍與議題分別如下:
第二章:進行小品的定義釐清繼而談到戲劇院校的小品教學。接著將會討論什麼是導演元素,並以傳統戲劇觀念與現代劇場符號學(Semiotics)的分析架構起導演元素與其小品的分類,繼而談到導演小品訓練的意義。
第三章:將分別就導演元素訓練中的戲劇事件、舞台時間與舞台空間等三個要素做個別的陳述,對小品訓練實際要求做說明,並將分別舉出在台灣大學戲劇系、所學生的習作做為例證分析。
第四章:承接上一章,繼續對導演元素訓練中的音樂音響、舞台調度等兩個要素做個別的陳述,對其小品訓練實際要求做說明,並將分別舉出在台灣大學戲劇系、所學生的習作做為例證分析。
第五章:統合前面四章所述,將會整體性的從綜合性組織導演元素,來看導演元素在創作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與作用。在肯定導演元素小品為一種有效的訓練同時,提出對實施小品元素訓練可能帶來的問題做為總結。
以今天的視野來看,我們很難相信有那一位當代的劇場導演沒有受到斯坦尼斯拉夫基導演觀念直接或是間接的影響,更何況這種觀念早已由各種不同的形式在我們的劇場活動週遭中四處流竄,直接吸收成為我們實踐生活與導演藝術的養分,唯有透過理解,才能讓舊有的誤解得到充分的諒解,也唯有透過真實的接觸與參予小品排練,才能體會到導演元素在實際運用上的實際價值。在導演的工作中,永遠包含創作和發現兩件事情,導演不但可以透過導演元素體現一種劇場對生命的遠距離貼近與一種對文本形式與內容的創作和安排,透過小品訓練,還可以讓導演在面對排演時,提供一種誠懇的理解、一種嚴格的取捨與進行一種小心翼翼的艱難談判,這樣的結果,或許才能夠使作品真正的鑲入現代,也使得斯氏體系與多變的現代相遇交會後,有可能不再過度晃蕩以致翻覆,而是向那些經得住時間沖刷的遠年風姿中,領悟導演方法的淵源與未來,因此本文希望藉由研究小品訓練與導演元素理論及其實踐策略兩個方面著手,給予其一個適當的評價。
從實踐論的角度來看,任何理論都是以實踐作為基礎和最高標準的,沒有實踐活動也就沒有理論產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除了上書籍之外,在台灣大學進行導演元素小品訓練的學生所完成的導演小品劇本與呈現結果,也成為這次研究的資料與體例,其反應的意義也更為直接和突出。導演學是實踐的科學,而不是純理論的學科,它最根本的目的是在於通過揭示導演藝術的本質和導演創造舞台演出的一般規律,為導演的實踐活動起到理論的引導作用,所以,它的起點和終點都離不開導演創造舞台演出的實踐。這篇論文除了對既有存在的導演元素做一些理論性的討論,更試圖從廣泛的範圍去總結學習元素的經驗與實際運用上的問題,理論圍繞著研究範圍,而範圍看重的是理論聯繫實踐的重要性,所謂理論聯繫實踐絕不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結合,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一種新的思維結構(摘入至本論文第一章)。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研究範圍
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二章:小品與元素訓練
第一節:小品的定義
第二節:小品訓練與導演元素的結合
第三節:導演元素
第四節:導演元素小品訓練的特性與方法
第三章:導演元素及其小品解析(一)
第一節:組織行動的基礎-事件小品
第二節:時空型藝術-時間小品與空間小品
第四章:導演元素及其小品解析(二)
第一節:內在的旋律-音樂音響小品
第四節:舞台調度-畫面小品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從組織元素到導演二度創作
第二節:綜合性的理解與使用導演元素
第三節:導演元素小品訓練上的問題
第四節:結語
參考書目
全文完

外文參考書目
Alexander Dean & Lawrence Carra,Fundamentals of play directing,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New York.1965.
Artaud,Antonin.The Theater and Its Double.Trans.Mary Caroline Rich.,1958.
Brockett, Oscar G.and Findlay, Robert, Century of Innovation, Prentice-Hall, Inc,
Brook,Peter.The Empty Space.London:MacGibborn & Kee Ltd.,1968.
Curtis Canfield,The craft of play directing.Holt,Rinehait and Winston,Inc.1963.
C.Lowell Lees,Play prodution and direction.Perntice-Hall,Inc.Publisher’s.New York.1948.
Converse,Terry John,Directing for the stage.Meriwether Publishing Ltd 1995.
David Pratt,Curriculum Planning: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s.Harcourt Brace &Company,1994.
Don Taylor,Directing Plays,A & C Black.London.1996.
Elanine Aston & George Savona,Theatre as sign-system,Routledge,1991.
Francis Hodge,Play Directing,Prentice Hall.1988.
Jon Whitmore,Directing Postmodern Theat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Keir Elam,The Semiotics of Theatre and Drama,Methuen,1980.
Marvin Carlson,Theatre Semiotic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McCaffery,Michael,Directing a play,Phaidon Press Limited,Oxford,1988.
Robert Cohen & John Harrop,Creative Play Direction.Prentice Hall.1984
Robert L.Benedetti,The director at work,Prentice-Hall,1985.
S.H.Butcher,Aristotles’s Poetics,Francis Fergusson,1961.
Stella Pandell Russell,Art in the World,Second Edition,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84.
W.A. Gregory,The Director,Funk & Wagnalls,New York.1968.
中文(含中文譯作)參考書目
王士儀,《論亞理斯多德《創作論》》里仁書局,2000。
戈登‧克雷,《論劇場藝術》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尼‧戈爾恰科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導演課》蘇聯,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7。
杜定宇編,《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何之安,《導演基礎知識講話》黃河文藝出版社,1985。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允晨文化,1990。
余秋雨,《戲劇審美心理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余秋雨,《戲劇理論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阿‧波波夫,《論演出藝術的完整性》蘇聯,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2。
胡妙勝,《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文津出版社,2001。
胡妙勝,《戲劇演出學引論》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胡偉民,《導演的自我超越》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姚一葦,《戲劇原理》書林出版社,1992。
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
馬丁‧艾斯林,《戲劇剖析》英,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徐曉鐘,《向表現美學拓寬的導演藝術》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
格‧尼‧古里也夫,《導演學概論》蘇聯,陜西人民出版社 1983。
格‧尼‧古里也夫,《導演學基礎》蘇聯,中國戲劇出版社 1960。
格‧克里斯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的培養》蘇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陸愛玲,《天馬行空》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9。
黑格爾,《美學》里仁書局,1982。
張仲年,《戲劇導演》海峽文藝出版社,1995。
華‧托波爾科夫,《演員的技術》蘇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勞恩光,《康德知識論要義》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蘇聯,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論文講演談話書信集》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瑪‧阿‧弗烈齊阿諾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精華》蘇聯,中國電影出版社,1990。
瑪‧克涅別爾,《論聶米羅維奇-丹欽柯導演方法》蘇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熊源偉,《導演入門》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羅念生譯,《詩學》亞里斯多德,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顧春芳,《戲劇交響》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環華百科全書》兒童教育出版社,1986。
《中華百科全書》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0。
中文(含中文譯作)參考論文與評論
尼‧彼得羅夫,<舞台調度>蘇聯,收錄至《戲劇理論譯文集第四輯》,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阿‧波波夫,<音響效果的作用>蘇聯,收錄至《戲劇理論譯文集第一輯》,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林蔭宇,<小品編演>收錄至《劇視創作教材新編》,中國戲劇電視劇創作函授中心,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林蔭宇,<再談小品編演>收錄至《劇視創作教材新編》,中國戲劇電視劇創作函授中心,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林蔭宇,<小品的發展與不足>文藝報 1994.12月3日第五版
維‧烈維金娜,<談舞台節奏>蘇聯,收錄至《戲劇理論譯文集第八輯》,中國戲劇出版社,1960。
徐翔新,<舞台設計課小品教學>戲劇 1994第四期 P88-101
陳茂林,<物件小品與導演構思>戲劇 1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