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0: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志孝
研究生(外文):Chih-Hsiao Chang
論文名稱:毛澤東對中共與美國關係認知轉變之研究(1969-1972)
指導教授:包宗和包宗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中共美國外交決策國際關係認知分析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6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分為六個章節,共約十萬字,試圖以外交決策研究中較為罕見之認知分析模式說明毛澤東對於中共與美國關係的認知背景,並討論毛澤東的認知轉變怎樣影響了兩國保持何種程度關係的決策,並在這些決策中造就了雙方從相互敵對到相互和解關係的轉變。
第一章敘論將指出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並指出「認知」概念在外交決策研究中的重要性,為讀者描繪出本文研究架構,俾便讀者在閱讀時能掌握全文整體概念。
在第二章則除了回顧國際關係理論與外交決策分析的歷史文獻,並對研究中共外交決策的成果作一鳥瞰。在進行文獻分析與檢討中,我們認為對於中共這樣人治色彩極重的決策環境,領導人個人對環境的認知常影響其政策產出的實質,如果以傳統外交決策研究理論來說明中共的作為,不免扭曲其本質,所以我們試著提出並改良出一套「認知分析類型」的分析方法,來解釋毛澤東認知類型對於中共外交決策轉變的重要影響力。
第三章進入論文分析的主體部分,由於對美國的估計當然受到對國際環境認知的影響,在此將先介紹毛澤東對於國際政治的戰略設想以及對於與美國接觸的經驗,這些歷史資料構成毛澤東對於美國印象的認知價值與態度,也就是毛澤東後來對於美國認知的形成背景,而這些背景也將影響他日後決定對美國應該採取何種策略的重要元素。
第四章說明毛澤東由於認知到美國對中國只有威脅,而缺少合作的空間,所以對美國採取了近廿年的防禦型認知,在這種認知底下,毛澤東表現出對於美國高度的不信任,並對美國的所作所為充斥野心、侵略的認知敘述。本章中將節錄毛澤東對於美國的標籤敘述,並結合當時中共的決策反應,以說明毛澤東對美國防禦型認知的實際表現,同時預示毛澤東將向合作型認知轉變的背景因素。
第五章則提出毛澤東在六零年代末與七零年代初開始認知到中共與美國合作的必要與利益,於是表現出合作型的標籤敘述與決策反應,這才使中共與美國雙方關係有所鬆動並朝和解的方向邁進,在此我們仍將以內容分析法節錄出毛澤東對美國一百八十度轉變的言論,以指明毛澤東願意開始釋放出對美國的善意,這也將成為日後中共與美國關係正常化的基礎。
第六章結論將指出我們所提出的「認知分析類型」的研究方法,正是以一種觀察領導人如何建構眼前的現實,並對於國家面對威脅與機會的認知與雙方力量估計的角度來詮釋中共與美國關係的轉變。同時我們還將以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說明這套研究方法在本論文中獲致的成果,作為本研究的結論以及未來進一步發展的起點。
目 錄
謝辭
摘要
目錄i
表次iv
圖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8
第三節 認知在外交決策分析中的意義與本文研究架構10
第二章 國際關係理論與外交決策研究文獻回顧與檢討19
第一節 國際關係理論與外交決策分析途徑19
第二節 中共外交決策的研究成果29
第三節 認知分析類型的研究37
第三章 毛澤東對美國認知的形成背景53
第一節 毛澤東對國際政治的戰略設想53
第二節 建政前毛澤東對美國的認識69
第三節 建政後毛澤東對美國的看法與政策79
第四節 小結─形塑毛澤東對美國認知的價值與經驗90
第四章 從防禦型認知到合作型認知的轉變93
第一節 對美國防禦型認知的主因:對威脅的認知93
第二節 對美國防禦型認知的標籤敘述與決策反應97
第三節 向合作型認知轉變的背景因素111
第四節 對美國認知轉變的決策反應125
第五節 小結:向合作型認知的轉變132
第五章 對美國的合作型認知135
第一節 對美國合作型認知的主因:對利益的認知135
第二節 對美國合作型認知的標籤敘述140
第三節 對美國合作型認知的決策反應─中(共)美和解149
第四節 小結:毛澤東表面敵對實質合作的認知與決策163
第六章 結論167
第一節 毛澤東對美國認知類型轉型之總體觀察167
第二節 毛澤東認知轉型個案之理論分析171
參考資料177
一、中文著作177
二、英文著作187
參考資料
一、中文著作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87,《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4,《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1966,《毛澤東選集》第一至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尹慶耀,1973,《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關中心。
──,1973,《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毛澤東思想探源》,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
──,1985,《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1996,「〝中〞美關係的回顧」,《共黨問題研究》,24(6):4-13。
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研討會組織委員會編,1994,《毛澤東百年紀念─全國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王 甦、汪安聖,1996,《認知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
王占陽、王小英編,1993,《中外記者筆下的毛澤東》,瀋陽:瀋陽出版社。
王正富,1982,《中共對毛澤東評價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進、蔡開松編,1993,《共和國領袖大辭典》,成都:自刊。
王憲鈿譯,Jean Piaget著,1989,《發生認識論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繩祖主編,1995,《國際關係史》第6-10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包宗和,1979,《尼克森重訂對華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 一九五零─一九八九》,台北:三民出版社。
──,2000,「美國的外交政策研究」,中國政治學會年會,中國政治學會,台北。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玄 默,1979,《毛澤東思想的歷史結論》,台北:正中出版社。
石之瑜,1994,《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台北:五南。
──,1998,「芝麻!開門─心理分析引領兩岸政策研究進入新境界」,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台大法學院,台北。
──,1999,《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
朴光得,1990,《中共外交模型(一九四五-一九七七)-以計量方法來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安家主編,1995,《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關中心
呂星年編,1992,《毛澤東和他的事業》上下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宋連生、鞏小華主編,1998,《中美首腦外交實錄》,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李 銳,1992,《毛澤東早年讀書生活》,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3,《三十歲以前的毛澤東》,台北:時報出版社。
──,1993,《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台北:新銳出版社。
李丹慧,2000,「毛澤東的安全戰略思路及其轉變1964-65」,《二十一世紀》,59:37-46。
李君如、錢宏鳴、張彩雲,1993,《毛澤東在海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志綏,1994,《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
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雅瑪達‧博納(Amanda Benett)著,林瑞堂譯,1994,《我在毛澤東身邊的一萬個日子》,台北:智庫文化出版社。
李瑞、葉志華、陳創生,1994,《中國革命的認識邏輯:毛澤東認識論學說的結構和特徵》,北京:自刊。
李銀橋,1993,《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德福、蔡仁照,1993,《博大精深的兵學寶庫:毛澤東的軍事觀》,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沈志華,2000,「中國出兵朝鮮決策的是非成敗」,《二十一世紀》,61:81-94。
辛子陵,1993,《毛澤東全傳》第1卷-第6卷,台北:書華出版社。
明居正,1992,《國際政治體系之變遷─二元體系之崩解及未來新秩序》,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4,「國際變局對兩岸關係的衝擊─中共觀點評析」,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大政治系,台北。
林正義,1985,《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6,「中共封鎖金門的歷史教訓」,《國家政策雙周刊》,102:8-9。
林克、徐濤、吳旭軍,1995,《歷史的真實: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台北:書華出版社。
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出版社。
邱 石編,1997,《共和國重大事件和決策內幕(上)、(下)》,北京:經濟日報社。
采 風譯,1978,《尼克森回憶錄:節本》,台北:時報出版社。
金 鐘編,1997,《反叛的御醫:毛澤東私人醫生李志綏和他未完成的回憶錄》,台北:一橋出版社。
哈里‧哈丁(Harry Harding)著,袁瑾、徐荻洲、湯國維、王海良、鄭志偉譯,1993,《脆弱的關係:1972年以來的美國與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洪秀菊等譯,James E. Dougherty等著,1983,《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台北:黎明出版社。
胡為雄、姜汝斌,1993,《半世紀來毛澤東思想研究概覽》,北京:八一出版社。
胡祖慶譯,Roy Macridis編,1991,《當代各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
胡謙、韓鋼,1993,《晚年歲月:1956年後的毛澤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韋政通,1999,《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的性格與命運》,台北:立緒。
孫隆基,1990,《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
宮 力,1992,《跨越鴻溝─1969-1979年中美關係的演變》,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毛澤東在重大歷史關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9,《毛澤東與美國:毛澤東對美政策思想的軌跡》,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徐新民編,1993,《在毛澤東身邊》,北京:自刊。
時報編譯室,1979,《季辛吉回憶錄─中國問題全文》,台北:時報出版社。
特里爾著,劉路新、高慶國譯,1993,《毛澤東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高祖興,1976,《共產黨人論毛澤東》,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
巢 峰主編,1993,《毛澤東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與軍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京育,1988,《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台北,幼獅。
張登及,1994,《中共的世界觀與其對外政策的演變(建黨初期到改革開放)─歷史整體的詮釋與理念型的說明》,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毛澤東涉外言論與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4:(9):41-48。
淦克超譯 Lentner H. Howard著,1979,《外交政策分析-比較及概念的著手法》,台北:黎明。
許光武,1995,「從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看中共對兩岸關係現勢之認知」,《共黨問題研究》,21(12): 22-29。
許志嘉,1997,「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36(4):45-61。
郭華倫,1989,《中共史論(四卷)》,台北:國關中心。
陳雨蒼,1974,《毛澤東思想剖析》,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陸伯彬(Robert S. Ross)著,叢風輝等譯,1998,《風雲變幻的美中關係(1969-1989):在談判中合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傅建中編著,1999,《季辛吉秘錄》,台北:時報出版社。
傅漫飛,1976,《毛澤東的思想與性格》,台北:清流出版社。
舒 揚,1997,《周恩來與毛澤東》,台北:聯經出版社。
鈕先鍾譯,Trevor Taylor等著,1985,《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天健譯,Gerhart Niemeyer著,1990,《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台北:巨流。
黃筱薌,1991,「毛澤東意識形態之研究」,《復興崗學報》,46:97-139。
楊秀芬,1996,《毛澤東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成分與中國思想傳承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溫洽溢,1997,「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東亞季刊》,28(2)﹔173-214。
葉亦乾、何存道、梁建寧主編,1994,《普通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葉衛平,1993,《西方毛澤東學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賈思楠編,1989,《毛澤東人際交往實錄》,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鄒讜著,王寧、周先進譯,1997,《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
廖蓋隆,1992,《毛澤東思想史》,台北:洪葉出版社。
──,1994,《毛澤東思想史》,台北:洪葉。
──,1999,《攻擊與鬥爭: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延續》,台北:新視出版社。
熊鈕錚,1975,《毛澤東思想下的中共政權》,台北:自刊。
裴堅章主編,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 1949-195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趙全勝,1999,《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
劉平鄰,2000,「美國學者對中共政治的研究」,中國政治學會年會,中國政治學會,台北。
劉杰誠,1993,《毛澤東與斯大林》,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劉祖光,1994,《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毛澤東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德喜,1993,《延安時期毛澤東外交戰略(1943-1949)》,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潭若思(Ross, Terrill)著,文林譯,1993,《毛澤東大傳》上下冊,台北:麥田。
蔣建農編,1996,《世紀偉人毛澤東》,北京:紅旗出版社。
蔡政文,1989,《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台北:自刊。
鄭 劍等著,1998,《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腦外交五十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鄭昭明,1996,《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
魯 迪,1993,《毛澤東軍事文集輔導讀本》,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黎永泰,1989,《中西文化與毛澤東早期思想》,成都:自刊。
──,1993,《毛澤東與美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黎安友、陸伯彬(Robert S. Ross),何大明譯,1998,《長城與空城記─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台北:麥田。
盧子健,1985,《中國對外關係轉變》,香港:金陵。
蕭 英,1981,《我是毛澤東的女秘書》,台北:黎明出版社。
蕭冬連,1999,《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蕭延中,1988,《巨人的誕生:毛澤東現象的意識起源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的發展》,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蕭延中主編,1997,《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1-4卷,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閻志民,1993,《毛澤東意識型態學說》,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戴萬欽,1992,《甘迺迪政府對中蘇共分裂之認知與反應》,台北:正中書局。
──,2000,《中國由一統到分割─美國杜魯門政府之對策》,台北:時英出版社。
謝益顯主編,1998,《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79》,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韓榮璋等著,1993,《毛澤東思想研究在中國》,重慶:重慶出版社。
羅久蓉、莫昭平合譯,1979,《季辛吉回憶錄》,台北:時報出版社。
關 中,1992,《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蘇 格,1999,《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二、英文著作
Barnett, A. Doak, 1960. Communist China and Asia:challenge to American policy, New York : Harper.
──, ed. 1969.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Benewick, Robert and Wingrove,1995. China in the 1990s, Houndmills : Macmillan.
Boyd, R. G., 1962. Communist China’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 Praeger.
Chang, Gordon H.,1990.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Jerome,1965. Mao Tse-tu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Arthur, 1964. The Communism of Mao Tse-tung,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ttam, Martha L. and Chih-yu Shih, ed.1992. Contending Dramas-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Y. : Praeger.
Fairbank, John King, 1983.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loyd, David, 1963. Mao Against Khrushchev:Ashort History of the Sino-Soviet Conflict,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
Frankel, Joseph, 1970. National interest,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 1967.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 an analysis of decisionmaking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ffith, William, 1964. The Sino-Soviet Rift, Cambridge : The MIT Press.
Han, Nianlong, ed.1990. Diplomacy of Contemporary China, H.K. : New Horizon.
Harding, Harry,1984.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Harrison, James, 1972. The Long March to Power: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1-72,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
Hinton, Harold C., 1966. Communist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 ed. 1980.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 a documentary survey, Wilmington, Del. : Scholarly Resources.
──, ed. 1982. Government & politics in revolutionary China : selected documents,1949-1979, Wilmington, Del. : Scholarly Resources.
Hopple, Gerald, ed. 1982. Biopolitic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 Frances Pinter.
Hsing, C. James, ed.1985. Beyond China’s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N.Y.:Praeger.
Hsiung, James, 1970. Ideology and Practice: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
Jervis, Robert,1976.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Karnow, Stanley, 1972. Mao and China-From Revolu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 the Viking Press.
Kau, Michael, ed. 1975. The Lin Piao affair:Power, Politics and Military Coup, New York : M. E. Sharpe.
Kim, Samuel S., ed.1984. 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Mao Era, Boulder : Westview.
Lifton, Robert J., 1968. Revolutionary Immortality:Mao Tse-tung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 : Random House.
Mosher, Steven W., 1990.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 Reality, U.S. : New Republic Book.
Oksenberg, Michel, “Mao’s Policy Commitments, 1921-1976” Problems of Communism, 25:6, (Nov.-Dec.1976).
Pye, Lucian W., “Mao Tse-tung’s Leadership Styl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91:2, (summer. 1976).
──, 1992.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 1994.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 Clarendon.
Rosenau, James N.,1969.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a reader i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 : Free Press.
Schram, Sturt R., 1963.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o Tse-tung,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 1966. Mao Tse-tung,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Shambaugh, David, 1991. Beautiful Imperialist-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hih, Chih-Yu, 1992. China’s Just World-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oulder : Lynne Rienner.
Singer, Eric and Valerie Hudson., ed. 1992.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Snyder, Richard C., H.W. Bruck and Burton Sapin., ed. 1962.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ung: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Glencoe : Free Press.
Stoessinger, John G.,1990 Nations in Darkness-China, Russia, and America, N.Y. : McGraw-Hill Publishing.
Sylvan, Donald A. and Steve Chan, ed. 1984.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Y. : Praeger Publishers.
Tsou, Tang and Morton H. Halperin, “Mao Tse-tung’s Revolutionary and Peking’s International Behavio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9, (March.1965).
Van Ness, Peter, 1973.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Los Angele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Vasquez, John A., 1996.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 Prentice Hall Inc.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ass. : Addison-Wesley.
White, B.P., 1994.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in Phil Williams, et al. eds. Classic Read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liforn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 ed. 1985. Psychology and Deterrenc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hiting, Allen S., 1960. China Cross the Yalu-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mpan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