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8: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威宇
論文名稱:後冷戰時期東協區域安全機制之研究
指導教授:洪丁福洪丁福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東協安全東協高峰會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多邊主義信心建立措施第二軌道外交
外文關鍵詞:ASEANsecurityASEAN SummitARFCSCAPmultilateralismCBMsTrack two diploma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的成立,代表著東南亞各國願意踏出雙邊關係的範疇,採取多邊的區域合作方式,以降低區域內部紛爭以及進行各種政經合作。
在冷戰時期,由於有美國這一安定的力量駐在東南亞地區,東協可以著重在經濟領域上的合作,對於區域安全的一些相關議題,可以暫時擱置。然而到了後冷戰時期,美國於1992年撤出菲律賓,代表著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一股穩定力量離開,而中共則在此時由於經濟快速的發展,其軍事力量伴隨著有大幅度成長,並將其軍事影響力延伸至南海。東協國家開始擔心,東南亞地區甚至是亞太地區,其權力結構恐將失衡。除此之外,國際整體環境的變遷,諸如區域性大國的興起、經濟的集團化、跨國性問題的氾濫,東協面對的不再是如同冷戰時期的環境,因此東協各國體認到,必須開始思考如何因應這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局勢,以及該以何種機制來處理安全的議題,而本文就是以後冷戰時期東協的區域安全機制作為研究重心。
本文主要是從組織架構層面以及運作模式層面這兩個方向對東協的區域安全機制加以檢視。首先,了解東協在後冷戰時期,其在組織上多了哪些新的機制,例如東協非正式高峰會、亞歐高峰會、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等等。其次,了解東協在運作運用了哪些方法,諸如多邊的對話機制、信心建立措施的推動、第二軌道外交的運用等等,而這些方法是否能促進共識的形成或是避免衝突的發生。最後,藉由相關的區域問題,如朝鮮半島問題、南海問題、金融風暴問題,來觀察東協的區域安全機制是否有實際成效,亦即有無促成爭端的解決。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名詞界定
第二章  東協的成立與發展
  第一節 戰後「東南亞」的出現與區域合作
  第二節 東協的成立
  第三節 冷戰時期東協的發展
第三章 東協區域安全機制-組織面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國際情勢變遷與東協的新發展
第二節 領袖級的高峰會議
第三節 東協區域論壇
第四節 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
第四章 東協區域安全機制-運作面
第一節 共識決與不干涉內政原則
第二節 多邊主義的安全對話
第三節 信心建立措施的推動
第四節 第二軌道外交的運用
第五章 域內與域外軍事、經濟安全議題之處理
第一節 朝鮮半島問題
第二節 南海爭議
第三節 東南亞金融風暴
第六章 結論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大美百科全書(台北,光復書局,民國7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
田中青,站在新的起跑線上的東南亞(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田弘茂主編,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民國85年)。
安華(Dewi Fortuna Anwar)著,蔡百銓譯,印尼與東南亞國協 : 外交政策與區域主義(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7年)。
艾利森.布洛諾斯基(Alison Broinowski)編,胡寶鳳等譯,東南亞國協巡禮(台北:渤海堂出版社,民國77年)。
吳萬寶,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9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6年)。
周世雄,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歐亞安全體系之探討(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3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年)。
洪丁福,國際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啟英文化公司,民國85年)。
國防部編,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85年)。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9年)。
許介鱗、李文志及蕭全政合著,台灣的亞太戰略(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出版,民國80年)。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民國86年)。
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6年)。
陳璽安主編,國際空間再突破之策略(臺北市:國家發展基金會, 民86)。
楊孝熔,社會研究實務(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4年)。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印,從東協組織合作之經驗看亞太地區合作之新方向(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民國81年)。
裴魯恂(Lucian W. Pye)著,李偉成譯,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0年)。
趙晨,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發展同主要大國的關係(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4年)。
歐陽瑞雄,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研究(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70年)。
魯塞特,史塔爾(Bruce Russett, Harvey Starr)著,張明澍譯、關弘昌校訂,國際政治(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4年)。
顧長永,台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87年)。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4年9月)。
(二)期刊:
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編印,歐亞研究通訊,民國88年9月,第2卷第9期。
牛西平,「越南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實質」,東南亞研究,第64期,民國78年6月。
王高成,「東協【ASEAN】與亞太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民國84年11月。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印,「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動向」,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219期,民國87年1月22日。
石之瑜、黃競涓,「我國第二軌道外交中的『國家-社會』論述」,政治科學論叢,第11期,民國88年12月。
朱松柏,「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7期,民國83年7月。
吳祖田,「『東南亞國家協會』組織之發展與回顧」,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民國87年8月。
吳祖田,「東協多邊會議發展之取向」,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11期,民國83年11月。
宋學文,「我國在第二軌道外交之功能與限制」,政策月刊,第50期,民國88年9月。
宋燕輝,「『南海會議』與中華民國之參與: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
宋鎮照,「從亞歐高峰會看東亞政經發展」,美歐月刊,第11卷第8期,民國85年8月。
李明,「『信心建立措施』在朝鮮半島:實踐與成效」,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
李美慧,「亞洲金融風暴之探討」,育達學報,第13期,民國88年12月。
李國雄,「東協安全機制的演變與區域秩序」,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9期,民國84年9月。
李國雄,「東協的區域組織發展與挑戰」,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4期,民國84年4月。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
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2期,民國85年12月。
林正義,「東南亞區域安全體系的研究 : 理論與實際」,東南亞研究論文系列,(台北:中央研究,民國87年10月)。
林正義,「臺海兩岸『信任建立措施』芻議」,國防雜誌,第13卷第12期。
林正義,「歐洲及亞太信心暨安全建立措施之研究」,理論與政策,第47期,民國87年9月。
林若雩,「由東協九國河內高峰會結論看東協未來合作的前景」,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4卷第4期,民國88年3月。
林裕峰,「冷戰後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兩韓統一之展望」,國防雜誌,第16卷第4期,民國89年10月。
邱坤玄,「中共與朝鮮半島核武危機」,韓國學報,第14期,民國85年5月。
金惠珍,「亞太區域多邊安全合作的發展與美國的角色」,美歐月刊,第11卷第5期,民國85年5月。
金榮勇,「東亞金融風暴對東協組織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民國88年2月。
金榮勇,「緬甸軍人政府的未來發展-加入東協之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3期,民國86年3月。
俞寬賜,「從萬隆南海會議展望未來南海地區之國際合作關係」,社會科學論叢,第40輯,民國81年6月。
孫光民,「『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下的海事安全合作」,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3期,民國88年3月。
張亞中,「亞歐新關係」,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民國86年春季號。
張哲銘、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概念的回顧與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
張耀秋,「柬局政治解決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2期,民國81年2月。
郭承天,「單邊主義、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民國86年春季號。
郭臨伍,「信任建立措施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民國88年1月。
陳治萍,「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之評介」,國家政策雙週刊,第37期,民國81年6月3日。
陳鴻瑜,「東南亞的區域主義及其面臨之挑戰」,東亞季刊,第23卷第1期,民國80年7月。
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第11期,民國88年12月。
楊永明、唐欣偉,「信心建立措施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民國88年6月。
董瑞斌、邱湘靈,「東亞金融危機之成因及其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1期,民87年1月。
赫南德茲(Carolina Hernadez)著,陳治萍譯,「東協國家的亞太安全戰略」,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11期,1995年5月2日。
趙明義、張延廷,「南海諸島主權爭論論析」,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創刊號,民國87年元月。
劉必榮,「後冷戰時期東南亞政治秩序」,東吳政治學報,第4期,民國84年1月。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民國88年2月。
盧倩儀,「區域整合理論之比較與評析」,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民國86年春季號。
羅石圃,「緬甸鎖國政策的來由、得失與前景」,問題與研究,第24卷第2期,民國73年10月。
嚴宗銘,「解評亞洲金融風暴之緣由」,政策月刊,第31期,民國87年2月。
顧長永,「聯合國處理柬埔寨爭端的角色變遷」,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9期,民國84年9月。
二、英文部份
(一)書籍
Alison, Broinowski ed., Understanding ASEAN(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82).
Antolik, Michael, ASEAN and the Diplomacy of Accommodation(Armonk, N.Y. : M.E. Sharpe, 1990).
Anwar, Dewi Fortuna, Indonessia in ASEAN:Foreign Policy and Regionalism,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4).
Borthwick, Mark. Pacific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Pacific Asia(New York: Westview Press, 1992).
Broinowski, Alison ed., ASEAN into the 1990s(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Cossa, Ralph A, Asia Pacific Confidence and Security Building Measures,(Washington D. C.: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5).
Fawcett, Louise, & Hurrel, Andrew.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Gutteridge, William Frank, European Security, Nuclear Weapons and Public Confidence(London : Macmillan, 1982).
Hanggi, Heiner. ASEAN and the ZOPFAN Concept(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1).
Indorf, Hans. Impediments to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4).
K. S. Sandhu, Sharon Siddique, Chandran Jeshurun, etc., The ASEAN Reader(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2).
Krepon, Michael, A handbook of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for regional security, 3rd ed.(Washington, D.C.: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1998).
Leifer, Michael,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1989).
M. Rajendran, ASEAN''s Foreign Relations: The Shift to Collective Action(Kuala Lumpur : Arenabuku, 1985), p. 19-20.
Mya Than and Joseph L. H. Tan eds., Vietnam''s Dilemmas and Options: The Challenge of 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e 1990s(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3).
Palmer, Norman Dunbar, The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the Pacific(Lexington, Mass. : Lexington Books, 1991).
Pushpa Thambipillai and J. Saravanamuttu eds., ASEAN Negotiations: Two Insights(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5).
Rieger, Hans Christoph. ASEAN Co-operation and Intra-ASEAN Trade(Singapore: ASEAN Economic Research Unit, Research Notes and Discussion Paper, No. 57, 1985).
Ronald D. Palmer and Thomas J. Reckford, Building ASEAN: 20 Years of Southeast Asian Cooperation(New York: Praeger, 1987).
Sopiee, Noordin, Chew lay See and Lim Siang Jin, eds. ASEAN at the Crossroads(Malaysia: The Institute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87).
V. Volkan, J. Montville and D. Julius eds., The Psycho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I:Unofficial Diplomacy at Work(Lexington:Lexington Books, 1991).
Wurfel, David and Bruce Burton, eds. Southeast Asia in the New World Ord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Dynamic Region(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6).
Zagoria, Donald S ed., Soviet Policy in East Asia(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二)期刊:
Acharya, Amitav.“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Security Community or Defence Community,”Pacific Affairs, Vol. 64, No. 2(Summer 1991).
Alagappa, Muthiah.“Regional Arrangement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SEA: Going Beyond ZOPFAN,”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2, No. 4(March 1991).
Anh Tuan, Hong.“ASEAN Dispute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Vietnam and an Expended ASEAN,”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8, No. 1(June 1996).
Antolik, Michael.“ASEAN’s Singapore Rendezvous: Just Another Summit?”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4, No. 2(September 1992).
Bobrow, Davis B, Steve Chan and Simon Reich.“Southeast Asian Prospects and Realities: American Hopes and Fears,”The Pacific Review, Vol. 9, No. 1(1996).
Buszyki, Leszek.“ASEAN: A Changing Role,”Asian Survey, Vol. xxvii, No. 7(July 1987).
Buszyki, Leszek.“Declining Superpowers: The Impace on ASEAN,”The Pacific Review, Vol. 3, No. 3(1990).
Buszyki, Leszek.“Southeast Asia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Asian Survey, Vol. xxxii, No. 9(September 1992).
Buszyki, Leszek.“The Philippines, ASEAN and the Future if the American Bases,”The World Today, No. 44(May 1988).
Caballero-Anthony, Mely.“Machanisms of Dispute Settlement: the ASEAN Experience,”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0, No. 1(April 1998).
Crone, Donald.“ASEAN’s Third Decade: Building Greater Equity,”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9, No. 1(June 1987).
Desmond Ball,“A New Era in Confidence Building: The Second Track Proces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Security Dialogue, Vol. 25, No. 2, 1994.
Djalal, Hasjim.“The Major Powers and Region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xviii, No. 1(1990).
Djiwandono, J. Soedjati.“ZOPFAN: Is It Still Relavant?”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xix, No. 2(1991).
Frank B. Gibney, “Creating Pacific Community:A Time to Bolster Economic Institu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5, November/December 1993.
Huntington, Samuel,“No Exit:The Errors of Endism,”The National Interest, No. 17,(Fall 1989).
Jatana, Renu.“Emerging Scenarios for Trade in ASEAN Countries: A Three-Decade View,”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Vol. xxxviii, No. 2(August 1996).
Jawhar, Mohamed.“Managing Security in Southeast Asia: Existing Mechanisms and Processes to Address Regional Conflicts,”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47, No. 2(October 1993).
John Gerard Ruggie,“Multilateralism: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John Jorgen Holst,“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A Conceptual Frame work,”Survival, Vol. 25, No. 1(January/February 1983).
Jusuf Wanandi,“ASEAN’s Informal Networking,”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23, No. 1, 1995.
Khoman, Thanat.“ASEAN, Quo Vadis?”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xvii, No. 5(September 1992).
Kim, Shee Poon.“A Decade of ASEAN 1967-1977,”Asian Survey, Vol. xvii, No. 6(1977).
Kin Wah, Chin.“ASEAN: The Long Road to One Southeast Asia,”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 No. 1(June 1997).
Lai Sing, Lam.“A Short Note on ASEAN-Great Power Interaction,”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5, No. 4(March 1994).
M. L. Smith & D. M. Jones.“ASEAN, Asian Values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in the New World Order,”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formerly‘Arms Control’), Vol. 16, No. 3(December 1997).
Malcolm Chalmers,“Openness and Security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Survival, Vol. 38, No. 2, Autumn 1996.
Mangkusuwondo, Suhadi.“ASEAN: Future Directions,”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xix, No. 2(1991).
Michael Leifer,“The Forum Makes A Perfunctory Start?”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uly 25, 1994.
N. Rajan, V. K.“ASEAN Comes of Age,”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xvii, No. 5(September/October 1992).
Paul M. Evans,“Building Security: The Council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CSCAP),”The Pacific Review, Vol. 7, No. 2(1994).
Pauline Kerr,“The Security Dialogue in the Asia-Pacific,”The Pacific Review, Vol. 7, No. 4(1994).
Rolls, Mark G.“ASEAN: Where From or Where To?”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3, No. 3(December 1991).
Ross H. Munro,“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Policy Review(Fall 1992).
Simon, Sheldon W.“ASEAN Security Prospec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41, No. 1(Summer/Fall 1987).
Singh, Daljit.“ASEAN and Regional Security,”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xvii, No. 5(September/October 1992).
Snyder, Craig,“Building Multilater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Asian Perspective, Vol. 21, No. 1, Spring-Summer, 1997.
Teik Soon, Lau.“ASEAN and the Bali Summit,”Pacific Community, Vol. 7, No. 4(July 1976).
Teik Soon, Lau.“ASEAN Diplomacy: National Interest and Regionalism,”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 15, No. 1-2(April 1990).
Wanandi, Jusuf,“ASEAN’s China Strategy:Towards Deeper Engagement,”Survival, Vol. 38, No. 3, Autumn, 1996.
Wanandi, Jusuf.“Towards A New Regional Order for ASEAN,”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xix, No. 2(1991).
Weatherbee, Donald E.“The View From ASEAN’s Southern Flank,”Strategic Review, Vol. xi, No. 2(Spring 1983).
William J. Crowe Jr. and Alan D. Romberg,“Rethinking Security in the Pacific,”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 2(Spring 199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國雄,「東協的區域組織發展與挑戰」,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4期,民國84年4月。
2. 李國雄,「東協安全機制的演變與區域秩序」,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9期,民國84年9月。
3. 李美慧,「亞洲金融風暴之探討」,育達學報,第13期,民國88年12月。
4. 李明,「『信心建立措施』在朝鮮半島:實踐與成效」,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
5. 宋鎮照,「從亞歐高峰會看東亞政經發展」,美歐月刊,第11卷第8期,民國85年8月。
6. 宋燕輝,「『南海會議』與中華民國之參與: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
7. 宋學文,「我國在第二軌道外交之功能與限制」,政策月刊,第50期,民國88年9月。
8. 吳祖田,「東協多邊會議發展之取向」,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11期,民國83年11月。
9. 吳祖田,「『東南亞國家協會』組織之發展與回顧」,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民國87年8月。
10. 朱松柏,「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7期,民國83年7月。
11. 石之瑜、黃競涓,「我國第二軌道外交中的『國家-社會』論述」,政治科學論叢,第11期,民國88年12月。
12. 王高成,「東協【ASEAN】與亞太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民國84年11月。
13.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
14. 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2期,民國85年12月。
15. 林正義,「臺海兩岸『信任建立措施』芻議」,國防雜誌,第13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