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9: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庭瑤
研究生(外文):Ting-yao Lin
論文名稱:新細胞,舊基因─台灣金融制度變革遲緩的社會學分析
指導教授:王振寰王振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金融全球化金融制度經濟安全政策遺產歷史制度論
外文關鍵詞:(financial globalization)(financial institution)(economic security)(policy legacie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5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九○年代是台灣金融危機的年代。從95年一連串基層金融危機、票券危機、97年本土型金融風暴,台灣金融發展的問題叢生。這個問題不只是台灣的問題,也是東亞國家的發展問題,尤其97年東亞金融危機,讓台灣金融市場發展緩慢的問題突顯出來。自1992年,台灣是所有東亞地區對外資管制最嚴的地方。馬來西亞步調很快早在90年代初就大幅開放外資(50%),而台灣卻一直緩慢爬行(4%),次之的是南韓(10%)。但是,居次的南韓卻在危機發生前六年,就大幅放寬短期資本流動,而且快速撤除信用管制、產業政策。這說明了兩點。第一,台灣金融制度發展的牛步化,比較起其它東亞國家的高風險策略,台灣金融政策相對保守謹慎。第二,金融制度轉變的遲緩,也表示金融中心的終點更加遙遠。
所以我研究的問題是:為何九○年代台灣邁向金融自由化的過程如此道阻且長?我覺得歷史制度學派提供相當有用的分析架構,可以把焦點放在金融制度變遷緩慢的解釋,著重在政治過程的分析。所以我依循歷史制度論者Pierson(1994)所提出『政策回饋』和『政策遺產』的概念來說明。政策遺產的概念,一反過去只將政策視為結果的『政策形成』思考,強調過去政策對現在政策的影響,過去制度對現在制度的影響。他提出四個路徑依存分析:分配效果、鎖入效果、學習效果、訊息效果。歷史制度論強調制度如何規範行動者,如何構成政治鬥爭的遊戲規則,形塑利益團體的認同、聯盟選擇。本論文就是借用這個思考架構,說明台灣金融制度轉變遲緩,來自於金融既存制度的牽制和影響。
我的研究指出兩個論點:第一,94年新金融中心計劃的自由化設計不是單純的『去管制』過程,國家也依循舊制度設計『再調節』政策。在八○年代之前,國民黨政權為了維繫政權的穩定,都是在考量壓抑本地金融資本的獨大。但是進入九○年代後,陸續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國民黨政權面對的挑戰開始有轉變,一方面是產業資本大量朝中國大陸遷移,形成資本西進的壓力,而另一個壓力是,台灣面對全球金融資本的叩關。而94年,亞太營運中心計劃的提出,可看作回應全球化環境的新競爭政策。因為面對全球化新環境,國家政策不再思考是否開放,而是思考如何開放。另一方面,國家不只是放寬資本進入,還設計出再調節政策。主要有三點。第一,94年的『中長期基金運用制度』,成了在自由化的新制度下,延續舊制度精神的解決計策。在產業政策方面,轉變為產業升級條例,使得支援產業的方式也要改變,而中長期資金就成了新工具。第二,設計『國家安定基金』制度。當一步步漸進開放證券市場、開放新投信資本、放寬外資之下,國安基金扮演短期救援股災的任務。第三,不像前二項,算是非正式制度,94年後國民黨政權,利用黨資本和公營銀行團,與財團建立綿密的利益網絡。
第二,受到過去威權侍從主義的銀行制度(利益團體、政策學習、政策回饋)影響,使得新金融中心計劃進程趨於遲緩。有三個面向:首先,在政策回饋上,財經官僚習慣採取過去產業發展政策,導致金融自由化後,仍留存產業發展的政策遺產。94年中長期基金運用,延續過去的行政院發展基金、開放信託投資公司等政策的思維。一方面可避開立法院監督,一方面延續對產業支援。其次,在政策學習上,財經官僚基於台灣的特殊國際環境,考量經濟安全的重要性,採取漸進式開放政策。目的是為了使金融穩定。第三,在利益團體的掣肘方面。過去公營銀行和基層金融是過去體制的兩大主幹,所以這兩大金融體制的變革,威脅省議員和地方派系的既得利益,使改制過程一再延遲。就如Pierson(1994)所言,即使『目標』改變,但『脈絡』還原地踏步,仍算不上是真正的實質變革。因此,縱使金融全球化帶來衝擊(環境已變),國家制定台北金融中心計劃(目標改變),但不表示就可使金融中心成功(脈絡改變)。
本文亦指出全球自由主義認知謬誤的兩點。第一,全球自由主義者主張,全球化、自由化就是國家單純地大規模鬆綁、大幅度去除管制的過程。它們的陳述不是事實。台灣陸續開放外資、開放衍生性金融商品、開放期貨市場,都祇是面向之一。另一方面,國民黨政權仍設計中長期基金,來援助產業資本、設立國家安定基金,來穩定股市、運用黨資本擔任財團救火員,這都是採用再調節的政策來減緩外資衝擊。國家面對全球化經濟的回應方式有很多種,不祇是完全地同質化,而且常深受過去處理危機經驗的影響。第二,全球自由主義者預設,金融全球化夾恃外資勢力直接挑戰並擠壓了民族國家的生存空間,然而,這個論點也不適合解釋台灣邁向自由化的現狀。九○年代的台灣,產業金融體制轉型、國家角色重新介入、利益團體各股勢力的擺盪,這反而表示出,即使外在有美國霸權WTO談判、以及跨國金融資本給予壓力,但金融自由化的目標依然需要國內的制度設計和政治過程(放寬銀行資本的利用、解除外資禁令、克服利益團體的掣肘)。再說,九○年代在台灣發生的金融危機,不像其它東亞國家是受外資的衝擊,台灣主要是企業內部財務週轉壓力、擴張過速所釀成的,而行政部門為解決這些金融危機,就已經疲於奔命了。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
第一節 前言─遲緩的金融中心 1
第二節 理論架構與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命題與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全球資本主義與金融中心形成 15
第一節 全球金融制度的再結構 16
第二節 全球金融城市與金融制度轉型 23
第三節 加入WTO的議程與台灣金融制度 31
第三章 1990年前威權侍從主義的金融控制 41
第一節 日據統治時期留下的金融遺制 42
第二節 國民黨政權的調整時期 48
第三節 台灣金融舊制的運作模式 56
第四章 1990年後邁向金融自由化的制度設計─面對全球金融資本的挑戰 63
第一節 內外交迫的經濟情勢 64
第二節 新金融中心計劃的藍圖 74
第三節 再調節(re-regulation)機制的設計 86
第五章 「亞太金融中心」夢迢迢─金融改革遲緩的內部機制 95
第一節 產業西進、儲蓄下滑與銀行擴張 96
第二節 遲緩的開放外資金融政策 104
第三節 民意代表、地方派系的利益衝突 111
第六章 結論 119
附錄 125
參考書目 127
【中文(兼翻譯)書目】
三國陽夫,1992,高嘉禪、馬恩賜譯,《日本經濟‧金融改革之道》,經濟部國貿局發行。
王倩兮,1992,《台灣地區公營銀行民營化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
王振寰,1995,《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出版社。
1997,〈跨國界區域經濟形成的統理機制─以台灣資本外移南中國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二十七期。
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三十四期。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8,《台灣歷史年表(1989-1994)》,台北:業強。
矢內原忠雄,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出版。
伊東和久,1992,〈金融體系與資金籌措〉,收錄於谷浦孝雄等著《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北:人間出版。
朴允哲,1990,《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與階級》,台大社研所碩士論文。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朱雲鵬,1999,〈1980年代以來自由化政策的探討:遲延、躍進與學習機制的演化〉《一九八○年代以台灣經濟發展經驗論文集》,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印。
吳泉源,1993,〈金融自由化的迷思─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觀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五期。
吳若予,1992,《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吳聰敏,1994,〈台灣戰後的惡性通貨膨脹〉,收錄於梁國樹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李宗榮,1994,《國家與金融資本─威權侍從主義下國民黨政權銀行政策的形成與轉型》,東海大海社會所碩士論文。
李怡庭,1989,〈台灣惡性通貨膨脹之始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二卷二期。
李國鼎,1992,〈金融政策與金融體制之轉變〉,《自由中國之工業》十二期。
柳嘉峰,1997,《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政治經濟分析,1998-1996》,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洪震宇,1996,《從金融壓抑到金融開放─剖析90年代的金融開放政策》,清華大學社人所碩士論文。
洪麗玲,1989,《我國銀行開放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二十期。
涂照彥,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
梁嘉樂,1995,《公共投資財源籌措之研究─以六年國建計劃中大型交通建設計劃個案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甘霖,1999,〈民粹金權主義─黨資本、金錢遊戲與政治動員〉,《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發表文章。
陳尚懋,1998,《台灣銀行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政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
黃俊堯,1997,《全球化環境下之西太平洋地區金融中心─兼及台北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前景》,東華大學管研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1999,〈1980年代以來之台灣金融發展〉《一九八○年代以台灣經濟發展經驗論文集》,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印。
董智森,1998,《台北經濟‧陳水扁:一位資深記者的私人筆記》,台北:月旦出版公司。
臧聲遠,1993,《從金錢遊戲與金融解嚴看台灣金權政治之形成》,台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鄭力軒,1999,《鈴聲響起─台灣電信市場化的社會學分析》,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瞿宛文,1995,〈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成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八期。
瞿宛文,1999,《公與私之間─台灣經濟發展的另類思考》,台北:天下文化。
Albert, Michel,1995,莊武英譯,《兩種資本主義之戰》,台北:聯經出版社。
Beck, Ulrich,1999,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台灣商務。
Castells, Manuel,1998,夏鑄九等譯,《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
Eppler, Erhard,孫善豪譯,《重返政治》,台北:聯經出版。
Gilpin, Robert,1994,楊宇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公司。
Krugman, Paul,1999,盛逢時譯,《失靈的年代─克魯曼看蕭條經濟》,台北:先覺出版。
Ohmae, Kenichi,1996,李宛容譯,《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台北:立緒文化公司。
Schumpeter, Joseph A.,1999,何畏等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北京:商務書館。
Thurow, Lester,1998,李華夏譯,《資本主義的未來》,台北:立緒出版。
【期刊資料】
中央銀行、財政部,1996,〈推動「發展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計劃」之執行績效〉,《中央銀行季刊》,十八卷四期。
朱雲鵬,1998,〈1980年代以來自由化政策的探討:遲延、躍進與學習機制的演化〉,《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論文集》,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印發行。
李勝彥,1995,〈淺談台北區域金融中心的發展─日本金融空洞化的啟示〉,《中央銀行季刊》,十七卷四期。
金榮勇,1999,〈亞洲金融風暴與東亞經濟安全體系之建立〉,《問題與研究》,三十九卷一期。
林文琇,1996,〈從各境外金融中心之比較探索我國發展境外金融的利基〉,《中央銀行季刊》,十八卷三期。
林政憲,1993,〈台灣發展成為「區域金融中心」之問題初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六卷十一期。
林政憲,1994,〈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瓶頸與作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七卷六期。
林建甫、盧信昌,2000,〈擴大內需與減稅〉,《台北銀行月刊》,二十九卷一期。
邱正雄,1996,〈台灣與亞太金融中心〉,《中國商銀月刊》,十五卷十期。
吳玲君,2000,〈東協國家APEC政策的政經因素〉,《問題與研究》,三十九卷三期。
胡春田,1999,〈由東亞金融風暴看資本帳之結構問題與開放政策〉,《中央銀行季刊》,二十一卷三期。
孫金蘭,1992,〈邁向亞洲區域金融中心之路〉,《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五卷七期。
涂美鳳,1994,〈啟開亞太金融中心大門─檢討我國發展台北成為亞太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所採行之施〉,《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七卷六期。
張化仁,1994,〈泛談中、泰、馬推動亞太營運中心之作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七卷六期。
張隆宏,1995,〈台灣發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相關課題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八卷五期。
梁玲菁,1999,〈初探金融自由化對財政投融資制度的影響〉,《產業金融》,一○二期。
許嘉棟,1992,〈發展台北成為區域金融中心宜有之作法〉,《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二十三卷一期。
許遠東,1995,〈發展中的台北金融中心及外商銀行的角色〉,《中央銀行季刊》,十七卷三期。
陳文郎,1996,〈銀行業的世界發展趨勢─兼論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問題〉,《中國商銀月刊》,十五卷十一期。
陳志強,1995,〈韓國金融自由化之簡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八卷六期。
陳博志、鍾俊文,2000,〈引導資金積極支持國內投資之可行性〉,《中央銀行季刊》,二十二卷一期。
麥朝成,1996〈從區域經濟觀點來探討亞太營運中心〉,《中國商銀月刊》,十五卷九期。
彭淮南,1999,〈中央銀行有關我國加入WTO後對金融服務業之衝擊與因應之道〉《中央銀行季刊》,二十一卷四期。
辜弘毅,1994,〈對我國推動亞太營運中心所需配合措施〉,《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七卷六期。
黃俊英,1994,《公營事業民營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楊雅惠,1997,〈金融中心宜配合製造中心發展〉,《經濟前瞻》,十二卷二期。
楊雅惠,2000,〈開發基金、創投與產升條例〉《經濟前瞻》,2000年3月5日。
葉明峰、凌玉真,1997,〈中、港、星金融中心之比較〉,《中國商銀月刊》,十六卷十期。
蔡增家,1999,〈信用分配制度的轉變對政府、企業與銀行關係的影響:日本與南韓的比較〉《問題與研究》38卷8期。
鄭世松,1995,〈台北金融中心與二十一世紀亞洲世紀之資本市場〉,《中國商銀月刊》,十四卷七期。
蕭至惠,1999,〈日本金融危機之回顧與因應對策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三十五卷十二期。
謝美玲,1994,〈亞太營運中心之定義與功能〉,《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七卷六期。
簡錦川,1995,〈日本金融自由化之概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十八卷六期。
【官方資料】
中央銀行,1999,《中央銀行年報》,中央銀行經研處編印。
財政部金融局,1999,《財政部金融局統計提要》,財政部金融局統計室編印。
1999,《財政部金融局八十八年年報》,財政部金融局統計室編印。
1999,《金融業經營概況調查》,財政部金融局統計室編印。
經濟部,1996,《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現況總報告》,經濟部編印。
經濟部投審會,1998,《中華民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統計年報》,經濟部投審會編印。
【西文書目】
Amin, Ash and N. Thrift (1994) “Living in the Global.” In Ash Amin and N. Thrift, (eds)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inder, Alan S. (1999) “Eight Steps to a New Financial Order,” Foreign Affairs. Sep. Oct. 1999.
Boyer, Robert (1990) The Regulation Schoo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lubia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The Space of Flow.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heng, Tun-Jen (1993) “Guarding the Commanding Heights: The State as Banker in Taiwa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s by Haggard, Stephen.
Davis, Mike (1990) City of Quartz: Excatav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s. London: Verso.
DiMaggio, Paul J. and Walter Powell W. (1991) The New Insit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riedmann, John (1986)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7: 69-84.
Gottdiener, M. (1985)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es Press.
Granovetter, Mark and Richard Swedberg ed. (1992)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Westview Press, Inc. Pp. 1-51, 181-383.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2000) “Reinventing Geography,” New Left Review, Jul. Aug, 2000.
Hirst, Paul and Thompson, G. (1996)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mmergut, Ellen M. (1996) “The Normative Root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Historical-Institutionalism and Comparative Policy Studies,” http://www.uni-konstanz.de/FuF/Verwiss/Immergut/publications/kon3.ht.
Kapstein, Ethan B. (1994) Governing the Glob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he State. New Yprk: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Krugman, Paul (1999)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1.
Leyshon, A. and N. Thrift (1997) Money Space: Geographies of Monetary Transformation. London: Routledge.
Logan, J. R. and Swanstrom, T. (1990) “Urban Restructuring: A Critical View” Beyond the City Limits: Urban Policy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d. by Logan, J. R. and Swanstrom, 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Martin, R. (1994) “Stateless Monies,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National Economic Autonomy: the End of Geography,” Money, Power and Space. ed. by Corbridge, Martin, R. and Thrift, 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eyer, D. R. (1998) “World Cities as Financial Centers”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of Large Cities. Ed. by Lo, Fu-Chen and Yeung Yue-Ma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Moran, Michael (1991) The Politics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Revolution: The USA, UK and Japan. New York: Macmillan.
O’Brien, Patrick (1992)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End of Geography. London: Pinter Press.
Offe, Claus (1996) Modernity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MIT Press.
(1985) Disorganized Capitalism. London: Polity Press.
Olson, Mancur (1982)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empel, T. J. ed. (1999) The Politics of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anitch, Leo (2000) “The New Imperial State” New Left Review, Mar. Apr, 2000.
Pierson, Paul (1994) Dismantaling the Welfare State? Reagan, Thatcher and the Politics of Retrenchmen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ssen, S. (199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and Tokyo.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 New Delhi: Pine Forge Press.
(1996) Losing Control? Sovereign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Foreign Affairs Jan. Feb, 1999.
Scott, Richard W. (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Steimo, S. Thelen, K. Longstreth, F. (1992)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nge, Susan (1985) Casino Capitalis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Thrif, Nigel (1994)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e Case of the City of London” In Corbridge, et al. eds. Money, Power and Space Oxford: Blackwell. 327-355.
Todd, G. (1993)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 in Canada: Toronto, Montreal and Vancouver in the Global Economy. Ph. 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York University, Toronto, Canada.
Vogal, Steven K. (1996) Freer Markets, More Rules: Regulatory Reform in Advanced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Weiss, Linda (1997) “Globalization and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New Left Review, Sep. Oct, 1997.
(1998)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Governing the Economy in a Glogal Era. London: Polity Press.
(1999) “State Power and the Asian Crisis” New Political Economy, Vol. 4, No. 3, 1999.
(2000) “Managed Openness: Beyond Neoliberal Globalism” New Left Reviews. Mar. Apr, 2000.
Wu, Chyaun-yuan. (1992) 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Unpublished Ph. D. De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邱正雄,1996,〈台灣與亞太金融中心〉,《中國商銀月刊》,十五卷十期。
2. 林文琇,1996,〈從各境外金融中心之比較探索我國發展境外金融的利基〉,《中央銀行季刊》,十八卷三期。
3. 金榮勇,1999,〈亞洲金融風暴與東亞經濟安全體系之建立〉,《問題與研究》,三十九卷一期。
4. 李勝彥,1995,〈淺談台北區域金融中心的發展─日本金融空洞化的啟示〉,《中央銀行季刊》,十七卷四期。
5. 李國鼎,1992,〈金融政策與金融體制之轉變〉,《自由中國之工業》十二期。
6. 吳玲君,2000,〈東協國家APEC政策的政經因素〉,《問題與研究》,三十九卷三期。
7. 胡春田,1999,〈由東亞金融風暴看資本帳之結構問題與開放政策〉,《中央銀行季刊》,二十一卷三期。
8. 許遠東,1995,〈發展中的台北金融中心及外商銀行的角色〉,《中央銀行季刊》,十七卷三期。
9. 陳文郎,1996,〈銀行業的世界發展趨勢─兼論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問題〉,《中國商銀月刊》,十五卷十一期。
10. 陳博志、鍾俊文,2000,〈引導資金積極支持國內投資之可行性〉,《中央銀行季刊》,二十二卷一期。
11. 麥朝成,1996〈從區域經濟觀點來探討亞太營運中心〉,《中國商銀月刊》,十五卷九期。
12. 彭淮南,1999,〈中央銀行有關我國加入WTO後對金融服務業之衝擊與因應之道〉《中央銀行季刊》,二十一卷四期。
13. 楊雅惠,1997,〈金融中心宜配合製造中心發展〉,《經濟前瞻》,十二卷二期。
14. 楊雅惠,2000,〈開發基金、創投與產升條例〉《經濟前瞻》,2000年3月5日。
15. 葉明峰、凌玉真,1997,〈中、港、星金融中心之比較〉,《中國商銀月刊》,十六卷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