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13: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美儀
論文名稱:主要照顧者對九二一災後失親兒童照顧歷程之探討
指導教授:呂民璿呂民璿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失親兒童主要照顧者照顧歷程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5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舉國震驚的九二一大地震,經由受災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局及兒童局之調查,
全省計有一百三十四位兒童在一夕之間成為災難事件失親孤兒,此次災變
兒童之緊急安置措施係血緣親屬監護人或機構收容二種為主,兒童是屬於
弱小而需要保護及照顧的人口,他們尚未具備獨立自主能力,而且也缺乏
應付伴隨著災難事件而來的各項生理或心裡壓力來源時,所需要具備之謀
生或處理技巧,他們仍然相當程度地需要仰賴大人提供資源及成長環境去
滋養以及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和心理。研究者期待透過研究進行,瞭解失
親兒童災後的安置情形及深入探討在照顧歷程中主要照顧者的照顧驗、感
受及需求,並探討主要照顧者之基本背景資料、失親兒童之適應、災變後
照顧歷程中照顧關係的形成與演變。
本研究係採質性研究方法,針對九戶的九二一地震失親兒童扶養家庭
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方式以深入訪談法為主,訪談之對象合計有十
四位主要照顧者,受訪之九戶家庭計有十五位受照顧之失親兒童,災後居
住地區分佈於不同之縣市。研究結果發現災後照顧歷程中失親兒童多數均
有睡眠方面等問題與困擾持續約一至二個月左右,而普遍會隨著時間的逐
漸流逝而有緩和的情形,但也有少數兒童災後適應未有明顯改善,持續一
年以上之久,兒童依年齡及性別不同有行為反應上之差異。在照顧者方面
,照顧者本身之悲傷因應會影響其與失親兒童之互動關係與照顧能力,而
由高年齡層的祖父母輩擔任主要照顧者以及同時照顧一位以上失親兒童之
家庭,其主觀感受之照顧負荷較高,應列為資源及專業協助需求優先協助
之對象。在服務提供方面,相對於針對失親兒童之福利,照顧者本身之需
求易被低估或忽略。
研究建議後續之參考,瞭解失親兒童家庭之需求需具持續性,在緊急
災變事件之兒童安置考量上,提供多元性之完善措施,並針對主要照顧者
不同時期之照顧需求提供失親兒童家庭安置期、照顧期等不同階段性之專
業服務。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陳述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災變與災變後的心理反應 12
第二節 災變心理衛生概念 14
第三節 兒童適應及相關因素 19
第四節 災變之因應方式與社會支持 23
第五節 兒童安置與扶養之探討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2
第二節 研究機構與研究樣本的選取 34
第三節 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及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資料收集過程 37
第五節 研究者的角色及關係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受訪對象之扶養家庭基本資料特性分析 42
第二節 主要照顧者本身的主觀災難經歷述說 53
第三節 主要照顧者感受之照顧關係 55
第四節 照顧歷程中失親兒童之災後生活適應 63
第五節 主要照顧者的心路歷程及壓力困擾 74
第六節 對於照顧關係的壓力因應及看法 79
第七節 主要照顧者的需求與建議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9
第二節 問題與討論 94
第三節 建議 9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2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訪談大綱
中文參考書目
教育部九二一大地震救災及重建工作紀要報告(1999)http://www.gov.tw
行政院主計處國情統計通報(1999)。行政院主計處網頁。http://www.dgbasey.gov.tw/ dgbas03/bs3/analyse/new88191.htm
聯合報,2000.2.24,(創傷震後群小朋友餘悸難消)報導。
九二一社會心理重建資源手冊,http://www.yam.com.tw/921/care/
貝貝的希望日記災後心靈重建手冊(1999)兒福聯盟文教基金會主編。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1991)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
孔繁鐘、孔繁錦編譯 (1996 )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Ⅳ)中文本,
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李明濱(1997)醫學的人性面─情緒與疾病。台北:國立台大醫學院。
周月清、王增勇、陶蕃瀛、謝東儒(2000)921地震社會工作者災變服務之角
色與功能問卷。國科會研究計劃(尚未發表)。
吳英璋、洪福建、蕭仁釗(1999)災變下的心理反應、心理重建與危機介入。
基層醫學,14卷增刊,19-26。
吳英璋(1999) 心理的復(重)建與心靈的復(重)建。發表於九二一震災心
理復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編製報告,台南師院學報,24,125-160。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
4,199-253.
吳耀明(1998)現實治療取向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兒童生活適應及生活態度輔
導效果之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3,299-336。
吳秋月(1998)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娟 (1998) 兒童知覺的雙親婚姻衝突對其生活適應影響之歷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書璇 郭靜晃 (1993) 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
式之研究 。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報,2,17-28。
胡中宜(1997)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之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梁培勇校譯(1998)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梁培勇(1993)小學兒童壓力觀初步探討。中華心理學刊,35(2),87-114。
陳宇嘉、蔡崇煌(1999)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台中縣東勢鎮
某地區醫院門診病人為例研究。家庭醫學。
陳淑惠、林耀盛、洪福建、曾旭民(2000)九二一震災受創者社會心理反應之
分析。研討會手稿。
曾華源、郭靜晃譯(1998)跨越生活危機健康心理管理。台北:揚智。
許文耀、王梅君 (1994 ) 社會支援知覺評估及因應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華
心理學刊,36(2),149-162.
黃保勝(1997)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俐婷(1998)女性乳癌患者之內外控歸因、因應方式與適應結果相關性研、
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3)心理學,台北:桂冠。
張英陣校閱 (2000) 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
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2,195-217.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
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玉女(1990)兒童的生活壓力、自我能力評估及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觀富(1994)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魯中興(1999) 急難救助者之壓力及支持系統:臺北現況。發表於台北市九二
一震災心理重建研討會。
簡茂發、蔡玉瑟(1995)國小資優生的認知形式、內外控信念與學習行為、
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3,81-112。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成 (1993 ):國小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生活適應之比較
研究。測驗年刊,40,271-290。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胡幼慧主編(1997)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策劃 (1997) 收養與寄養。臺北:巨流。
劉宗幸(1999)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對兒童知覺雙親衝突影響兒童生活適應
歷程之調節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蓉果(1998)子女知覺父母婚姻衝突對其適應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
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貴真(1991)單親青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東海大
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姿娟(1998)國中學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雪梅(1989)台北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資賦優異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
究。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
社會支持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丁熒(1999)因應量表編製的回顧與分析。台南師院學報,32,61-89。
雷庚玲(1999)災變後的心理復建發展篇---台大心理復健小組資料。教育部災
後學校心理教育與輔導手冊。
蕭 文(200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事件後的心理位移對心理復健的影響
: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兒童及家庭危機因應之福利政策座談會資料。
西文參考書目
Asarnow,J;Glynn S;Pynoos,R. S.(1999). When Earth Stops Shaking:
Earthquake Sequelae Among Children Diagnosed for Pre-Earthquake Psychpathology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y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38(8):1016-1023.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urke J. D. et al.(1986 ) . Emotional Distress in Fifth-Grade Children Ten
Months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ic Child Psychiatry;
Jul.25(4):536-541
Butterick,S.M. ed. (1992). Research on children . Washingti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NASW) Press.
Bowlby John .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3.Loss: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Basic Books,p39.
Carr,V .J .; Lewin,T. R.;Webster,A.J. (1995) . Psychosicial Sequelae
of the 1989 Newcastle Earthquake:I.Community Disaster 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6 Months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Medicine,25,539-555.
Carr,V .J .& Lewin ,T.R.;Webster,.R.A.;Kenardy,J.A. (1997) A Synthesis of the findings from the Quake Impact Study:A two -year investgation
of the Psychosicial Sequelae of the 1989 Newcastle Earthquake. Social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32:137-142.
Conway,F.Saylor (1993). Children and Disaster.Plenum Press . New York.
Fullilove,M .T. (1996). Psychiatric Implications of Displacement:Contributions From the Psychology of Place .Am J Psychiatry.153:12. 1516-1523.
Goenjian,A.K.;Pynoos,R.S. (1995)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 Children
After the 1988 earthquake in Armenia.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y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34(9):1174-1184.
Green,B.L.;Korol,M;Grace,M. C. (1991) Children and Disaster:Age,Gender,and Parental Effect on PTSD Symptoms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ic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30(6),945-951.
Monahon Cynthia (1997) Child and Trauma. Jossey-Bas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Miller,T.W. & Kraus R. F. (1993)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f the Armenian Earthquake. Child Psychiatry of Human Deve-lopment Winter;24(2):115-123.
McFarlane Alexander C. (1988). Recent Life Event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 in Children :The Interaction With Preceding Extreme Adversit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29,No5, pp 677-690.
Maj M; Starace F;Crepet P. etal (1989).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Subjects Exposed to a Natural Disaster. Acta Psychiatriy Scand. Jun; 79(6):544-549.
Norris F. H. & Kaniasty (1996). Received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imes of Stress:A Test of the Social Support Deterionation Deterrence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71;No.3,498-511.
Norman L;Farberow&Norma. S.G eds(1995). Manual for Child Health
Workers in Major Disasters,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oshpitz J. D. eds.(1997). Handbook of Child and Adolesceot Psychiatry
John Wiley&Sons.CA.
Papadatos Yiannis; Nikou Kostas & Potamianos. Grigoris (1990) . Evaluation
of Psychiatric Morbidity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cal Psychiatry, Vol 36, No2,131-136.
Rutter,M. (1983). Stress ,Coping and Development:Some Issues and Some Questions. New York,Mc Hill
Shaw J.A.;Applegate B.;Schorr C. (1996). Twenty-One-Month Follow-
Up Study of School-Age Children Exposed to Hurricane Andrew.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y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35(3):359-364.
Shaw J.A.;Applegate B.;Tanner S. (1995).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Hurricane Andrew on an Elementary School Population.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y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34(9):1185-1192.
Vernberg,E .M .;Greca,A.M.;Silverman,W.K.;Prinstein,M .J. (1996). Prediction of Posttraumatic Strress Symptoms in Children After Hurricane Anndrew,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Vol 105,No2,237-248.
Webster,S.A. (1995) . Disaster and Disaster Aid.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pp761-771) . Washinton,DC:NAS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