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型心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1996。
陳秉章 陳信木合著,《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1993。
張小虹 ,《性別越界》,台北:聯合,1995。
張小虹,《自戀女人》,台北:聯合,1995。
張愛玲,《流言》台北:皇冠,2000。
楊大春,《解構理論》,台北:揚智,1994。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商務,1997。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新店:立緒,2001。
郭藤輝,《伊弗. 克來恩與其非物質繪畫敏感性的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尼采著,余鴻榮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志文,1997。
李幼蒸譯,《結構的時代-結構主義論析》,新店:谷風,1988。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事的備忘錄》,台北:時報,1996。
松浪信三郎著,梁祥美譯,《存在主義》,台北:志文,1995。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98。
羅蘭‧巴特著,李又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1998。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台北;立緒,1999。
Erich fromm,葉頌壽譯,《夢的精神分析》,台北:志文,1996。
Erich fromm,莫迺滇譯,《逃避自由》,台北:志文,1966。
Jeff Collins文字;Bill Mayblin漫畫;安原良譯,《德希達》,新店:立緒,1999。
Patricla Waugh 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推理的理論與實踐》,板橋:駱駝,1995。
Sophia Phoca 文字;Rebecca Wright漫畫;謝小苓譯,《後女性主義》,新店:立緒,1999。
《Sarah Sze》, Foundation Carier Pour I'art contemporain and Thames & Hudson, 1999。
張淑麗,<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3,3月。蕭嫣嫣,<論法國女性主義的空間>,中外文學,第21卷,第9期,1993,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