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 黃正義、施邦築、熊光華、簡賢文、王朝煌、陳偉堯,台北市政府防救災策略計畫及標準作業手冊期末總報告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成果報告書,2000。
2.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Emergency Management Guide for Business & Industry, http://www.fema.gov/fema/bizindex.html, 1996。
3. 顏清連、羅俊雄,土木工程防災教育改進計劃,天然災害與防治,教育部顧問室,台灣大學土木系,1997。
4. 施邦築、李有豐、謝正倫 ,「我國防災體系之檢討與建議」,第二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50頁,1998。
5.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A Federal Policy for Emergency, http://hosshi.cic.sfu.cal/epc/POLICY/english.html, 1996。
6. 林利國 ,防災規劃與風險管理,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防災研究所編印,2000。
7. 木下武雄,「日本之防災體系-政府與民眾之互動」,第一屆全國防災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 25頁,1997。
8. 日本國土廳,防災白書,大藏省印刷局,日本東京,1994。
9. 台灣省政府,日本防災體制參考報告,台灣省政府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出國報告書,南投,1- 80頁,1997。
10. 蕭江碧、黃定國 ,都市與建築防災整體研究架構之規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編印,1995。
11. 蕭江碧、黃定國,都市計劃有關都市防災系統規劃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編印,1996。
12. 內政部消防署,中央防災會報、防災基本計劃、防災業務計畫、地區防災計劃彙編,中央防災會報編印,1996。
13. 行政院內政部消防署,災害防救法,2000。
14. 陳耀光,「我國地震災變管理機制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內政部消防署,第一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9-84頁,1997。
15. 內政部,災害防救體系運作檢討報告,台北,1997。
16. 黃正義、施邦築、熊光華、簡賢文、王朝煌、陳偉堯,台北市政府處理地震災害現場處理標準作業手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成果報告書,2000。
17. 王曉中,「漫談災害」,美中科學通訊,第一卷第三期,1-10頁,1993。
18.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防災作業手冊,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編印,2000。
19. 陳亮全,賴美如,「地區防災計畫研擬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內政部消防署,第四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2-28頁,2000。
20. 陳崇賢,「我國災害防救工作之推動與落實」,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組組長,第一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1-10頁,1997。
21. 李錫堤,台北盆地之斷層問題台北盆地斷層之地質問題與對策,國立中央大學,1996。
22. 林朝宗,近年來台北盆地附近斷層觀測與調查活動之成果初探,1996。
23. 高國均,牛頓雜誌207期,1- 50頁,2000。
24. 中央地質調查所斷層分佈圖,http//140.115.123 30/gis/eq/twactft/taipeif.HTM。
25. 大阪府土木部,大阪府防災公園整備指針,1999。
26. 都市綠化技術開發機構,防災公園計畫設計指針,1999。
27. 中央氣象局,中央氣象局與台北捷運公司合作進行強震即時警報系統測試之構想,台北捷運公司,10-45頁,1998。
28. 熊光華、陳亮全、許郁文,「我國災害防救法(草案)之立法理論概念與內容架構之探討」,第四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7頁,2000。
29. 陳亮全、林文苑、賴美如,我國災害境況模擬評估系統之現況與課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9。
30. 黃錦榮、李秀卿,火災保險附加地震保險承保辦法及條款,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0。
31. 施邦築、張寬勇、簡賢文,公共建設災變準備與搶救動員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專案計畫,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2000。
32. 陳肯用,震災資訊管理與防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0頁,1997。33. 潘建廷,地震災害模擬及救援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1-115頁,1999。34. 曾惠斌,「各層級防救災通訊能力與指揮系統有效性之調查與評估」,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八十九年度防災專案計畫成果研討會論文集,內政部消防署,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2000。
35. 黃正義、施邦築、熊光華、簡賢文、王朝煌、陳偉堯,台北市政府防救災策略計畫及標準作業手冊,資訊系統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成果報告書,2000。
36. 熊光華,「構築防災體系的組織網」,中華民國建築學會921地震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逢甲大學,30-75頁,2000。
37. 熊光華、簡賢文,「現行防救災體系及緊急應變機制之初步探析」,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研討會論文集,1-35頁,2000。
38. 簡賢文,日本仙台市之動員案例分析手稿,2000。
39. 張道明,「氣象局地震預報及預警系統之簡介」,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防災科技簡訊,第三期17- 30頁,2000。
40. 廖文山,施工災害應變處理程序,台北科技大學土木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40-90頁,1999。41. 許郁文,地震中消防機關應變之分析--以921集集大地震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50-85頁,2000。42. 牛頓別冊,地震大解剖全方位深入探索地震,牛頓出版公司編輯部著,166-173頁,1999。
43. 高家富,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台灣復文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抗震防災叢書編委會於北京,1989。
44. 謝正倫、施邦築,「鄉鎮市基層地區災害防救工作之強化與落實」,第一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27- 37頁,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