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20: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美惠
論文名稱: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
指導教授:蔣安國蔣安國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大眾傳播學系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8
中文關鍵詞:呂秀蓮女性參政媒介框架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4
  • 點閱點閱:19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過去兩年間,從巴拿馬、紐西蘭到芬蘭,這些國家不約而同地在歷史上經歷第一位女性總統、女性總理的誕生。女性成為國家元首、進入國家體制的權力核心,很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政治生態最重要的質變之一。呂秀蓮是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同時亦是三十年前率先提倡新女性主義、倡導兩性平權的第一波婦女運動發起人,因此被視為國內女性參政的重要指標。媒體報導呈現的副總統呂秀蓮形象,及其引發的相關新聞事件,在在使得兩性政治、女性參政等議題在公共領域內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和論辯。
基於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為:回顧國內外女性參政的相關歷史,並檢閱現階段我國女性參政的主要景況;探討「呂秀蓮現象」在新政府上台後形成的背景與緣由,及其引發國內輿論和媒介討論的重要因素;分析報紙如何報導副總統呂秀蓮的相關新聞,並進而尋繹新聞媒體報導女性參政的主要框架;深入詮釋新聞框架再現的女性參政圖像及其建構的女性參政意涵,揭示隱藏於後的價值判斷與意識型態立場。本研究以報紙報導的呂秀蓮副總統相關新聞為例,針對新聞文本採取內容分析與新聞論述的方法進行分析,並輔以女性主義的關照和立場,詮釋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所代表的社會意涵及其意識型態。
女性在大眾傳播媒體上遭受的「符號消滅」(symbolic annihilation)處境,經過女性運動長期努力,在「社會接近、政治接近抑或符號接近(symbolic access)」上,都獲得較積極的回應。從媒介建構論的觀點來看,新聞媒介對於女性參政的相關報導,並非被動地反映事件真相,而是主動建構事件的「符號真實」。媒體在建構女性政治角色時,經常強調情感婚姻及性別刻板印象的框架,並藉由公私領域的界線刻畫,阻礙女性參與政治事務的機會和管道;而呂秀蓮個人從政生涯的挫敗與遺憾,以及新聞論域對負面女性政治角色的建構,也顯示了台灣社會的性別政治之路仍有長遠的路要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女性參政之探討
壹、中外婦女參政回顧
貳、婦女參政之必要
第三節研究個案之選取與背景分析
壹、個案選取
貳、個案背景分析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社會真實建構論
壹、社會真實的建構
貳、媒介如何建構社會真實
第二節框架分析與研究取向
壹、框架的概念與內涵
貳、媒介框架的研究取向
第三節女性主義政治批判
壹、女性主義的性別反思
貳、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
第四節相關文獻回顧
壹、社會真實建構與框架研究
貳、媒體呈現的女性樣貌
參、女性參政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
壹、研究對象
貳、研究樣本選取
第二節內容分析
壹、內容分析的簡介與運用
貳、分析單位與類目建立
參、信度分析
第三節新聞論述分析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解釋
第一節內容分析部分
壹、聯合報
貳、中國時報
參、自由時報
肆、內容分析綜合說明
第二節新聞論述分析
壹、深宮怨婦事件
貳、台灣地位未定論
參、黑白臉風波和副總統罷免案
肆、總統府緋聞事件
伍、新聞論述分析整合說明
第五章 結論與檢討
第一節研究發現與結論
壹、內容分析的結果
貳、女性參政的新聞框架
參、女性參政的關懷
第二節研究檢討與建議
壹、選取樣本的限制
貳、研究方法的檢討
參、後續研究建議
Millett, K. 原著,丁凡譯(1999):〈性政治〉,《女性主義經典》,頁76~86,台北:女書文化。
王石番(1996):〈淺析內容分析的定義〉,《東方雜誌》,復刊第23卷第3期,頁31~39。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角色認同與政策議題〉,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宜燕(1991):〈電視廣告的性別角色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嵩音等著(1995):《性、暴力、新聞眼》,台北:碩人出版有限公司。
王瑞香(1996):〈基進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05~137,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石之瑜、權湘(1994):《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台北:正中書局。
Weedon, C. 原著,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台灣大學人口中心婦女研究室(1996):《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人口中心婦女研究室。
江淑琳(1998):〈從報紙報導看性騷擾議題的社會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素慧(1996):〈女性政治精英之研究-以民進黨女性公職人員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亞力(1978):《政治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呂秀蓮(1972):〈并非效顰-幾點必須闡明的概念〉,《幼獅月刊》,第235期,頁5~9。
呂秀蓮(1973):〈男性中心的社會應該結束了吧?-3月1日台大法學院演講〉,《大學雜誌》,第64期,頁40~44。
呂秀蓮(1974):《尋找另一扇窗》,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呂秀蓮(1976):《數一數拓荒的腳步》,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呂秀蓮(1976):《她們的血汗,她們的眼淚》,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呂秀蓮(1992):〈女性參政與民主化運動如何結合?〉,《婦女新知》,第119期,頁2~3。
呂秀蓮(1992):〈以進階提昇辦法取代婦女保障名額〉,《婦女新知》,第119期,頁6~9。
李文(1996):《縱橫五十年-呂秀蓮前傳》,台北:時報出版社。
Wimmer, R., & Dominick, J. 原著,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
李金山(2000):〈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私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郁青(1996):〈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端容(1989):〈台灣地區婦女政治參與的意願及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及台南地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芳琴(1997):〈中國宮廷婦女政治角色研究〉,收錄於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頁171~188,台北:稻鄉出版社。
周月英(1991):〈解讀媒介中的女性意識-以報紙對許曉丹的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娥(1996):〈台灣婦女與政治:1985-1994〉,收錄於《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53。
林宇玲(1991):〈由霸權理論觀點解讀報紙對選舉的報導-以七十八年台北縣縣長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3~25,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施寄青(1989):〈性別政治〉,收錄於梁雙蓮等著《婦女與政治參與》,頁159~173,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
范毅芬(1989):〈女性參政之探討〉,收錄於梁雙蓮等著《婦女與政治參與》,頁107~118,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
范雲、徐永明(1993):〈被發現的台灣婦女選民〉,收錄於《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選舉行為研究小組主辦。
范情(1996):〈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79~214,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欣(2000):《女人與政治-90年代婦女參政運動》,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姚李恕信(1985):〈台灣婦女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下集》,頁659~679,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編印。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85~110。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7集,頁91-126。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翁秀琪(1994):〈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第48期,頁196~。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141~166。
Tuchman, G. 原著,唐維敏譯(1996):〈新聞研究的質化方法〉,《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頁105~129,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中之性別論述〉,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枝(2000):〈呂秀蓮-先做人,再做女人〉,收錄於陳玉華等著《不一樣的女人:新政府十位女性首長的故事》,頁1~18,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真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陳韻如(1993):〈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推論看新聞框架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Naisbitt, J., & Aburdene, P. 原著,陳廣翻譯(1993):《女性大趨勢》,台北:台視文化。
莊雪屏(1999):〈眷村意象之新聞再現與社會建構〉,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雙蓮、顧燕翎(1996):〈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94~139,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梁雙蓮(1989):〈婦女與政治參與〉,收錄於梁雙蓮等著《婦女與政治參與》,頁5~29,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1997):《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稻鄉出版社。
張茂桂(1995):《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紹勳(1998);〈社會科學個案研究、調查研究、及實驗研究方法的比較〉,《民意研究季刊》,第205期,頁1~14。
張錦華(1999):〈女性主義與傳播研究〉,收錄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頁93~129,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張毓芬(1998):〈女人與國家-台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美(1999):〈競選文宣策略之性別差異分析-以1997年台中市長選舉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彭渰雯(1998):〈基層社區女性的參政與賦權:台北市現任里長的參政經驗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長玲(2000):〈閣員性別比率原則的意義〉,《聯合報》,4月7日,15版。
黃淑玲(1996):〈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斯社會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9~70,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祖珺(1997):〈台灣報紙媒體所呈現之女性角色變遷〉,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蘭英(2000):〈女性政治角色的媒體建構-以北港香爐事件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Berger, P. L., & Luckman, T. 原著,鄒理民譯、蕭新煌校訂(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琰、臧國仁(1998):〈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1~28。
劉毓秀主編(1996):《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賴珮如(1994):〈女性雜誌與女性價值變遷相關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青玲(1995):〈社會性別建構的權力論域分析─以報紙對校園性侵害事件的報導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社會現象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第48期,頁169~192。
鍾蔚文、臧國仁、陳憶寧、柏松齡、王昭敏(1996):〈框架理論再探:以台灣大學女研社放映A片事件為例〉,收錄於翁秀琪、馮建三主編《政大新聞教育六十週年慶論文集》,頁179~223,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主流報業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元君(1999):〈媒介建構「精省」議題之框架分析-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台灣新生報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1):〈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燕翎(1986):〈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中國論壇》,第23卷第11期。
顧燕翎(1996):〈社會資源與意識型態的兩難選擇─七0年代婦運與媒體的互動關係〉,收錄於《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輯》,頁97~106。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Abbott, P., & Wallace, C.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Adoni, H., & Mane, S. (1984).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r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3), 323-340
Alexander, D. L. (1996).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beliefs in constructing candidate images.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Syracuse.
Berger, P. L., & Luckma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Culley, J. D., & Bennett, R. (1976). Selling women, selling Black.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 160-174.
Donati, P. R. (1992).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M. Diani & R. Eyerman (Eds.). Studying collective action. London/Newbury Park/New Delhi: Sage.
Fishman, M. (1980). Manufacturing the news.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amson, W. A., et al. (1992). Media image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 373-393.
Gamson, W. A. (1989). News as framing: Comments on Graber.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3(2), 157-161.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r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ety, 95, 1-37.
Gamson, W. A. (1988).Political discourse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Klamdermans, B., Kriesi, H., & Tarrow, S. (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1 (pp. 219-244).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Gerbner, G. et al. (1980). Aging with television: Images on TV drama and conception of social real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0, 36-47.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Berkeley, C.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aber, D. A. (1989). Content and meaning: What’s it all abou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3(2), 144-152.
Hall, S. (1982).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 Gurevitch, T. Bennett, J. Curran, & Woollacott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Methuen.
Kress, G. (1985). Ideology structures in discourse. In T. A. van Dijk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Academic Press.
Littlejohn, S. W. (1996).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5th ed.).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a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Molotch, H. & Lester, M. (1974).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 101-112.
Pan, Z., & Kosicki, G. M. (199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 55-75.
Randall, V. (1987). Women and polit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nkard, J. W. Jr., et al. (1991). Media frames: Approaches t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ntion, Boston, August.
Tuchman, G. (1991). Media institution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news. In K. B. Jensen & N. W. Jankowski (Eds.),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New York: Free Press.
van Dijk, T. A.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3(2), 23-43.
van Dijk, T. A. (1985).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society. In T. A. van Dijk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Academic Press.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ove &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van Dijk, T. A. (1991).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news as discourse. In K. B. Jensen & N. W. Jankowski (Eds.),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van Zoonen, L.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Weedon, C. (1987).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