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f3de:de2a:940c:ec8b)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8: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傑焜
研究生(外文):Jae-Kung Yang
論文名稱:合作住宅模式機制之社區規劃設計--以南投中興新村光明里社區震災後重建與更新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housing Mode--Case For Rebuilding Of The Earthquake Calamity
指導教授:王紀鯤王紀鯤引用關係陳明竺陳明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Gi-Kung WangMin-Thue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學系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社區規劃設計合作住宅模式中興新村震災後重建與更新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Plan And DesignCohousing ModeChung-Hsing New VillageRebuilding Of The Earthquake Calam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8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綜觀台灣地區幾十年來的社區發展,因為社區居住空間型態改變、以及家庭結構與鄰里關係變遷等因素,反映在都市集居行為模式上,往往形成了獨立而疏離的家庭居住單元及淡薄的鄰里關係,產生了許多心理與實質以及家庭與社會的問題。然而,台灣中部地區在一九九九年歷經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家庭結構及社區鄰里的改變所因應的居住需求,成為未來社區重建中之重點。
在社區重建的機制上,則提出互助合作的住宅社區模式來因應,透過互助的功能,建立個人與群體的和諧關係,把力量團結起來拓展至社區甚或鄰里成為一種創新及理想之集居模式,以滿足家庭之需求與利用彼此的互助行為,達到健全的社區發展與良好社區環境,為本研究之設計導向。
本研究以受災及年代久遠亟待更新之中興新村社區為設計研究探討範圍,並選取光明里之公有住宅街廓。整體論文之研究與設計階段著重於下五點:
1.設計之論述。
2.研擬合作互助社區之評估標準。
3.進行規劃與設計。
4.設計評估與檢討。
5.結論
本研究設計在規劃方式上,所需探討之尺度範圍從社區、鄰里至建築群,在實質設計呈現上,以社區與建築層級分別陳述:
1.社區層級:建築群之規劃配置為主,利用建物簇群配置,以及
四層以下低層建築型態,塑造居民彼此互助合作之社區空間原
型。
2.建築層級:以十三戶不同結構之家庭為設計實驗操作,經由互
助合作的方式與住宅團組的概念進行組構。
總而言之,整體的設計結論是以低層建築之合作住宅型態呈現,以呼應本設計研究論文之立論。經由設計論文探究及操作之過程當中,著重於社區建築之實質規劃空間,引入互助合作模式之社區功能,並藉由居民自己本身之人際關係,共同建立整體社區、鄰里之良好關係,以及經由實質之社區規劃配置來引發良好關係之開始,藉以重新塑造與以往不同之鄰里關係及對自身社區之認同感及歸屬感。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 Because the community space mold had transformed and the structure of famil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neighborhood had changed, the reflection of living in city together frequently take shape independent and separative family residence unit. This phenomenon produces many problems of psychology and substance, family and society. Then central section of Taiwan to go through 921 gi-gi earthquake in 1999, become the important point in community rebuilding with the demand for the changes of the family, community and neighborhood.
The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ty rebuilding is to bring up inter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housing community. It’s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and the multitude by way of interdependent function. To unite strength and unfold to community and neighborhood will become a new and ideal live-together mode. To satisfy family’s requirement and to utilize the interdependent behavior for each other, it gets up to wel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good environment. It is the design direction of the study.
The study uses age-old Chung-Hsing New Village of incurring calamity and waiting for renewal urgently as design and study range. The study selects Kung-Min community of public land as the range. The thesis’s stage of study and design is to emphasize for follows five points:
1.the discuss of the design,
2.to study the estimate standards of cohousing community,
3.to proceed plan and design,
4.to estimate the design and to review, and
5.to study the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the planning way seeks range from community, neighborhood to the group of buildings. In substance the design states to part by layer of community and building:
1.the layer of community: to take the group of buildings
for plan as the principal think. To make use of cluster
plan and building form below four floor are to mold the
community prototype of helping each other by inhabitants.
2.the layer of building: to use thirteen households of not
alike structure to be experimented operation. By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dependent way and organized
households make to proceed the building.
The whole conclusions of design were displayed by cohousing mode of low floor. It’s to respond to the argumentation of this study. During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and operating, the study is to emphasis on plan of community and buildings. It leads into community function by helping each other. Then, by human relationship itself will establish good relation in whole community and neighborhood. Thus, by community planning will draw in the beginning of good relation and mold different relationship again with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
1.2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1.2.1中部九二一震災關於社區重建之需求 2
1.2.2居住空間型態與居住密度之問題 2
1.2.3家庭結構與鄰里關係之變遷問題 3
1.3 研究設計目的 3
1.4 研究設計方法 4
1.5 研究架構與流程 5
1.6 研究設計對象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震災後關於社區重建之論述 8
2.1.1震災後家庭結構與鄰里關係之變遷 8
2.1.2中興新村災後重建與精省後之住宅社區更新論述 9
2.2 震災後社區發展與空間規劃的省思 11
2.2.1 社區發展 11
2.2.2 社區空間配置規劃 13
2.3 研究假設 14
2.4 中興新村社區生活方式與合作互助模式之關聯 15
2.4.1 中興新村社區之特性與發展 15
2.4.2 災民集居組合屋之社區空間原型 16
2.4.3 合作之機制與鄰里、社會性之關聯 19
2.5 國內外合作模式住宅社區之建構分析
2.5.1 合作住宅定義與種類 22
2.5.2 國外案例 22
2.5.3 國內案例 34
2.5.4 小結 36
第三章 社區規劃內容探討…………………………………………
3.1 合作互助社區之建構 39
3.1.1 居住者合作目的 39
3.1.2 社區規模之決定 40
3.1.3 社區、建築空間與配置型態之模式 40
3.1.4 合作互助生活之方式 44
3.2 合作社區之個體與族群理論應用
3.2.1 家庭個體與社區族群領域界定 49
3.2.2 家庭個體與社區族群之內在屬性 50
3.2.3 界面關係之陳述 50
3.3 評估設計之標準建立
3.3.1 互助社區與鄰里的目標 52
3.3.2 合作住宅模式實質空間評估標準 53
1.社區空間層級配置 54
2.建築空間 60
3.3.3 各種家庭結構組合之模式 64
3.4 社區更新之重建模式
3.4.1 社區層級 67
3.4.2 建築層級 71
第四章 社區規劃設計……………………………………………
4.1 中興新村社區發展與社區基地背景概述 75
4.1.1 中興新村社區發展 75
4.1.2 基地選定與選擇動機 76
4.2 光明里社區涵構分析 78
4.2.1 光明社區圖底圖分析 78
4.2.2 社區環境構成分析 79
4.3 中興新村光明里社區之整體發展與重建構想 81
4.3.1 整體發展歷程 81
4.3.2 光明里住宅社區基本資料 81
4.3.3 社區重建整體計畫構想 82
4.4 社區重建之規劃設計內容 84
4.4.1 社區規劃設計構想說明 84
4.4.2 社區空間與型態設計構想過程說明 88
4.4.3 整體社區配置規劃構想說明 92
4.4.4 規劃設計操作 94
4.4.4.1. 規劃範圍 94
4.4.4.2. 社區使用分區概念 94
4.4.4.3. 配置提案 95
4.4.4.4. 規劃內容 99
4.4.5住宅團組單元建構之實驗操作 111
4.4.5.1 社區成員組構關係 111
4.4.5.2 設計內容 113
第五章 規劃內容檢討……………………………………………
5.1 設計評估標準 120
5.2 評估內容檢討 121
5.2.1社區規模 121
5.2.2社區空間層級 121
5.2.3 建築空間層級(居住空間組合) 128
5.3 檢討結果 133
5.4 社區建築概念中的合作機制與困境 14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研究與設計論點整理 149
6.2 結論 153
6.3 後續研究與建議 155
附 錄
1.參考文獻 附1
2.評審意見回應表整理 附6
01研究論文
王文安
1987 《光復後台灣居住空間型態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之研究》,碩士
論文,指導教授:王秋華,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王培鴻
1989 《省府要塞-中興新村聚落空間之社會歷史分析》,碩士論文
, 指導教授:米復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王順治
1998 《台灣地區國宅居住密度與居住品質之調查研究》,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讓治,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朱允武
1991 《都市居民對合作互助之集居生活模式喜好之研究》,碩士論
文,指導教授:高孟定,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
李君如
1991 《台灣地區住宅合作制度之政策分析》,碩士論文,指導教授
:王鴻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銘達
1985 《都市互助生活集居模式之研擬─以台北市低收入戶住宅為
例》,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秋華,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郭俊沛
1991 《台灣地區以合作方式興建住宅社區之實例探討》,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鴻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曾裕恆
1996 《台灣住宅社區演變與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
濟昌,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葉錦榮
1993 《國民住宅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台北市正義新村為例》,碩士
論文,指導教授:王秋華,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廖淳森
《鄰里單元觀念在台灣都市社區規劃上應用之研究-以台北市
部分社區為例》,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李瑞麟 錢學陶,中
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蔡毓玲
1995 《居住者以合作建屋方式營造居住環境之研究.以M園作探討對
象》,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曾旭正,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謝孟展
1993 《住宅社區規劃應用鄰里單元之研究─以中興新村為例》,碩士
論文,指導教授:陳亮全,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蘇建文
1995 《計畫單元整體規劃觀念應用於國內社區開發探討 以中興新村
再發展規劃為例》,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陳明竺、周家鵬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02.中文書目
Albert J. Rutledge
1992 《大眾行為與公園設計》(A Visual Approach To Park
Design),王求是、高峰譯,台北:建築與文化。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994 《實存、空間、建築》(Existence , Space And
Architecture),六版,王淳隆譯,台北:臺隆。
Christopher Alexander
1994 《建築模式語言》(The Pattern Language),王聽度.周序鴻
譯,台北:六合。
Cliff Moughtin
1992 《都市設計--街道與廣場》(Urban Design--Street And
Square),1999,王淑宜譯,台北:創興。
Colleen Gorgan Moore & Cheryl Siskin
1994 《計畫單元整體開發實務》(PUDS In Practice),創興出版社
編譯,台北:創興。
Danny L. Jorgensen
1989 《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1999,王昭
正、朱瑞淵譯,台北:弘智文化。
Gerald A.Porterfield & Kenneth B. Hall,Jr
1997 《社區規劃導論》(A Concise Guide To Community
Planning),陳逸杰等譯,台北:六合。
Herman Hertzberger
1991 《建築學教程 設計原理》(Lessons For Studens In
Architecture),1996,台北:聖文。
Ian Bentley,Alan Alcock,Pual Murrain,Sue McGlynn,Graham Smith
1985 《共鳴的環境--設計指南》(Responsive Environment-- A
Manual For Designers),1999,陳淑珍譯,台北:田園城市
文化。
John Zeisel
1984 《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Inquiry By Design─
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1996,
關華山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Jan Gehi
1986 《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1996,陳秋伶譯,台
北:田園城市文化。
John Ormsbee Simonds
1996 《21世紀的花園城市─創造一個可居住的都市環境》(Garden
Cities 21:Creating A Livable Urban
Environment),2000,陳逸杰等譯,台北:六合。
Nick Wates & Charles Knevitt
1987 《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Community
Architecture: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 ),1993,謝慶達、林賢卿譯,台北:創興。
Nabeel Hamdi & Reinhard Goethert
1997 《都市行動規劃--社區實務指引》(Action Planning for
Cities:A Guide To Community Practice),1999,張輔
、徐芳菁、張曉玲譯,台北:六合。
Norbert Polzer
1998 《公共住宅之社會歷史》,王泰智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Norman W. Helmstra & Leslie H. Mcfarling
1985 《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 Psychology),王錦堂譯,建築
譯選7,台北:茂榮。
Peter Calthorpe
1993 《跨世紀都會藍圖:生態、社區、願景》(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 Community , And The American
Dream),1999,劉依婷譯,台北:地景。
Ranae Hanson、John McNamara
1981 《夥伴:鄰里-公司合作模式的社區復甦實例》
(Partners),1998,謝慶達譯,台北:創興。
Richard Untermann & Robert Small
《簇群住宅敷地計畫》(Site Planning For Cluster
Housing),1997,曹源龍.何東波.段良雄譯,台北:六合。
Randolph T. Hester,Jr
1990 《造坊有理》(Community Design Primer),1999,張聖琳
譯,台北:遠流。七巷住宅研究小組
1984 《台灣住宅實質環境規劃設計及評估原則》,台北:詹氏書局。
王紀鯤譯
1973 《集合住宅》,培聖出版社。
王明蘅主持
1997 《住宅社區規劃設計準則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王建國
2000 《建築創作作品論述:閱讀安藤忠雄》,台北:田園城市。
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 都市規劃處
1977 《都市居住密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都市規
劃處
沙依仁
1998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伊慶春主持
1986 《都市社區守望相助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
練中心。
步天民譯
1968 《各國住宅合作制度》,聯合國國際勞工局編著,中國合作事業
協會。
徐震
1980 《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陶蕃瀛
1994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台北:五南。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1993 《台灣地區住宅社區環境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台北:內政
部營建署。
唐學斌
1972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台北:新陸。
陳政雄
1994 《建築設計方法》,1978初版,台北:東大。
陳明竺
1995 《都市設計》,三版,台北:創興。
張金鶚主持
1990 《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開創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996 《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暨都市設計》,台北:台灣省政府住都局。
蔡宏進
1985 《社區原理》,文崇一、葉啟政主編,台北:三民。
盧原義信
1962 《外部空間之構成》,1994五版,王錦堂譯,台北:臺隆。
03.西文書目
Architecture-Research-Construction, Inc
1990 《Community Group Homes:An Environmental Approach 》,
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inhold.
Alex Krieger
1991 《Town And Town-Making Principals》,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C. Richard Hatch
1988 《The Scope Of Social Architecture》,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Douglas Kelbaugh
1997 《Common Place:Toward Neighborhood And Regional
Design》,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Frederivk D. Jarvis
1994 《Site Planning And Community Design For Great
Neighborhoods 》,Home Builder Press.
Jorg C. Kirschenmann & Christian Muschalek
1983 《Residential Districts》,台北:茂榮。
James W.Wentling,AIA & Lioyd W.Bookout
1988 《Density By Design 》,published by ULI-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John Nolon & Duo Dickinson
1990 《Common Walls/ Private Homes: Multi Residential
Design》,McGraw-Hall Published Company.
Kathryn McCamant & Charles Durrett
1994 《Cohousing :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Housing
Ourselves》,published by the Ten Speed Press.
Ken Norwood & Kathleen Smith
1995 《Rebuilding Community In American》,published by the
Shared Living Resource Center,Ind.
Peter Katz
1995 《The New Urbanism─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
Robert E.Engstrom & Marc R.Putman
1988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ownhouse And Condominiums》,
Randolph T.Hester, Jr
1984 《Planning Neighborhood Space With People 》,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Sam Davis
1995 《The Architecture Of Affordable Hous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04.文章
William T. Cannady
1986 《設計論文》,王紀鯤譯,建築師雜誌:P60-P63。
Brent C. Brolin & John Zeisel
1985 《社會研究與住宅設計》(Social Research And Design:
Application To Mass Housing),周文吉、林希娟譯,逢甲
建築系刊:P93-P99。
何友鋒
1985 《低層高密度住宅社區之規劃》,逢甲建築系刊:P33-P42。
吳明修
1997 《台灣住宅社區規劃、設計問題之探源》,中華民國第一屆住宅
社區金獎評審感言。
洪介人、衛萬明
1999 《社區配置及居民特質於鄰里關係影響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
計畫學會論文集,跨世紀國土與城鄉永續發展研討會:Ⅲ-15-
1--Ⅲ-15-13。
高弘樹
1988 《社會建築的理論與實踐》,逢甲建築系刊:P104-P120。
曾思瑜
2000 《高齡者自立互助住宅─阪神震災後高齡者、殘障者居住型態的
新嘗試》,空間雜誌:P97-P102。
賴明茂
1999 《論社區建築概念中的合作機制》,第二屆青年環境共生論壇:
B1-1--B1-10,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
關華山
1992 《談亞氏的模式語言》,民居與社會、文化:P107-P115,台
北:明文。
1992 《人與環境學之社會文化面》,民居與社會、文化:P89-P106,
台北:明文。
1989 《人與環境互動的一個概念架構》,建築師雜誌10月份:P52-
P5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孫春在、朱俊豪、徐愛蒂(民87):超媒體教材建構研究。資訊與教育,67,13-25。
2. 黃榮真(民87)。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上之應用。特殊教育季刊,67,36-40。
3. 陳年興(民87):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資訊與教育,64,2-13。
4. 張史如(民86):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網路超文件/超媒體應用於教學上的意義。資訊與教育,58,39-48。
5. 林奇賢(民87):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34-50。
6. 林奇賢(民86):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58,2-11。
7. 邱天助(民84):電訊網路與終生教育的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20,10-15。
8. 李世忠(民81):從電腦教學到超媒體。教育資料集刊,17,303-326。
9. 陳皆榮(民87)。冒險性活動對於青少年人格影響之初探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5,61-70。
10. 鐘樹椽(民84):落實電腦於特殊兒童的相關因素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24,3-11。
11. 蔡東鐘(民83):多媒體在技學教學上的應用。資訊與教育,42,32-38。
12. 楊家興(民82):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28-39。
13. 朱錦鳳(民83):超文件於教學上應用的特性分析。資訊與教育,40,31-36。
14. 劉巧如(民87)。特殊體育對中重度學習困難與情緒困擾學生的訓練療效。臺東特教簡訊,8,55-57。
15. 程鈺雄(民88)。資源班教師如何協助家長改善學生自尊心。臺東特教簡訊,9,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