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grid Gerdes,”Construction of Conflict-Free Routes For Aircraft in Case of Free-Routing with Genetic Algorithm,”Oct 1997.
[2]V. Tosic,”A Model To Solve En Route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1996.
[3]Scott Bayles and Bikas Das,”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Resolution,”Dec 1993.
[4]徐鳳翊,〝模糊理論在終端管制區的進場排序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5]John E. Robinson,Thomas J. Davis,Douglas R. Isaacson,” Fuzzy Reasoning-Based Sequencing of Arrival Aircraft in the Terminal Area”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August 1997.
[6]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飛航情報區模擬模式之建立-各終端管制區域模擬架構之建立〞,交通部委託計劃,民國89年12月。
[7]林偉誠,戴致隆,張時中,張帆人,劉忠陽,馮允棣,〝松山機場流量管制問題之研究〞,2001中華民國『燃燒學會民航學會/航太學會』學術聯合會議論文集,CS79-85。
[8]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88年。
[9]吳漢雄,鄧聚龍,溫坤禮,〝灰色分析入門〞,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民國87年。
[10]陳世侖,〝飛安事故之灰預測與灰關聯分析〞,淡江大學航太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1]台北飛航情報區飛航指南,AIP-TAIPEI FIR
[12]飛航管制程序(Air Traffic Control Procedure,ATP)
[13]周光燦,前中正近場管制塔台台長,現任航空器飛航安全委員會
飛航安全官,Personal Communication,民國89年12月。
[14]單華興,民航局資深教官,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89年12月。
[15]林怡忠,中正近場管制塔台台長,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90年1月。
[16]陳振興,中正近場管制塔台副台長,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90年1月。
[17]曾文宏,中正近場管制塔台航管員,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90年3月。
[18]劉宏一,民航局航管組科長,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89年9月。
[19]池康寧,復興航空ATR,A320機師,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89年12月。
[20]王天傑,華信航空FK50,B737-800機師,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90年1月。
[21]孫競生,中華航空A300-600機師,Personal Communication,
民國90年3月。
[22]A C Kermode,”Mechanics of Flight”,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