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民88/06/05)。課程大翻新 小一學母語 小五學英語。
石素錦、陳瑞慧(民88)。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2卷3期。頁1-22。何慧玲(民81)。英語教學中價值觀與意識型態的初步探討。英語教學,4期。4-12。李宗月(民88)。教材選擇的不二法門。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期。21-23。李斯毅(民87)。培養跨世紀的接班人---國小學童學習英語現象之探討。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阮碧繡(民85)。幼兒美語班盛行下的文化省思。國教之友,48卷(3)。11-13。邱才銘(民86)。高雄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教育實況之觀察、訪問與問卷調查。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周雪梅(民87)。國小英語學習經驗對國中英語學習表現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玉惠(民87)。學習策略訓練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林美珍(民85)。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
林麗卿(民87)。全語言教學法對國小學生英語學習之效益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金梅鈴(民87)。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一場英語出版廠商教學演示紀實。教師之友,39卷,1期。頁51-56。
施玉惠、朱惠美(民88)。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台灣教育,582期。9-13。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莉雯(民87)。新知識與舊知識相遇的那一刻:國小英語教學中老師利用學生既有知識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桂紹貞(民87)。台北市中山區大直國小推廣國小英語教學實務經驗分享。現代教育論壇-國小英語教學的理念與策略。
高敬文(民83)。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殷彩鳳(民88)。教材選對,效果加倍-談選用英語教材的基本原則。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期。15-17。張玉玲(民84a)。英語教學技巧之理論與應用-為英語教學加些調味料(上)。敦煌英語教學雜誌,6期。6-9。張玉玲(民84b)。英語教學技巧之理論與應用-為英語教學加些調味料(下)。敦煌英語教學雜誌,7期。12-14。張玉茹(民86)。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張湘君(民88)。Krashen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及其對台灣國小英語教學之啟示。台北師院語文集刊,4期。85-102。
張湘君(民90)。幼稚園實施外國語文課程及聘雇外國籍教師從事外國語文教學之可行性研究。教育部未完成研究(科資中心編號:PG8901-0508)。
張顯達(民86)。從學習者的特質談兒童期的第二語教學。當前語文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研究所。
教育部(民76)。幼稚園課程標準,不得教授英文。台(76)國字第三五一七八號函。
教育部(民87a)。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可行性探討。教育部。
教育部(民87b)。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
曹素香(民82)。大台北地區兒童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北市師語文通訊,1期。頁20-22。
曹逢甫等(民81)。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台北:文鶴。
莊密瑩(民83)。如何對幼兒說故事。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期。22-23。
許月貴(民89)。國小英語全語教學實施歷程之探討:一個國小英語教室中的行動研究。國科會編號:NSC89-2411-H020-001。
郭淑琴(民83)。說好故事有一套。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期。24。陳宏淑(民88)。淺談國小班級經營。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3期。6-7。陳春蓮(民88)。從學習者的特質論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之實施。課程與教學,2卷3期。23-36。陳淳麗(民87)。適用於國小英語教學的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肢體反應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國民教育,39卷,1期。頁45-50。陳淑嬌(民86)。你的語言、我的文化:國小英語教育之困難。當前語文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研究所。陳春蓮(民87)
彭美玲(民84)。臺北市國小校內團體活動兒童英語組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曾月紅(民88a)。全語文兒童英文教學:以記號學的觀點探索語文教學。國科會編號:NSC87-2411-H026-003。
曾月紅(民88b)。透過全語文教學探索學前幼兒認知學習英文的過程---全語文幼稚園實驗課程。國科會編號:NSC88-2411-H026-004。
曾月紅(民89a)。兒童英語文教學---全語文觀點。台北:五南。
曾月紅(民89b)。另類班級經營-全語文觀點。曾月紅。
曾美琪(民86)。美國雙語教育的爭議。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靜晃譯(民82)。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
郭靜晃、陳正乾譯(民87)。幼兒教育(Spodek, B. & Saracho, O. N.原著)。台北:揚智。
閔慧慈、周斯畏(民88)。從學齡前學童後設語言認知行為探討其學習英語之適當時機。國科會編號:NSC88-2411-H327-002。
黃瑞琴(民82)。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瑞琴(民88)。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榮蘭(民86)。從美國外語學習標準(SFLL)方案談國內小學英教學。桃縣文教,7期。12-14。詹餘靜(民88a)。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上)。教師之友,40卷(2)。7-23。詹餘靜(民88b)。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下)。教師之友,40卷(3)。46-52。靳洪剛(民83)。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廖信達(民86)。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台北:啟英。
廖美玲(民88)。台灣地區兒童美語平面教材使用現況調查。課程與教學,2卷。劉玉玲(民88)。介紹北京民辦幼兒英語班---兼論優質教育、家長參與和民辦課程新功能。基礎教育學報,8卷(2)。75-82。劉時斌(民88)。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美語,越早開始越好?。台灣教育,582期。48-50。
潘佳幸(民86)。高雄市國民小學英語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蔣貴枝(民89)。國小英語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蔡秋桃(民75)。幼稚教育課程通論。台北:五南。
蔡敏玲(民82)。從「一堵無法穿透的牆」談起-簡介社會語言學及其對初等教育的啟示。國民教育,34卷1.2期。15-19。鄭玉玲(民87)。幼國小英語教師發展學生語用溝通能力之個案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鄭伯勳等譯(民79)。心理學(艾金森等原著)。台北:桂冠。
鄭昭明(民86)。雙語人的語言獲得與認知運作。當前語文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研究所。
鄭懷超譯(民86)。不再錯愛孩子(Elkind, D.原著)。台北:信誼。
盧秀鳳(民84)。國民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可行途徑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鍾榮富(民87)。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觀念與方法。國教天地,127期。54-59。戴麗觀(民87)。不同教學時間分配方式對國小學童英語成就之影響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蘇復興(民87)。英語教育旨在培養雙語國民。國教天地,127期。34-38。顧采玲(民87)。「八十七學年度英語教學暑期師資培訓」素描。國民教育,39卷(1)。45-50。
<英文部分>
柯兆貞(民8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bilingual experience and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rom six to seven years ol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廖家興(民86)。Sex bias/equality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primary EFL classrooms. 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Chase, K. (1997). A second language before the second grade. Teaching PreK-8, 28(2), 46-47.
Elkind, D. (1987). The child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Young Children, 6-11.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Krashen, S. D. (1982).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LA: Evalu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er.
McLaughlin, B. (197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 NJ: Lawrence Erlbaum.
Rivers, S. (1997). Tiny Talk teacher''''s book. NY: Oxford University.
Tabors, P. O.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a guid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 Paul H. Br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