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2 23: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粘惠雅
研究生(外文):HueiYa Nien
論文名稱:幼稚園實施英語教學現況之研究-以台灣北區一個雙語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a kindergarten- an example of a bilingual class in North Taiwan
指導教授:林佩蓉林佩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iJuo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2
中文關鍵詞:英語教學雙語幼稚園質性研究
外文關鍵詞:English teachingbilingualkindergartenqualit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6
  • 點閱點閱:40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7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稚園實施英語教學的現況: 呈現雙語班上午的日常生活與英語教學面貌,了解雙語班在幼稚園及其社會脈絡的定位,由教師及幼兒角度說明雙語班潛藏的問題。
本研究以台灣北區某幼稚園的一個雙語班為研究對象,包括二十五位幼兒、二位外師及一位中師。研究者採取質性研究取向,進行長期觀察、訪談、問卷調查與文件搜集,以了解雙語班的現況。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雙語班的定位方面
(一)雙語班掌握語言優勢,但幼兒非佔絕對優勢
(二)雙語班反映社會文化,但須留心潛藏的文化隱憂
(三)雙語班反映幼稚教育傾向多元化,但幼兒的想法未受重視
二、雙語班反映問題方面
(一)教師角度: 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前後外師理念落差過大、教材內容有待改進、教法引發不良後果、未做到學習輔導、日常溝通不足、中外師的合作失當。
(二)幼兒角度: 幼兒多半有學習興趣、或多或少有學習成效、對不同教學風格的反應有好有壞、幼兒遭遇理解與表達上的困難、部分幼兒產生略為偏差的想法。
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決策上的建議,包括三思幼兒英語教學應否實施、訂定明確的幼兒英語教學目標或原則、慎選外籍師資、幼稚教育應以生活教育為主;以及教學上的建議,包括教材、教法、中外師的合作要領、重視與幼兒的日常溝通。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a kindergarten, which was to present the features of the daily life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a bilingual class, to underst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ilingual class in the kindergarten and its social context, and to explain the latent problems from the angles of teachers and preschooler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a bilingual class of a kindergarten in North Taiwan, consisting 25 preschoolers, 2 English teachers, and 1 Chinese teacher.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using long-term observation,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documents colle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bilingual class.
The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ilingual class
(1) Bilingual class helps to seize the advantages of early language learning, but those advantages do not favor preschoolers.
(2) Bilingual class reflects the trend of our society and culture, but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lurking dangers upon culture.
(3) Bilingual class reflec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young children''''s education, but preschoolers'''' thoughts are not emphasized.
2. The latent problems of bilingual class
(1) Teachers'''' angle: the goals of English teaching were unclear; ex- and former- English teachers'''' ideas were variant;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be modified; some teaching methods caused confusion and conflicts; individual assistance was lacking; daily communication was insufficient; cooper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achers was improper.
(2) Preschoolers'''' angle: most of them were interested; they have made some improvement at least; different teaching styles ha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m; they did not only have encountered some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ng themselves in English, but some of them had bias toward their peer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forementioned, the researcher has made some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ing, including orientation, teaching goals, teacher''''s qualifications and young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including materials, methods,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lu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過往的英語經驗,萌發以英語為研究方向
貳、英語為現在的潮流,具有研究價值
參、研究初衷本為幼兒英語學習
肆、研究過程的衝擊,促使聚焦於英語教學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幼兒英語之相關理論
壹、幼兒如何獲得/學習第二語言
貳、影響幼兒獲得/學習第二語言的因素
參、教師如何進行第二語言教學
肆、啟示
第二節 幼兒英語之相關研究
壹、量化研究
貳、質性研究
參、啟示
第三章 研究歷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壹、研究取向
貳、研究工作流程
第二節 進入現場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壹、我所觀察的情境
貳、我所觀察的人事
參、我所觀察的時間
第四節 我的角色
壹、研究者的我
貳、放任情感的我
第五節 資料的搜集與分析
壹、資料的搜集
貳、資料的檢驗
參、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第六節 研究結果的呈現
第四章 雙語班上午的生活
第五章 雙語班的定位
第一節 雙語班與語言學習
壹、雙語班掌握語言學習的優勢
貳、語言學習並無絕對優勢
第二節 雙語班與社會文化脈絡
壹、雙語班反映當下社會文化
貳、幼兒社會文化觀的隱憂
第三節 雙語班與幼稚教育
壹、雙語班反映幼稚教育傾向多元化
貳、幼兒的想法未受重視
第四節 總結
第六章 雙語班所反映的問題
第一節 教師角度
壹、目標是否明確
貳、理念是否出現落差
參、教材是否適切
肆、教法是否合宜
伍、是否做到學習輔導
陸、師生日常溝通是否順暢
柒、中外師是否合作無間
捌、總結
第二節 幼兒角度
壹、幼兒學習英語的情形
貳、幼兒學習英語時有何問題
參、總結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壹、雙語班的定位方面
貳、雙語班反映問題方面
第二節 建議
壹、決策上的建議
貳、教學上的建議
參、研究上的建議
肆、結語
尾聲: 研究者的反省
壹、研究主題跳脫不出教學的框框
貳、研究資料的檢驗可再增強
參、研究角色的拿捏不夠穩當
肆、研究完成後的收穫
<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民88/06/05)。課程大翻新 小一學母語 小五學英語。
石素錦、陳瑞慧(民88)。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2卷3期。頁1-22。
何慧玲(民81)。英語教學中價值觀與意識型態的初步探討。英語教學,4期。4-12。
李宗月(民88)。教材選擇的不二法門。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期。21-23。
李斯毅(民87)。培養跨世紀的接班人---國小學童學習英語現象之探討。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阮碧繡(民85)。幼兒美語班盛行下的文化省思。國教之友,48卷(3)。11-13。
邱才銘(民86)。高雄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教育實況之觀察、訪問與問卷調查。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周雪梅(民87)。國小英語學習經驗對國中英語學習表現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玉惠(民87)。學習策略訓練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美珍(民85)。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
林麗卿(民87)。全語言教學法對國小學生英語學習之效益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金梅鈴(民87)。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一場英語出版廠商教學演示紀實。教師之友,39卷,1期。頁51-56。
施玉惠、朱惠美(民88)。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台灣教育,582期。9-13。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莉雯(民87)。新知識與舊知識相遇的那一刻:國小英語教學中老師利用學生既有知識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桂紹貞(民87)。台北市中山區大直國小推廣國小英語教學實務經驗分享。現代教育論壇-國小英語教學的理念與策略。
高敬文(民83)。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殷彩鳳(民88)。教材選對,效果加倍-談選用英語教材的基本原則。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期。15-17。
張玉玲(民84a)。英語教學技巧之理論與應用-為英語教學加些調味料(上)。敦煌英語教學雜誌,6期。6-9。
張玉玲(民84b)。英語教學技巧之理論與應用-為英語教學加些調味料(下)。敦煌英語教學雜誌,7期。12-14。
張玉茹(民86)。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湘君(民88)。Krashen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及其對台灣國小英語教學之啟示。台北師院語文集刊,4期。85-102。
張湘君(民90)。幼稚園實施外國語文課程及聘雇外國籍教師從事外國語文教學之可行性研究。教育部未完成研究(科資中心編號:PG8901-0508)。
張顯達(民86)。從學習者的特質談兒童期的第二語教學。當前語文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研究所。
教育部(民76)。幼稚園課程標準,不得教授英文。台(76)國字第三五一七八號函。
教育部(民87a)。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可行性探討。教育部。
教育部(民87b)。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
曹素香(民82)。大台北地區兒童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北市師語文通訊,1期。頁20-22。
曹逢甫等(民81)。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台北:文鶴。
莊密瑩(民83)。如何對幼兒說故事。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期。22-23。
許月貴(民89)。國小英語全語教學實施歷程之探討:一個國小英語教室中的行動研究。國科會編號:NSC89-2411-H020-001。
郭淑琴(民83)。說好故事有一套。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期。24。
陳宏淑(民88)。淺談國小班級經營。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3期。6-7。
陳春蓮(民88)。從學習者的特質論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之實施。課程與教學,2卷3期。23-36。
陳淳麗(民87)。適用於國小英語教學的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肢體反應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國民教育,39卷,1期。頁45-50。
陳淑嬌(民86)。你的語言、我的文化:國小英語教育之困難。當前語文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研究所。陳春蓮(民87)
彭美玲(民84)。臺北市國小校內團體活動兒童英語組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曾月紅(民88a)。全語文兒童英文教學:以記號學的觀點探索語文教學。國科會編號:NSC87-2411-H026-003。
曾月紅(民88b)。透過全語文教學探索學前幼兒認知學習英文的過程---全語文幼稚園實驗課程。國科會編號:NSC88-2411-H026-004。
曾月紅(民89a)。兒童英語文教學---全語文觀點。台北:五南。
曾月紅(民89b)。另類班級經營-全語文觀點。曾月紅。
曾美琪(民86)。美國雙語教育的爭議。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靜晃譯(民82)。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
郭靜晃、陳正乾譯(民87)。幼兒教育(Spodek, B. & Saracho, O. N.原著)。台北:揚智。
閔慧慈、周斯畏(民88)。從學齡前學童後設語言認知行為探討其學習英語之適當時機。國科會編號:NSC88-2411-H327-002。
黃瑞琴(民82)。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瑞琴(民88)。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榮蘭(民86)。從美國外語學習標準(SFLL)方案談國內小學英教學。桃縣文教,7期。12-14。
詹餘靜(民88a)。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上)。教師之友,40卷(2)。7-23。
詹餘靜(民88b)。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下)。教師之友,40卷(3)。46-52。
靳洪剛(民83)。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廖信達(民86)。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台北:啟英。
廖美玲(民88)。台灣地區兒童美語平面教材使用現況調查。課程與教學,2卷。
劉玉玲(民88)。介紹北京民辦幼兒英語班---兼論優質教育、家長參與和民辦課程新功能。基礎教育學報,8卷(2)。75-82。
劉時斌(民88)。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美語,越早開始越好?。台灣教育,582期。48-50。
潘佳幸(民86)。高雄市國民小學英語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蔣貴枝(民89)。國小英語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秋桃(民75)。幼稚教育課程通論。台北:五南。
蔡敏玲(民82)。從「一堵無法穿透的牆」談起-簡介社會語言學及其對初等教育的啟示。國民教育,34卷1.2期。15-19。
鄭玉玲(民87)。幼國小英語教師發展學生語用溝通能力之個案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伯勳等譯(民79)。心理學(艾金森等原著)。台北:桂冠。
鄭昭明(民86)。雙語人的語言獲得與認知運作。當前語文論文集。台北:台大語言研究所。
鄭懷超譯(民86)。不再錯愛孩子(Elkind, D.原著)。台北:信誼。
盧秀鳳(民84)。國民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可行途徑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鍾榮富(民87)。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觀念與方法。國教天地,127期。54-59。
戴麗觀(民87)。不同教學時間分配方式對國小學童英語成就之影響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蘇復興(民87)。英語教育旨在培養雙語國民。國教天地,127期。34-38。
顧采玲(民87)。「八十七學年度英語教學暑期師資培訓」素描。國民教育,39卷(1)。45-50。
<英文部分>
柯兆貞(民8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bilingual experience and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rom six to seven years ol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廖家興(民86)。Sex bias/equality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primary EFL classrooms. 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Chase, K. (1997). A second language before the second grade. Teaching PreK-8, 28(2), 46-47.
Elkind, D. (1987). The child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Young Children, 6-11.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Krashen, S. D. (1982).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LA: Evalu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er.
McLaughlin, B. (197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 NJ: Lawrence Erlbaum.
Rivers, S. (1997). Tiny Talk teacher''''s book. NY: Oxford University.
Tabors, P. O.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a guid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 Paul H. Brook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敏玲(民82)。從「一堵無法穿透的牆」談起-簡介社會語言學及其對初等教育的啟示。國民教育,34卷1.2期。15-19。
2. 鍾榮富(民87)。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觀念與方法。國教天地,127期。54-59。
3. 詹餘靜(民88b)。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下)。教師之友,40卷(3)。46-52。
4. 陳宏淑(民88)。淺談國小班級經營。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3期。6-7。
5. 李宗月(民88)。教材選擇的不二法門。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期。21-23。
6. 何慧玲(民81)。英語教學中價值觀與意識型態的初步探討。英語教學,4期。4-12。
7. 石素錦、陳瑞慧(民88)。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2卷3期。頁1-22。
8. 廖美玲(民88)。台灣地區兒童美語平面教材使用現況調查。課程與教學,2卷。
9. 楊榮蘭(民86)。從美國外語學習標準(SFLL)方案談國內小學英教學。桃縣文教,7期。12-14。
10. 詹餘靜(民88a)。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上)。教師之友,40卷(2)。7-23。
11. 陳春蓮(民88)。從學習者的特質論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之實施。課程與教學,2卷3期。23-36。
12. 郭淑琴(民83)。說好故事有一套。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期。24。
13. 張玉玲(民84b)。英語教學技巧之理論與應用-為英語教學加些調味料(下)。敦煌英語教學雜誌,7期。12-14。
14. 張玉玲(民84a)。英語教學技巧之理論與應用-為英語教學加些調味料(上)。敦煌英語教學雜誌,6期。6-9。
15. 殷彩鳳(民88)。教材選對,效果加倍-談選用英語教材的基本原則。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1期。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