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瑞端
論文名稱: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Media Effects of Japanese Trendy Dramas on Local Taiwanese Youth
指導教授:李美華李美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6
中文關鍵詞:日本偶像劇認同消費行為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4
  • 點閱點閱:77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7
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相當風行,不僅在螢光幕上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更帶動相關商品的熱賣,從日劇原聲帶、VCD、漫畫、偶像產品,甚至是劇中出現或劇中人物所使用的流行商品、生活風格等,導致日本流行文化隨之引進台灣,尤其在青少年族群間興起一股「哈日」旋風。本研究關切的焦點在於媒介、消費與認同之間的關係,探討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的情形、日劇相關流行文化商品的消費行為,以及對日本文化的認知、態度與行為層面的認同情形,期能完整的描繪出日本偶像劇及伴隨而來的日本流行商品與文化消費的整體現象,以檢視日本偶像劇及日本流行文化進駐台灣後所引發的效應。
本研究使用「質化」與「量化」的研究方法,以台北地區高中、高職、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第一階段先採用深度訪談法,做為問卷調查初步資料的蒐集;第二階段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出有效樣本760份,再使用SPSS for Windows 8.0版本進行資料之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的情形相當普遍,且收視程度、涉入程度都高。而日本偶像劇的劇情內容、偶像演員和音樂(主題曲、配樂)等特性都是吸引青少年收看的主因。
二、許多青少年會去購買日劇相關商品,最常購買的是「日劇原聲帶」,而喜歡日劇、偶像以及收藏等「符號象徵價值」是青少年最主要的購買動機。
三、青少年對日本文化的認同程度頗高,尤其以「嚮往日本型」的認同類型居多,亦即想去日本旅遊、想學日文和想交日本朋友等。
四、青少年日本偶像劇的收看程度、涉入程度及收看動機愈高,則購買日劇相關商品的頻率愈高,對日本文化的認同程度也愈高。
五、接觸日本流行文化與日本媒體是台灣青少年相當普遍的經驗,且與收看日本偶像劇有顯著的關係,呼應了「文本互涉」的概念,顯示日本偶像劇以及其他媒體文本之間共同形塑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空間。
六、在青少年族群中,以女生、高職生收看日本偶像劇的程度及涉入程度最高,在收看日劇時較重視「情感抒發與文化想像」的動機,也較會注意劇中的日本流行文化,對日本文化的認同程度也較高。尤其是高職生,他們購買日劇相關商品的頻率較高,對於其他日本流行文化及媒體的接觸頻率也最高。由此可知,高職生可說是日本流行文化的高度接收族群。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年齡及教育階層的青少年在收看日本偶像劇、消費日劇相關商品以及日本文化認同上有顯著差異,並發現收看日本偶像劇與相關流行文化商品的消費行為,以及與日本文化的認同之間有顯著之關聯性。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對象與研究目的 ……………………………………………5
第三節研究方法 …………………………………………………………6
第四節研究貢獻與論文結構 ……………………………………………7
第二章理論架構 …………………………………………………8
第一節日本偶像劇之背景概述 ………………………………………8
第二節消費文化的分析取向 …………………………………………16
第三節認同理論 ………………………………………………………23
第四節收視行為、消費行為與認同之關係 …………………………30
第五節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 …………………………………………38
第三章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深度訪談 ………………………………………………………45
第二節問卷設計與研究變項 …………………………………………48
第三節樣本與抽樣 ……………………………………………………52
第四節施測程序 ………………………………………………………53
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 …………………………………………………54
第六節研究流程 ………………………………………………………54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解釋 ………………………………………56
第一節基本人口資料分析 ……………………………………………56
第二節日本偶像劇收視情形之分析 …………………………………58
第三節日本偶像劇相關商品消費行為之分析 ………………………65
第四節日本文化認同之分析 …………………………………………69
第五節因素分析 ………………………………………………………74
第六節人口學變項與收視行為之分析 ………………………………80
第七節人口學變項與相關商品消費行為之分析 ……………………98
第八節人口學變項與日本文化認同及文化接觸之分析 ……………106
第九節收看日本偶像劇與購買相關商品及日本文化認同的關聯性.116
第十節收視行為、消費行為與認同之相關分析 …………………..133
第五章結論 ……………………………………………………140
第一節研究發現與討論 ………………………………………………140
第二節日本偶像劇、相關商品以及日本文化認同之綜合討論 ……158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166
參考書目 ……………………………………………………………………168
附錄一:深度訪談問題大綱 ………………………………………………178
附錄二:訪談結果摘要 ……………………………………………………180
附錄三:問卷 ………………………………………………………………192
一、中文部分
小葉日本台(1998):《日劇完全享樂手冊》。台北:紅色文化出版。
于青(1996年5月27日):〈我很文化,我看偶像劇場〉,《聯合報》,頁 41。
王森平譯(1997):《消費者行為》。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王筱玲(2000):《哈日族偶像劇一番攻略》。台北:異世界文化出版。
《中國時報》(1998年10月1日):〈解讀哈日風暴〉,第43版。
《自由時報》(2000年3月5日):〈日劇美:從電視裡走出來〉,第34版。
《自由時報》(2000年7月30日):〈有線電視收視滿意調查〉,第27版。
朱元鴻(1991):〈消費─政治經濟學之外〉,《當代》,67:12-23。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56:35-63。
朱龍祥(1997):《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李永熾(1990):〈慾望與現代資本主義〉,《當代》,52:22-23。
李永熾(1991):〈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上)〉,《當代》,67:24-29。
李永熾(1992):〈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下)〉,《當代》,70:68-73。
李明聰、張季珠(2000):〈我哈日 我閱讀 我批判-日本流行文化深度之旅 〉,收於劉名揚譯,《桃色狂潮》。台北:紅色。
李秀珠(1996):〈衛星電視的節目規劃: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廣播與電視》,2(3):35-58。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奈美(1997):〈不只101次求婚:偶像日劇中的人物巧思與劇情發展〉,《影響雜誌》,88:23-26。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政亮(1998):〈摔角與偶像的氣味〉[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cdn.com.tw/daily/1998/08/08/text/870808i2.htm。
李健鴻(1996):《快感消費文化》。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凰珠(1997):《涉入程度、情緒對說服效果之影響》。政戰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慧雯(1999):《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發表於「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國際學術會議。
谷玲玲(1996):《外來文化與衛星外片頻道的經營策略及產品特性研究》。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出版。
林英貴(1987):《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莉玲(1990):〈我喜歡我就要─青少年的消費主張〉,《現代雜誌》,80-82。
邱琡雯(1999):《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發表於「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國際學術會議。
邱凱玟(1998年10月27日):〈日本偶像劇入侵台灣〉,《中央日報》,頁23。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與現代性的芬芳〉,《當代》,125:14-19。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新聞學研究》,56:105-134。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台北:桂冠。
孟樊(1989):《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
吳明隆編著(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佳晉(1996):《不同涉入型態、廣告背景音樂配合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台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19:291-332。
吳翠珍(1995):《國內自製兒童節目內容呈現方式與學習效果研究報告》。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吳緯疆(1997):《電視遊戲節目之文化研究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裕棻(2000):《凱蒂貓的消費危機:台灣流行文化中認同政治的產製問題》。「邁向21世紀台灣廣告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
孫立群(1998):《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強華(1993):〈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瞭解和運用〉,《台灣教育》,546:11-15。
唐小兵譯(1989):《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當代。
唐維敏譯(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黃雅芳(1998):《台灣漫畫文化工業初探》。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6。
郭志榮(1997):《後現代的媒介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貞(1994):〈台灣地區民眾之消費動機與習性〉,《廣告學研究》,3:93-113。
郭貞(1996):〈中國大陸都會區青少年消費行為初探〉,《廣告學研究》,7:1-30。
郭為藩(1981):〈電視影響兒童社會學習之研究〉,《師大教研所集刊》,23:25-98。
陳月娥(1986):《城鄉地區居民生活型態、文化參與及文化認同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3-139。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明珠譯(1990):〈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當代》,51:70-83。
陳淑貞(1996):《商標符碼消費行為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愉(1997):〈小心!你的小孩正在變成「日本人」〉,《新新聞》,527;60-72。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
莊宗憲(1994):《消費社會:大眾文化與後現代》。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浩斌(1988):《青少年次文化與其消費動機及評估準則之研究─台北市高中學生之証實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張春興(1985):《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261-322。
張紹勳(1998):〈青少年產品參與程度、消費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03:107-143。
馮建三譯(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台北:遠流。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馮國蘭(1999):《台灣中產階級的消費文化品味研究─以天下雜誌廣告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耀華(1992):《顧客惠顧商店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四種商店型態為例》。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恆山譯(1996):《消費者行為心理學》。台北:五南。
游進忠(1995):《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黑鳥麗子(1997):《黑鳥麗子白書》。台北:大塊文化。
湯禎兆(2000):《日劇最前線》。台北:商業周刊出版。
曾維愉(1999):〈日本偶像劇不可承受之重〉[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column/c5/c5-2.htm。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
楊孝榮(1979):〈在學青年收視電視節目型態之分析〉,《廣播與電視》,36。
楊欣穎、陳菩貞(2000):《從日本偶像劇的風行看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
楊國樞(1986):〈激發青少年的消費意識〉,《消費者報導》,67:18。
楊鎮豪(1998):《個人電腦遊戲軟體消費者購買涉入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宏志(1989):《城市觀察》。台北:遠流。
葉俊傑(1999年3月21日):〈日本‧偶像‧劇〉,《中央日報》,頁19。
葉維廉(1989):〈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當代》,43:12-23。
葉維廉(1990):〈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當代》,52:42-59。
管中維(1997):《從文化消費的觀點探索電視新聞收視行為》。文化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廣電基金會(1999):《全國電視收視行為調查》。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瑛(1992):《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其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自我表達消費動機與衝動性購物之探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瑛(1996):〈年輕消費族群消費資訊傳散者之研究─電視廣告資訊尋求模式〉,《廣告學研究》,8:67-102。
蔡美瑛(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蔡崇隆譯(1991):〈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當代》,65:48-71。
蔡琰(1999):〈大學生電視劇審美體驗試析〉,《廣播與電視》,14:111-138。
劉貞秀(1994):《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伯壎譯(1984):《消費者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鄭秀美譯(1989):《感性消費‧理性消費》。台北:業強出版社。
鄭明樁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
鄭鈞云(1998):《青少年對日本流行性商品消費行為之探討》。台大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城、曠湘霞(1983):《台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
盧嵐蘭(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簡貞玉譯(1996):《消費者行為學》。台北:五南。
謝錦芳譯(1990):〈消費影像─美國文化與文化研究中的影像與修辭〉,《當代》,51:42-52。
謝鵬雄(1993):〈不如肥皂劇〉,《文訊雜誌》,52:20-21。
《聯合報》(1995年1月9日):〈有線電視節目類型調查〉,第23版。
曠湘霞(1986):《電視與觀眾》。台北:三民。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顏淑娟(2000):〈我愛日劇〉[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lib.ntu.edu.tw/staff/welfare/人福會/doc/doc3/idle.htm。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羅慧雯(1995):《台灣進口日本影視產品之歷史性分析》。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宇鈴(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1994):〈青少年閱讀漫畫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學研究》,48:123-145。
蘇蘅(1995):《開放天空下的文化衝擊:台灣民眾收看外國節目研究報告》。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二、英文部分
Nagashima, A. (1970).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34:68-74.
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Sage.
Bronfenbrenner, U. (1960). 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 Child Development, 31:15-40.
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Campbell, C. (1987).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haffee, S. H. & Schlender, J. (1986). Measurement and effects of attention to media new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1):76-107.
Costa, J. A. & Bamossy, G . J. (Eds.) (1995). Marketing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London: Sage.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79). The World of Goods. N.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Emmers-Sommer, T. M. & Allen, M. (1999). Surveying the effect of media effects: A meta-analytic summary of the media effects research i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4):478-497.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ang, L. N. & Sun, S. (1999). Globalization and identity politics: Reflections on globalization theories from the Taiwanese experience.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2):79-124.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eatherstone, M. (1995).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Ferguson, M. (1993). Invisible divides: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in Canada and the U.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42-57.
Firat, A. F. & Dholakia, N. (1998). Consuming Peopl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91). 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Routledge.
Frith, S. (1996). Music and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108-12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Greenberg, B. S. (1974). Gratific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s for British children.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pp.19-32. Beverly Hills, CA: Sage.
Gillespie, M. (1995). Television, Ethnicit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Granzberg, G. (1985). Television and self-concept formation in developing areas: The central Canadian Algonkian experienc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6: 313-328.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1-1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all, S., Held, D.,& McGrew, T. (Eds.) (1992).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London: Polity.
Hebdige, D. (1988). Hiding in the Light: On Images and Things. London: Routledge.
Hirsch, P. (1991). Processing Fads and Fashions in 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rschman, E. C. (1981). Comprehending symbolic consumption: Three theoretical issues. In Hirschman, E. C. & Holbrook, B. (Eds.). Symbolic Consumer Behavior, pp.7-15. Ann Arbor, MI.: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Jackson, R. L. (1999). The Negoti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Perceptions of European Americans and Africans.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Praeger.
Katz, E. & Liebes, T. (1986). Decoding Dallas: Notes from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 G. Gumpert & R. Catheart(Eds.). Inter/Media: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a Media World, pp.97-10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llner, D. (1992).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 identities. In S. Lash & J. Freidman (E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Kippax, S. & Murray, J. P. (1980). Using the mass media need gratification and perceived utili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335-360.
Kellner, D. (1995).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rugman, H. E. (1965). The impact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Learning without involvemen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9:349-356.
Kuo, L. (1997). Loc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istic advertisements in New Zealand. In《世新大學學報》,7:165-194.
Langman, L. (1992). Neon cages: Shopping for subjectivity. In R. Shields (Eds.). Lifestyle Shopping: The Subject of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Lemish, D. (1998). Global culture in practice: A look a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Demark, France and Israel.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4):539-556.
Levy, M. R. & Windahl, S. (1984). 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51-78.
Liechty, M. (1995). Media, Markets and Modernization. In V. Amit-Talai & H. Wulff (Eds.). Youth Culture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unt, P. K. & Livingstone, S. M. (1992). Mass Consumption and Personal Identity: Everday economic experience.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McCracken, G. (1988). Cultural and Consumpt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cQuail, D., Blumler, J. G. & Brown, J. R. (1972).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 revised perspective. In D. McQuail (Ed.).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pp.135-165. New York: Penguin Books, Ltd.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3th ed.). London: Sage.
Martin, J. N. & Nakayama, T. K. (199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 CA: Mayfield.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Moschis, G. P. & Churchill ,G. A. (1978). Consumer socialization: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5:599-609.
Murdock, G. (1989). Cri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In L. Grossberg et al(Eds.).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Vol. 2. Newbury Park: Sage.
O’Guinn, T. C. &Shrum, L. J. (1997). The role of televi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er real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3:278-294.
Perse, E. M. (1990). Audience selectivity and involvement in the newer media environmen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5):675-697.
Preston, P. W. (1997). Politcal/Cultural Identity: Citizens and nations in a global era.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e.
Rajchman, J. (Ed.) (1995). The Identity in Question.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Richins, M. L. (1994). Valuing things: The public and private meanings of posess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505-521.
Robinson, J. P. & Levy, M. R. (1986). The Main Source: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Beverly Hills, CA: Sage.
Rubin, A. M. (1979). Television use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2):109-120.
Rubin, A. M. (1979). 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141-167.
Rubin, A. M. (1984). 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television view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67-77.
Rubin, A. M. (1997). The variable influence of audience activity on media effec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2):107-135.
Rubin, A. M. (1998). Personal involvement with the media. In Trent, J. S. (Ed.). Communication: Views From The Helm For The 21th Century, pp.257-263. Boston: Allyn & Bacon.
Rubin, A. M. & Perse, E. M. (1988). Audience activity and satisfaction with favorite television soap opera. Journalism Quarterly, 65(2):368-375.
Sampedro, V. (1998). Grounding the displaced: Local media reception in a transnational contex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2):125-143.
Schenk & Holman, R. H. (1980).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brand choice: The concept of situational self-image. In Olson, J. (Ed.).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7, pp.610-614.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Eds.) (1997). Consumer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Schiller, H. I.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13-28.
Shoemaker, P. J. ,Schooler, C. & Danielson, W. A. (1989). Involvement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6(1):78-103.
Slater, D. (1997). Consumer Culture &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trinati, D.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Storey, J.(Ed.)(1994).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Su, H. (1999). All things Japanese: Children’s TV viewing and spending on imported cultural goods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2):60-78.
Tara, M. & Allen, M. (1999). Surveying the effect of media effects: A meta-analytic summary of the media effects research i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4):478-497.
Tomlinson, A. (Ed.) (1990). Consumption, Identity & Style. London: Routledge.
Tomlinson, J. (1997).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In Mohammadi, A. (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Tsai, M. K. (1970). Some effects of American television programs on children in Formosa.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4:229-238.
Varan, D. (1998). The cultural erosion metaphor and the transcultural impact of media system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2):58-85.
Ward, S. (1980).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on consumer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on Children. Lexington, M. A: Lexington Books.
Warde, A. (1992). No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R. Burrows & C. Marsh(Eds.). Consumption and Class: Division and Change, pp.15-31. British Sociology Association: Macmillan.
Willis, P. (1990). Common Cultur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Zaichkowsky, J. L. (1985). 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341-35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新聞學研究》,56:105-134。
2.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與現代性的芬芳〉,《當代》,125:14-19。
3. 李永熾(1992):〈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下)〉,《當代》,70:68-73。
4. 李永熾(1991):〈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上)〉,《當代》,67:24-29。
5. 郭貞(1996):〈中國大陸都會區青少年消費行為初探〉,《廣告學研究》,7:1-30。
6.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56:35-63。
7. 郭貞(1994):〈台灣地區民眾之消費動機與習性〉,《廣告學研究》,3:93-113。
8. 李永熾(1990):〈慾望與現代資本主義〉,《當代》,52:22-23。
9.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10. 朱元鴻(1991):〈消費─政治經濟學之外〉,《當代》,67:12-23。
11.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6。
12. 陳德愉(1997):〈小心!你的小孩正在變成「日本人」〉,《新新聞》,527;60-72。
13.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261-322。
14. 張紹勳(1998):〈青少年產品參與程度、消費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03:107-143。
15. 葉維廉(1989):〈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當代》,4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