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18:2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蘇子淵
研究生(外文):
Tzn-Yuan Su
論文名稱:
含有不同烷基團大小之聚醯亞胺與氟化聚醯亞胺的基本性質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Electrical Study of Polyimides Containing Various Sizes of Alkyl Side Group
指導教授:
鄭俊麟
指導教授(外文):
Chun-Lin Z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化學工程研究所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化學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聚醯亞胺
外文關鍵詞:
polyimide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278
評分:
下載:73
書目收藏:0
本實驗是使用3,3’,4,4’-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及hexafluoro-isopropylidene diphthalic dianhydride雙酐單體與具有不同烷基團分子大小之雙胺單體,4,4-methylenedianiline、4,4—methylenebis-(2,6-dimethylaniline)、4,4-methylenebis-(2,6-diethylaniline)及4,4-methylenebis-(2,6- diisopropylaniline)反應,以形成聚醯亞胺,來探討烷基團分子大小的改變對聚醯亞胺熱性質、介電性質及電氣性質的影響。
由本實驗顯示,改變烷基團分子大小會造成聚醯胺酸黏度值改變,且隨烷基團分子增大而降低,此顯示著增加烷基團體積大小會造成立體障礙效應的增加,有助於內部自由體積的變大。介電係數值的量測也反應出上述的結果。由本實驗可得知改變烷基團的大小可將介電值由3.5降低到3.0以下,當聚醯亞胺含有氟原子時。
此外,熱性質的測量也反應出增大烷基團分子會降低熱穩定性,但其3%裂解溫度均可維持在420℃以上,仍然可適用於半導體金屬化製程之條件。
In this thesis, two series of polyimides containing different alkyl group were synthesized by 3,3’,4,4’-benzophenone tetra carboxylic dianhydride and hexafluoro-isopropylidene diphthalic dianhydride with 4,4’-methylenedianiline, 4,4’-methylenebis-(2,6-dimethylaniline), 4,4’-methylenebis-(2,6-dimethlyaniline) and 4,4’-methylenebis-(2,6-diisopropylaniline),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endant groups 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of polyimides.
The influence of alkyl substitutes 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polyimides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 techniqu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alkyl size chains on the ortho position to amine group leads to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rmal stability. All polymers possessed a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450℃.
In addition, the measurement of dielectric constant shows slightly dependent on the size of free volume. When the size of alkyl group is larger, the dielectric value is lower. The lowest dielectric value could be less than 3.0, when the fluorine atom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lyimides.
第一章 簡介
1-1 有機介電材料在半導體製程的應用
1-2 目前開發的有機介電材料的介紹
1-3 有機介電材料的特性
1-4 降低有機材料介電值之方法
1-5 研究目的
1-6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含有不同烷基團大小之聚醯亞胺與氟化聚醯亞胺的製備
2-1 簡介
2-2 實驗方法
2-2-1 藥品的製備與純化
2-2-2 聚醯胺酸的合成
2-2-3 聚醯亞胺膜的製備
2-3 聚醯胺酸及聚醯亞胺之分子結構鑑定與分析
2-4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含有不同烷基團大小之聚醯亞胺與氟化聚醯亞胺的熱性質、電氣性質與物理性質 的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量測方法
3-2-1 黏度值的量測
3-2-2 熱重損失的量測
3-2-3 微差熱掃描分析的量測
3-2-4 吸濕性
3-2-5 介電係數的量測
3-2-6 I-V電性的量測
3-2-7 膜材結構分析
3-2-8 填洞與平坦化的量測
3-3 結果與討論
3-3-1 不同烷基團分子結構對黏度值的影響
3-3-2 不同烷基團分子結構對熱性質的影響
3-3-2-1 熱重損失分析
3-3-2-2 微差熱掃描量測之分析
3-3-3 不同烷基團分子結構對吸濕性的影響
3-3-4 不同烷基團分子結構對介電值的影響
3-3-5 不同烷基團分子結構對I-V電性的影響
3-3-6 不同烷基團分子結構對結晶度之量測
3-3-7 聚醯亞胺之填洞與平坦化的測量
3-4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結論
1.莊達人, VLSI製造技術, 高立出版社, 台灣台北市, 9, (1999).2.Sethuraman, A. R., Wang, J. F. and Cook, L. M.,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June, 177, (1996).3.Sethuraman, A. R., Wang, J. F. and Cook, L. M., J. Electric Materials, 25, 1617, (1996).4.Edelstein, D. C., Proc. of VMIC, June, 301, (1995).5.Murarka, S. P. and Hymes, S. W., Critical Reviews in Solid State and Materials Science, 20, 87, (1995).6.Havemann, R. H., Proceedings of 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511, 3, (1998).7.王立義 & 鄭俊麟, 化工技術, 三月, 159, (2002).8.鄭建星 & 陳貞夙, 電子月刊, 十月, 6, (2000).9.Wilson, S. R., Tracy, C. J., Handbook of Multilevel Metallization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Noyes, New Jersey, USA, 1, (1993).10.Singer, P.,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November, 52, (1994).11.Singer, P.,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October, 179, (1995).12.Ramos, T. and Rhoderick, K., Proceedings of 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511, 105, (1998).13.Birdsell, E. D., Proceedings of 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511, 111, (1998).14.Jin, C. M., List , S., and Zielinski, E., Proceedings of 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511, 213, (1998).15.Gupta, S. K., MRS Symposium Proceeding, 108, 275, (1998).16.Bogert, T. M. and Renshaw, R. R., J. Chem. Soc., 30, 1140, (1908).17.Sroog, C. E., J. Polym. Sci., 3, 1373, (1965).18.Edwards, W. M., U.S. Pats 3, 179, 614 and 3, 179, 634, (1965).19.陳世學, 含有線性側鏈的芳香族二胺及其衍生之聚醯亞胺的合成與性質研究, 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七月, 2001年.20.Mckerrow, A. and Ho, P., In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and Interconnects Workshop Proc., 199, (1996).21.張鼎張 & 周美芬,電子月刊, 一月, 5, (1999).22.張勁燕, 深次微米矽製程技術, 五南出版社, 台灣台北市, 65, (2002).
電子全文
(
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探討苯均四酸二酐系列之聚醯亞胺應用在積體電路製程的研究
2.
含有線性側鏈的芳香族二胺及其衍生之聚醯亞胺的合成與性質研究
3.
探討苯均四酸二酐系列之聚醯亞胺應用在積體電路製程的研究
4.
聚醯亞胺樹脂的有機/無機奈米複合材料合成與其性質之研究
5.
利用PECVD技術於不同條件下沉積碳化矽玻璃之特性研究
1.
于卓民,民87,” 國際技術移轉 ”,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 第16期
2.
夏文龍,民87,” 專利對產業界的價值 “,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 第16期
1.
六氟異亞丙基二苯胺系列之聚醯亞胺及其衍生之聚醯亞胺/二氧化矽混成材料之製備與性質研究
2.
由含三氟甲基之芳香族二醚二胺衍生之無色含氟聚醯亞胺、可溶性聚萘醯亞胺、及聚醯亞胺/二氧化矽混成材料之合成及其性質之研究
3.
含側羥基聚醯亞胺及烷氧基側鏈聚醯亞胺之合成和其性質研究
4.
低溫環化聚醯亞胺材料開發及其聚醯亞胺薄膜性質之研究
5.
具有三氟甲基或甲基取代之三苯胺成分的新型芳香族聚醯胺及聚醯亞胺之合成與光電性質研究具有三氟甲基或甲基取代之三苯胺成分的新型芳香族聚醯胺及聚醯亞胺之合成與光電性質研究
6.
硫醚聚醯亞胺材料及聚醯亞胺/氧化矽混成材料光學膜之合成與性質鑑定
7.
含氟聚醯亞胺及高分歧化聚醯胺醯亞胺之合成與性質之研究
8.
烷基醚聚醯亞胺與含氟共聚醯亞胺之合成及物性探討
9.
聚醯亞胺/二氧化矽奈米複合材料之製備與性質研究
10.
聚醯亞胺顆粒之製備及其性質研究
11.
透明無色聚醯亞胺合成與性質之研究
12.
含有烯基側鏈的芳香族二胺及其衍生之聚醯亞胺的合成與性質研究
13.
側鏈含3,6-雙(甲氧基)咔唑基團之芳香族聚醯胺及聚醯亞胺的合成及其光電性質的研究
14.
以1,6-己二胺改質芳香族聚醯亞胺之研究
15.
合成新型含三苯胺及雜環結構之聚醯胺與聚醯亞胺及其性質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