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2: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麗安
研究生(外文):Li-An Chen
論文名稱:居住者與「他們的」房子:台灣住居空間(居家佈置)自我營造行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habitants and “Their” House:A Study of Self-help Home Decora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其澎陳其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Pe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室內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空間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住居空間身體經驗居家佈置空間的生產自我營造
外文關鍵詞:Self-buildingBody ExperienceDwelling Space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Home Deco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0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3
居住者與「他們的」房子
─台灣住居空間(居家佈置)自我營造行動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動」為主要探討對象,挪用Henri Lefebvre的空間分析理論作為主要架構,從台灣現階段盛行的居家佈置與DIY現象觀察出發,以身體為取向,企圖呈現台灣在社會脈絡轉變中的「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動」,以及此中人與物、主體與結構間的關係,簡而言之,就是希望耙梳當代「自我營造行動」的形構機制與過程。最終目的在於:關注人的身體─主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自己的住居空間,並將之置放回當代認同複雜的消費社會加以辨認。本研究認為:
1.在消費社會中,「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動並非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而消失,而是揉合了商品邏輯,並被延長、轉型或分散(如:加入了想像、欲望、購買、使用、適應的過程),也就是說,住居空間與自我營造行動,始終是被社會地生產著,並且也同時生產著社會關係。這個形構的關係並非定著不變,而不斷動態地互相交鋒、拉扯與滲透,接合於特殊時勢下,以致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動也始終處在既變動又實存的樣貌中。
2.自我營造的「空間實踐」面向,是經由長久的慣例和行動,為現代住居者奠立了一個不疑的既有居住常識世界,然而其中也充滿了衝突和矛盾。
3.自我營造的「空間再現」面向,隨著消費社會發展,作為支配性強大的論述中介,逐漸佔據牽動對住居空間自我營造的想像,並有疏離人與環境關係的趨勢。
4.自我營造的「再現空間」面向,則隱藏在居住者的日常生活經驗中,與身體─主體密切相關,特別是住居空間的自我營造,並且因此具有超越和創造的潛能。也就是說,筆者認為身體實踐營造了可居的場所,並且仍有克服空間商品化、異化之可能,是故,自我營造行動在住居空間的生產中應該被政治地解讀。最後,本研究指出,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動可有朝向「身體實踐」與「認同政治」開展,作為連結集體結構與個體行動議題的新思考可能。
Abstract
The main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the “self-building action of dwelling space.” Taking the space analysis theory of Henri Lefebvre as its framework the thesis starts from observation of changing “self-building action of dwelling space”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objects, or subject and structure, in the content of Taiwan society. To be short, we’ll sort out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self-building actions, and our final target is to find out how human body-subject realizes their dwelling pace in their daily life, and identify these behaviors in a consumer society with multi-identities. In this thesis I assume:
1.Interacted with complicated social relations, the self-building actions of dwelling space in Taiwan 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interactive power of several social forces, but also supports and enhances existing relationships. We want to put forth a positive explanation in this thesis that, the process of “self-help home decoration” does not disappear with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in a consumer society.
2.With the prevailing capitalism, the intercourse composed by those who can take control of resources and have absolute advantages such as media,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selling logistics and technical bureaucracy has imprinted itself in space and is granted legitimacy. This has quite influenced the activity of inhabitants, and made the body experience in a dwelling space more and more abstract, tilting to a world comprised mostly of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3.However, the real contents of inhabitation is lived by inhabitants themselves, but not completely operated by constructors, designers, or cultural industry. The function of construction is not always firm and stable, either. The long forgotten and replaced par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body in daily life has actual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space realization, and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that create familiarity with our living space, no matter in production societies. That is to say, we believe the realization of body will create inhabitable spaces and has the possibility to overcome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dissimulation of space. Therefore, self-building ac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dwelling space should be comprehended politically. At last, this the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elf-building action of dwelling space could direct to “body realization” and “political identity,” and open up new thoughts in the issue of linking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and individual actions.
CH 1 緒論 1
1-1研究動機:居住者與他們的房子 1
1-1.1 對住居空間的思索 1
1-1.2 現代住居空間自我營造的消費現象 3
1-2 國內相關研究回顧 4
1-2.1 以風土建築形式、空間類型為主之
研究 4
1-2.2 以居住文化變遷、空間的社會生產為主之研究 5
1-2.3 以使用者參與、居家調整行為為主之研究 6
1-2.4 以「自己動手作」與「居家用品消費」為主之研究 7
1-2.5 以地方感、生活空間為主之研究 8
1-3研究主題 10
1-3.1 主要研究議題 10
1-3.2 研究目的 10
1-3.3 名詞界定 11
CH 2 理論建構 13
2-1 研究議題與理論取向的關係 13
2-2 Lefebvre的空間三元分析 14
2-3理論視野的援用 17
2-3.1 物品、消費與認同 17
2-3.2 空間、「身體─主體」、地方 21
2-4研究架構 29
2-4.1 暫時性分析架構 29
2-4.2 書寫邏輯與研究策略 32
CH 3 不疑的住居常識世界:慣例化的空間實踐 35
3-1 空間與社會的變貌
─使用者與生產者的爭戰 37
3-2 1960年以後台灣的「住居空間」與「自我營造」─以台北為例 41
3-2.1現代居住形式的常識世界 41
3-2.2居住者處境與現行對策 48
3-2.3各式各樣的居住者 52
3-2.4從「居家佈置的自我營造」到居家工業 54
3-3 小結 58
CH 4從家庭美化到個性手作:家居佈置的空間再現 59
4-1專業知識論述裡的「自我營造」 60
4-1.1官方價值的正面宣導 61
4-1.2 專業技術的知識霸權 65
4-2 資本市場的產銷邏輯 69
4-2.1IKEA與生活工場的經營策略 69
4-2.2居家產業操作之空間再現措辭 71
4-3 通俗文化裡的「自我營造」:完全居家動手指南 83
4-2.1相關雜誌市場結構 83
4-2.2「自我營造」的再現與運作─以居家佈置雜誌類型為例 85
4-3 身體─主體的逃佚? 93
4-3.1用手指買家具:與地方斷裂的目錄身體 94
4-3.2失去的主體性? 95
4-4 小結 98
CH 5 DIY永遠進行式:自我營造的再現空間 99
5-1 營造經驗中的身體參與 101
5-1.1 「手工藝」的價值與生活物件的「手勢」 102
5-1.2日常生活的「痕跡」美感與生命歷程的豐富「體」驗 104
5-2 消費社會裡自我營造的「表意實踐」─居住者才是書寫者? 110
5-2.1在消費的幫助下「成家」:協商與共創 112
5-2.2重繪生活地圖:空間的自我表演115 5-2.3閃躲的愉悅 119
5-2.4 多義性的走樣破格: 挪用、破壞、反抗、改造或歪讀120
5-2.5 圍堵和收編 124
5-3 身體─主體的現身? 126
5-3.1 由互「動」到紮根::一個「地方」的生成126
5-3.2 新一代的戀物身體? 128
5-3.2 重喚主體的顛覆潛能 132
5-4 小結 136
CH 6 結論:從「DIY」到身體實踐 138
6-1 三方角力下的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為 138
6-2 從動手DIY到身體實踐 142
6-3 邊走邊戰:新的實踐與認同 143
書目與附錄 146
參考書目 146
附錄1 近期居家佈置雜誌編輯結構範例 155
附錄2 《玩佈置─完全居家動手情報》雜誌單元列表 157
圖表目錄
圖 4-1 型錄:IKEA慣用的銷售手法 73
圖 4-2 IKEA型錄中生活化的場景 74
圖 4-3 異於自身文化的空間氛圍,生活道具一應俱全 75
圖 4-4 「所有居家用品都在IKEA!」─型錄圖片裡開心採購的標準家庭 76
圖 4-5 圖片右邊你所想望的每一件元素,都可以拆解為左邊IKEA型錄中的單件商品 82
圖 4-6 《漂亮家居》雜誌廣告─文案主打:居家美化基本教材 85
圖4-7 《玩佈置》雜誌滿溢著資訊的封面 86
圖4-8 《玩佈置》雜誌中STEP BY STEP指南式的DIY家具改裝教學 87
圖4-9 雜誌目錄化 87
圖4-10 《玩佈置》雜誌中讀者改裝個案分享與影像紀錄 91
圖5-1 左圖:龍君兒的女兒貓靈所繪精彩的鋪地板經驗。
右圖:貓靈所想像自力打造的屋簷下親密的「一家人」 127
表 2-1 地方感的理解與Lefebvre的空間三元分析關係 24
表 2-2 暫時性分析架構:「住居空間自我營造行動」的意義框架 31
表 2-3 本研究的書寫邏輯 33
表 3-1 台灣地區 民間興建築住宅之運作體系 44
表 3-2 預售制住宅供應流程 46
表3-3 清朝、日據、光復三時期之自助型態比較 49
表3-4 歐美DIY產業分類 54
表3-5 台灣近年居家用品相關產業列表 56
表4-1 1945年至今政府相關違建措施 61
表4-2 IKEA型錄內容分析統計表 77
表4-3 台灣1945-2002年間室內設計、居家佈置相關雜誌基本資料表 84
[中文書目]
Amy (2002),〈30歲單身女子套房〉,「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19988709
carrie (2002),〈我的避風港〉,「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136340
Eunice (2002),〈生人勿進!〉,「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244518
kangpeiju(2002),〈單身宿舍〉,「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756623
丁秀儀 (2000),《居家修繕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以B&Q特力屋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 梅 (2002),《生活在工場─鄧學中的創意魔法》,台北:天下遠見
王志弘 (1993),〈分身有術:人體操演的時空策略〉《島嶼邊緣》第6卷,頁61-78 (1995a),《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唐山 (1995b),《空間與社會譯文選》,台北:唐山 (1996),《空間的社會分析》,自印 (2000a),《文化研究》,自印 (2000b),〈流動地景與時空操演:台北捷運系統與新都市經驗〉,《地理學報》第31期,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印行,2002/6 (2001),〈地圖與地域的辯證〉《誠品好讀》1.2月合刊, 第7期,頁6-9
王明蘅 (1988),〈房屋是個居住機器?!─關於多元價值社會中的住宅設計〉《建築師雜誌》,1988/02,頁48-53
王雯玲 (2000),《審美生活之室內空間觀》,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史 宓 (2000),《違建社區與財富積累─以台北市寶藏巖社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石振宏 (2001),《台灣租屋市場之啟蒙:沈痾、新苗、與生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朱政德 (1998),《台灣公寓式住宅室內間規劃之研究:以室內設計雜誌之案例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江 橋 (1986),《家庭美化》,省政建設叢書之一O 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發行
江炳坤 (1984),《日本DIY用品市場研究報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米復國 (1987),〈評《住屋之生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頁217-223
米復國、關麗文 (1983),〈龍潭徐家〉《建築師雜誌》,第9卷第106期,頁61-63
余崇齡 (1994),《光復後台灣室內設計變遷之初探─以外來影響因素為主(1950年代~1980年代)》,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吳金桃 (2000),〈當DIY平價商店成了畫廊〉,《新朝藝術》,2000/05,頁57-99
吳昱廷 (2000),《同居伴侶家庭的生活與空間─異性戀V.S.男同性戀同居伴侶的比較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呂文娟 (1999),〈IKEA─來自瑞典的家具及居家用品翹楚〉《能力雜誌》,第11期,頁58-64
李志剛 (1997),《家庭生活空間參與式營造經驗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李和昌 (1998),《五金、建材量販店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中正企業管理研究所碩論
李謁政 (1995),〈九份的空間美學〉《當代雜誌》,第1015期,頁40-51 (1999),〈建構社區美學〉《社區環境美學》,未出版 (1998),〈室內美學的誕生〉《中原學報》,第26卷第2期,頁49-56
杜歆穎 (2000),《都市幽靈地景─試論台灣房屋預售制度下的接待中心與樣品屋》
周晉泰 (1999),《軍眷村改建國民住宅之居住環境探討----以台北市士林區忠義新城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林志明 (1997),〈譯後記:一個閱讀〉《物體系》,頁217-258,台北:時報
林其本 (1997),《阿里山鄒族達邦家屋空間之變遷》,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林信呈 (2000),《台灣住宅整建行為模式之初探》,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論
林瑞冠 (1996),〈鄧學中的「組合」概念開創四億商機---生活工場掀起雜貨業加盟熱〉《商業週刊》,第450期,1996/07.08-07.14,頁64-66
武冠雄 (1981),〈西歐四國(西德、英國、法國、荷蘭)「自己動手做」產品市場報告〉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芬 尼 (2002),〈窩〉,「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155515
邱慧薇 (2000),〈傳統五金店與DIY量販店〉《家庭》,2000/06,頁95-104
施建邦 (1998),《鹽埕老壁攤的地方感及社會意涵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 岑 (1997),《成屋空間居家調整經驗研究─以三個家庭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夏鑄九 (1992/1993)《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學研究叢刊02
夏鑄九、許坤榮、符耀湘 (1993/1995),〈台灣非正式營造系統中關於木材使用之營造措辭初擬〉《空間、歷史與社會 論文選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孫瑞穗 (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子與家變---以八零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孫懷萱 (1997),〈堅持賣生活品味〉《成功雜誌》,第30期,頁37-39
徐沛津 (1987),《都市集合住宅自助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翁註重,林榮泰 (1998),〈布希亞的擬象理論與後現代的商品形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第9期,頁111-118
馬世芳、許允斌、姚瑞中、陳光達、黃威融 (1998),《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台北:大塊文化
高宣揚 (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張宇彤 (1991),《澎湖地方傳統民宅營造法探微》,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張金鶚 (1990),《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琬琳 (2001),〈IKEA與生活工場各出奇招情挑你的房事〉《新新聞週刊》,第730期,2001/03.01-03.07,頁78-88
張慧玲 (1986),〈日本DIY產品設計趨勢〉《自己動手做雜誌》,第11期,頁7-10
張震鐘 (1993),《澎湖民宅營造方式變遷之研究----以二崁為個案》,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張謙允 (1999),《室內設計研究之整體架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
畢恆達 (1990),〈東西的意義與環境的轉變〉《台大城鄉學報》第5卷第1期,頁97-109 (1993),〈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台大城鄉學報》第7期,頁97-110
許正平 (2002),〈家具‧家具─IKEA之夢〉《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04/21
許宏榮 (2001),《台北市居家用品商店印象與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論
許家彰 (1994),《建築雜誌中精英論述的意象分析----以「雅砌」為對象》,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所碩論
郭恩慈 (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學報》,第5/6期,頁171-185
陳光興 (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第65期,頁18-30
陳其澎 (1998),〈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研究〉《中原設計學報》,第1卷第1期
陳怡安 (1997),《澎湖傳統民宅營建之社會生活面考察》,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陳怡孺 (1998),《從公寓式住宅探討國人生活空間的模式》,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陳雨文 (2002),〈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253574
陳亮喬 (1997),《從場所認同看個人於實質環境中之自我實踐---以中原大學學生校外住宿經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陳秋燕 (1986),〈巧手創新藝,縷縷見溫情〉《自己動手做雜誌》,頁14-15
陳標山 (1998),《台灣DIY市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論
陳學明 (1998),《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麥兆昌 (1997),《解讀消費文化影響下的產品美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論
勞 工 (2002),〈勞動者的夢想家〉,「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136340
曾旭正 (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台大土木研究所博論
焦淑嫻 (2000),〈序:夢見一只象牙白瓷咖啡杯和cappuccino〉《東京台北逛雜貨》,頁2-3,台北:朱雀文化
童元昭 (2000),《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
賀承軍 (1997),《建築:現代性、反現代性與形而上學》,台北:田園城市
黃玉盟 (2000),《農村聚落家屋空間營造與生活體驗之轉變歷程研究----以屏東縣西瓜園庄為個案》,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黃惠娟 (1999),〈DIY量販店是財團投資新寵?---一年有1000億市場〉《商業週刊》,1999/08.09-08.15,頁107-108
黃湘娟 (1999),《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台北:美兆文化
黃慶玫 (1997),〈台灣特力屋的成功經驗 為B&Q進軍亞洲市場的開路先鋒〉《零售市場》,第261期,頁14 (1996),〈看好台灣的消費力和DIY市場潛能〉《零售市場》第243期,頁12
黃麗玲、夏鑄九 (1999),〈文化、再現與地方感〉《99’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楊松裕 (1991),《台灣地區住宅內家具特性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論
葉怡蘭 (2000),《Yilan’s 幸福雜貨鋪》,台北:皇冠文化 (2001),〈台灣民藝最端莊也最美麗〉,網站《Yilan美食生活玩家》,http://yilan.url.com.tw
詮 斐 (2002),〈家具‧家具─小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04/08
詹瑞峰 (1999),《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廖春生 (1988),《居住空間形式的意義:光復後台北市居住形式的一個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論
遠見雜誌編輯部 (2000),〈專業量販店大行其道〉《遠見雜誌》,2000/07
劉育菁 (1998),〈生活工場預定每十萬人開一家店〉《錢雜誌》,第144期,1998/10,頁124-125
劉其偉編譯 (1976),《近代建築藝術源流》(The Sources of Modern Art and Architecture , Ludwig Hilberseimer & Kurt Rowland),台北:六合
劉畹芳 (2002),《「身體─空間」經驗的現象學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論
劉維公 (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雜誌》,第168期,2001/8,頁10-25
歐宇帥 (2001),《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居住處境及家的認同》,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歐陽應霽 (2001),《兩個人住----家居。生活。實踐》,台北:松崗電腦圖書
蔣文德 (2000),《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蔡玲芳 (1998),《物品意義的脈絡關係研究---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女生宿舍的空間及所屬物品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論
蔡毓玲 (1995),《居住者以合作建屋方式營造居住環境之研究:以M園作探討對象》,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蔡筱君 (1996),《達悟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鄭金川 (1993),《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
鄭運鴻 (1996),《空間文化形式的虛構之解構─對台灣地區代銷制度與房地產廣告之批判性研究》,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鄭瑋寧 (2000),《人、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
憲二 (1983),〈民家─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建築師雜誌》,第9卷第106期,頁69-70
蕭大年 (2001),《台北市住戶整建消費行為模式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論
賴明茂 (1998),《住居空間營造的新視野─對人(使用者)以及鄉土情懷(地方性)的重視與呼籲》,台北:建築情報
龍君兒 (1998)《金瓜石的天空》,台北:時報出版
謝采秀 (1998),《在新舊漁房之間─由一個搬遷的過程探討人與地方關係的轉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醜小鴨 (2002),〈夢想中--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
顏忠賢 (1995),〈厝變----台灣住宅類型的歷時性分析〉《誠品閱讀》第21期 (1996),〈帶我去IKEA逛逛〉,摘自《無深度旅遊指南》,p.146-147,台北元尊
顏亮平 (2000),《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居住文化變遷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羅家龍 (1998),《汐止花東新村邊緣性日常生活的居住建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羅彩雲 (1997),《台灣傳統紅眠床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論
關華山 (1992),《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
蘇宇玲 (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論
蘇憶如 (1996),《學生校外住宿環境之研究─以中原大學附近地區為研究個案》,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翻譯及外文書目】
Alexander, Christopher (1977/1991),《建築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台北:六合
Barthes, Roland (1986), ”Semiology and the urban”, in M. Gottdiener and Alexandros Ph. Lagopoulos (eds.), The City and the Sign , pp.87-98,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 Jean (1997/1968),《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ts),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
Bauman, Z. (1986), Intimation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Bauman, Z. (1998), ”From the work ethic to the aesthetic of consumption”, in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L. & Luckmann, T. (1966/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台北:巨流
Bocock, Robert (1993/1995),《消費》(Consumption),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
Bourdieu, P. (1971),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Pract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grove, Denis (1994/1995),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Edited by R. J. Johnson, Derek Gregory, and David M. Smi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人文地理學辭典選譯》,王志弘譯,台北:唐山)
de Certeau, Michel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Steve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iske, John & Hartley, John (1978/1993),《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台北:遠流
Fiske, John (1989/1993),《瞭解庶民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陳正國譯,台北:萬象
Frampton, Kenneth (1980/1991),《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原山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Gottdiener, M. (1993/1995), “A Marx for our time: Henri Lefebv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Sociological Theory, 11:1 March, pp. 129-134. (〈當今的馬克思:昂希。列斐伏爾與《空間之生產》〉,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193-203,台北:自印)
Gregory, Derek (1994),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Oxford: Blackwell.
Hall, Stuart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28-138). London: Unwin Hyman.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Heidegger, Martin (1967), Being and Time, Oxford: Blackwell.
Heidegger, Martin (1971/1992),”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建 居 思〉,季鐵男編,收錄於《建築現象學導論》,頁47-62,台北:巨流)
Heimstra, W. & Mcfarling, H. (1974/1985),《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王錦堂譯,台北:茂榮圖書
Jameson, Fredric (1984/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台北:時報
Lefebvre, H. (1974/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1985/1992), Elements de Rhythmanalyse: Introduction a la Connaissance des Rythmes. Paris: edition Syllepse. (《節奏分析之元素---節奏知識初論》)(1993/1995), “The right to the city,” in Joan Ockman (ed.), Architecture Culture 1943-1968: A Documentary Anthology. pp.428-436. New York: Rizzolo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Original published 1968).(<接近城市的權力>,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173-185,台北:自印) (1979/1994),”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J. W. (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pp.285-295, New York: Irvington.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19-30,台北:明文)
Marcus, Clare Cooper (1995/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 ),徐詩思譯,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
Marcuse, H. (1964), One Dimensional Man, London: Routledge.
Massy, Doreen (1993/1995), “Power- 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Jon Bird, Barry Curtis, Tim Putnam, George Robertson & Lisa Tickner (eds.), Ma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Pp.59-69 (〈權力幾何學與進展式的地方感〉,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王志弘譯,頁101-114)
Norberg-Schulz, C. (1979/1995),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1985/1992)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On the Way to Figurative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住所的概念〉《建築現象學導論》,紀鐵男編,頁195-220,台北:桂冠)
Rapport, Amos (1969/1976),《住屋形式與文化》(House Form and Culture),漢寶德校訂,張玫玫譯,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1982 /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Reinharz, S.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lph, Edward (1976/1992),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地方與無地方性》,收錄於《建築現象學導論》,季鐵男編譯,頁99-120、147-172,台北:巨流)
Sayer, Andrew (1993/1995), ”Book Review: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17, No.3, pp.458-9 (〈書評:《空間之生產》〉,王志弘譯,《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205-208,台北:自印)
Seaman, David (1979), A Geography of the Life World: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 London: Groom Helm.
Sennett, Richard (1994/1995),”The power of the eye.“, in Russell Ferguson et al. (eds.),Urban Revisins: Current Projects for the Public Realm. 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pp.59-69(〈眼光的力量〉,王志弘編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譯文選 》,頁31-44,台北:唐山)
Soja, Edward (1991/1993) “Henri Lefebvre 1901-1991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Vol.9, pp.257-259,(〈昂希。列斐伏爾1901-1991〉,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187-191,台北:自印)
Soja, Edward (1996), Thirdspace, Oxford: Basil Blaclwell.
Storey, John (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Y.
Tuan,Yi-Fu (1977/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Turner, John (1982), “Issue in Self-help Housing and Self-Managed Housing” in Peter M. Ward (ed.) Self-help Housing A Critique, pp.99-113, London: Alexandrine Press,
Wates, Nick (1993),《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Community Archtecture-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 ),謝慶達、林賢卿譯,台北:創興
Wilson, C. B. (1993), The Aesthetics of the Good Life, EAR 20. (Edinburgh 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20), pp.112-132
Wolfe, Tom (1982/1991),《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祝仲華譯,王鈺、郭肇立校訂,台北:尚林
星野克美等(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黃恆正譯,台北:遠流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