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Amy (2002),〈30歲單身女子套房〉,「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19988709
carrie (2002),〈我的避風港〉,「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136340
Eunice (2002),〈生人勿進!〉,「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244518
kangpeiju(2002),〈單身宿舍〉,「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756623
丁秀儀 (2000),《居家修繕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以B&Q特力屋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王 梅 (2002),《生活在工場─鄧學中的創意魔法》,台北:天下遠見
王志弘 (1993),〈分身有術:人體操演的時空策略〉《島嶼邊緣》第6卷,頁61-78 (1995a),《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唐山 (1995b),《空間與社會譯文選》,台北:唐山 (1996),《空間的社會分析》,自印 (2000a),《文化研究》,自印 (2000b),〈流動地景與時空操演:台北捷運系統與新都市經驗〉,《地理學報》第31期,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印行,2002/6 (2001),〈地圖與地域的辯證〉《誠品好讀》1.2月合刊, 第7期,頁6-9
王明蘅 (1988),〈房屋是個居住機器?!─關於多元價值社會中的住宅設計〉《建築師雜誌》,1988/02,頁48-53
王雯玲 (2000),《審美生活之室內空間觀》,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史 宓 (2000),《違建社區與財富積累─以台北市寶藏巖社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石振宏 (2001),《台灣租屋市場之啟蒙:沈痾、新苗、與生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朱政德 (1998),《台灣公寓式住宅室內間規劃之研究:以室內設計雜誌之案例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江 橋 (1986),《家庭美化》,省政建設叢書之一O 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發行
江炳坤 (1984),《日本DIY用品市場研究報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米復國 (1987),〈評《住屋之生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頁217-223米復國、關麗文 (1983),〈龍潭徐家〉《建築師雜誌》,第9卷第106期,頁61-63
余崇齡 (1994),《光復後台灣室內設計變遷之初探─以外來影響因素為主(1950年代~1980年代)》,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吳金桃 (2000),〈當DIY平價商店成了畫廊〉,《新朝藝術》,2000/05,頁57-99
吳昱廷 (2000),《同居伴侶家庭的生活與空間─異性戀V.S.男同性戀同居伴侶的比較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呂文娟 (1999),〈IKEA─來自瑞典的家具及居家用品翹楚〉《能力雜誌》,第11期,頁58-64
李志剛 (1997),《家庭生活空間參與式營造經驗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李和昌 (1998),《五金、建材量販店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中正企業管理研究所碩論李謁政 (1995),〈九份的空間美學〉《當代雜誌》,第1015期,頁40-51 (1999),〈建構社區美學〉《社區環境美學》,未出版 (1998),〈室內美學的誕生〉《中原學報》,第26卷第2期,頁49-56杜歆穎 (2000),《都市幽靈地景─試論台灣房屋預售制度下的接待中心與樣品屋》
周晉泰 (1999),《軍眷村改建國民住宅之居住環境探討----以台北市士林區忠義新城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林志明 (1997),〈譯後記:一個閱讀〉《物體系》,頁217-258,台北:時報
林其本 (1997),《阿里山鄒族達邦家屋空間之變遷》,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林信呈 (2000),《台灣住宅整建行為模式之初探》,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論林瑞冠 (1996),〈鄧學中的「組合」概念開創四億商機---生活工場掀起雜貨業加盟熱〉《商業週刊》,第450期,1996/07.08-07.14,頁64-66
武冠雄 (1981),〈西歐四國(西德、英國、法國、荷蘭)「自己動手做」產品市場報告〉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芬 尼 (2002),〈窩〉,「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155515
邱慧薇 (2000),〈傳統五金店與DIY量販店〉《家庭》,2000/06,頁95-104
施建邦 (1998),《鹽埕老壁攤的地方感及社會意涵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 岑 (1997),《成屋空間居家調整經驗研究─以三個家庭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夏鑄九 (1992/1993)《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學研究叢刊02
夏鑄九、許坤榮、符耀湘 (1993/1995),〈台灣非正式營造系統中關於木材使用之營造措辭初擬〉《空間、歷史與社會 論文選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孫瑞穗 (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子與家變---以八零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孫懷萱 (1997),〈堅持賣生活品味〉《成功雜誌》,第30期,頁37-39徐沛津 (1987),《都市集合住宅自助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翁註重,林榮泰 (1998),〈布希亞的擬象理論與後現代的商品形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第9期,頁111-118
馬世芳、許允斌、姚瑞中、陳光達、黃威融 (1998),《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台北:大塊文化
高宣揚 (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張宇彤 (1991),《澎湖地方傳統民宅營造法探微》,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張金鶚 (1990),《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琬琳 (2001),〈IKEA與生活工場各出奇招情挑你的房事〉《新新聞週刊》,第730期,2001/03.01-03.07,頁78-88張慧玲 (1986),〈日本DIY產品設計趨勢〉《自己動手做雜誌》,第11期,頁7-10
張震鐘 (1993),《澎湖民宅營造方式變遷之研究----以二崁為個案》,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張謙允 (1999),《室內設計研究之整體架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
畢恆達 (1990),〈東西的意義與環境的轉變〉《台大城鄉學報》第5卷第1期,頁97-109 (1993),〈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台大城鄉學報》第7期,頁97-110
許正平 (2002),〈家具‧家具─IKEA之夢〉《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04/21
許宏榮 (2001),《台北市居家用品商店印象與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論許家彰 (1994),《建築雜誌中精英論述的意象分析----以「雅砌」為對象》,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所碩論郭恩慈 (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學報》,第5/6期,頁171-185陳光興 (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第65期,頁18-30
陳其澎 (1998),〈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研究〉《中原設計學報》,第1卷第1期陳怡安 (1997),《澎湖傳統民宅營建之社會生活面考察》,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陳怡孺 (1998),《從公寓式住宅探討國人生活空間的模式》,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陳雨文 (2002),〈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253574
陳亮喬 (1997),《從場所認同看個人於實質環境中之自我實踐---以中原大學學生校外住宿經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陳秋燕 (1986),〈巧手創新藝,縷縷見溫情〉《自己動手做雜誌》,頁14-15
陳標山 (1998),《台灣DIY市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論陳學明 (1998),《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麥兆昌 (1997),《解讀消費文化影響下的產品美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論勞 工 (2002),〈勞動者的夢想家〉,「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find/index.php3?dir=1020136340
曾旭正 (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台大土木研究所博論焦淑嫻 (2000),〈序:夢見一只象牙白瓷咖啡杯和cappuccino〉《東京台北逛雜貨》,頁2-3,台北:朱雀文化
童元昭 (2000),《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
賀承軍 (1997),《建築:現代性、反現代性與形而上學》,台北:田園城市
黃玉盟 (2000),《農村聚落家屋空間營造與生活體驗之轉變歷程研究----以屏東縣西瓜園庄為個案》,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黃惠娟 (1999),〈DIY量販店是財團投資新寵?---一年有1000億市場〉《商業週刊》,1999/08.09-08.15,頁107-108
黃湘娟 (1999),《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台北:美兆文化
黃慶玫 (1997),〈台灣特力屋的成功經驗 為B&Q進軍亞洲市場的開路先鋒〉《零售市場》,第261期,頁14 (1996),〈看好台灣的消費力和DIY市場潛能〉《零售市場》第243期,頁12
黃麗玲、夏鑄九 (1999),〈文化、再現與地方感〉《99’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楊松裕 (1991),《台灣地區住宅內家具特性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論葉怡蘭 (2000),《Yilan’s 幸福雜貨鋪》,台北:皇冠文化 (2001),〈台灣民藝最端莊也最美麗〉,網站《Yilan美食生活玩家》,http://yilan.url.com.tw
詮 斐 (2002),〈家具‧家具─小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04/08
詹瑞峰 (1999),《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廖春生 (1988),《居住空間形式的意義:光復後台北市居住形式的一個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論
遠見雜誌編輯部 (2000),〈專業量販店大行其道〉《遠見雜誌》,2000/07
劉育菁 (1998),〈生活工場預定每十萬人開一家店〉《錢雜誌》,第144期,1998/10,頁124-125劉其偉編譯 (1976),《近代建築藝術源流》(The Sources of Modern Art and Architecture , Ludwig Hilberseimer & Kurt Rowland),台北:六合
劉畹芳 (2002),《「身體─空間」經驗的現象學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論
劉維公 (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雜誌》,第168期,2001/8,頁10-25歐宇帥 (2001),《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居住處境及家的認同》,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歐陽應霽 (2001),《兩個人住----家居。生活。實踐》,台北:松崗電腦圖書
蔣文德 (2000),《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蔡玲芳 (1998),《物品意義的脈絡關係研究---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女生宿舍的空間及所屬物品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論蔡毓玲 (1995),《居住者以合作建屋方式營造居住環境之研究:以M園作探討對象》,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蔡筱君 (1996),《達悟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鄭金川 (1993),《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
鄭運鴻 (1996),《空間文化形式的虛構之解構─對台灣地區代銷制度與房地產廣告之批判性研究》,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鄭瑋寧 (2000),《人、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憲二 (1983),〈民家─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建築師雜誌》,第9卷第106期,頁69-70
蕭大年 (2001),《台北市住戶整建消費行為模式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論賴明茂 (1998),《住居空間營造的新視野─對人(使用者)以及鄉土情懷(地方性)的重視與呼籲》,台北:建築情報
龍君兒 (1998)《金瓜石的天空》,台北:時報出版
謝采秀 (1998),《在新舊漁房之間─由一個搬遷的過程探討人與地方關係的轉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醜小鴨 (2002),〈夢想中--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異想」網路徵文活動
顏忠賢 (1995),〈厝變----台灣住宅類型的歷時性分析〉《誠品閱讀》第21期 (1996),〈帶我去IKEA逛逛〉,摘自《無深度旅遊指南》,p.146-147,台北元尊
顏亮平 (2000),《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居住文化變遷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羅家龍 (1998),《汐止花東新村邊緣性日常生活的居住建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羅彩雲 (1997),《台灣傳統紅眠床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碩論關華山 (1992),《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
蘇宇玲 (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論
蘇憶如 (1996),《學生校外住宿環境之研究─以中原大學附近地區為研究個案》,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翻譯及外文書目】
Alexander, Christopher (1977/1991),《建築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台北:六合
Barthes, Roland (1986), ”Semiology and the urban”, in M. Gottdiener and Alexandros Ph. Lagopoulos (eds.), The City and the Sign , pp.87-98,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 Jean (1997/1968),《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ts),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
Bauman, Z. (1986), Intimation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Bauman, Z. (1998), ”From the work ethic to the aesthetic of consumption”, in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L. & Luckmann, T. (1966/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台北:巨流
Bocock, Robert (1993/1995),《消費》(Consumption),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
Bourdieu, P. (1971),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Pract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grove, Denis (1994/1995),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Edited by R. J. Johnson, Derek Gregory, and David M. Smi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人文地理學辭典選譯》,王志弘譯,台北:唐山)
de Certeau, Michel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Steve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iske, John & Hartley, John (1978/1993),《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台北:遠流
Fiske, John (1989/1993),《瞭解庶民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陳正國譯,台北:萬象
Frampton, Kenneth (1980/1991),《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原山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Gottdiener, M. (1993/1995), “A Marx for our time: Henri Lefebv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Sociological Theory, 11:1 March, pp. 129-134. (〈當今的馬克思:昂希。列斐伏爾與《空間之生產》〉,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193-203,台北:自印)
Gregory, Derek (1994),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Oxford: Blackwell.
Hall, Stuart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28-138). London: Unwin Hyman.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Heidegger, Martin (1967), Being and Time, Oxford: Blackwell.
Heidegger, Martin (1971/1992),”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建 居 思〉,季鐵男編,收錄於《建築現象學導論》,頁47-62,台北:巨流)
Heimstra, W. & Mcfarling, H. (1974/1985),《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王錦堂譯,台北:茂榮圖書
Jameson, Fredric (1984/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台北:時報
Lefebvre, H. (1974/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1985/1992), Elements de Rhythmanalyse: Introduction a la Connaissance des Rythmes. Paris: edition Syllepse. (《節奏分析之元素---節奏知識初論》)(1993/1995), “The right to the city,” in Joan Ockman (ed.), Architecture Culture 1943-1968: A Documentary Anthology. pp.428-436. New York: Rizzolo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Original published 1968).(<接近城市的權力>,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173-185,台北:自印) (1979/1994),”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J. W. (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pp.285-295, New York: Irvington.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19-30,台北:明文)
Marcus, Clare Cooper (1995/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 ),徐詩思譯,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
Marcuse, H. (1964), One Dimensional Man, London: Routledge.
Massy, Doreen (1993/1995), “Power- 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Jon Bird, Barry Curtis, Tim Putnam, George Robertson & Lisa Tickner (eds.), Ma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Pp.59-69 (〈權力幾何學與進展式的地方感〉,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王志弘譯,頁101-114)
Norberg-Schulz, C. (1979/1995),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1985/1992)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On the Way to Figurative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住所的概念〉《建築現象學導論》,紀鐵男編,頁195-220,台北:桂冠)
Rapport, Amos (1969/1976),《住屋形式與文化》(House Form and Culture),漢寶德校訂,張玫玫譯,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1982 /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Reinharz, S.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lph, Edward (1976/1992),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地方與無地方性》,收錄於《建築現象學導論》,季鐵男編譯,頁99-120、147-172,台北:巨流)
Sayer, Andrew (1993/1995), ”Book Review: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17, No.3, pp.458-9 (〈書評:《空間之生產》〉,王志弘譯,《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205-208,台北:自印)
Seaman, David (1979), A Geography of the Life World: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 London: Groom Helm.
Sennett, Richard (1994/1995),”The power of the eye.“, in Russell Ferguson et al. (eds.),Urban Revisins: Current Projects for the Public Realm. 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pp.59-69(〈眼光的力量〉,王志弘編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譯文選 》,頁31-44,台北:唐山)
Soja, Edward (1991/1993) “Henri Lefebvre 1901-1991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Vol.9, pp.257-259,(〈昂希。列斐伏爾1901-1991〉,王志弘譯,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頁187-191,台北:自印)
Soja, Edward (1996), Thirdspace, Oxford: Basil Blaclwell.
Storey, John (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Y.
Tuan,Yi-Fu (1977/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Turner, John (1982), “Issue in Self-help Housing and Self-Managed Housing” in Peter M. Ward (ed.) Self-help Housing A Critique, pp.99-113, London: Alexandrine Press,
Wates, Nick (1993),《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Community Archtecture-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 ),謝慶達、林賢卿譯,台北:創興
Wilson, C. B. (1993), The Aesthetics of the Good Life, EAR 20. (Edinburgh 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20), pp.112-132
Wolfe, Tom (1982/1991),《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祝仲華譯,王鈺、郭肇立校訂,台北:尚林
星野克美等(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黃恆正譯,台北: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