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18: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凱文
研究生(外文):Kai-Wen Cheng
論文名稱:老人公寓公共空間中高齡者社交行為之建築計畫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Elderly Social BehaviorIn The Public Space Of The Elderly Housing
指導教授:曾光宗曾光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ang-Tsung Ts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老人公寓公共空間行為場景空間物件社交行為
外文關鍵詞:behavior settingpublic spaceobjectsocial behaviorlderly hous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2
  • 點閱點閱:17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摘 要﹞


由於醫學的發達使得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全球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臺灣地區的人口結構亦呈現迅速老化的現象。高齡化社會成為各國政府所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而其所衍生出的安養課題更是已開發國家所必須共同面對的。

人無法離群索居,高齡者的晚年應是在群體中度過。而且在心理,生理,社會角色的變化下,高齡者比一般人更害怕面對失落感及孤寂感。本研究基於老人權利宣言中「增進高齡者社會參與」的研究動機,針對高齡者設施做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因應高齡者身心機能狀況,提出一個具舒適性、安全性、及便利性的社交環境為基礎的建築計畫論述,是本論文的目的。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主要以環境行為研究中「行為場景」(behavior setting)的概念來分析老人公寓中的社交行為,針對個案作深入觀察,並描述高齡者居住環境中之社交行為的真實生活面向。如何營造有關高齡族群適合使用的社交空間及其設施是重要的研究課題,本研究除期盼發掘出老人公寓中社交行為的問題及原因外,亦冀望完成以下項目:

1.理解高齡者社交行為的內容與特質,並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描述老人公寓公共空間中高齡者社交行為的現況,分類高齡者的社交行為,進而分析「行為場景」的特徵。
2.剖析高齡者社交行為之時空間構成,分別以社交行為中有關「時間」與「空間」的向度作為分析主軸。
3.探討社交行為與空間物件的關連性,以了解人與人、人與物件、以及物件與物件之間的串聯關係,讓環境的組織結構易於被清楚理解。
4.針對規模相似之不同的老人公寓進行社交行為及時空間特性的比較分析。
5.綜合分析的結果,解析高齡者社交行為之需求,並歸納出具體的建議,提供未來空間規劃設計者參考。
Abstract

Human’s life-span is extended more and more because of the success of medical science. The number of aged people constantly increased worldwide, the aging society has become serious problems in every country. The aging society raises the issue of the Supply and Need of Caring the Aged - a task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need to face together.

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society. The aged should spend rest of their lives in the society as well.As they are encountering the metal changes, the physical chang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roles they have been used to, their fear of loneness is even worse than ordinary people’s. As a result of being motivated by the right declaration of the aged people - “to encourage the social involvement of the aged”, this study has undergone a deep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elderly housing toda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behavior setting” learned form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l theory, this research has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elder’s social behavior by analyzing an individual case and the inhabitants’ actual behavior.How to build a social interactive space,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the aged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issue.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problem and causes of the problem for the elder’s social behavior,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1.Explore the contents and specialty of the elder’s social behavior .By analyzing the individual case, this research is able to find out how they behave in the public space and in the elderly hosing.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is to distinguis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at setting, and to categorize the elder’s social behaviors
2.This research is intend to decompose how their behavior is constructed by time and space, and to analyze by these two major components.
3.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environment is consisted of by the connection of people to people, people to object, and object to object.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behaviors and the objects surrounded.
4.This research is done by selecting similar elderly housings and comparing the inhabitant’s different behaviors.
5.This research finally concludes the outcome of the analysis,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 of elder people’s social behavior, and propose substantial and influential recommendations as a consultation for space designer in the future.
目錄
第一章序論
1-1研究背景 2
1-1-1高齡者安養需求分析
1-1-2台灣高齡者老人公寓現況
1-2研究動機及目的 7
1-2-1研究動機
1-2-1研究目的
1-3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9
1-3-1研究對象的選取
1-3-2研究範圍
1-4研究方法 10
1-5研究流程 12

第二章相關文獻回顧及研究的理論基礎
2-1現階段台灣高齡者安養環境體系 13
2-1-1高齡者定義
2-1-2台灣高齡者安養型態
2-1-3現階段台灣高齡者安養環境發展體系
2-2相關理論學說 17
2-2-1高齡學相關理論回顧
2-2-2高齡者社交行為理論與定義
2-2-3老人公寓公共空間之特性
2-3行為場景之理論基礎 31
2-4小結 34

第三章調查方法與設施概要
3-1調查概要 35
3-1-1調查個案的選定
3-1-2調查方法的設計
3-1-3調查過程
3-1-4調查限制
3-2老人公寓設施概要 40
3-2-1陽明老人公寓設施概要及現況描述
3-2-2五股老人公寓設施概要及現況描述

第四章高齡者社交行為之類型化
4-1社交行為的分類構成 51
4-1-1日常生活的行為分類
4-1-2高齡者社交行為的分類
4-2陽明老人公寓高齡者社交行為之類型化 53
4-2-1陽明社交行為的分類構成
4-2-2拘束行為分析
4-2-3必需行為分析
4-2-4自由行為分析
4-3五股老人公寓高齡者社交行為之類型化 80
4-3-1五股社交行為的分類構成
4-3-2拘束行為分析
4-3-3必需行為分析
4-3-4自由行為分析
4-4小結 105

第五章高齡者一日社交行為之時間分析
5-1高齡者社交行為之大分類之一日時間展開 109
5-1-1高齡者社交行為之大分類
5-1-2高齡者社交行為之大分類與時間關係
5-2高齡者社交行為之小分類之一日時間展開 112
5-3社交行為之時間分析 117
5-4社交行為持續時間之比較分析 120
5-4-1陽明老人公寓社交行為之持續時間分析
5-4-2五股老人公寓社交行為之持續時間分析
5-5小結 125

第六章高齡者社交行為之空間分析
6-1高齡者一日社交行為之空間滯留分析 128
6-1-1老人公寓平面之空間構成
6-1-2高齡者一日社交行為之空間滯留分析
6-1-3綜合比較高齡者一日社交行為之空間滯留
6-2高齡者社交行為之空間展開 138
6-2-1社交行為之空間展開
6-2-2陽明及五股老人公寓之綜合比較
6-3社交行為場景之空間、人數與物件之分析 143
6-3-1餐廚區之行為場景
6-3-2過渡區之行為場景
6-3-3大廳區之行為場景
6-3-4起居區之行為場景
6-4非空間問題探討 155
6-5小結 158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
7-1高齡者社交行為之行為場景的共通性特徵 159
7-2空間與社交行為的關聯性 161
7-3立基於高齡者社交行為的老人公寓規劃設計建議 164
7-4後續研究 166

參考書目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參考書目及文獻1.參考書目余玉眉1994,《質性研究》,台北,茂榮出版。李美華 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洪縑德1999,《21世紀社會學》,楊智出版社。孫本文1965,《社會學原理》,台灣商務印書館。詹火生1998 《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台北: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關華山1992,《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書局。1996,《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的研究》,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6,《台灣老人的居住環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Amos Rapoport著,施植明譯,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台北:田園城市文化。王錦堂編1994,《環境設計應用行為學》,台北:東華書局。林憲隆1991,《高齡化社會中的老年人》,台北:台灣經濟研究。張志民1991,《銀髮族市場的遠景》,台北:錢談。詹火生1992,《台灣地區老人安養服務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王鴻楷1983,《老人住宅社區規劃與設計規範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劃研究室。東正德 譯(吉田壽三郎 著)1987,《高齡化社會》,台北:遠流。郭錦津、康照祥 1988,《老人的住宅》,台北:中華日報社出版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1994,《老人安養機構建築規劃設計手冊》,內政部社會司。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畫處1996,《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閩地區社會福利政策指標》。彭懷恩 2000,《社會學Q&A》,台北:風雲論壇。歐康奈爾、彭懷真;O’Connell、Peter J 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紀登斯、張家銘;Giddens、Anthony 1997,《社會學Q&A》,台北:唐山。沙依仁 1987,《台灣地區老人身心狀況及需求之研究》,台北。 1995,《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6,《高齡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沙依仁 江亮演 王麗容 1996,《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期刊陳政雄1995,〈高齡者的福利:日本的高齡者福利政策與機構設施:以東京都為例〉,《建築師》。1997,〈日本的高齡者住宅政策與居住環境:以東京都為例〉,《建築師》。1997,〈高齡化社會的居住環境座談會〉,《建築師》。1997,〈老年人的住居-日本的高齡者住宅政策與居住環境--以東京都為例〉,《建築師》。1998,〈高齡化社會的服務體系與無障礙環境--訪林玉子博士〉,《建築師》。1999,〈高齡者居家生活的活動類型與空間類型之對應關係與傾向-由生活時間量探討之〉,《中原設計學報》。關華山1993,〈台灣老人的居住安排與問題〉,《空間》。1996,〈台灣各類型住宅老人居住問題初探〉,《東海學報》。曾思瑜1995,〈我國自費安養設施與日本的高齡者住宅制度〉,《空間》。1995,〈老人公寓用後評估-以高雄市立仁愛之家老人公寓松柏樓為例〉,《建築學報》。1997,〈高齡化社會居住環境的迷思〉,《空間》。1997,〈日本的高齡者自費居住設施有料老人院〉,《空間》。1997,〈台灣高齡者住宅環境的現況和問題點〉,《建築師》。1998,〈日本及歐洲高齡者住宅、居住設施體系的變遷〉,《空間》。陳格理1997,〈圖書觀建築與用後評估研究〉,《大學圖書館》。施教裕 1996,〈老人安養機構的運作模式和原則〉,《社會福利》。張烽民 1997,〈日本老人住宅措施與安養機構〉,《社會福利》。郭登聰 1994,〈我國老人安養服務市場化可能性探討〉,《社區發展季刊》。古賴敏 1994,〈日本老人住宅設計之研究〉,《營建季刊》。3.論文部分姜鵬輝1994,《公共空間的使用者控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曉玲1999,《街道行為場域中物件之溝通性》,中壢:私立中原建築碩士論文。鄭洋志1997,《空間構成形式對高齡者居住行為及意識之影響-以台北市福德及安坑兩平價住宅社區為例》,中壢: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政雄1999,《以生活時間量探討前後期高齡者居家生活的活動類型與空間類型之對應關係與傾向》,新竹:中華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婉容1997,《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高齡者住宅環境使用之研究─以老人公寓為例》,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施文惠1998,《台中地區私立老人長期照護機構之調查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呂建國1994,《現代老人住宅型態設計之研究》,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王伶芳1999,《高齡者長期照護機構寢室型態與使用行為之初探 以高雄地區13家護理之家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茂柏1991,《台灣地區高齡者在住宅中之居住行為調查研究》,台南:成大建築碩論。洪華真 1994,《學生居住行為與建築類型關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4.外文書籍Phil Schoggen1989,《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Behavior Setting》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Lang,Jon1987,《Creaying Architectural Theory》,Van Nostrand Reinhold Inc,New York.Roger Barker1973,《Qualities of Commumity Life》,San Francusco.Barker,R.G. & Schoggen P, 1973,《QUALITIES Of Community Life》,San Francisco,Jossey-Bass.Rapoport 1977,《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New York. 1987,〈Pedestrian Street Use:Culture and Perception〉,In A.V.Mound ed., 《Public Street for Public Use》,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3,〈Development,culture change and supportive design〉,Habitat Intemational 7(5/6):249-268.Alexander 1997 ,《A pattern language:towns,buildings,constructio》.,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Baker,P.M. 1983,〈The Development of Mutuality in Natural Small Groups〉,Small Group Behavior,v14 n3 Aug.NHK放送文化研究所1996,10《國民的生活時間.1995》,日本放送出版協會,日本東京都。津端 宏、山本直人1991,《老人ホーム-高齡者の集合住宅》,建築思潮研究所。ヒユーマン,へルスケア,シスヶム1999,《高齡者グループホームの開設と運營の手引き》渡邊昭彥、瀧澤雄三1998年11月,《特別養護老人ホームの建築空間の活氣‧落著き空間探索行動實驗による評價》;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513號。橘 弘志、外山 義、高橋鷹志1998年10月,《特別養護老人ホームの入居者の施設空間に展開する生活行動の場》;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512號。鈴木義弘、片岡正喜1999年6月,《知的障害者の通所授產施設における利用者行動特性と平面構成の分析》;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520號。齊藤功子、西村一朗1998年4月,《養護老人ホーム入所者の施設內外の交流外出行動に關する調查研究》;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506號。松本 壯一郎、今井正次、笠鳴 泰1998年11月,《集合住宅における共用室ヘの行為出現とその要因》;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513號。橘 弘志、高橋鷹志1999年1月,《人暮らし高齡者の生活における住戶內外の關おりに關する考察》;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515號。梁 金石、調 □治、上野 淳1994年12月,《療養生活をおくる高齡者の一日の生活實態とその類型化》;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466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