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0: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濟幼
研究生(外文):Chi-Yu Chou
論文名稱:孩子天空的一朵雲─台北市立師院附設實驗小學「校門變變變」參與式設計及校園營造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loud of Children''s Sky:An Action Research on Participatory Design of “The Gat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 College
指導教授:喻肇青喻肇青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o-Yuan 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九年一貫課程校園營造行動研究環境教育參與式設計
外文關鍵詞:Action ResearchSchool DevelopmentNine-Years Joint CurriculumEnvironmental EducationParticipatory Desig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8
  • 點閱點閱:7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研究者以環境教育作為校園營造的策略,藉著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融入校園本位課程,尋找校園內的實際空間環境需求,規劃設計一系列的參與式設計行動,於九十年九月份至九十一年一月份於台北市立師院附設實驗小學進行整學期「校園變變變」的全校性統整課程,讓全校老師及學童藉由課程活動的直接參與,引入參與式設計的情境中,再由插旗子意見收集、校門立體模型設計比賽等活動,找出現況空間中的問題與潛力,對空間重新定義與賦權。
在行動過程中運用由上而下的資源控制與由下而上的溝通協調,以工作、學習的參與,建立與老師們的新工作型態與合作關係,非正式的工作小組,打破教學領域間的隔閡,由尋找空間議題開始到參與式設計實踐方案的形成,不斷的在行動過程中觀察、紀錄情境的改變,藉以修正行動策略,最後以解決校園實質的空間環境問題來實踐,提出具體改善策略。
以行動研究理論作為研究方法,由深入研究現場的行動,將參與的過程完整紀錄,透過對情境的真實感受,發展成行動模式與步驟,在過程中隨著行動模式的複雜、參與人數的增加,規模也迅速擴大,影響到的層次也愈深入。研究者為了釐清問題與分析情境,將行動分為發展階段和實踐階段,共八大步驟,各步驟中的重要事件、學校的態度與行為、專業者的行動、預期成效等均會影響整體行動的過程,而互相發生關聯,這樣的機制建立後更可以將行動中的過程回饋循環,再予以延伸行動。
分析行動模式中的運作機制、互動關係及影響,體驗出以下五點參與式設計的行動策略:
一、透明參與
二、台階角色
三、良性競爭
四、融滲關係
五、資源整合
並提出行動省思與後續行動的建議,以作為未來推動校園營造之參考。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strategy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to participatory school design. By the means of Nine-Years Joint Curriculum incorporat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ried to find the real needs of the space in the school and kicked off a series of participatory activities. From September 2001 to January 2002, the whole members in school spent all semester to promote the curriculum named “The Gate” in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 Colleg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led to the circumstance in direct participatory courses. In use of the collecting opinions from students and the new gate designing competition found present space problems and redefined the power of the space in school.
In process of the action we performed “Top-Down” of the resources control and “Bottom-Up” of cooperation with other teachers. Built the new work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so a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action. Informal work group broke the ordinary estrangement among every field. From confirming the common issue to the designing project finished the researcher observed and wrote down the changes in circumstance to correct the action strategy. Finally, brought up a specific idea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of school environment.
Going deep into the research place and taking down the whole action process are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The real feelings in circumstance developed the action models and steps. As the more participatory members and the more complicated action models can affect the deeper level problems. For clearing the problems and analyzing the circumstance the researcher defined two stages, eight steps of the action. These things including important matters, attitude, behaviors of school, actions of professional group and so on, will affect the whole process. To build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makes the action recycle and extend.
Analyze the mechanism,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s of action models to bring up five strategies:
1.Open Participatory
2.The role of stairs
3.Good competition
4.Merge Relationship
5.Handle the resource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other participatory school design in the future.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0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內容………………………………………………………………………03
壹、研究目的
貳、研究內容
第三節 研究方法………………………………………………………………………………05
壹、質性研究
貳、行動研究
參、環境行為學
第四節 研究流程………………………………………………………………………………08

第二章文獻探討及相關研究案例
第一節 校園營造的國內相關研究案例………………………………………………………09
壹、校園是一個可以營造的「社區」
貳、國內校園營造的相關案例
參、本研究中對校園營造定位
第二節 校園空間與教育的關係………………………………………………………………12
壹、理想的國小校園規模
貳、校園空間應具備的條件
參、教育改革對校園空間的影響
肆、開放式教育理念的校園空間
第三節 參與式設計的國內外相關論述………………………………………………………14
壹、參與式設計的發展背景
貳、國內參與式設計的脈絡
參、參與式設計的意義
肆、研究中的參與式設計架構

第三章研究現場的背景資料
第一節 師院實小的歷史背景與校名沿革……………………………………………………17
壹、歷史背景
貳、校名沿革
第二節 師院實小位置現況說明與校園空間變遷……………………………………………19
壹、位置現況說明
貳、校園空間變遷
第三節 師院實小的現況問題與未來潛力……………………………………………………22
壹、全校教師和家長的問卷結果整理
貳、全校教師和家長的問卷結果分析

第四章參與式設計與校本課程結合的過程
第一節 參與式設計與課程結合的階段說明…………………………………………………27
壹、發展階段
貳、實踐階段
第二節 研究現場的初步接觸…………………………………………………………………30
壹、一件好事情的開端
貳、進入研究現場
參、進行初步討論
第三節 融入研究現場的觸媒…………………………………………………………………32
壹、參與學校事務的開始
貳、確定校園營造的議題
參、討論共同的議題
第四節 校園營造的啟動………………………………………………………………………34
壹、專業者與行政團隊的理念溝通
貳、結合課程的構想
參、擬定營造活動課程實施計劃
第五節 校本課程的統整設計…………………………………………………………………38
壹、九年一貫課程的特色
貳、何謂校本課程?
參、參與式設計結合校本課程的緣起
肆、校本課程的醞釀過程
第六節 創造校園營造的氛圍…………………………………………………………………42
壹、大圖工作坊的師生參與
貳、全校性的活動說明會
參、插旗子活動的過程
第七節 環境教育的教學實驗…………………………………………………………………47
壹、本行動中環境教育的形式
貳、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實踐
參、語文領域的教學實踐
肆、數學領域的教學實踐
伍、其他領域的教學實踐
第八節 參與式設計的誘導活動………………………………………………………………54
壹、「校門變變變」設計比賽系列活動
貳、校慶及藝術季相關活動

第五章校門空間的參與式設計方案
第一節 開放式校園空間的創造………………………………………………………………61
壹、校門空間現況問題與潛力分析
貳、校園空間資源與人行空間共享的公共場域
第二節 工作坊─參與式設計的實踐…………………………………………………………65
壹、工作坊討論會
貳、和孩子們一起作設計
參、校門空間規劃方案

第六章參與式設計的行動策略
第一節 參與式設計的模式分析與行動策略…………………………………………………83
壹、參與式設計的模式分析
貳、參與式設計的行動策略
第二節 參與式設計的操作程序與工具………………………………………………………92
壹、參與式設計的操作程序
貳、參與式設計的操作工具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行動過程的省思………………………………………………………………………99
壹、學校執行的問題
貳、專業者的操作限制
參、行動的具體成果
第二節 後續研究的建議………………………………………………………………………102
壹、行動前的工作計劃
貳、建立理想的互動機制
參、開放式校園的延伸行動

附錄
附錄3-1 親師問卷結果整理
附錄4-1 校內討論會議紀錄
附錄4-2 雙語教學環境的校園建構計畫草案
附錄4-3 高年級意見收集成果彙整表
附錄4-4 台北市立師院實小「校門變變變」設計比賽實施辦法
附錄4-5 「校門變變變」設計比賽問卷及票選
附錄4-6 校門立體模型設計比賽得獎作品設計說明
附錄4-7 拜訪藝術季闖關表
附錄5-1 分類案例圖片資料

參考書目
•Friedmann, J.,1973,《Retracking America:A Theory of Transactive Planning》;Anchor Press。•Hester, R.,1975,《Neighborhood Space》;Halsted Press。•Jay Farbstein and Min Kantrowitz,1978,《People In Places》;N.J.:Prentice-Hall。•Hatch, C.R.,1984,《The Scope of Social Architecture》;New York:VNR C.。•Friedmann, J.,1987,《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From Knowledge To Action》;Princeton:Princeton U. Press。•Habermas, J.,1989,《’The Public Sphere:An Encyclopedia Article’ in Critical Theory and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Hester, R.,1990,《Community Design Primer》;Ridge Time Press。•Rowe, P.G.,1991,《Design Thinking》;MIT Press。•Herman Hertzberger,1991,《Lessons For Student In Architecture》;Nijmegen:G.J. Thieme bv。•Robert Powell,2001,《Architecture Of Learning》;Singapore:Akimedia Pte Ltd。•Alexander, Christopher,1978,《建築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王聽度、周序源譯,台北市:六合出版社。•Zeisel John,1984,《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的研究》(Inquiry by Design-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關華山譯,台北市:田園出版社。•Wates Nick,1984,《行動規畫》(Action Planning);謝慶達譯,台北市:創興出版社。•美國都市與土地協會著,1992,《社區參與及發展-開發者指南》;蔡鈺鑫譯,台北市:創興出版社。•Altrichter,Posch and Somekh,1993,《行動研究方法導論》(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夏林清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Nick Wates and Charles Knevitt,1993,《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Community Architecture : 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1987);謝慶達、林賢卿譯,台北市:創興出版社。•Michael Quinn Patton,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桂冠出版社。•仙田滿,1996,《兒童遊戲環境設計》(Design of Children’s Play Environments);侯錦雄、林鈺專譯,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King Stanley,1996,《參與式設計-一本合作、協力、社區營造的技術指南》(Co-design A process of Design participation);楊沛儒譯,台北市:崇智國際文化出版社。•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1997,《質性研究概論》(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徐宗國譯,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Forst, Joe L. and Klein, Barry L.,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場》(Children’s Play and Playground)1983;曾錦煌譯,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鄭晃二、陳亮全編著,1999,《社區動力遊戲-工作坊使社區活起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倫迪.鶴斯特、張聖琳著,1999,《造坊有理-社區設計理想與實驗》;張聖琳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發行。•西村幸夫著,王惠君譯 ,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市:正中書局。•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圖書公司。•刑幼田,1991,〈進步是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黃幼蘭,1991,《學校行政與教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4,《台北縣國民小學校園環境整體規劃設計手冊》;台北縣政府委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4,《台北縣社區參與公園規劃報告書之二:參與式設計手冊》;台北縣政府委託。•李乾郎,1998,台灣建築百年,美兆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喻肇青,1996,看見真實-以中央老街的再生計劃談民眾參與的設計方法都市改革派通訊1996年第三期•喻肇青,1999,向孩子學習:一個「人與空間」關係的環境教育行動研究。•喻肇青,2000,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都市研究導論」2000.9.21.課堂講義。•鄧運林,1996,《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吳清山,1996,《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張清濱,1997,《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台北市:臺灣書店。•任晟蓀,2000,《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台北市:五南出版社。•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台北市九年一貫課程研發組,2001,《九年一貫課程家長手冊Q與A-國小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陳郁秀,2002,〈迎接社區總體營造新紀元-創造文化生活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年會論文集》;文建會編印。•楊沛儒,1993,《參與式設計之研究 ─ 專業者介入:社區空間的認同》;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柏宏,1996,《國小校園戶外空間參與式設計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推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欣蓉,1997,《參與式設計與都市政治中的專業者-以淡水與芝山經驗為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馮天蔚,1999,《融入社區的實踐─桃園龍潭三坑子聚落社區營造之經驗》;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黃雅蕾,2000,《以惜福為主題推行國小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雅雯,2001,《打造綠色家園:以環境教育推動生態策略的社區營造─中寮鄉災後社區重建個案》;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珮文,2001,《都市街廓社區中兒童生活空間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歐金定,2001,《都市型社區小學之社會與空間計畫書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羅瑞鴦,2002,《參與式社區設計研究-台灣經驗(1990-2000)的反省》;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