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王如松,高效、和諧:城市生態調控原則與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1988)。
2.王如松,「走向生態城-城市生態學及其發展策略」,都市與計劃,第18卷,第1期,第1-17頁(1991)。3.王如松,「中國大陸都市發展的人類生態過程及對策分析」,空間雜誌,第59期,第72-76頁(1994)。4.王如松、楊志強、胡珃,「天津舊城改造的生活質量研究-人類生態比較分析與規化對策」,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第8卷,第3期,第19-24頁(1995)。
5.王如松、周扈星、胡珃,城市生態調控方法,氣象出版社,北京,第169-170頁(2000)。
6.王錚,「論人地關係的現代意義」,人文地理,第10卷,第2期,第1-5頁(1995)。
7.王裕聰,「中國人口成長與可持續性發展之分析」,碩士論文,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嘉義(1998)。8.王發曾,「開封市生態系統優化的關鍵措施」,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第12卷,第2期,第20-22頁(1999)。
9.王仰麟、陳忠曉、江濤,「城市地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以深圳市寶安區為例」,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第12卷,第3期,第41-44頁(1999)。
10.王曦芬、鄒克萬,「一個都市永續發展監視評估支援系統之發展與應用」,規劃學報,第25期,第25-50頁(1998)。11.王海山主編,科學方法百科,恩楷股份有限公司,第83、235、241頁(1998)。
12.內政部營建署,中部區域計畫,臺中(1971)。
13.內政部營建署,臺中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臺北(1995)。
14.白金城,「都會區空間結構發展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臺中(1993)。15.史作民、陳濤,「大連市城市生態系統發展趨勢研究」,應用生態學報,第7卷,第1期,第72-76頁(1996)。
16.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永續台灣簡訊」,第1卷,第3期,臺北(1999)。
17.朱子豪、林啟陽,「多層次地物導向自動化影像區格系統之研究」,中華地理資訊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1997)。
18.李元科、全志杰、呂�琚B張美亮,「GIS支持下的盆池縣土地沙漠化動態遙感監測與預估」,乾旱環境監測,第12卷,第4期,第213-217頁(1998)。
19.李公哲編著,永續發展導論,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臺北(1998)。
20.沈清基,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1998)。
21.沈永堂、夏大明,「以GIS研究台中市人口分布現象-以台中市戶政資訊系統為例」,中華地理資訊學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2000)。
22.何友鋒,「都市生態系統動態模擬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臺中(2000)。
23.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輝,「生態城市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第12卷,第5期,第16-19頁(1999)。
24.吳欣修,「城鄉人口遷移型態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奶j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南(1993)。25.林新岳,「東埔梅山地區航照圖、衛星影像應用於土地利用變遷監測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臺中(1996)。26.林瑞穗,都市化與都市生態-大型都市,臺灣的都市社會,巨流圖書公司,第128-155頁(1997)。
27.林信亨,「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土石流危險溪流危險度判定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臺北(2000)。28.林芳儀,「景觀變遷對鳥類群聚時空分佈之影響-以關渡自然公園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臺北(2001)。29.周天穎、楊龍士、蕭璘璘,「台中都會區空間結構發展模式之探討」,土地問題與土地管理國際研討會,臺中,第219-240頁(1992)。
30.周天穎、王鈴津,「結合遙感探測與地理資訊系統於玉山國家公園土地覆酷僁E之探討」,遙感探測,第22期,第1-16頁(1995)。31.周扈星、王如松,「城鎮化過程生態風險評價案例研究」,生態學報,第18卷,第4期,第337-342頁(1998)。
32.洪于婷、鄒克萬,「都市發展永續性結構性分析與規劃策略之研究」,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下),第C2-1頁(1999)。
33.胡珃、王如松,「城鄉交錯帶的生態控制論分析-天津實例研究」,生態學報,第16卷,第1期,第50-57頁(1996)。
34.馬仕穆,「以SOPT衛星影像資料推估南仁山森林生態系之葉面積指數及凋落物」,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屏東,第3-5頁(2000)。35.徐嵩齡,「城市生態學評價-方法和實例研究」,環境學報,第16卷,第4期,第10-19頁(1988)。
36.徐宏彥,「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弁鄋獄靋�結構分析」,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第12卷,第4期,第19-22頁(1999)。
37.孫志鴻、張春蘭,「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山坡地農業土地利用潛力分析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報,第13期,第175-188頁(1988)。
38.孫志鴻,地理資訊系統應用,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資訊專業訊練授課講義(2001)。
39.孫青雲,「臺中市生活環境品質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臺中(1994)。
40.陳喬峰,「應用碎形理論之整體空間限制發展模式探討都市空間結構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臺中,第1-10頁(1997)。41.陳昌篤,「中國的城市生態研究」,生態學報,第10卷,第1期,第92-95頁(1990)。
42.陳坤宏,「有關都市生態學空間結構的理論與批評」,規劃學報,第16期,第1-20頁(1989)。43.陳坤宏,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明文書局,第71-125頁(1991)。
44.陳振南,「建立地理資訊系統中資料選取知識之研究-以支援遙測影像分類為例」,碩士論文,成奶j學測量工程研究所,臺南,第8-12頁(1997)。45.陳濤,「試論生態規劃」,景觀生態理論、方法及應用,第98-104頁(1993)。
46.黃瑞宇,「遙測影像判釋模組建立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臺北(1997)。47.黃書禮,「臺灣地區都市生態系統之比較分析與永續性都市策略研擬」,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臺北(1993)。
48.黃書禮,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臺北(2000)。
49.黃書禮、蔡靜如,「台北盆地土地利用變遷趨勢之研究」,都市與計劃,第27卷,第1期,第1-22頁(2000)。50.黃啟峰、盧志銘,「全球永續發展的緣起與發展」,工業污染防治,第56期(1995)。51.唐伶俐等,「衛星遙感監測城市擴展與環境變化的研究」,環境遙感,第10卷,第1期,第1-7頁(1995)。
52.逢甲大學GIS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系統剖析,松崗電腦圖書資料有限公司,臺北,(2000)。
53.陸仲康、陳領、吳剛、垓M,「中國生態學的研究現況及發展趨勢」,生態學報,第14卷,第4期,第423-429頁(1994)。
54.馮豐隆、黃志成,「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惠蓀實驗林場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遙感探測,第19卷,第71-95頁(1993)。
55.張石角,「台北盆地都市化程度與其自然災害關係之研究一」,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臺北(1986)。
56.張俊軍、鳥Дj、魏清泉,「國外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環境遙感,第18卷,第2期,第207-213頁(1999)。
57.張益誠、於幼華,「應用因子分析方法建構臺灣地區發展績效趨勢指標及相關資訊系統」,永續國土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上),第A1-1頁(1999)。
58.張育銘,「臺灣地區人口遷移與地區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98)。59.喻光明,「城市生態系統研究中遙感技術的應用」,應用生態學報,第2卷,第2期,第280-285頁(1991)。
60.董全,「西方生態學近況」,生態學報,第16卷,第3期,第314-323頁(1996)。
61.董全,「生態弁q:自然生態過程對人類的貢獻」,應用生態學報,第10卷,第2期,第233-240頁(1999)。
62.楊賀雯,「台灣地區都市生態系統類型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1992)。63.楊龍士,「地理資訊系統運用於土地使用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研究報告,臺中,第9-15頁(1993)。
64.楊龍士、張國楨,「利用遙測影像監測大坑地區環境資源之調查研究」,中華地理資訊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1997)。
65.楊小波、吳慶書、鄒偉、羅長英,城市生態學,科學出版社,北京(2000)。
66.楊士弘等編著,城市生態環境學,科學出版社,北京(2000)。
67.楊沛儒,「地景生態城市規劃-基隆河流域1980~2000的都市發展地景變遷」,博士論文,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北(2001)。68.蔡曉明,生態系統生態學,科學出版社,北京(2000)。
69.廖秀蓉,「台中市社會空間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臺中(2000)。70.齊清文、嚴玲,「應用彩色紅外航空像片進行城市居民生活條件調查和分析」,環境遙感,第8卷,第1期,第23-35頁(1993)。
71.臺中市政府,臺中市統計要覽,臺中(1971-2001)。
72.臺中市政府,臺中市觀光發展整體計畫,臺中(1988)。
73.臺中市政府,臺中市都市計畫年報,臺中(1997)。
74.臺中市政府,臺中都市更新調查及更新地區劃規劃案,臺中(2001)。
75.臺中市政府,「修訂臺中市綜合發展計畫」,臺中(2002)。
76.臺中市政府,地理資訊數值資料檔,臺中(2000)。
77.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資訊相關課程講義,http://www.geo.ntnu.edu.tw/class/special/gis/。
78.蔣澤益,「從生態規劃理論探討都市更新地區更新方向-以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為例」,碩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2002)。79.趙彤潤,「系統仿真方法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應用」,環境科學,第16卷,第4期,第49-55頁(1985)。
80.趙景柱,「人口與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伊春市人口的系統分析與調控對策」,生態學報,第12卷,第1期,第77-79頁(1992)。
81.趙景柱,「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持續發展評價指標的理論研究」,生態學報,第15卷,第3期,第327-330頁(1995)。
82.鄧東波,「從景觀生態學觀點探討都市綠地-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臺北(2001)。83.黎漢林、李俊慶、林立中,網際地理資訊系統-設計與應用,儒林圖書公司,臺北(1998)。
84.鄭先祐,人類生態與社會文明,幼獅文化事業公司,臺北,第1-10頁(1994)。
85.鄧淑萍,「應用地理資訊系統與數位測繪技術於保安林檢訂之研究」,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第17-21頁(2000)。86.閹水玉,「城市生態學學科定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的分析與探索」,生態科學,第20卷,第1-2期,第96-105頁(2001)。
87.賴曉瑩,「臺北盆地都市空間結構與生態能量階層之應用」,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1996)。88.簡吟純,「都市永續性指標系統之建立與評估-以臺北市為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台北(1996)。89.盧誌銘,「參加全球論壇會議出國報告書」,工業技術研究院能資所,臺北(1992)。
90.鍾耳順、周宇,「地理信息系統費用效益分析」,環境遙感,第9卷,第1期,第73-79頁(1994)。
91.韓博平、王如松,「論系統科學思想對生態學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大自然探索,第15卷,第55期,第102-105頁(1996)。
92.蘇文榮、陳錦嫣,「嘉義市土地利用變遷研究」,中華地理資訊學會199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1999)。
二、西文部份
1.Anselin, L. , ”GIS,spatial econometric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Journal Geograph Systems Vol. 2, pp.11-15(2000)。
2.Boots, B. , ”Using GIS to promote spatial analysis,” Journal Geograph Systems Vol. 2, pp.17-21(2000)。
3.Charles, L.M. , ”Human Dimensions of Ecosystem Studies,” Ecosystem Vol. 2, pp.296-298(1999)。
4.Duane, F.M. , ”Some though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Geograph Systems Vol. 2, pp.31-35(2000)。
5.Environment Agency , 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Agenda 21, Japan(1994)。
6.Forest, S. and Montag, T. , THE URBAN ECOSYSTEM:A Holistic Approach, Dowden,Hutchinson&Ross,Inc(1974)。
7.Gangloff, D. , ”The sustainable city,” American Forests Vol. 101, pp.30-34( 1995)。
8.Greene, L.A. , ”City ecosystem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Vol. 108 No. 2, pp.A60( 2000)。
9.Harvey, J.M. , ”Geographic in spatial analysis,” Journal Geograph Systems Vol. 2, pp.55-60(2000)。
10.Grove, J.M. etc. , ”A social ecology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s of urban ecosystem and landscape analyses:a case study of Baltimore,Maryland,” Urban Ecosystem Vol. 1, No. 4, pp.259-275(1997)。
11.Leung, Y. , ”Some thoughts on spatial data and structure analysis,” Journal Geograph Systems Vol. 2, pp.107-110(2000)。
12.Niemela, J. , ”Is there a need for a theory of urban ecology?,” Urban Ecosystem Vol. 3, pp.57-65(1999)。
13.Qing, S. , ”Spatial technologies,Accessibility,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Computer,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Vol. 22, No. 5, pp.447-464(1998)。
14.Rees, W.E. , “Urban ecosystem:the human dimension,” Urban Ecosystem Vol. 1, pp.63-75(1997)。
15.Steward, T.A. etc.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human ecosystem in urban areas,” Urban Ecosystem Vol. 1, pp.185-199(1997)。
16.Turban, E. , Decision Support and Expert System,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8)。
17.Timothy, W.F. etc. , “Methods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assessment for urban ecosystem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greater Baltimore-Chesapeake region,” Urban Ecosystem Vol. 1, No. 4, pp.201-216(1997)。
18.Timothy, L. , ”Adaptive analysis of locally complex systems in a globally complex world,” Conservation Ecology Vol. 3 No. 2, pp.13-17( 1999)。
19.Wang, R.S. and Kraunse, J. , Towards a Sustainable City:Methods of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ianjin, China. UNESCO, Mayenne(1996)。
20.Wang, M.C.,Wainwright, N. and Drake, J. , ”Mapping Land Cover in Jornada Ecosystem,” Journal of Cartography Vol. 10, pp.99-118(1999)。
21.Verburg, P.H.,Veldkamp, A. and Fresco, L.O. , ”Simulation of change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Vol. 19, pp.211-233(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