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237.97.64)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5 03:31
|
1. |
陳季菁<日本天平時代的觀音像>,《佛教藝術》第2期,1986年11月,頁21-23 |
2. |
胡進杉<溥心畬觀音圖上的藏文咒>,《故宮文物月刊》11:7=127,1993年10月,頁94-101 |
3. |
金榮華<韓國全南道順天郡曹溪山仙嚴寺版印觀音像跋>,《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第 9,1979年2月,頁149-155 |
4. |
林保堯<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像略考-二佛並坐與二觀世音的圖像構成及其成立基礎>,《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第15期, 1986.6, 頁113-156 |
5. |
林保堯<九世紀青銅十臂觀音菩薩立像>,《藝術家》44:5=264,1997年5月,頁252-253 |
6. |
沈以正<談繪畫史上的觀音像>,《佛教藝術》第 2期,1986年11月,頁7-11 |
7. |
李利安<觀音思想的組成、架構與主要特點>,《宗教哲學》3:1=9,民國1997年1月,頁139-153 |
8. |
巴宙<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3月,頁59-79 |
9. |
王惠民<敦煌水月觀音像>,《藝術家》26:4=154,1988年3月,頁118-125 |
10. |
于君方<「偽經」與觀音信仰>,《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7月,頁97-135 |
11. |
鄭津梁<雲林縣沿革史略>《雲林文獻》創刊號1952頁35-44 |
12. |
陳英善<「觀音玄義」性惡問題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173-191 |
13. |
郭乃彰<印度蓮花手觀音造型>,《佛教藝術》第2期,1986年11月,頁44-49 |
14. |
莊伯和<觀音的造形美─慈悲與力>,《雄獅美術》第92期,1978年10月,頁10-20 |
15. |
黃崇鐵<金銅佛造像特展─以三十三觀音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 7期,1997年12月,頁173- 18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