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18.210.12.229) 您好!臺灣時間:2021/02/26 09:1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筱葳
研究生(外文):
Hsiao-wei Chen
論文名稱:
城際旅運者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Intercity Travelers'' Mode Choice Behavior
指導教授:
周榮昌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
交通工程與管理所
學門:
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
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運具選擇
、
結構整合模式
、
城際運輸
外文關鍵詞:
Mode Choice
、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
RP&SP
相關次數:
被引用:
81
點閱:2908
評分:
下載:376
書目收藏:5
在城際運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以滿足旅運者的需求就顯得日益重要。所以欲研究運具選擇的因素,除了以往所考慮的旅行時間、旅行成本等因素之外,運具服務品質也將是在未來城際運輸發展中影響旅運者運具選擇之重要因素,故本研究將分析旅運者對運具服務品質的感受影響其運具選擇之行為。
由於個別旅行者對服務品質的認知皆不盡相同,且這些影響運具選擇之心理因素皆為不易量化因子,因此本研究以線性結構關係式來衡量無法量化的隱藏變數,再將此隱藏變數連結於個體選擇模式中,視為一新解釋變數來探討對運具選擇行為之影響。在建構模式的資料方面,本研究探討如何結合顯示性偏好數據與敘述性偏好數據。在選擇模式方面,由於以往相關研究中,多項式羅吉特模式(MNL)及其延伸推衍之其他模式(如巢式羅吉特模式等)是較常被使用的個體選擇模式,故本研究以多項式羅吉特模式作為模式評比的基準,並再加以考量多項式普羅比模式(MNP),以探討替選方案間相關之特性,最後由校估結果探討影響旅運者選擇城際運具的因素,並應用敏感度分析探討相關政策對其市場佔有率之影響。
本研究以台中至台北、台中至高雄和台北至高雄的中長程旅次之旅運者為實證研究對象。模式校估結果顯示結構整合模式能夠有效捕捉無法衡量的心理感受之隱藏變數,且能夠透過模式中之選擇模式得到隱藏變數對旅運者運具選擇效用的影響。結果顯示影響長程運具選擇的是因素是年齡、個人所得、同行人數、車內旅行時間與成本、航空可靠性、鐵路舒適性與安全性以及客運的形象。影響中北運具選擇的因素有年齡、個人所得、同行人數、車內旅行時間與成本、航空可靠性、鐵路方便性以及客運的舒適性和方便性。中高的運具選擇影響因素有性別、同行人數、車內旅行時間與成本、鐵路可靠性與安全性以及客運的方便性。
In general, data sets used in most transportation studies are either from the Revealed Preference (RP) survey or the Stated Preference (SP) experimental design. However, these two types of data each offer special and differen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alysis exploiting both types of data simultaneously can use the strengths of each type of data to help overcome the weaknesses of the other.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incorporate latent factors, such a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discrete choice models by using RP and SP data sets simultaneously. The methodology requires the estimation of an integrated multi-equation model consisting of a discrete choice model and the latent variable model’s structural and measurement equations. Three major intercity corridors including Taipei to Kaohsiung, Taichung to Taipei, and Taichung to Kaohsiung, were chosen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ravelers’ choice behavior between high speed rail (SP data), air transportation, traditional train, long-range bus service and drive alone. In addition, the market share for each transportation mode was analytically calculated from direct and cross elasticities with respect to certain attribute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competition or co-existence between four existing modes and HSR business rivals.
目 錄.................……………………………….…………………I
圖 目 錄.................………………………………………….…….IV
表 目 錄.................……………………………….………….…….V
第一章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研究範圍.................…………………..……………………….3
1.3 研究方法……………………….………………...………………...….3
1.4 研究內容…………………………………………...………....……….4
1.5 研究流程…………………………………………...…………..……….5
第二章文獻回顧…………………………………...……….....……….6
2.1 運具服務品質…………………………………….....………………….6
2.2 線性結構關係模式………………………………......…….………….8
2.3 敘述性偏好模式與整合模式….……………….......……………….11
2.4 小結………………………………………………....…….……………17
第三章模式理論與架構…………………………........……..………18
3.1 線性結構關係模式……………………………….......………………18
3.2 個體選擇模式……………………………………....….………………20
3.3結構整合模式………………………………………......………………24
3.4結構整合模式校估方法………………………….........….……....26
第四章問卷設計與資料分析……………..…………................29
4.1調查計畫………………………………………….………….........…29
4.2問卷設計……………………………………………….........…….…32
4.3資料整理與分析…………………………...........………………...39
第五章模式校估結果........……………….....…….............55
5.1變數說明.................................……...............55
5.2隱藏變數校估結果. .............................…….........57
5.3多項式羅吉特模式.................................……….....69
5.4多項式普羅比模式.................................……….....86
5.5敏感度分析..................................…...........….97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106
6.1結論..............................………...................106
6.2建議.....................................………............109
參考文獻...............................……….................110
附錄一 模式之詳細推導過程…...................................115
附錄二 問卷內容...............................................119
附錄三 旅運者搭乘運具與社經特性交叉表.........................122
簡歷
中文論文1.鄭淼生「旅客滿意因素分析之實證研究─以台鐵、台汽旅客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2.張醒亞,「航空運輸業服務品質、顧客滿意與購買一向因果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3年。3.林新敏,「木柵線捷運系統通車前後運具選擇及轉移行為之研究」,淡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85年。4.廖兆奎,「台北市木柵動物園旅次個體運具選擇行為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86年。5.謝淵鈞,「個體運具選擇模式時間可轉移性之研究-以城際運輸為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86年。6.吳舜丞,「高速鐵路運輸需求尖離峰特性之研究」,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87年。7.江伯尹,「高速鐵路服務品質對旅客選擇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87年。8.張廉右,「高速鐵路各路段運量與列車停站方式、票價及班次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87年。9.張仲杰,「以成對組合羅吉特模式探討城際間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87年。10.劉又甄,「從週休二日旅運特性探討城際運輸競爭之態勢-以台鐵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87年。11.梁志隆「台北大眾捷運系統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民國88。12.劉建良,「公車駕駛員之薪資滿足感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服務品質之關係探討」,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運輸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9年。13.蘇恆毅,「大台北都會區高運量大眾捷運系統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購後行為之研究」,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89年。14.盧培亮,「長途汽車客運旅客個人屬性、價值觀與其服務品質偏好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9年。15.劉怡君,「航空公司中、長航程服務策略的探討-以PZB服務品質差距模式為架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89年。16.林卓漢,「捷運到站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年。17.趙國婷,「國道客運車輛下層空間設置臥舖或座位顧客接受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年。18.許鳳升,「不同交通資訊來源對城際通勤者路線選擇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年。19.黃元貞,「衛星定位計程車引進後消費者叫車偏好選擇行為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年。20.曾鵬庭「以旅運者行為探討中長程國道客運市場之行銷契機」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民國90年。中文期刊及研討會文章21.段良雄,「巢式多項羅機(NMNL)運具選擇模式」,運輸計畫季刊第13卷第3期,73年。22.段良雄,劉慧燕,「敘述偏好實驗設計與校估之方法」,運輸計畫季刊第28卷第1期,88年。23.段良雄,施怡玫,「城際客運運具選擇之所得效果」,運輸計畫季刊第29卷第3期,89年。24.段良雄,王郁珍,「整合顯示偏好數據與敘述偏好數據的運具選擇模式」,運輸計畫季刊28卷第一期,頁25 ~ 60,民國88年。25.任維廉、胡凱傑、林容聖、吳佳綺,「國道客運業營運績效與服務品質之評估」,運輸學刊第13卷第一期,90年3月。26.段良雄、呂錦隆,「航空公司與航班之聯合選擇模式」,運輸學刊第十一卷第四期,頁53 ~ 頁72,1999。27.溫傑華、藍武王、趙國婷、郭怡雯,「國道客運旅客選擇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15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9年。28.周榮昌,陳志成,翁美娟,「即時交通資訊對高速公路使用者路線移轉之影響」,90年。29.周榮昌,陳志成,翁美娟,「高速公路設置高承載車道之評估-整合隱藏變數模式與選擇模式」,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16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0年。中文專書30.陳順宇,「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31.姚景星,「實驗設計」,民國78年32.施鴻志,段良雄,淩瑞賢,『都市交通計畫的理論與實務』,國立編譯館出版,中華民國八十一年。英文部分33.David a. Hensher,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the market potential for high speed rail: a case study in the Sydney-Canberra corrid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97.34.David a. Henshe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ravel choice modeling:”Extending valuation to controlled value function and non-uniform scaling with generalized unobserved variances”.35.David Hensher, Jordan Louviere, Joffre Swait, Combining sources of preference data,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 pp. 197-221.36.David Brownstone, David S. Bunch, Kenneth Train, Joint mixed logit models of stated and revealed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fuel vehicl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1999.37.Fujii, Satoshi and Ryuichi Kitamura, “Evaluation of trip-inducing effects of new freeways 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 system of commuters’ time use and trav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Vol. 34, pp.339-354, 2000.38.Hensher, D.A., “Stated Preference Analysis of Travel choices: The state of practice,” Transportation, 21, 1994, pp.107-133.39.Koppelman, F.S. and Pas. E. I., Travel-Choice Behavior: Models of Perceptions, Feelings, Preference, and Cho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765, 26-33, 1980.40.Koppelman, F. S. and Wen C.-H, 2000, “The paired combinatorial logit model: properties,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34B(2), 75-89.41.Moshe Ben-Akiva, Takayuki Morikawa, Estimation of switching models from revealed preferences and stated inten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90.42.Morikawa, T., Ben-Akiva, M., Yamada, K., Forecasting Intercity Rail Ridership Using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Stated Preference Dat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328, pp.30-35, 1991.43.Morikawa, Moshe Ben-Akiva, Daniel McFadden, Incorporating psychometric data in econometric choice models, 1996.44.M. A. Bradley and A. J. Dally, Understanding travel behavior in an Era of change: ”Estimation of logit choice models using mixed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information.”45.M. Ben-Akiva, J. Walker, A.T. Bernardino, D.A. Gopinath, T. Morikawa, A. Polydoropoulou, 1997, Integration of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 Models.46.Samer M. Madanat, C. Y. David Yang, Ying-Ming Yen, Analysis of stated route diversion intentions under ATIS using latent variable modeling.47.Swait, J., Louviere, J. J., “The role of the scale parameter in the estimation and comparison of multinomial logit model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30,pp.305-314,1993.48.Swait, J., Louviere, J. J., and Williams, M., “A Sequential Approach to Exploiting the combined strengths of SP and RP Data: Application to Freight Shipper Choice,” Transportation, 21, 1994, pp.135-152.49.Taiwan High-Speed Rail Patronage and Revenue Study, 台灣高鐵公司委託MVA Asia Limited辦理, Sep-1999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高鐵通車後國內航空公司經營策略之研究
2.
國道客運業因應台灣高鐵營運競爭策略之研究
3.
以C2C觀點探討宅配公司與通路商之結盟模式
4.
智慧型派遣計程車系統對乘客選擇行為影響之研究
5.
考慮潛在變數之國道客運選擇模式
6.
台灣地區國際航線旅客對低成本航空客運服務之需求分析-兼論傳統航空公司因應低成本航空公司競爭之策略
7.
電子商務應用於國道客運業之可行性分析
8.
高鐵完工後對休閒產業行銷策略影響之研究-以主題遊樂園為例
9.
高速鐵路通車後台鐵客運最適定價之研究
10.
台灣高速鐵路營運後對城際間運送能量影響之研究
11.
國道客運業者就聯合票價及班距規劃之最佳化模式研究
12.
家戶汽機車車型與車齡選擇模式之構建
13.
機場聯外運輸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
14.
應用賽局理論研擬國道客運與台鐵之競爭策略-以高速鐵路通車為例
1.
[12] 劉建同,“電動車用鉛酸電池技術發展與應用”,電力電子技術雙月刊,4月,pp. 54~57,(1998).
2.
[19] 謝文考、陳志信、周雲高、羅天賜,“電動機車用鉛酸電池快速充電探討”,電機月刊第11卷第1期,pp. 216~231,(2001).
1.
都市通勤者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
2.
以敘述性偏好法探討迄點屬性對城際旅運者運具選擇行為之影響
3.
捷運到站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
4.
行前交通資訊對城際旅行者運具選擇行為影響之研究
5.
旅運者觀點探討態度、涉入程度、群體影響力、行為意向與運具選擇行為的關連性—以台北地區為例
6.
以敘述性偏好法探討台鐵營運方式改變對旅運者運具選擇之影響
7.
高鐵通車前後台灣西部走廊旅客運具選擇行為之比較分析
8.
台灣高速鐵路離站接駁運具選擇之研究
9.
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於城際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
10.
高齡者醫療旅次運具選擇之研究
11.
高鐵營運後對城際旅運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南至台北城際運輸為例
12.
機場聯外運輸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
13.
不同交通資訊來源對城際通勤者路線選擇行為影響之研究
14.
應用分類樹探討運具選擇之研究-以嘉義大學學生例假日返鄉的運具選擇為例
15.
都市土地使用型態對消費性旅次運具選擇行為之影響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