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歷史分析文獻
HERE!雜誌(1999):〈大台北個性咖啡店報到囉!〉,《HERE!台北情報共鳴誌》。24:24-122。
HERE!雜誌(1999):〈味道滿分的咖啡店大蒐集〉,《HERE!台北情報共鳴誌》。台北東區特別號:140-149。
HERE!雜誌(2000):〈人氣NO.1咖啡店STARBUCKS終極研究〉,《HERE!台北情報共鳴誌》。30:105-107。
Living雜誌(2000):〈扣人心弦的咖啡杯組---豐富多彩的新生活美學概念〉,《Living生活便利》。38:48-57。
Living雜誌(2001a):〈黑色誘惑〉,《Living生活便利》。42:15。
Living雜誌(2001b):〈席捲臺灣咖啡的旋風〉,《Living生活便利》。42:16-17。
Living雜誌(2001c):〈咖啡人的咖啡經〉,《Living生活便利》。42:18-21。
Taipei Walker(2001):〈Coffee Mania!咖啡旋風席捲台北〉,《Taipei Walker》。34:57-103。
大成報(1995.03.16):〈咖啡革命,北高兩地打〉,22版。
大成報(1997.07.19):〈打開咖啡圖書館的大門〉,18版。
大成報(1997.09.06):〈廖水來,臺灣咖啡文化之父〉,18版。
幻余(1967):〈台北酒家演變史〉,《臺灣風物》。17(2):71-77。
文林(1994):〈三十五元咖啡店再掀一波平價革命〉,《商業週刊》。366:60-63。
王慧真譯(1996):《咖啡的藝術》。台北:綜合。
方淑宜(1998):〈讓門市人員為品牌加分〉,《商業現代化》。30:34-36。
行政院主計處(1999a):《台灣地區經社觀察表年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1999b):《民間消費型態統計》。
交通部觀光局(1999):《觀光統計年報》。
中央日報(1970.04.11):〈政府加強管理茶室及咖啡廳〉,3版。
中央日報(1976.03.01):〈咖啡館與問題青少年專題〉,9版。
中央日報(1997.07.30):〈波麗露---60年咖啡牛排香,永遠的貴族風味〉,14版。
中央通訊社(2000):《世界年鑑》。台北:中央通訊社。
中國農民銀行調查研究處編印(1993年度):《臺灣飲料工業之現況與展望》。
中華日報(1993.01.10):〈咖啡、中國菜也算絕配〉,15版。
中華日報(1994.12.15a):〈低價位搶灘〉,15版。
中華日報(1994.12.15b):〈美式便宜味淡、歐式精緻講究〉,15版。
中華日報(1995.04.24):〈咖啡店與下午茶〉,9版。
民生報(1979.03.07):〈國人對於吃的花費支出比例越來越低〉,1版。
民生報(1982.04.19):〈在污泥池開設「蓮苑」〉,6版。
民生報(1982.05.24):〈喝一個涼涼的夏天〉,5版。
民生報(1982.06.25):〈冷飲販賣機價格降低,自動銷售將成風氣〉,5版。
民生報(1982.08.09):〈咖啡消耗量,有增無減〉,5版。
民生報(1984.11.18):〈即溶咖啡有消費前景〉,32版。
民生報(1986.01.10):〈觀光旅館客房咖啡售價高得離譜〉,6版。
民生報(1987.01.03):〈以奇取勝,台中咖啡店的流變〉,5版。
民生報(1987.01.24):〈恢復速食業「平民消費」的原貌〉,2版。
民生報(1987.02.12):〈書香咖啡香系列報導五之一:書香咖啡屋 從北到南大流行〉,9版。
民生報(1987.02.13):〈書香咖啡香系列報導五之二:利潤雖薄 樂為傳播書香〉,9版。
民生報(1987.03.09):〈細細品味,浪漫而溫馨〉,5版。
民生報(1987.03.21):〈如何品味好咖啡〉,8版。
民生報(1987.03.22):〈莊豐田「執壺」賣GMP咖啡〉,7版。
民生報(1987.04.09):〈靜花園---結合藝術與自然〉,5版。
民生報(1987.04.17):〈咖啡店櫛次鱗比〉,5版。
民生報(1987.05.14):〈忘塵軒---以藝術饗客〉,5版。
民生報(1987.09.04):〈泡沫紅茶風靡台中〉,5版。
民生報(1987.09.05):〈成功嶺的特別假期---台中覓得清靜地〉,5版。
民生報(1987.11.05):〈速食店咖啡續杯〉,5版。
民生報(1987.11.26):〈飛天之美:咖啡屋新貌〉,8版。
民生報(1987.12.12):〈出國觀光人數破百萬〉,10版。
民生報(1987.12.25):〈步入富而精緻的生活〉,行憲紀念日特刊。
民生報(1989.12.1):〈文化風信〉,2版。
民生報(1991.01.04):〈ESPRESSO濃縮咖啡專輯〉,27版。
民生報(1991.03.23):〈魔鬼的顏色,天使的魅力---義大利咖啡,夠味〉,32版。
民生報(1991.03.30):〈北歐人是咖啡老饕〉,歐洲歐洲專題。
民生報(1991.09.02):〈研磨咖啡自動販賣機,現磨現煮,香濃新鮮〉,19版。
民生報(1991.10.11):〈塞納河左岸人文薈萃,咖啡飄香---圓頂充滿藝術熱情〉,24版。
民生報(1991.11.02):〈即飲咖啡競爭白熱化〉,19版。
民生報(1991.11.08):〈喝咖啡不知道Espresso,您就落伍了〉,16版。
民生報(1991.11.08):〈義大利咖啡魔鬼的魅力〉,17版。
民生報(1991.11.09):〈自己動手煮咖啡〉,17版。
民生報(1994.11.29):〈咖啡人口逐步成長〉,29版。
民生報(1995.12.20):〈台北餐館史,難忘波麗路〉,42版。
民生報(1996.01.12):〈歇歇腳,喝咖啡,才算到過巴黎〉,36版。
民生報(1996.04.12):〈即溶咖啡打出新訴求〉,25版。
民生報(1996.06.23):〈大台北美食導覽〉,27版。
民生報(1996.07.03):〈艾克斯賽尚家鄉景物迷人〉,37版旅遊專刊。
民生報(1996.12.25):〈咖啡香飄過長長的歷史〉,34版。
民生報(1996.12.25):〈風情萬種新世代咖啡廳〉,35版旅遊專刊。
民生報(1996.12.25):〈巴黎左岸咖啡館〉,36版旅遊專刊。
民生報(1996.12.25):〈香榭麗舍大道上喝杯咖啡〉,37版旅遊專刊。
民生報(1998.09.01):〈去年紅酒紅、今年咖啡香〉,27版。
民生報(1999.12.15):〈咖啡連鎖店千禧年雄心勃勃〉,9版。
丘彥明(1985):〈從波麗路到明星:三十年來文人與咖啡屋窺探〉,收藏於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圖書館文獻《飲食文化(一)》。
丘德真(2001.3.23-4.1,副刊151號):〈「走下街頭」遁入咖啡館:臺灣工運與巴黎公社130周年〉,《破報》。
白先勇(1990):〈難忘的咖啡屋〉,《光華雜誌》。15(2):102-105。
自由時報(1997.03.17):〈高貴不貴咖啡〉,30版。
自由時報(1999.09.04):〈兩百本雜誌,一杯卡布奇諾〉,38版。
自由時報(2000.08.16):〈即飲咖啡給你現煮咖啡香〉,33版。
自立晚報(1970.02.27):〈取締黑咖啡館〉,2版。
自立晚報(1970.04.12):〈青少年問題的癥結所在〉,1版。
休閒(1992a):〈從台北第一杯咖啡談起〉,《休閒》。35:12-15。
休閒(1992b):〈咖啡屋的心情旅行〉,《休閒》。35:16-48。
休閒(1992c):〈景翔---明星咖啡屋的那一段,成回憶〉,《休閒》。35:57。
光華畫報(1976):〈美好的週末〉,《光華畫報》。1(12):27-31。
朱承天(1987):〈飲食習慣改變、影響行銷決策〉,《突破》。26:64-67。
李行(1997):〈台北影話〉,《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pp.20-25。
李永隆(1985):《台北市民咖啡與茶消費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洪(1987):〈跳得放心,舞得開心〉,《光華雜誌》。12(2):9-15。李明軒(2000):〈臺灣咖啡文化的見證者-力代咖啡〉,《食品資訊》。176:62-65。
李超群(1998):〈蛻變中的咖啡專賣店:國際化、企業化經營新趨勢〉,《商業現代化》。30:30-33。
李澤治(1994):《吃在台灣》。台北:吃遍中國。
宋菊琴(1991):〈一首「吃」的流行曲〉,《光華雜誌》。16(2):10-27。
吳錫文(1996):《香醇咖啡》。台北:長圓。
阮美慧(1996):〈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東海中文系碩士論文。周月英(1993):〈誰的鄉愁?誰的歌?〉,《廣告雜誌》。30:25-27。
周治平(1997):《高雄版咖啡館、茶店續集》。台北:三久。
沈清松(1994):《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
林懷民(1974):《蟬》。台北:大地。
林屏生(1992):〈戰況激烈的咖啡戰場〉,《流通世界雜誌》。21:95-98。林呈綠(1994):〈誰能在咖啡市場裡與伯朗巨人玩?〉,《廣告雜誌》。34:20-23。林茂賢(1998.4.3):〈歌仔戲之簡史〉。網站資料來源:http://tacocity.com.tw/TWopera/study/type.htm
林柏蒼(1996):〈網路咖啡屋:卡布奇諾裡的網際空間〉,《網路通訊雜誌》。58:70-75。林淇漾(1999):〈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11:45-61。
林瑩、毛永年(1998):《愛上咖啡》。台北:商智。
林鐘雄(1987):《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邱坤良(1997):《台灣戲劇現場》。台北:玉山社。
邱坤良(1999):《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新新聞文化。
宜益(1976):〈臺灣的咖啡〉,《農產外銷市場》。270:7。
施麗薰(1998):《咖啡,Style》。台北:傳統色。
洪懿妍(1997a):〈史塔巴克斯效應,咖啡連鎖店大戰開打〉,《天下雜誌》。198:190-193。洪懿妍(1997b):〈史塔巴克斯傳奇〉,《天下雜誌》。198:194。美食世界(1991):〈咖啡情事〉,《美食世界》。4:130-141。
美食世界(1991):〈香醇咖啡,迷人心情〉,《美食世界》。7:92-95。
美食世界(1992):〈香醇的醞釀者---咖啡壺〉,《美食世界》。14:143。
美食世界(1992):〈咖啡暖香上心田〉,《美食世界》。15:44-47。
美食天下(1996):〈咖啡另一章---深度品味濃情世界〉,《美食天下》。52:62-64。
美食天下(2001):〈喝咖啡可別只是聊是非(六):喚醒復古風味 虹吸式沖煮法〉,《美食天下》。110:47-48。
美食天下(2001):〈臺灣的咖啡文化現象探討高峰會〉,《美食天下》。111:84-88。
美食天下(2001):〈摩卡壺:釋放咖啡的靈魂〉,《美食天下》。113:45。
姜捷(1985):〈一頁咖啡色的文學〉,收藏於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圖書館文獻《飲食文化(一)》。
時報週刊(1980):〈鄉土的香醇----臺灣咖啡豆的前途〉,《時報週刊》。124:66-70。
時報週刊(1997):〈速食咖啡35元卡味〉,《時報週刊》。1033:102-105。
時報週刊(1998):〈Cafe and Beans,非常咖啡迷,非常咖啡豆〉,《時報週刊》。1056:92-93。
時報週刊(1998):〈劉增祥咖啡豆裡淘金〉,《時報週刊》。1079:80-82。
時報週刊(1998):〈想開咖啡店,先看這一篇〉,《時報週刊》。1079:83-85。
時報週刊(1999):〈巴黎咖啡館之旅〉,《時報週刊》。1106:131-133。
時報週刊(1999):〈台南非常咖啡〉,《時報週刊》。1119:126-131。
時報週刊(1999):〈再忙,也要喝一杯咖啡〉,《時報週刊》。1123:107-109。
時報週刊(1999):〈普羅之Espresso〉,《時報週刊》。1125:150。
時報週刊(2000):〈再忙,也要賣你一杯咖啡〉,《時報週刊》。1140:99-101。
時報週刊(2000):〈人生不如一杯香醇咖啡〉,《時報週刊》。1170:124-127。
晏琪(1985):〈作家咖啡屋瑣談〉,收藏於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圖書館文獻《飲食文化(一)》。
翁台生(1976):《西門町的故事》。台北:龍年。
莊永明(1991):《台北老街》。台北:時報。
桂世平(1998):〈咖啡連鎖事業步步為營〉,《食品資訊》。147:44-46。徐世華(1985):〈茶藝館與咖啡屋的蛻變〉,《光華雜誌》。10(9):54-60。
徐光宇(1999):〈打造咖啡新王國〉,《動腦》。283:74-79。唐五(1967):〈臺北市西門今昔〉,《臺灣風物》。17(3):74-76。
野田岩次郎原著,林文譯(1969):《怎樣吃西餐》。台北:鴻文。
許介鱗(1996):《戰後臺灣史記》。台北:文英堂。
范碧珍(2000):〈懂得品味生活的畢德麥雅:100%藍山咖啡行銷案分析〉,《突破》。182:65-67。
陳若曦(1997):〈柳綠鵑紅 公圳〉,《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pp.30-31。
陳映真(1988):《美國統治下的臺灣》。台北:人間。
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
陳冠穎(1995):《生活社交禮儀》。台北:中華民國禮儀推展協會。
陳萃英、張靜如、徐雯(1983):〈不再「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光華雜誌》。8(9):56-66。
陳銘德(1995):〈罐裝咖啡飲料市場重訂位之研究〉。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慧美(1992):〈咖啡禮盒市場大觀〉,《禮品世界雜誌》。39:12-35。
敖蓓寧(1987):〈邁向個性化消費時代〉,《突破》。28:8-14。
黃仁(1995):〈五十年來台灣電影院業的滄桑話〉,《文訊》,83:121,頁32-36。
黃得時(1954):〈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上)〉,《台北文物》。3(2):13-25
黃媛姍(1960):《媛姍西餐譜》。台北:三民。
黃淑蘭(1998):〈臺灣即飲咖啡產業之經營策略與市場結構分析〉,《美和專校學報》。16:143-156。黃惠如(1994):〈三十五元咖啡連鎖店,告別浪漫咖啡便宜賣〉,《突破》。101:90-92。
張正(1986):〈滿室生香品咖啡〉,《突破》。15:25-37。
張清泉(1984):《咖啡購買行為研究》。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掌慶琳、盧瓊芳(1995):〈平價咖啡加盟連鎖店之探討〉,《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4):24-28。
彭蕙仙(1987):〈咖啡屋賺錢眼專題報導〉,《突破》。25:56-68。
蓉子(1990):〈「明星」在回憶中投影〉,《光華雜誌》。15(2):106-109。
楊永良(1999):《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的光與影》。台北:語橋。
楊澤主編(1999):《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趙崧(1980):〈臺灣歌廳的興盛與衰落:走板不荒腔〉,《時報週刊》。124:30-37。
葉石濤(1990):〈為什麼賴和先生是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著,張恆豪編,《賴和集》。台北:前衛。
葉肅科(1993):《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
葉維廉(1995):〈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收錄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pp.123-152。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臺灣電影史》。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9):《紅樓尋星夢:西門町的故事》。台北:博揚文化。
愛亞(1985):《曾經》。台北:爾雅。
蔡子瑋(1999):〈咖啡市場面面觀〉,《中華食品工業》。35:88-93。
蔡文婷(1992a):〈尋找工業傳家寶〉,《光華雜誌》。17(9):78-89。蔡文婷(1992b):〈那個年代〉,《光華雜誌》。17(9):90-93。蔡文芳(2000):〈星巴克人的誕生-都市咖啡消費空間的解讀〉。《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2:147-169。
蔡詩萍(1992):《不夜城手記》。台北:聯經。
連鎖店協會主編I(1995-1999年):《連鎖店年鑑》。台北:連鎖店協會。
經濟部統計處(1999):《中華民國經濟年鑑》。台北:經濟日報社。
臺北市文獻會(1998):〈臺北唱片業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直字125:1-17。
臺灣新生報(1999.02.02):〈臺灣咖啡文化〉,13版。
臺灣消費者生活形態研究中心(1998、1999):《行銷資料年鑑》。台北:總研社。
廖欽隆譯(1996):《咖啡事典》。台北:驊優。
簡丹(1996):《巴黎咖啡香》。台北:橘子。
錢嘉琪(1992):《咖啡心情》。台北:皇冠。
鄭天昊(1972):〈世界咖啡的產銷(下)〉,《農產外銷市場》。189:9-10。
鄭恆雄(1995):〈外來語言/文化「逼死」(V.S對抗)本土語言/文化---解讀王禎和的《美人圖》〉,收錄於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pp.291-308。
隱地(1992):《愛喝咖啡的人》。台北:爾雅。
謝里法(1972):《臺灣美術運動史》。台北:美術家。
謝里法(1984):《臺灣出土人物誌》。台北:美術家。
謝里法(1997):〈童話大稻埕〉,《台北記憶》。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pp.4-9。
蕭其來(1956):《台灣的咖啡》。台北:海外文庫。
蕭容慧(1987):〈現在流行什麼?看看這一代的青少年〉,《光華雜誌》。12(2):6-17。蕭容慧(1988):〈觀光,正是時候〉,《光華雜誌》。13(8):16-23。蘇麗華(1997):〈浪漫的咖啡藝術與經營〉,《卓越》。160:122-129。
劉宗德(1996):〈特種娛樂營業管理制度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研考會研究報告(出版編號:1280)。
劉永毅(1998):《周夢蝶:詩壇苦行僧》。台北:時報。
劉增祥(1998):〈處處咖啡香,專賣店蔚為風潮〉,《商業現代化》。30:27-29。
賴正哲(2001):〈在浴缸裡不耐久候-同志書店「晶晶書庫」做為同志社區想像的開端〉,《文化研究學會月報》。5: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21.htm
聯合報(1970.04.11):〈純喫茶.咖啡室比照特定營業,今後加強管理〉,3版。
聯合報(1970.04.12):〈家長的責任重於政府的責任---論「野人咖啡屋」事件引起的青少年新問題〉,2版。
聯合報(1983.10.04):〈咖啡茶室‧茶室咖啡、文字遊戲‧法律漏洞〉,7版。
聯合報(1984.01.23):〈春節腳步越來越近,各式禮品紛紛上市〉,3版。
聯合報(1985.12.29):〈咖啡飲料不致漲價〉,6版。
聯合報(1987.03.31):〈種咖啡好主意,將來外銷可好〉,8版中縣地方版。
聯合報(1987.04.03):〈種咖啡本省行不通〉,8版中縣地方。
聯合報(1988.07.31):〈酒館咖啡純喫茶,不再列為特定營業〉,15版。
聯合報(1995.10.25):〈蚊子電影院,懷舊首輪院線〉,15版。
聯合報(1997.03.14):〈西雅圖極品咖啡搶先登台〉,23版。
聯合報(1997.03.26):〈老牌咖啡店,長壽秘方〉,39版。
聯合報(1998.11.13):〈咖啡店春秋戰國,伊是開設旗艦店〉,19版。
聯合報(2000.04.08):〈包裝咖啡有請異國風味入味〉,35版。
羅門(1989):〈「明星」咖啡屋浮沈記〉,《光華雜誌》。15(2):109。
貳、學術研究文獻
一、中文文獻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pp.27-45。
陳敏郎(1996):〈布勞岱論文明的成長〉,《思與言》。34(1):1-33。
張廣智、張廣勇(1992):《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台北:淑馨。
劉維公(1999):〈布爾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兼論現代社會中的社會學危機〉,《社會理論學報》。2(2):347-374。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臺大社會學刊》。28:189-228。
賴建誠(2000):〈布勞岱(Braudel, Fernand)的史學概念重探〉,《當代》。159:102-121二、英文文獻
Appleby, Joyce and Hunt, Lynn and Jacob, Margaret著,薛絢譯(1996):《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
Baudrillard, Jean(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Louis:Telos Press.
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臺北:時報。
Benjamin, Walter著,陳永國、馬海良譯(199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本雅明文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ocock, Robert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Bourdieu, Pierre.(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Boston,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1986).The Aristocracy of Culture, in Society: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Sage. pp.164-193.
Bourdieu, Pierre.(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MA:Basil Blackwell.
Bourdieu, Pierre.(1998). Practice Reason :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
Braudel, Fernand.(1979),施康強、顧良譯(1999):《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一)(卷二)》。臺北:貓頭鷹。
Collingwood, Robin George.(1889-1943),黃宣範譯(1981):《歷史的理念》。台北:聯經。
Douglas, Mary.(1972). Deciphering a meal. Carole Counihan and Penny van Esterik(eds.), in Food and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 pp. 36-54.
Douglas, Mary(1981). Food and culture : measuring the intricacy of rule systems. in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vol.20(1).pp1-35.
Douglas, Mary and Isherwood, Baron.(1996). The World of Goods: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consump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Featherstone, Mike.(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Sage.
Gans, Herbert J.,韓玉蘭譯(1985):《雅俗之間: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台北:允晨。
Heidegger, Martin(1927). Being and Time. Trans. By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New York : Harper & Row.
McCracken, Grant.(1988).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cKendrick, Neil.(1982).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aniel(1981).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Cambridge, MA:Basil Blackwell.
Mintz, Sidney Wilfred(1986).Sweetness and power :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Palmer, Richard E.,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Roche, Daniel.(2000). A history of everyday things : the birth of consumption in France, 1600-1800; translated by Brian Pearce.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y, Rosenzweig(1991). The Rise of Saloon. in 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 :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cultural studies. Chandra Muderji & Michael Schudson (ed.). CA.: California of University.
Warde, Alan.(1997). Theories of consumption and the case of food. in Consumption, food and taste. Thousand Oads, CA: Sage. pp.180-204.
Williams, Raymond(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1961):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The Hogarth Press.
Williams, Raymond(1981):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uthnow, Robert. Davison Hunter, James. Bergesen, Albert. Kurzweil, Edith.,王宜燕、戴育賢譯(1994):《文化分析》。臺北:遠流。
Y. H. Hui ed. (1992). Encyclopedia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 New York :Chichester. pp.44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