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3: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詠順
研究生(外文):Chang Yung-Shun
論文名稱:莫札特四十一號交響曲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nduc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Mozart's "Jupiter-Symphony" k.551
指導教授:方銘健方銘健引用關係郭聯昌
指導教授(外文):Fan Ming-GengKoe Lien-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莫札特四十一號交響曲
外文關鍵詞:The Conduc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Mozart's "Jupiter-Symphony" k.551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6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莫札特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音樂神童,他的音樂可以說是渾然天成,不需加以修飾就如此的美妙動聽,就像是上帝透過他來表達祂的聲音,真是令人不得不折服於他的天份與才氣。
莫札特在1788年六月下旬至八月上旬的短短六個星期之內,一口氣寫出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號三首交響曲,可謂是音樂史中的一大奇蹟,這三首作品的結構完美、情感深湛,無一不是莫札特的傑作。
他的四十一號交響曲,可說是讓人不斷玩味的一首交響曲,因為沒有人確實知道他做這一部交響曲真正的目的與動機。所以促使筆者有一股衝動,想要好好的研究這一部交響曲。
而莫札特41號交響曲為什麼被稱作“JUPITER”?而且他和“JUPITER”到底有什麼關聯?這些也是筆者急於想要知道的事情。
莫札特在他的41號交響曲當中所用的配器,可以說是他所有交響曲當中使用最多的一首曲子,也因此影響了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的樂器配置,當然當中還有許多影響的部分在其中。
這一首交響曲曾被許許多多的不同的指揮家以不同的手法詮釋過,這一方面更是筆者最有興趣的部分,所以一切的一切在在吸引筆者去研究它,也就是筆者研究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標
在筆者在平時閱讀總譜的時候,一遇到有問題的音符,,一定想辦法蒐集多種的版本對照比較,而在對照比較之下,常常發現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版本之中,就有不同的解釋,同時也有其他的問題產生。
而這一些情況,一直是大家在研究莫札特的音樂,甚至是其他作曲家的大作之中,經常遇到的事情;有鑑於此,總譜的分析以及樂曲的詮釋,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而總譜的樂曲分,筆者會盡量的要求到巨細靡遺;除了調性或者是和聲的進行的分析是必要的工作之外,筆者特別強調樂句的處理;因為筆者依照各個不同的一些資料分析,發現每一個指揮所處理樂句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往往會在風格判斷上造成很多的問題,而筆者會想盡辦法,盡力做到更接近原本莫札特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指揮的詮釋對這首曲子來說,應該是會有不小的差距。筆者曾比較過至少七至八個版本,察覺不同的指揮詮釋這一首莫札特四十一號交響曲,甚至一個指揮在不同的年紀,就有很大的不同之處,而不論是速度、強弱、表情的詮釋或者是平衡。
樂譜的正確性,對一個學指揮的人來說固然很重要,深入了解作曲家的時代背景、創作歷程、生活環境、創作思想以及生平等等更是指揮者不可忽視的;筆者非常慶幸,就讀研究所的時期,就有研究莫札特四十一號交響曲的機會,在擬定計劃時將有關資料列為研究的項目,而在研究後,不但解決了問題之處的查證,也徹底的了解一位偉大的作曲家,是如何的將自己的想法,能夠透過音樂傳達給每一個人,而且不但如此還能歷久彌新。
第三節 研究步驟
首先,筆者參考一些有聲資料如:光碟片(CD、VCD)、錄音帶等,並詳加比較這些有聲資料中的樂團和指揮,所要求的速度以及強弱音的處理,甚至弦樂的弓法,筆者都有好好的研究一番;再者現在市面上所能找得到的樂譜畢竟有限,筆者只能在總譜的選擇上,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資料的蒐集和總譜的比對,在實際所花的時間上,比想像要費時的多。對於這一首曾被世界上的無數的樂團演奏過無數次,內容的詮釋上竟然有如次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更是耐人尋,為了找出問題真正的根源,資料的範圍就越來越廣泛,層次也越來越深入,很多原來被忽略的小枝節,也就變的越來越重要,這一切都是在我當初所使料未及的,
研究的工作越深入,越有趣味,精讀名家之言,細賞名家之樂,真是博大精深,然而筆者優游其中,雖偶有所得卻是雀躍不已,終日埋首書前亦不覺為苦。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標 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莫札特交響曲概論 4
第二節 四十一號交響曲的創作背景 4
第三章 作者生平 7
第一節 童年時期 7
第二節 童年後的學習及創作歷程 9
第四章 樂曲分析 16
第一節 第一樂章 16
第二節第二樂章 28
第三節第三樂章 36
第四節第四樂章 40
第五節 分句 52
第五章 指揮詮釋 56
第一節 第一樂章 56
第二節 第二樂章 63
第三節 第三樂章 68
第四節 第四樂章 70
結論 78
參考書目 80
附錄:(莫札特四十一號交響曲總譜)

方銘健。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市:全音出版社,民86年。
林勝儀譯。 莫札特I,音樂之友社編。台北市:美樂出版社,民89。
國明譯。 莫札特交響曲,Staley Sadie。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民86。
張大勝。合唱指揮研究。七版。台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7年。
音樂之友社編。莫札特。作曲家別名曲珍藏板。林勝儀譯。台北市:美樂出版社,民89年。
廖年賦。管絃樂指揮研究。四版。台北市:大陸書店,民85年。
潘保基譯。 莫札特其人其事(Mozart: The Man and the Artist),Kerst and Krehbiel。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民84。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七版。台北市:大陸書店,民77。
外文書籍
Elaine sisman Mozart The ‘Jupiter’Symphon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Max Rudolf. The Grammar Of Conducting,3rded .New York: Shirmer books,1995.
Preston Stedman. The Symphony, 1st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1979.
Stanley Sadie The New Grove®‘MOZART’,Papermac 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2.
W.J.Turner MOZART The men and His Works ,London: Victor Gollancs LTD ,193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