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4: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詩蕙
研究生(外文):Shih-Hui Chen
論文名稱:消費者特性與行動通訊廣告態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指導教授:楊銘賢楊銘賢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消費者特性傳統廣告網際網路廣告行動通訊廣告廣告態度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3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無線通訊科技刻正蓬勃發展,在手機業務開放的民營化,和各家手機業務大力促銷之下,造就了平均一人一手機的行動通訊環境,如何在這潛力無窮的行動市場上,找出新商機?廣告是一個不錯的途徑。而廣告業主或廣告公司面對這新興的通路時,能瞭解手機消費者的特性是首要因素,這正也是本研究欲探討的主題。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消費者特性與其對行動通訊廣告態度的關係。透過對消費者特性及可能的行動通訊廣告模式之文獻探討,調查消費者對這些模式的接受度,然後根據實際調查結果,分析這些模式是否與消費者特性有明顯的關連。其研究結果可做為欲在行動通訊上從事廣告業者之參考。以下為本研究的研究發現:
1.年齡及教育程度對行動通訊廣告的認知和意願態度有顯著關係。
2.不同年齡、行業別、年收入及教育程度的消費者對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有明顯的差異。
3.性別、年齡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塑造及即時訊息廣告的偏好。
4.消費者使用手機及網際網路的型態對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和意願態度有明顯的差異。
5.消費者對行動通訊廣告認知態度與意願態度有明顯的關係。
6.消費者對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與消費者對行動通訊廣告的意願態度有明顯的關係。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great progress of wireless technology made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o popular that right now, in Taiwan, almost everyone has one handset in average. In such circumstance, are there any new business chances that can be seized? Advertising might be a good one. Nevertheless, the first thing that advertisers or advertising companies have to do is to understand customers more before using this new media or new channel as a tool, and this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for.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The first step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mobile advertising methods by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fter that,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a survey to examine if there was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Th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should be useful for those advertisers who intend to use mobile communication as a media of advertis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following:
1. The consumers’ cognitive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ir age and education levels.
2. The consumers’ affective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ir age, occupation, annual income and education levels.
3. The sexual and age of consumers will affect their preference to brand-shaping and location-based advertising method.
4. The time of us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Internet will influence the intentional attitude as well as affective attitude.
5. There is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cognitive attitude and intentional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6. There is also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affective attitude and intentional attitude to mobile advertising.
目 錄
頁次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II
致 謝 詞 IV
目 錄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消費者特性 6
第二節 傳統廣告 12
第三節 網際網路廣告 15
第四節 行動通訊廣告 22
第五節 廣告態度 26
第六節 文獻評析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假說 33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工具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45
第一節 描述性分析 45
第二節 人口統計特性與使用型態及行動通訊廣告態度之關係 59
第三節 使用型態與行動通訊廣告態度之關係 67
第四節 行動通訊廣告認知、情感與意願之關係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結果 75
第二節 實務上的應用建議 7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9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80
參考文獻 81
一、中文部份 81
二、英文部份 83
附 錄 86
表 次
表2-1 一般消費者特性 7
表2-2 文獻探討重點 32
表3-1 問卷設計 38
表3-2 研究變數之衡量 40
表3-3 問卷回收狀況 41
表4-1 樣本人口統計特性描述性統計 46
表4-2 使用型態描述性統計 48
表4-3 行動通訊廣告的認知態度描述性統計 50
表4-4 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描述性統計 (1) 52
表4-4 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描述性統計 (2) 53
表4-4 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描述性統計 (3) 54
表4-5 行動通訊廣告的偏好態度描述性統計 55
表4-6 行動通訊廣告的偏好態度描述性統計 56
表4-7 行動通訊廣告的意願態度描述性統計 (1) 57
表4-7 行動通訊廣告的意願態度描述性統計 (2) 58
表4-8 人口統計特性與其使用手機經驗及網際網路型態卡方檢定 59
表4-9 人口統計特性與其對行動通訊廣告認知態度之卡方檢定 60
表4-10 人口統計特性與其對行動通訊廣告的情感態度之卡方檢定 62
表4-11 性別與行動通訊廣告偏好態度之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63
表4-12 年齡與行動通訊廣告偏好態度之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63
表4-13 行業別與行動通訊廣告偏好態度之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64
表4-14 平均收入與行動通訊廣告偏好態度之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64
表4-15 教育程度與行動通訊廣告偏好態度之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65
表4-16 人口統計特性與其對行動通訊廣告的意願態度卡方檢定 66
表4-17 使用型態與其對行動通訊廣告認知態度之積差相關分析 67
表4-18 使用型態與其對行動通訊廣告情感態度之積差相關分析 68
表4-19 持手機經驗之廣告模式偏好的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69
表4-20 手機平均費用之廣告模式偏好的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70
表4-21 使用網際網路時間之廣告模式偏好的變異數分析與沙菲檢定 70
表4-22 使用型態與接受行動通訊廣告的意願態度之積差相關分析 71
表4-23 廣告認知態度與意願態度之積差相關分析 72
表4-24 廣告情感態度與意願態度之積差相關分析 73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 5
圖2-1 消費者特性的一般性與特殊性連續尺度 7
圖2-2 層級效果模式圖 28
圖2-3 Roseberg and Hovland 之態度概念圖 29
圖3-1 本研究的觀念性架構 33
圖3-2 本研究的虛無假說架構圖 3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丁昌言,店頭行銷媒體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 以感官式貨架招貼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0。
2. 方蘭生,傳播原理,台北:三民,1984。
3. 曲文奎等,廣告基礎知識,台北;書泉,1995。
4. 江芳韻,我國行動電話服務消費價值之研究─系統行銷策略試擬,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 吳慧純,服務品質與情感成份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6. 吳顯東,Wireless Internet發展分析,資訊工業透析,2000。
7. 宋誌凱,生活型態中環境轉移在旅館控制系統之設計研究,大業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8. 沈蕾綜,談漫天撒網的行動廣告,http://www.104ad.com.tw/school_iamasia.asp,05/01/2002。
9. 林郁芳,聯合廣告與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0. 林惠玲、陳正倉,應用統計學,台北:雙葉書廊,2000。
11. 洪賢智,廣告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2001。
12. 唐麗英、彭昭英,SAS 123.,台北:儒林,2000。
13. 馬繼康,廣告學Q&A,台北:風雲論壇,2000。
14. 張惠清,WAP搭配GPRS如虎添翼,大成報,2000。
15. 張毅志,B2C電子商務對於貨運業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0。
16. 張毅志,網際網路交易潛在消費者特性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17. 郭貞,地域差異、社會階層對臺灣地區民眾之外顯示消費、綠色消費傾向與送禮文化之影響,廣告學研究,1997。
18. 陳佳賢,全球行動廣告發展現況,資策會MIC電子商務透析,2001。
19. 陳照明,師範學院學生體育教學專業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20. 游恆山,消費者行為心裡學,台北:五南,1996。
21. 黃俊英,企業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94。
22. 黃俊嘉,網路廣告互動功能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以標題式廣告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23. 黃昭泰,實用廣告學,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1989。
24. 黃偉銘,網際網路上消費者特徵對購買高科技產品意願影響之研究,大業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25. 黃馨瑤,內容網站型態與橫幅廣告表現方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26. 楊文壽,行動電話手機消費者之涉入程度及購買決策相關因素之關聯性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27. 漆梅君,透視消費者,台北:學富,2001。
28. 劉淑凰,台灣近代廣告文化訴求趨勢與不同文化訴求對情感激起度與廣告態度,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998。
29. 樊志育,廣告學原理,台北:三民,2001。
30. 蔡東波,品牌概念形象與資訊曝露量對廣告效果的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999。
31. 魏錫玲,行動電話消費者購買行為及其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北部地區居民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2. 羅梅英,手機廣告風行行動媒體漸成形,http://magazine.pchome.com.tw/ebusinessweekly/049/ebusinessweekly_7-1.html,06/25/2002。
33. 羅曉畹,網路廣告刊登與訴求類型對廣告效果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34. 蘇良育,廣告效果傳遞與說服力之關係-以平面廣告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35. 顧萱萱、郭建志,消費者行為學,台北:雙葉書廊,2001。
二、英文部份
1. Allport, G.,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Attitudes Worchester, Vol 2, MA: Clark University, 1935.
2. Barker, C. and Gronne, P., “Advertis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1996, http:// www.samkurser.dk/ advertising, 01/27/2002.
3. Datamonitor, “Wireless Advertis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2001.
4. Edell, J. A., “The Power of Feelings in Understanding Advertising Effe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4, 1987, pp. 421-433.
5. Hoffman, D. L. and Novak, T. P.,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 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6, pp. 50-68.
6. Hoffman, D. L., Novak, T. P., “Commercial Scenarious for the Web: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1995,
http://www.ascus.org/jcmc/vol1/issue3/hoffman.html, 01/28/2002.
7. Ha, L., “Observations: Advertising Clutter in Consumer Magazines: Dimensions and Effec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36, No. 4, 1993, pp. 76-84.
8. Hoyer, W. O. and Maclnnis, D. J., Consumer Behavior, Houghton Mifftin Company, 1997, p. 329.
9. John C. M., Consumer Behavior, Prentice-Hall, INC, 1995, p. 259.
10. Krech, D., Richard, S. C. and Egerton, L. B., Individual in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62.
11. Lavidge, R. J. and Steiner, G. A., “A Model For Predictive Measurements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1, pp. 59-62.
12. Mitchell, A. A. and Olson, J. C., “Are Product Attribute Beliefs the Only Mediator of Advertising Effects on Brand Attitud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8, 1981, pp. 318-332.
13. Mackinzie, S. B., Richard. J. L. and. Belch, G.E., “The Role of Attitude Toward the Ad as a Metiator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A Test of Competing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3, 1986, pp. 130-143.
14. Mowen, J. C., Consumer Behavior, 4nd Edition, New York: McMillan, 1995.
15. Peter, J. P. and Olson, J. C.,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95.
16. Reynolds, F. D. and Wells, W.D., Life 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1974.
17. Schiffman, L. G. and Kanuk, L. L.,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p. 4, 1991.
18. Solomon, M., Consumer Behavior, 3nd Edition,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1996.
19. Shimp, T. A., “Attitude Toward The AD AS A mediator of Consumer Brand Choi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 10, No.2, 1981, pp. 9-15.
20. SRI, Values and LifeStyle2, 1989, http://www.sric-bi.com/VALS/surveynew.shtml, 02/26/200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