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1: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宗宏
研究生(外文):Chen-Tsung Hung
論文名稱:工作流程運用於電信產業機房服務系統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pplication of Workflow on Service Level Aggrement in Telecomunication Industry
指導教授:張佑康
指導教授(外文):Yukon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義守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中文關鍵詞:電信產業工作流程機房工作流程服務系統
外文關鍵詞: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Workflowworkflow-based NOC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在電信產業中,工作流程自動化可快速反應市場與客戶需求,縮短流程作業時間。例如當客戶透過網際網路完成下單訂購程序後,經由接單工作流程系統,訂單可自動傳遞至相關人員手中,包括訂單審核、機房建置排程到資源管理乃至後續的業務作業及決策支援、客戶服務等一連串的企業流程,只要透過事前的流程定義、相關資訊設計等,工作流程系統即可執行資訊傳遞的工作。
隨著WTO開放台灣電信相關產業可由外商經營之後,電信公司如何能建置有效的工作流程自動化系統,將會對整個公司的營運有重要的影響。而機房工作流程服務系統,於電信產業工作流程自動化系統中佔有一個很重要的腳色;雖然電信產業工作流程自動化系統非常龐大與複雜,實際上的執行有一定程度的困難,但是面對現今變動頻繁的客戶需求,機房工作流程服務系統可提供企業完成客戶接單、客戶更換線路等業務,換句話說,就是電信產業獲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automated workflows can react to demands from clients and markets quickly and reduce processing time of related tasks. For instance, once a client finishes an order entry on Internet, the order will be delivered automatically to relevant personnel for processing via a simple workflow-based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In such a process, delivery of information required in various tasks -- such as verification of orders, network operating center facility scheduling, resource management, as well as follow-up tasks, such as decision-making support and customer services -- can be achieved in a workflow system with proper advanced specification of flow definition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Since acceding to WTO, Taiwan allows foreign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a range of relevant domains of telecommunications. The ability to build an effective automated workflow system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peration of an entire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y. In particular, a workflow-based NOC (Network Operating Center)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automation of existing workflow in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lthough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 workflow-based NOC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can quickly adapt to changing user requirements and offer vital services such as customer ordering and circuit changing request. Such a system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profitability of a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y.

中文摘要‧‧‧‧‧‧‧‧‧‧‧‧‧‧‧‧‧‧‧‧‧‧‧‧‧‧I
Abstract ‧‧‧‧‧‧‧‧‧‧‧‧‧‧‧‧‧‧‧‧‧‧‧‧‧II
誌謝‧‧‧‧‧‧‧‧‧‧‧‧‧‧‧‧‧‧‧‧‧‧‧‧‧‧‧IV
目錄‧‧‧‧‧‧‧‧‧‧‧‧‧‧‧‧‧‧‧‧‧‧‧‧‧‧‧V
圖目錄‧‧‧‧‧‧‧‧‧‧‧‧‧‧‧‧‧‧‧‧‧‧‧‧‧‧VIII
表目錄‧‧‧‧‧‧‧‧‧‧‧‧‧‧‧‧‧‧‧‧‧‧‧‧‧‧‧X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背景資料‧‧‧‧‧‧‧‧‧‧‧‧‧‧‧‧‧‧‧‧‧‧3
2.1電信產業相關業務介紹 ‧‧‧‧‧‧‧‧‧‧‧‧‧‧‧‧‧‧3
2.2電信產業相關設備專有名詞簡介 ‧‧‧‧‧‧‧‧‧‧‧‧‧‧6
2.3相關非電信產業專有名詞簡介 ‧‧‧‧‧‧‧‧‧‧‧‧‧‧‧11
第三章 現有業務及系統之簡介與分析 ‧‧‧‧‧‧‧‧‧‧‧‧‧14
3.1 電信業務簡介‧‧‧‧‧‧‧‧‧‧‧‧‧‧‧‧‧‧‧‧‧‧14
3.2電信機房服務流程整合性之研究 ‧‧‧‧‧‧‧‧‧‧‧‧‧‧18
3.2.1 產品介紹:喬蓬科技 Webflow‧‧‧‧‧‧‧‧‧‧‧‧‧‧19
3.2.2 產品介紹:鼎新電腦EASY Flow及FlowERP‧‧‧‧‧‧‧‧‧21
3.2.3 產品介紹:HP之Process Manager and Chang Engine‧‧‧‧23
3.3 Workflow產品綜合分析‧‧‧‧‧‧‧‧‧‧‧‧‧‧‧‧‧‧28
第四章Workflow系統相關說明與架構 ‧‧‧‧‧‧‧‧‧‧‧‧‧29
4.1 本研究整體架構簡介‧‧‧‧‧‧‧‧‧‧‧‧‧‧‧‧‧‧29
4.2目前Workflow種類與技術相關說明‧‧‧‧‧‧‧‧‧‧‧‧‧30
4.3 EOS及Co-Location接單系統、電信機房監測系統架構說明‧‧‧‧34
4.3.1 EOS技術相關說明 ‧‧‧‧‧‧‧‧‧‧‧‧‧‧‧‧‧‧‧35
4.3.2 EOS(電信線路接單)主架構‧‧‧‧‧‧‧‧‧‧‧‧‧‧‧36
4.3.3 EOS網站主架構說明 ‧‧‧‧‧‧‧‧‧‧‧‧‧‧‧‧‧‧39
4.3.3.1 接單類別子系統 ‧‧‧‧‧‧‧‧‧‧‧‧‧‧‧‧‧‧40
4.3.3.2 網站建置子系統 ‧‧‧‧‧‧‧‧‧‧‧‧‧‧‧‧‧‧‧43
4.3.3.3 系統管理子系統 ‧‧‧‧‧‧‧‧‧‧‧‧‧‧‧‧‧‧‧43
4.3.3.4產品上架子系統‧‧‧‧‧‧‧‧‧‧‧‧‧‧‧‧‧‧‧‧44
4.3.4 EOS系統相關作業程序說明 ‧‧‧‧‧‧‧‧‧‧‧‧‧‧‧‧44
4.4 Co-Location接單系統主架構‧‧‧‧‧‧‧‧‧‧‧‧‧‧‧‧45
4.4.1 設備申請子系統 ‧‧‧‧‧‧‧‧‧‧‧‧‧‧‧‧‧‧‧‧46
4.4.2機房設備Co-Location系統相關作業程序說明‧‧‧‧‧‧‧‧‧48
4.5 SLA種類與技術相關說明‧‧‧‧‧‧‧‧‧‧‧‧‧‧‧‧‧‧49
4.5.1 SLA系統主架構 ‧‧‧‧‧‧‧‧‧‧‧‧‧‧‧‧‧‧‧‧52
4.5.2 設備監控常駐程式說明 ‧‧‧‧‧‧‧‧‧‧‧‧‧‧‧‧‧52
4.5.3設備監控管理程式說明 ‧‧‧‧‧‧‧‧‧‧‧‧‧‧‧‧‧53
4.5.4設備狀態查詢(SLA Web Portal)程式說明 ‧‧‧‧‧‧‧‧‧54
4.5.5 SLA系統相關作業程序說明 ‧‧‧‧‧‧‧‧‧‧‧‧‧‧‧‧54
4.6 本研究Workflow主架構 ‧‧‧‧‧‧‧‧‧‧‧‧‧‧‧‧‧‧55
4.6.1 人事編組樹建置子系統之架構 ‧‧‧‧‧‧‧‧‧‧‧‧‧‧55
4.6.2 任務編組樹建置子系統之架構 ‧‧‧‧‧‧‧‧‧‧‧‧‧‧56
4.6.3 會簽及撤簽功能之架構與說明 ‧‧‧‧‧‧‧‧‧‧‧‧‧‧58
4.6.4 代理功能之架構與說明 ‧‧‧‧‧‧‧‧‧‧‧‧‧‧‧‧‧59
4.6.5 其他功能之架構與說明 ‧‧‧‧‧‧‧‧‧‧‧‧‧‧‧‧‧59
4.6.6 系統畫面及架構說明 ‧‧‧‧‧‧‧‧‧‧‧‧‧‧‧‧‧‧60
4.6.7 Workflow填寫表單及簽核程序說明 ‧‧‧‧‧‧‧‧‧‧‧‧64
4.7 Workflow串接各系統相關說明與架構‧‧‧‧‧‧‧‧‧‧‧‧‧67
4.7.1 EOS(電信線路電子接單子系統)串接Workflow ‧‧‧‧‧‧‧68
4.7.2 電信機房Co-Location接單串接Workflow ‧‧‧‧‧‧‧‧‧69
4.7.3 SLA服務管理說明 ‧‧‧‧‧‧‧‧‧‧‧‧‧‧‧‧‧‧‧69
4.7.4 Workflow流程控管說明 ‧‧‧‧‧‧‧‧‧‧‧‧‧‧‧‧‧70
第五章 結論及未來方向 ‧‧‧‧‧‧‧‧‧‧‧‧‧‧‧‧‧‧‧71
參考文獻‧‧‧‧‧‧‧‧‧‧‧‧‧‧‧‧‧‧‧‧‧‧‧‧‧‧73
附件
附件1三家新固網業者已推出服務項目一覽表 ‧‧‧‧‧‧‧‧‧‧74
附件2 ISP 公司服務項目與特色比較表 ‧‧‧‧‧‧‧‧‧‧‧‧75
附件3 ADSL服務商的比較表 ‧‧‧‧‧‧‧‧‧‧‧‧‧‧‧‧‧‧79
附件4 ISP公司機房管理方式 ‧‧‧‧‧‧‧‧‧‧‧‧‧‧‧‧‧‧80

[1]交通部電信總局,1958,電信法,http://www.dgt.gov.tw/Chinese/regula
tions/5.1/Telecom-Acts.shtml
[2]交通部電信總局,2000,第一類電信事業資費管理辦法,http://www.dgt.go
v.tw/Chinese/regulations/5.3/5.3.2/890919.shtml
[3]劉偉國,2001,固網專輯,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cable
/main.htm
[4]台灣網路資訊中心,http://map.twnic.net.tw
[5]蔡志宏,1999,消費者報導雜誌, ISP公司服務項目與特色
[6]蔡志宏,1999,解讀ISP服務品質調查表,http://www.consumers.org.tw/
isp1234-1.htm
[7]江龍樺, 2000,電信自由化後電信服務市場之成形與管理
[8]蔡啟民,2000,2,廣磁通訊:企業網路委外處理趨勢成主流, http://
www.grandsoft.com/cm/073/atr737.htm
[9]朱治強,2000.7,廣磁通訊:MultiVoice為電信業者注入新營收,http://ww
w.grandsoft.com/cm/078/amc782.htm
[10]吳耀明,2001,6,電信服務事業顧客關係管理之研究-蔡憲唐-90
[11]林琬儒,1999,電話服務中心之服務品質分析︰以中華電信障礙服務為例
[12]電子時報,2001/08,SAN及NAS的架構比較
[13]周世雄,喬篷科技, http://www.asp.com.tw/wf2001HP/index.htm
[14]鼎新電腦,http://www.dsc.com.tw/product/workflow1/workflow.htm
[15]惠普科技,http://www.ice.hp.com/cyc/af/00/showfile.cgi?101-0008
Hollingsworth,1995,WFMC,http://www.wfmc.org/standards/docs/tc003v11.pdf
[16]黃國賢,http://sample.ctc.edu.tw/教師/黃國賢/html/第一組-19/Eo
s.htm
[17]雷震科技,QUISAR series system,http://www.legend.net.tw/vstar/app-m
2.htm
[18]JAMIE WARTER,2001,Real-time SLA monitoring tools, http://www.nwfusi
on.com/news/tech/2001/0115tech.html#link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美智(2001)。教育推廣列車出發-九十年教育人員利用博物館研習。蘭陽博物,第三期,頁32-34。
2. 秦裕傑(1998)。博物館法公聽會後記。博物館學季刊,第十二卷第四期,頁105-112。
3. 林慈淑(2001)。「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確。東吳歷史學報,第七期,頁139-172。
4. 林奠鴻(2001)。從蘭博家族到家族協會。蘭陽博物,第三期,頁9-10。
5. 林勝義(1997)。博物館功能與民眾之終生學習。博物館學季刊,第十一卷第四期,頁7-11。
6. 周家安(2001a)。歷史再現於蘭陽博物館-蘭陽博物館基地的發現。蘭陽博物,第二期,頁20-22。
7. 呂理政(2001b)。與蘭博家族夥伴共勉勵-賀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蘭陽博物,第三期,頁10-13。
8. 朱堯麟(2001)。開啟教師與博物館的對話-2001年宜蘭縣教師社區博物館教育巡禮活動記實。蘭陽博物,第三期,頁40-43。
9. 江韶瑩(2001)。地方博物館與產業文化保存。蘭陽博物,第二期,頁4-10。
10. 江天健(1998)。歷史教學與電腦模擬遊戲。社會科教育學報(竹師),第一期,頁53-72。
11. 陳國寧(1992)。博物館專業與博物館訓練。博物館學季刊,第六卷第四期,頁3-8。
12. 陳國寧(1999)。社區博物館的營運管理。文化視窗,第十期,頁20-24。
13. 曾小英(1996)。英國的生態博物館舉隅-鐵橋谷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第十卷第一期,頁33-39。
14. 游瑰玲(1999)。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活動單設計過程及成果應用。科技博物,第三卷第一期,頁22-26。
15.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第十卷第一期,頁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