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5: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素惠
研究生(外文):su-hui Tsai
論文名稱:高雄市十八歲以上成人檳榔、菸、酒盛行率及對健康危害之調查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on of Prevalence on Areca Quid Chewing,Smoking and Drinking in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楊奕馨老師
指導教授(外文):Yi-Chen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高雄醫學大學
系所名稱: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牙醫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嚼食檳榔抽菸喝酒盛行率健康認知態度
外文關鍵詞:Betel Quid chewingSmokingAlcohol drinkingprevalenceheaith conscienceattitu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4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主要針對高雄市十一個行政區,十八歲以上成人對檳榔、菸、酒盛行率及檳榔對健康危害之調查分析不同性別、年齡層、教育程度、職業別之盛行率及認知、行為、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以民國八十八年底設籍高雄市年滿十八歲以上居民為調查以分層多階段集束抽樣調查法(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抽樣機率以等比隨機抽樣(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 design)方式, 以區域分為八個層級,樣本數採面對面實地家庭訪視共完成訪視436份問卷 。問卷輸入MS Access 設計資料鍵入,完成建檔再以SA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整理及利用JMP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高雄市十八歲以上成人嚼食檳榔盛行率方面曾有嚼食習慣者為10.22%(男性20.51%,女性0%),抽菸盛行率曾有抽菸習慣者為23.17%(男性45.26%,女性1.22%),喝酒為2.99%(男性5.16%,女性0.81%),本市市民對檳榔的認知平均分數為58.3分,對檳榔的態度平均得分為 2.95分,顯示本市市民對檳榔認知不足,而態度方面較多採取中立的態度,而且年齡越大、教育程度越低則認知越不足,在衛生教育的認知更需加強,檳榔、菸、酒對社會、環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是公共衛生嚴重問題,針對高危險族群進行口腔黏膜篩檢工作,以建立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目標,加強宣導拒食檳榔、菸、酒等不良習慣並且研發有效率戒食方案,以期能做好防治工作維護市民健康。
關鍵字:嚼食檳榔、抽菸、盛行率、嚼食檳榔認知、態度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areca quid chewing, cigarette smoking and alcohol drinking in 11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Kaohsiung City. The residents of Kaohsiung City over 18 years old by end of 1999 were selected to be the participants of investigation through a 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With sampling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PPS design. There were 436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through one-to-one interview. The data management was impleturted by the SAS statistics software, and analyzed by JMP statistics analysis.
The result had showed the prevalence in the adult over 18 years old for chewing areca quid was 10.22% (men : 20.51% , women :0%) ; the prevalence of cigarette was 23.17% (men : 45.26% , women : 1.22%) ;the prevalence of alcohol drinking was 2.99% (men: 5.16% ,women : 0.81%) .The average score of cognition to the areca quid was 58.3 scores; for the average attitude score was 2.95 scores.
Th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gnition for areca quid was very insufficient. Most of them were with a neutral attitudes . People with older age and lower education had lower cognition scor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idents, cognitions of health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health effect from areca quid chewing、cigarette smoking、alcohol to drinking.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better and efficient quitting stratege, for better prevention of health to all residents.
目 錄
頁次
致謝………………………………………………………….3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6
第一章 緒論………………………………………………..7
第一節 研究背景………………………………………………….7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台灣地區嚼食檳榔、菸、酒……………………………….10
第二節 檳榔與口腔癌關係………………………………………..12
第三節 檳榔對社會、環境、健康危害……………………….……13
第四節 嚼食檳榔嚼食行為與盛行率……………………………….14
第五節 嚼食檳榔、抽菸、喝酒之知識、態度與行為的關係…….15
第六節 行政院衛生署對檳榔危害健康及口腔癌防治工作……….17
第三章 材料與方法………………………………………….2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30
第一節 抽樣調查樣本資料分佈情…………………….………..30
第二節 依性別、年齡層、教育程度嚼食檳榔、菸、酒之情形……………………………………………………...30
第三節 探討高雄市民對檳榔嚼食檳榔行為現況調查……….34
第四節 探討嚼食檳榔行為對檳榔健康危害之認知之關係……………………………………………………….34
第五節 探討影響檳榔健康危害之認知及嚼食檳榔態度相關之因素 ………………………………………………..….36
第六節 討論與過去研究報告比較.……………………………37
第五章 建議…………………………………………38
參考文獻………………………………………………….40
表格……………………………………………………….44
附錄
1、 吳德敏、白璐、宋丕錕、蔡宗仁、徐黎玲、李旻貞、孫建安:抽菸、飲酒與決姻緣習慣個人聚集之初探:以健康檢查族群為例,453-459;1999。
2、 李燕鳴、蔡宗漢、蕭正光、陳競華:花蓮市高中、高職學生與健康相關行為之調查,581-586;1995。
3、 陳睿以:台灣地區檳榔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中興大學碩士論文],3-50;1996。
4、 邱清華、洪錦墩、邱丕霞:台灣地區吸菸與嚼食檳榔的盛行率調查。中華牙誌,16(1):28-36,March 1997。
5、 林秀玲:嚼食檳榔者之流行病學初探。[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89。
6、 李蘭:台灣地區青少年與成年人有關嚼檳榔之認知與行為調查。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五年委託研究計劃保健工作研究報告,民國85年。
7、 Ko YC,Chiang TA,Chang SJ,Hsieh S F.Prevalence of betel quid chewing habit in Taiwan and relate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J. Oral Pathol Med. 21:261-264;1992.
8、 劉碧華、謝淑芬、章順仁、葛應欽:五峰鄉原住民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之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10:405-411,1994。
9、 蔡吉政:檳榔對人體影響之研究。科學月刊,20(8):979-983;1992。
10、 蘇晉暉、黃孝鏘、王玉潯: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喝酒抽菸及檳榔對口腔及腸胃道的影響。
11、 譚文海、黃蔚綱、邱志彥、無昭原:台灣地區大專學生抽菸態度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出版:1-501;1998。
12、 謝天渝:檳榔與口腔癌。防癌雜誌,12:5-7;1991。
13、 Li KT:More than "old wine in a new bottle ".presented in the interational symposium on health promotion,june 4,1991.
14、 江永盛、余玉眉:我國健康促進之政策與展望。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促進研討會,資料彙編,65-91,1989.
15、 陳九五:高雄事實五歲以上居民健康行為危險因子調查。高雄市衛生局八十年度研究計劃報告,民國80年6月。
16、 陳至興、林清榮、張斌:234例口腔癌的統計與分析.中華民國鼻喉科醫學會雜誌,19:20-5,1984。
17、 陳信雄:檳榔亡國論-台灣水資源的另一殺手,水資源研討會,民國八十三年。
18、 姚克明:雅美族與健康有關的生活方式及其特異的健康觀念與行為之調查研究。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 1982。
19、 吳聖良、姚克明、林豐雄等;賽夏族人對其傳統與一般衛生觀念與行為的看法之調查研究。公共衛生.13:419-428,1987。
20、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台灣地區原住民的健康問題。高醫醫誌,10(7):337-351;1994。
21、 楊美賞、蘇詣鴻、文榮光、葛應欽:南台灣青少年嚼食檳榔盛行率及相關危險因素之研究.Oralpathol Med,25:69-71,1996。
22、 盧俊泰:口腔癌流行病學研究。[高雄醫學院博士論文],1995。
23、 李蘭:台灣地區成人對慢性疾病之知識態度及保健行為研究,民國八十三年。
24、 李燕鳴:花蓮市高中高職學生對駕駛之KAP調查,民國八十二年。
25、 陳富莉、李蘭:台灣地區成年人吸菸與嚼食檳榔行為組合及相關因子探討。中華衛生雜誌,vol,1999。
26、 黃萬傳、潘添進、鍾震東:台灣地區檳榔產業之經濟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研究報告,1990。
27、 Ann L.Weber著,趙居蓮譯,社會心理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初版一刷,民國84年。
28、 沙依仁著,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五男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初版五刷,民國83年。
29、 韓良俊:檳榔的健康危害,健康世界叢書,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2,2000。
30、 龍冠海,社會學,三民書局:台北,五版,民國63年。
31、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白皮書,30-45,民國八十二年。
32、 潘玲燕、李蘭:台灣地區成年人吸菸盛行率及其與教育和職業之關係:菸害防制法實施前的狀況(1993-1996).中華衛生雜誌vol.18,No.3,1999。
33、 孔憲蘭:嚼檳榔的健康危害健康所面臨及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衛生報導1:13-18;1995。
34、 林易超:檳榔及其添加物致癌性與致腫瘤性相關之研究。[高雄醫學院碩士論文],1991。
35、 楊奕馨:檳榔嚼塊與口腔癌流行病學研究之回顧探討.國家衛生研究院,1998。
36、 李秀玉:牡丹鄉鄉民嚼食檳榔、抽菸、喝酒之現況及其口腔黏膜病變之研究,[高雄醫學院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