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6: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袁義昕
研究生(外文):Daniel Yuan
論文名稱:從資訊財產權觀點論證券市場內線交易
論文名稱(外文):Insider Trading in Securities Market - A Information Property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武永生武永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內線交易內部人交易寇斯定理代理成本資訊財產權
外文關鍵詞:insider tradinginsider tradingCoase TheoremAgency Costsinformation proper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1
  • 點閱點閱:9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文主要分成五個部分,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本文所欲達成目的,其次就研究範圍加以設定,並對內線交易加以定義為「握有重大消息之人,在消息公開前,進行交易」,進而以傳統之法學研究方法、歷史比較分析法以及法律經濟分析作為本文之研究方法。
第二章則討論「內線交易」規範之傳統理論基礎,首先介紹內線交易產生之因素,進而分析究竟禁止「內線交易」是否能保障公平、市場信心並保障投資人,還是反而減損市場的效率以及變現性。
第三章則為從資訊財產權理論與解決內線交易之問題,首先介紹「資訊財產權」之論點,試從財產權以及資訊之特性加以分析,並觀察現行法律制度對於資訊之態度,歸納出「資訊財產權」可能之範圍。最後則討論「內部資訊」之範疇,以及成為私有財產之可能性。
第四章則討論到底這「內部資訊」之「資訊產權(information property)」如何被分配、使用,本章試以不同之權利歸屬者作一基準點之比較,並從經濟之觀點尋找一個最適之歸屬者,以及該歸屬者應如何利用這個「資訊財產」。
最後一章則為就現行制度之不足以及未來可能進行之方向作一結論與建議。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證券市場之重要性…………………………………………………………1
(一)提供企業、政府等籌措長期且安定資金的場所……………………2
(二)提供國民儲蓄資金運用之場所………………………………………2
(三)使社會資源有效配置,促進國民經濟發展…………………………..2
二、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內線交易」…………………………………………3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範圍……………………………………………………………7
一、何謂「insider trading」……………………………………………………...7
二、內線交易之定義……………………………………………………………8
(一)、著眼於資訊對等性的定義:…………………………………………8
(二)著眼於接觸資訊對等性的定義:……………………………………..8
第四節 研究方法……………………………………………………….…..10
一、法學研究方法……………………………………………………………..10
二、歷史比較研究方法………………………………………………………..11
三、法律經濟分析……………………………………………………………..11
(一)概說…………………………………………………………………...11
(二)法律經濟分析的其侷限性:…………………………………………13
1、過度簡化的模型……………………………………………………13
2、價值判斷的盲目……………………………………………………13
3、無法分析人類行為的非理性因素…………………………………14
第五節 本文摘要...………………………………………………………...15

第二章 內線交易規範之理論基礎…………………………………16
第一節 內線交易形成背景………………………………………………17
一、企業經營與所有分離……………………………………………………..17
二、證券市場之構成…………………………………………………………..18
(一)發行市場……………………………………………………………..18
(二)流通市場……………………………………………………………..20
(三)證券市場中的資訊不對稱-從效率市場假說之觀點……………..20
1、弱勢效率(weak-Form Efficiency)市場假說………………………21
2、半強勢效率(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市場假說……………21
3、強勢效率(Strong Form Efficiency)市場假說……………………..21
三、小結………………………………………………………………………..24
第二節 反對內線交易之觀點…………………………………………...25
一、內線交易不公平…………………………………………………………..25
二、內線交易是詐欺,造成投資人損害………………………………………26
(一)將內線交易視為證券詐欺……………………….…………………26
(二)內線交易的受害人……………………………….…………………28
1、以時間導向的交易人………………………………………………29
2、專業投資人…………………………………………………………29
三、健全市場保障投資………………………………………………………..30
(一)證券交易法立法目的..………………………………………………30
(二)保障投資的意義..……………………………………………………30
(三)內線交易與健全市場保障投資……………………………………..31
四、從國際觀點………………………………………………………………..32
第三節 支持內線交易之觀點…………………………………………....34
一、內線交易可作為對公司內部人的報償措施……………………………..34
二、內線交易可反應公司真正股價,增進證券市場配置效率與變現性…...35
(一)概說…………………………………………………………………..35
(二)內線交易與證券市場的效率………………………………………..36
(三)內線交易與證券市場的變現性……………………………………..36
第四節 反對與支持內線交易理論之缺失…………………………… 37
一、反對內線交易理論之缺失………………………………………………..37
(一)對內線交易不公平之反駁…………………………………………..37
(二)對內線交易造成交易相對人受損之反駁…………………………..38
(三)對內線交易造成市場不健全之反駁………………………………..39
(四)對國際觀點之反駁…………………………………………………..40
二、贊成內線交易理論之缺失………………………………………………..41
(一)對內線交易乃是內部人適當的報償措施之反駁…………………41
(二)對內線交易可增進市場效率與流動性之反駁……………………..42
三、小結………………………………………………………………………..43

第三章 資訊財產權與內線交易……………………………………..44
第一節 財產權理論………………………………………………………..45
一、財產權之定義……………………………………………………………..45
二、財產權合理化理論………………………………………………………..46
三、財產權之特徵……………………………………………………………..46
(一)排他能力……………………………………………………………..47
(二)移轉能力……………………………………………………………..48
四、小結………………………………………………………………………..49
第二節 資訊財產權之基本理論………………………………………..50
一、無形資產之法律地位……………………………………………………..50
二、information之重要性…………………………………………………….51
三、資訊之特性………………………………………………………………..53
(一)共用性………………………………………………………………..54
(二)不可分性……………………………………………………………..54
(三)無排他性……………………………………………………………..55
(四)資訊生命週期大幅縮短……………………………………………..55
(五)無收取性…………………………………… ………………………56
(六)無限性………………………………………………………………..56
(七)動態性………………………………………………………………..56
(八)外部性經濟…………………………………………………………..56
(九)不確定性……………………………………………………………..57
(十)複製與傳遞成本低…………………………………………………..57
(十一)價值的差異性……………………………………………………..57
四、小結………………………………………………………………………..58
第三節 現行保護資訊之相關法制……………………………………...62
一、營業秘密法………………………………………………………………..62
(一)概說…………………………………………………………………..62
(二)何謂營業秘密………………………………………………………..63
(三)營業秘密與資訊財產權……………………………………………..65
二、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66
(一)立法過程……………………………………………………………..66
(二)個人資訊……………………………………………………………..66
(三)個人資訊與資訊財產權……………………………………………..68
三、刑法第317、318條「洩漏工商秘密罪」…………………………………...69
(一)妨礙秘密罪章保護之法益…………………………………………..69
(二)秘密的分類與內涵…………………………………………………..69
1、公的秘密與私的秘密………………………………………………69
2、主觀的秘密與客觀的秘密…………………………………………70
(三)洩漏工商秘密罪……………………………………………………..71
四、公平交易法第十九條第五款……………………………………………..72
五、證交法第一百五十七條…………………………………………………..73
(一)立法理由……………………………………………………………..73
(二)是否以不當利用內部資訊情事為必要……………………………74
(三)隱含資訊財產權之規範目的………………………………………..75
六、小結………………………………………………………………………..76
第四節 內部資訊之範圍………………………………………………….77
一、重大影響股票價格之消息………………………………………………..77
(一)涉及公司之財務、業務之消息………………………………………77
(二)涉及該證券之市場供求之消息……………………………………..79
(三)涉及公開收購之消息………………………………………………..80
(四)「重大影響股票價值或影響正當投資人之投資決定」之認定……81
1、「法定公開項目之重大性」測試基準………………………………82
2、「質的重大性」測試基準……………………………………………82
3、TSC v. Northway案之測試基準……………………………………82
4、TSC v. Northway之旁支測試基準…………………………………83
5、Basic v. Levinson之測試基準………………………………………83
(五)重大性標準於資訊財產權之意義…………………………………84
二、該消息係尚未經公開之消息……………………………………………..85
(一)國內目前重大資訊通常之揭露時機與管道………………………..85
(二)公開之意義與判斷…………………………………………………..85
(三)公開之最佳時點……………………………………………………..86
三、公司資訊與市場資訊之區別……………………………………………..87
第五節 內部資訊財產權的範圍…………………………………………89
一、資訊的經濟角色…………………………………………………………..89
(一)資訊的公共財特性…………………………………………………..90
(二)資訊的集團財特性…………………………………………………..90
(三)資訊財產權…………………………………………………………..91
二、公有領域與私有領域之區分界線………………………………………..91
(一)創作者因素(Author Reasoning)或傳奇性作家典範(Romantic Author Ideal)………………………………………………………..92
(二)創作性理論之緩和…………………………………………………..93
1、TRIPs之保護客體………………………………………………….93
2、巴黎公約……………………………………………………………93
3、其它無體財產權……………………………………………………94
三、內部資訊財產權之範圍…………………………………………………..95
(一)具有強烈社會意義的資訊…………………………………………..95
(二)具有高度創作性而可以用智慧財產權加以保護的資訊…………..95
(三)介於這兩者之中間資訊……………………………………………..95

第四章 內部資訊的分配………………………………………………...99
一、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99
二、路徑相依理論(Path Dependence Theory)…………………………….100
第一節 資訊平等主義之觀點…………………………………………..102
第二節 折衷主義之觀點………………………………………………...103
一、將財產權分配給市場分析師……………………………………………103
(一)優異之分析評估能力………………………………………………104
(二)避免道德危險………………………………………………………104
(三)分析師的競爭市場可創造高度市場效率以及流動性……………105
二、將資訊產權讓與外部人…………………………………………………105
第三節 資訊財產權主義之觀點……………………………………….107
一、與公司內部人訂立契約…………………………………………………107
二、公司本身自行利用內部資訊進行交易…………………………………108
第四節 公司自行利用內部資訊……………………………………….110
一、公司買回自己公司股票…………………………………………………110
(一)概說………………………………………………………………….110
(二)公司買回自己股票的動機…………………………………………110
1、資訊提示假說(Information Signaling Hypothesis)……………110
2、個人稅負節省假說(Personal Tax Saving Hypothesis)…………111
3、財富移轉假說(Wealth Transfer Hypothesis)…………………111
4、槓桿假稅(Leverage Hypothesis)………………………………111
5、再發行假說(Reissue Hypothesis)………………………………111
6、投資假說(Investment Hypothesis)……………………………….111
7、反併購假說(Anti-Takeover Hypothesis)…………………………111
(三)公司買回自己股票之利弊…………………………………………112
1、禁止公司買回自己股票之因素…………………………………112
2、對上述五點理由之反駁…………………………………………..114
(四)我國現行制度對於公司買回自己股票之相關規定………………115
1、公司法……………………………………………………………...115
2、證交法……………………………………………………………...115
3、上市上櫃公司買回本公司股票辦法……………………………..116
4、小結………………………………………………………………...118
(五)相關會計處理:庫藏股交易溢價可作為資本公積………………119
二、公司以替代交易之方式(substitute trading)…………………………120
(一)概說…………………………………………………………………120
(二)替代交易的經濟分析………………………………………………121
(三)替代交易的獲利情況………………………………………………122
第五節 內部資訊分配之比較分析…………………………………...124

第五章 內線交易規範之未來-代結論………………...………..128

參考資料…...……………………….………………………………………….130
一、 中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
1. Harold Demsetz,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57 Am. Econ. Rev. Papers & Proceedings 347(1967),簡資修譯,「財產權探原」,植根雜誌,第7卷第7期,民國80年7月。
2. 王 恕,台灣新上市公司股票安定操作行為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3. 王仁宏,新修正公司法解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月旦法學,第80期,民國91年1月。
4. 王郁琦,「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與個人資料的商業利用,資訊法務透析,民國85年3月。
5. 左峻德、武永生、劉孔中、李禮仲,股票市場內線交易相關問題之探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國89年。
6. 朱浩民,當前證券市場的問題與建議,政策月刊第57期,民國89年4月。
7. 阮品嘉,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8. 李宗祥,上市公司買回本公司股份之研究,台灣大學經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1月。
9. 李怡宗,資訊不對稱對公司內部人交易管制效果之影響,管理科學學報,第10卷,第2期,民國82年12月。
10. 李怡宗,上市企業非法內線交易之分析,產業管理學報第1卷第2期,民國89年4月。
11. 李建華,張石柱,效率市場假設對財務會計資訊之涵義,會計研究月刊141期,民國86年8月。
12. 李欽賢,公司持有自己股份時之法律地位,月旦法學第13期,民國85年5月。
13. 武永生,證券市場內線交易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之法律經濟分析,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0年。
14. 武永生,內線交易規範之理論基礎-法律與經濟分析,銘傳學刊第4期,民國82年。
15. 林月雲,企業內部人知識種類及其移轉方式之研究-人類關係類型與行為導向之影響觀點,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6. 林秀蓉,我國上市公司購回庫藏股宣告效果之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7. 林國全,證交法第一五七條之一內部人交易禁止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45期,民國81年6月。
18. 林麗香,禁止內部人交易之修法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39期,民國87年8月。
19. 吳光明,德國法上內線交易規則之研究」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第5卷第1期,民國83年10月。
20. 吳家聲,我國證券管理政策回顧與展望,證交資料,民國87年11月。
21. 吳麗皙,公司資訊揭露與投資者信念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
22. 邱建勳,電子商務環境中「個人資料財產權」之探討─以著作權為主,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3. 邱鍵麟,台灣上市公司實施庫藏股制度對股價影響之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4. 徐 昀,刑事政策的經濟分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觀點及評論,刑事法學雜誌第42卷第1期,第42-68頁,民國87年2月。
25. 耿一馨,美國法上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問題之探討,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5卷第12期,,民國86年12月16日。
26. 耿一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United States v. O''Hagan判決 對於內線交易規範之衝擊,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7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
27. 郭泰元,由甘氏角度線索所形成之濾嘴法則檢測台灣股市弱勢效率性-以台股指數即個股股價為例,朝陽科大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28. 陳春山,證券交易法修正及其對資本市場之影響,台灣本土法學第15期,民國89年10月。
29. 陳英儒,我國證券發行人財務資訊揭露相關法規之研究:資訊提供者與使用者看法之比較,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30. 陳靜玲,以經濟分析的觀點論內線交易之規範,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31. 曾素真,庫藏股制度介紹,產業經濟第197期,民國87年1月。
32. 黃川口,股價操縱行為之法律觀,銘傳學刊,第4期,民國82年。
33. 黃三榮,營業秘密逐條評釋,律師雜誌,第211期,民國86年4月。
34. 黃三榮,個人資料保護-兼評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資訊法務透析,民國87年1月。
35. 黃白雪,國安基金有內線交易?國安基金委員不相信,新新聞周刊第716期,民國89年11月23日。
36. 黃惠株,從信息與資訊之思辯談資訊服務之發展趨勢,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3卷4期,民國86年6月。
37. 湯明輝、高靜遠,營業秘密法之立法回顧與展望,智慧財產,第1期,民國88年1月。
38. 葉家君,證券交易法上內線交易犯罪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39. 葉鞠萱,庫藏股制度之研究-分析員工持股與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研究,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90年。
40. 溫育芳,國內上市公司的巨額交易-股票價格與經營績效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 。
41. 楊麗萍,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修正對市場之影響,證券暨期貨管理,民國89年10月。
42. 廖大穎,論證券市場與投資人自己責任制度,法學叢刊第178期,民國89年4月。
43. 鄧穎懋,庫藏股之利弊探討,證券櫃檯第26期,民國87年8月。
44. 熊秉元,寇斯和貝克:方法論上的比較,Public Economics Review第2卷第1期,民國86年6月。
45. 蔡聖偉,妨礙秘密罪的新紀元(上),月旦法學,第70期,民國90年3月。
46. 鄭 穎,營業秘密侵害在刑事法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8月。
47. 劉昭博,資訊不對等與政府投機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
48. 劉連煜,內部人交易規範中內部消息「重大性」之認定基準,政大法學評論第56期,民國85年12月。
49. 謝哲勝,法律經濟學基礎理論之研究,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法與經濟分析」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民國89年5月19、20日。
50. 謝清俊,公共資訊與資訊產權,1997數位資訊交流與智慧財產權論壇專輯。
51. 魏千峰,財產權之基本理論研究-以國家與人民之關係為限,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52. 顏愛靜,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制度與經濟理論】導讀,人與地,第210期,民國90年6月。
53. 蘇永欽,從效率觀點看幾個共有關係的爭議,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法與經濟分析」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民國89年5月19、20日。
二、英文部分(依年代排列)
1. Henry G. Manne, Insider Trading and Stock Market(1966)
2. Eugene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25 J. of Fin. 383(1970)
3. M. C. Jensen, Some Anomalous Evidence Regarding Market Efficiency, 6 J. of Fin. Econ. 95(1978)
4. Carl J. Dahlman,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 22 J.L. & ECON 148(1979)
5. Victor Brudney, Insiders, Outsiders, and Informational Advantages Under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93 Harv. L. Rev. 322 (1979)
6. Sanford J. Grossman & Joseph E. Stiglitz, On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 70 Am. Econ. Rev. 393 (1980)
7. Frank H. Easterbrook, Insider Trading, Secret Agents, Evidentiary Privileg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UP. CT. REV. 309(1981)
8. Dennis W. Carlton & Daniel R. Fischel, The Regulation of Insider Trading, 35 Stan. L. Rev. 857 (1983)
9. Henry Manne, Insider Trading and Property Right in New Information,4 CATO Journal 933(1985)
10. Lawrence R. Glosten & Paul R. Milgrom, Bid, Ask and Transaction Prices in a Specialist Market with Heterogeneously Informed Traders, 14 J. Fin. Econ. 71 (1985)
11. David D. Haddock & Jonathan R. Macey, A Coasian Model of Insider Trading, 80 Nw. U. L. Rev. 1449(1986)
12. Gary Lawson, The Ethics of Insider Trading, 11 Harv. J.L. & Pub. Pol''y 727 (1988)
13. Pamela Samuelson, INFORMATION AS PROPERTY: DO RUCKELSHAUS AND CARPENTER SIGNAL A CHANGING DIRECTION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38 Cath. U.L. Rev. 365(WINTER, 1989)
14. Eugene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II, 46(5) J. of Fin., 1575(1991)
15. 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6. Jonathan R. Macey, Insider Trading:Economics, Politics, and Policy, Lanham, MD: AEI Press (1991)。
17. Marcel Kahan, Securities Laws and the Social Costs of "Inaccurate" Stock Prices, 41 Duke L.J. 977 (1992)
18. Gun-Ho Joh & Chi-Wen Jevons Lee, Stock Price Response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Oligopoly, 65 J. BUS. 451 (1992)
19. James Boyle, A Theory of Law and Information: Copyright, Spleens, Blackmail, and Insider Trading, 80 Calif. L. Rev. 1413(DECEMBER, 1992)
20. Raymond Nimmer and Patricia Krauthaus, Information as Property: Databases and Commercial Property, 1 INT''L J.L. & INFO. TECH. 3 (1993)
21. Thomas J. George et al., Trading Volume and Transaction Costs in Specialist Markets, 49 J. Fin. 1489 (1994)
22. S. J. Liebowitz & Stephen E. Margolis, Path Dependence, Lock-In, and History, 11 J. L. Econ. & Org. 205 (1995)
23. Mark J. Roe, Chaos and Evolution in Law and Economics, 109 Harv. L. Rev. 641(1996)
24. Michael Firth, Dividend Changes, Abnormal Returns and Intra-Industry Firm Valuations, 31 J. FIN. & QUANTITATIVE ANALYSIS 189 (1996)
25. Ronald J. Gils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When Do Institutions Matter? 74 Wash. U. L.Q. 327 (1996)
26. Stephen P. Ferris, Narayanan Jayaraman & Anil K. Makhija, The Response of Competitors to Announcements of Bankruptcy: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ontagion and Competitive Effects, 3 J. CORP. FIN. 367 (1997)
27. Paula J. Dalley, FROM HORSE TRADING TO INSIDER TRADING: THE HISTORICAL ANTECEDENTS OF THE INSIDER TRADING DEBATE, 39 Wm and Mary L. Rev. 1289(March, 1998)
28. Kee H. Chung & Charlie Charoenwong, Insider Trading and the Bid-Ask Spread, 33 Fin. Rev. 1(Aug. 1998)
29. Steven M. Sears, Intel Corp.''s Options Get a Shot in the Arm from Forecast of Better-Than-Expected Profit, WALL ST. J.(Nov. 12, 1998)
30. Alan R. Palmiter, Toward Disclosure Choice in Securities Offerings, 1999 COLUM. BUS. L. REV. 1(1999)
31. Stephen Bainbridge, Securities Law: Insider Trading, Foundation Press(1999)
32. William Bratton & Joseph McCahery, Compara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The Case Against Global Cross Reference, 38 Colum. J. Transnat''l L. 213 (1999)
33. WILLIAM CORNISH,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COPYRIGHT, TRADE MARKS AND ALLIED RIGHTS, Sweet & Maxwell (4 ed, 1999)
34. Alan Strudler & Eric W. Orts, Moral Principle in the Law of Insider Trading, 78 Tex. L. Rev. 375 (1999)
35. Sugato Chakravarty & John J. McConnell, Does Insider Trading Really Move Stock Prices? 34 J. Fin. &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1 (1999)
36. Stephen M. Bainbridge, 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The Path Dependent Choice Between Property Rights and Securities Fraud, 52 SMU L. Rev. 1589(Fall, 1999)
37. Jonathan R. Macey, INSIDER TRADING: SECURITIES TRADING: A CONTRACTUAL PERSPECTIVE,50 Case W. Res. 269(Winter, 1999)
38. Robert B. Thompson,INSIDER TRADING: INSIDER TRADING, INVESTOR HARM,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50 Case W. Res. 291(Winter, 1999)
39. William K.S. Wang,REUSCHLEIN LECTURE: STOCK MARKET INSIDER TRADING: VICTIMS, VIOLATORS AND REMEDIES - INCLUDING AN ANALOGY TO FRAUD IN THE SALE OF A USED CAR WITH A GENERIC DEFECT, 45 Vill. L. Rev. 27(2000)
40. Geraldine Szott Moohr, FEDERAL CRIMINAL FRAU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PROPERTY RIGHTS IN INFORMATION, 2000 U. Ill. L. Rev. 683(2000)
41. Jessica Litman, Information Privacy/Information Property, 52 Stan. L. Rev.1283(May, 2000)
42. Barry A. K. Rider , THE CONTROL OF INSIDER TRADING -- SMOKE AND MIRRORS! 19 Dick. J. Int''l L. 1(Fall, 2000).
43. Donald C. Langevoort,CROSS-BORDER INSIDER TRADING, 19 Dick. J. Int''l L. 161(Fall, 2000)
44. Alexandre Padilla, Insider Trading,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Separation of Property and Control,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 1(October, 2000)
45. Kimberly D. Krawiec, THE PRIVATIZATION OF SECURITIES LAWS: Privatizing "Outsider Trading", 41 Va. J. Int''l L. 693(Spring, 2001)
46. Lee Reed, LAW, THE RULE OF LAW, AND PROPERTY: A FOUNDATION FOR THE PRIVATE MARKET AND BUSINESS STUDY, 38 Am. Bus. L.J. 441(Spring, 2001)
47. Jacqueline Lipton, Protecting Valuable Commercial In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Law, Policy and Practice, 6.1 J. Tech. L. & Pol''y, 2(Spring, 2001)
48. Julia K. Cronin, Amanda R. Evansburg and Sylvia Rae Garfinkle-Huff, Securities Fraud, 38 Am. Crim. L. Rev. 1277(Summer, 2001)
49. Kimberly D. Krawiec, FAIRNESS, EFFICIENCY, AND INSIDER TRADING: DECONSTRUCTING THE COIN OF THE REAL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95 Nw. U.L. Rev., 443(2001)
50. Zohar Goshen and Gideon Parchomovsky, ON INSIDER TRADING, MARKETS, AND "NEGATIVE" PROPERTY RIGHTS IN INFORMATION, Virginia Law Review, 87 Va. L. Rev., 1229(November, 2001)
51. Ian Ayres and Joe Bankman, Substitutes for Insider Trading,54 Stan. L. Rev. 235(November, 2001)。
52. Franklin A. Gevurtz, TRANSNATIONAL BUSINESS LAW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Globalization of Insider Trading Prohibitions, 15 Transnat''l Law. 63(Winter, 2002)
三、網站資料
1.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2. 法源法律網,http://db.lawbank.com.tw
3. 證期會 www.sfc.gov.tw
4. 台灣證券交易所編印,上市公司重大訊息公開揭露管理之探討,民國90年12月。
5. http://www.tse.com.tw/plan/report/RegulationFairDisclosure.pdf 
6. 李訓民、欽曉君、黃三雄,內線交易刑事責任再解析-從實際案例探討,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九十年度專題研究報告,民國90年9月。http://www.tse.com.tw/plan/report/insider_trading.pdf 
7. 賴英照,論公司買回自己股份─評證券交易法修正草案第二十八條之二,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7卷第12期,民國88年12月。http://www.sfc.gov.tw/intro_index.htm
8. 謝銘洋,論資料庫保護之法律保護,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民國87年1月。 http://ccsun57.cc.ntu.edu.tw/~law/台大法學論叢/thesis11.htm
9. Pamela Samuelson, Is information property?(Legally Speak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March,1991)v34 n3 p15(4).
http://www.eff.org/pub/Intellectual_property/is_info_property.paper
10. Robert Cooter, Coase Theorem,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2)。法律思想網 http://law-thinker.com
11. Judith Perrolle, Computers and Social Change
http://www.ccs.neu.edu/home/perrolle/book
12. Utpal Bhattacharya & Hazem Daouk, The World Price of Insider Trading,
http://papers.ssrn.com/sol3/delivery.cfm/991215308.pdf.
13. Melissa A. Robertson, Speech by SEC Staff:Insider Trading — A U.S. Perspective.(September 19, 1998)
http://www.sec.gov/news/speech/speecharchive/1998/spch221.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8. 劉連煜,內部人交易規範中內部消息「重大性」之認定基準,政大法學評論第56期,民國85年12月。
2. 43. 鄧穎懋,庫藏股之利弊探討,證券櫃檯第26期,民國87年8月。
3. 42. 廖大穎,論證券市場與投資人自己責任制度,法學叢刊第178期,民國89年4月。
4. 41. 楊麗萍,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修正對市場之影響,證券暨期貨管理,民國89年10月。
5. 36. 黃惠株,從信息與資訊之思辯談資訊服務之發展趨勢,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3卷4期,民國86年6月。
6. 35. 黃白雪,國安基金有內線交易?國安基金委員不相信,新新聞周刊第716期,民國89年11月23日。
7. 34. 黃三榮,個人資料保護-兼評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資訊法務透析,民國87年1月。
8. 32. 黃川口,股價操縱行為之法律觀,銘傳學刊,第4期,民國82年。
9. 33. 黃三榮,營業秘密逐條評釋,律師雜誌,第211期,民國86年4月。
10. 26. 耿一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United States v. O''Hagan判決 對於內線交易規範之衝擊,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7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
11. 25. 耿一馨,美國法上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問題之探討,證券暨期貨管理,第15卷第12期,,民國86年12月16日。
12. 20. 吳家聲,我國證券管理政策回顧與展望,證交資料,民國87年11月。
13. 17. 林國全,證交法第一五七條之一內部人交易禁止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45期,民國81年6月。
14. 14. 武永生,內線交易規範之理論基礎-法律與經濟分析,銘傳學刊第4期,民國82年。
15. 10. 李怡宗,上市企業非法內線交易之分析,產業管理學報第1卷第2期,民國8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