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1. 方正人(2000) 歐元對銀行業之影響與因應-支付系統、轉換、報價與外匯相關業務,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 石茲宜 (2001) ,「2001年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專題」,全球華人總裁學苑網站。
3. 彼得、杜拉克編,杜拉克精選管理篇(2001),李田樹譯,天下化出版。
4. 宋培娜(1998)網際網路消費市場區隔與定位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消費市場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李舒音勻(1999)花旗銀行成功之關鍵因素,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 許俊雄 (2001) 金融機構顧客滿意度評量模式之研究,銘傳大學財金系碩士論文。7. 林昱仁(1999),「電子支付系統」,CCL TECHNICAL JOURNAL 12.5 1999,pp13-15。
8. 林育廷 (2000),「網路銀行相關法律面面觀」,資訊與電腦,pp37-38。
9. 金嘉朴 (2001) 「支付創新汎歐自動即時總額清算系統TARGET 淺論」,財金資訊,pp23-28。
10. 林豐瑞(1998)「談農產品市場區隔、定位及品牌建立」,高雄區農業專訊,第24期。pp37-39。11. 荀曉明 (1997) 「由電子銀行及電子商務之發展論銀行電子資金移轉之規範」,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12. 荒井久(2000)E 世代的熱門電子商務,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13. 張幸惠 (2001) 「日本的電子金融業務」,財金資訊,pp32-34。14. 張正忠(1995)信用狀交易下銀行拒決付款之研究,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5. 梁鴻輝(2000)網際網路對銀行業關鍵成功因素影響之探討,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16. 莊景弼(1999)我國網路銀行關係品質模式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7. 彭淮南 (1998)「國際資金流動與美元匯價」,華信金融季刊,第13期, pp17-19。18. 黃建森、張捷昌、李坤儀 (2000.6),金融風險管理,台北:華泰。
19. 黃建森 (2000),貨幣銀行學,台北:華泰。
20. 馮炫竣(2000)消費者使用電子銀行之行為研究-以ATM,電話銀行及網路銀行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1. 黃秀峰(1998)網路銀行定位與運用策略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2. 曾淑峰(2001)「電子銀行發展趨勢與展望」,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23. 溫志雄(1998)「SSL安全通訊協定簡介」,電腦科技第49期。Pp22-23。
24. 葉其葳(1997)網際網路對電子銀行服務影響之研究,中正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25. 劉鎮評(2000)金融環境影響銀行業事業策略分析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26. 蔡佩鈴(2000)台灣高科技廠商使用網路銀行之相關因素研究,
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鄭美枝(2000)台灣電子付款機制之發展與消費者偏好結構調查,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潘啟銘 ( 1997)「SET對國內銀行的助力與阻力」,資訊與電腦12月號,pp35-41。
29. 盧志民 ( 2000)「網路銀行的發展與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pp13-17。
30. 盧銘仁 ( 2000)信用卡安全交易伺服系統在電子商務之廣用性設計與實作,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31. 簡宏昌(2001)實質選擇權理論在投資決策之應用研究-以網路銀行為例,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32. 蕭宏智 (2000) 「企業間金流服務策略初探」,資策會eB產業研究中心,pp21-23。
33. 加入WTO,資金流動與國家安全座談會 (1998.4.22),台灣綜合研究院經濟日報社。
34. 國內網路銀行業務之開放及其因應課題 (2000),一銀調查資料第423期,pp5-8。
35. Patricia B. Seybold(2001)e網打盡,藍鯨出版社。
英文參考文獻
1. Kahn, C. M. and Roberds, W., Working Paper ,pp2000-15a,November 2000。
2. Green, E.J., We need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electronic payment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1, pp668-670 1999。
3. McAndrews, J. J., Conference on the Foundations of Policy Toward Electronic Money, December 1996。
4. Kalakota, R. and Whinston A.B., Electronic Commerce — A Management’s Guide, Addison-Wesley Longman,pp37-45,Nov. 1997。
5. Hagen, K. A., ‘’Banking in Cyberspace-A New Frontire for Treasury Professionals’’, Tma Journal, Vol.12, No. 2, pp45-51,March/April 1997。
6. Lacker, J. M. ‘’Clearing, Settlement, and Monetary Policy’’, Federal Bank of Richmond, October 1996。
7. Lyons, R.K., A simultaneous trade model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hot potat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2, pp275-298 ,1997。
8. Starita,L. Online Banking: A Strategic Perspective,Context Overview Report, 12 July 1999。
9. Mahan, J. S. III, ‘’Banking on the internet at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Journal of Retail Banking Services, Vol.163,pp23-27,1996。
10. Mahoney, L., ‘’Virtual banking’’, Banking Marketing, Vol.26. pp77, 1996。
11. Meredith, H., ‘’Internet banking: Transactions to active selling’’, Bank Systems and Technology, Vol.36, pp.3-14, 1999。
12. Marjanovic, S., 2000, CLS forex settlement system seen gaining industry nod, American Banker, March 10. 2000。
13. Rolnick, A. J., and Warren E. Weber, ‘’Banking Instability and Regulation in the U.S. Free Banking Era,’’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pp 2-9 ,Summmer 1995。
14. Roscoe III, D.L, 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 in :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conference on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Chicago) pp32-37,1999。
15. Rhodes, E. and Cater R.,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logies and Changing Product Distribu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15,Nov. 1/2, pp.31-48,1998。
16. Sraeel, H., ‘’Virtual Banking : Gearing up to play the no-fee retail game’’,Bank Systems and Technology, pp.20-22, July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