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4: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盧怡安
論文名稱:世代特性與其認知品牌個性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別蓮蒂別蓮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世代品牌個性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3
  • 點閱點閱:7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國內外報章雜誌普遍常見世代特性之報導,國外亦有研究指出三個主要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Y世代生活背景不同,造成其生活經驗不同,進而影響了三個世代的價值觀及個性。國內較少對此研究,故本研究中研究一部份首先針對三世代生活型態、價值觀及個性之差異性探討,研究台灣地區B世代是否較傳統、保守,重視傳統道德,個性較不開放、不獨立自主。以及Y世代是否如一般所言,喜愛及追求新奇流行事物,與家庭較疏離,喜愛與同儕溝通相處,重視學識才能,個性較開放、挑戰威權。
經分析E-ICP次級資料庫中資料證實,B世代的生活型態較傾向順從傳統思維,以及具有傳統宗教行為,且因家庭團聚以及幫助別人而感到滿足的人數比例,顯著勝於其他兩世代,與過去中國傳統思想中,重視家庭倫理、助人為樂等觀念相符合,個性較穩定不易波動,亦較服從常規、保守傳統,且較不開放時髦。Y世代之生活型態具有追求流行之傾向,因家庭團聚感到滿足的人數比例不及B世代,但喜歡購物、喜愛與朋友相聚,並且想要知識、技能,個性上則較其他兩世代挑戰權威、開放時髦。X世代之生活型態、價值觀級個性則較介於兩者之間。
過去文獻亦顯示,廣告對不同世代而言會激起不同情感,進而造成不同世代對於品牌形象認知之差異,各世代對於品牌個性之不同構面之認知亦有不同,推測各世代對於同樣品牌之品牌個性認知具有差異,並且與該世代之個性相關。學術界尚無品牌個性量表,故經前測中開放性問卷取得品牌個性形容詞後建立量表,並選取適當品牌進行世代品牌個性認知差異之研究二。
透過問卷分析,發現品牌個性認知可分為五個因素,分別是新穎迷人─守舊內斂、亮麗迷人─平凡無奇、開朗輕鬆─陰沉嚴肅、秀氣優雅─剛強粗獷、穩重勤奮─俏皮悠閒。結果顯示整體而言,新穎迷人─守舊內斂與開朗輕鬆─陰沉嚴肅方面,自身個性較為開朗輕鬆的Y世代在品牌個性上之認知亦較偏向開朗輕鬆,而較守舊內斂的B世代對品牌個性之認知亦較多偏向守舊內斂。
但在亮麗迷人─平凡無奇因素方面,自身個性與品牌個性認知之關聯性為負向;穩重勤奮─俏皮悠閒方面,各世代自身個性與可口可樂、黑松、Nokia之品牌個性認知成正向關係,而在金莎、花旗之品牌個性認知上呈負向關聯。秀氣優雅─剛強粗獷個性上,品牌個性與世代個性間則無明顯之關係。
本研究主要貢獻在於提供初步華文品牌個性量表及消費者品牌個性認知與世代個性間關聯比較,供後續研究發展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流程與章節安排………………………………………………………..5
第二章 研究一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世代的定義與行銷意義………………………………………………..6
第二節 世代的區分……………………………………………………………..9
第三節 世代的特性……………………………………………………………16
第四節 台灣人的價值觀………………………………………………………26
第三章 研究一之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一架構與假說……………………………………………………29
第二節 研究一之資料來源……………………………………………………30
第三節 研究一中研究變數的衡量……………………………………………31
第四章 研究一之研究結果
第一節 各世代在生活型態上的差異…………………………………………33
第二節 各世代在價值觀上的差異……………………………………………39
第三節 各世代在個性上的差異………………………………………………46
第四節 小結……………………………………………………………………48
第五章 研究二之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品牌、品牌權益……………………………………………………….49
第二節 品牌個性………………………………………………………………56
第三節 品牌個性的衡量方法…………………………………………………59
第四節 品牌個性之功能………………………………………………………63
第五節 影響品牌個性的因素…………………………………………………66
第六章 研究二之研究方法與前測
第一節 前測品牌選取…………………………………………………………69
第二節 前測問卷設計與分析方法……………………………………………70
第三節 前測抽樣方法與樣本概況……………………………………………71
第四節 前測結果………………………………………………………………72
第五節 研究二之研究架構與問卷設計………………………………………84
第七章 研究二之研究結果
第一節 消費者個性差異………………………………………………………86
第二節 品牌個性認知差異……………………………………………………89
第三節 不同世代的品牌喜好度與品牌個性認知間的關係…………………99
第四節 小結…………………………………………………………………..101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03
第二節 貢獻與建議…………………………………………………………..108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建議……………………………………..110
參考文獻……………………………………………………………………………111
附錄……………………………………………………….. ……………………….115
附錄一之一 前測問卷版本A………………………………………………..116
附錄一之二 前測問卷版本B……………………………………………….118
附錄二 開放性前測問卷結果………………………………………………120
附錄三之一 研究二問卷版本A……………………………………………127
附錄三之二 研究二問卷版本B……………………………………………130
表 目 錄
表二之一 世代定義表……………………………………. ………………………..12
表二之二 台年出生率、生育率、經濟成長率表…………………………………14
表三之一 研究一樣本分配表……………………………………. ………………..31
表四之一 生活型態因素分析表……………………………………. ……………..34
表四之二 因素一追求流行傾向之內涵與負荷量…………………………………34
表四之三 因素二積極人生態度之內涵與負荷量…………………………………35
表四之四 因素三謹慎生活習慣之內涵與負荷量…………………………………35
表四之五 因素四順從傳統思維之內涵與負荷量…………………………………36
表四之六 因素五傳統信仰行為之內涵與負荷量…………………………………36
表四之七 因素六鬱悶壓抑的生活之內涵與負荷量………………………………36
表四之八 不同世代消費者在各個生活型態因素上之表現………………………37
表四之九 不同世代消費者所認為現階段最充實滿足的狀況……………………39
表四之十 不同世代消費者所認為現階段最想要的事物…………………………42
表四之十一 不同世代消費者所認為需要改善的社會問題………………………44
表四之十二 不同世代消費者的個性………………………………………………46
表五之一 品牌個性的五大構面……………………………………………………61
表五之二 品牌行為與品牌個性……………………………………………………64
表六之一 前測樣本概況表…………………………………………………………71
表六之二 前測中不同世代之品牌熟悉度差異……………………………………72
表六之三 前測中不同世代之品牌喜好度差異……………………………………74
表六之四 前測中不同世代之品牌使用度差異……………………………………75
表六之五 前測中不同世代所認知之品牌性別差異………………………………77
表六之六 前測中不同世代之品牌年齡認知差異…………………………………78
表六之七 品牌個性量表……………………………………………………………82
表六之八 前測熟悉度、喜好度、使用度世代差異整理表…………………………82
表六之九 研究二樣本分配表………………………………………………………85
表七之一 消費者個性因素…………………………………………………………86
表七之二 不同世代的消費者在個性因素上的差異………………………………87
表七之三 研究二中不同世代對於品牌熟悉度之差異……………………………89
表七之四 研究二中不同世代對於品牌喜好度之差異……………………………89
表七之五 研究二中不同世代對於品牌使用度之差異……………………………90
表七之六 品牌個性因素分析表……………………………………………………91
表七之七 不同世代對於金莎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3
表七之八 不同世代對於可口可樂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3
表七之九 不同世代對於黑松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4
表七之十 不同世代對於卡西歐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4
表七之十一 不同世代對於Nokia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5
表七之十二 不同世代對於Motorola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5
表七之十三 不同世代對於花旗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6
表七之十四 不同世代對於新光三越的品牌個性因素認知差異…………………97
表七之十五 研究二中不同世代個性依品牌個性因素歸類後差異性……………97
表七之十六 不同世代品牌喜好度與品牌個性認知之間的迴歸模式……………99
圖 目 錄
圖一之一 流程與章節安排…………………………………………………………..5
圖二之一 族群經驗因素與影響……………………………………………………10
圖三之一 研究一架構與假說………………………………………………………29
圖四之一 生活型態因素陡坡圖……………………………………………………33
圖五之一 品牌權益五大來源………………………………………………………51
圖五之二 品牌形象品牌權益之關係………………………………………………52
圖五之三 品牌權益與品牌形象來源………………………………………………53
圖五之四 品牌個性與品牌形象……………………………………………………54
圖五之五 品牌個性與品牌形象之關係……………………………………………55
圖五之六 品牌個性影響消費行為…………………………………………………64
圖六之一 研究二架構表……………………………………………………………84
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役政 (2001),http://www.moi.gov.tw/
行政院主計處 (2001),http://www.dgbasey.gov.tw/
宋秩銘等 (1996),奧美的觀點。台北:滾石文化。
李天蛟 (2000),世代別於品牌個性認知與品牌關係型態差異性之研究:產品類別與自我形象干擾效果之探討,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別蓮蒂 (2000),生活型態白皮書:2000年臺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市:商業周刊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姜靜繪譯 (1998),Smith and Clurman原著(1997),世代流行大調查。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淑芬 (1998),品牌個性與品牌偏好之關聯性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文 (1998),「別被X世代顛覆」,卓越雜誌,十二月份。
陳德文 (1999),「嬰兒潮和前熟年大趨勢」,卓越雜誌,二月份。
黃識銘 (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連性研究 : 臺灣地區世代群剖析,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雄 (1993),台灣人的價值觀。台北:前衛。
劉淑凰 (2001),台灣近代廣告文化訴求趨勢與不同文化訴求對情感激起度,廣告態度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 (2001),歷年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行政院主計處 (2001),歷年中華民國統計月報。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局 (2001),歷年中華民國統計提要。
英文部分:
Aaker, Davi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aker, David A. (1995).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aker, Jennifer L. (1997). “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4 Aug.
Belk, Russell W. (1988). “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 Sept.,pp.139-168
Biel, Alexander 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11).
Biel, Alexander L. (1993). “Converting Image into Equity, in Brand Equity and Advertising,” David A. Aaker and Alexander Biel, ed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lackston, Max (1992). “Observations: Building Brand Equity by Managing the Brand’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May/June, pp.79-83.
Coleman, Richard P. (1983).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lass to Market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Dec, pp.265-280.
Digman, John M. (1990).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1, pp.417-440.
Epstein, Seymour (1977). Traits Are Alive And Well, N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p.83-98.
Farquhar, Peter H. (1990). “Managing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Aug/Sept, pp. RC7-12.
Fournier, Susan (1998). “Consumers and Their Brands: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Theory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2(3), pp. 327-343.
Glenn Noval D. (1997). Cohor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Halliday, Jean (1996). “Chrysler Brings out Brand out Brand Personalities with ’97 Ads,” Advertising Age, 3, Sept.
Hoyer, Wayne D. and Deborah Maclnnis J. (1997). Consumer Behavior, Houghton Mifflin.
Kapferer, Jean-Noel (1994).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New Approaches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Kamakura, Wagner A and Gary J. Rusell (1993). “Measuring Brand Value with Scanner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0(Mar), pp.9-22
Keller, Kevin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Jan.
Kolter, Phili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New Jersey.
Macrae, Chris (1991) World Class Brands, Harlow :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Malhotra, Naresh K. (1981)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ncepts, person Concept and Product Concep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3, Nov., pp.456-464
Norman, Smothers (1992) “Can Products and Brands Have Charisma?” David A. Aaker and Alexander Biel, ed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Omelia, Johanna (1998). “Understanding Generation Y: A Look At The Next Wave of US Consumers,” Global Cosmetic Industry, 163(6), pp. 90-96.
Park, Bernadette (1986). “A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mpressions of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pp.907-917
Perkins, Natalie (1993). “Zeroing in on consumer values,” Advertising Age, Mar.
Plummer, Joseph (1984) “How personality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6), pp.27-31.
Radice, Carol (1998). “Targeting Tomorrow’s Consumers,” Progressive Grocer, Jul.
Ritchie, Karen (1995). “Marketing to Generation X,” American Demographics, Apr.
Schultz, Don E. and Beth Barnes, (1995) Strategic Advertising Campaigns, Illinois: NTC Publishing Group.
Schiffman, Leon G.. and Leslie Lazar Kanuk (2000).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Simon, Carol J. and Mary W. Sullivan (1993). “The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 of Brand Equity: A Financial Approach,” Marketing Science, 12 (winter), pp.28-53.
Sirnivasan (1979). “Network Models for Estimating Brand-specific Effects in Multi-Attribute Marketing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Jun, 11-21
Solomon, Michael.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 3rd ed., NJ: Prentice-Hall
Strauss, William and Neil Howe (1991). 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n’s Future 1584-2069.
Strauss, William and Neil Howe (1991). “The Cycle of Generations,” American Demographics, Apr.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0), Republic of China
Triplett, Tim (1994). “Brand Personality Must Be Managed or It Will Assume A Life of Its Own,” Marketing News, May 9, Chicago.
Tulgan, Bruce (1996).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Generation X,”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terly, Dec.
Upshaw, Lynn B. (1995). Building Brand Identity, New York: John Wesley and Sona, In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0.許榮富、楊文金、洪振方(1990):學習環的理論基礎及其內涵分析──物理概念教學理念的新構思, 物理會刊,12卷五期,P375─398.
2. 31.許榮富(1990):科學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研究合作計畫芻議。科學發展月刊, 18(2),150─157。
3. 33.許榮富、黃芳裕(1995):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刊,V178, P2─13。
4. 32.許榮富、楊文金、洪振方(1990):學習環的理論基礎及其內涵分析──物理概念教學理念的新構思, 物理會刊,12卷五期,P375─398.
5. 29.許榮富、黃芳裕(1995):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刊,V178, P2─13。
6. 28.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第20卷,第五期。
7. 25.郭重吉(1990):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273─319.
8. 24.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第20卷,第五期。
9. 26.郭重吉(1988):從認知的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V13,頁335─362.
10. 22.郭重吉(1990):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273─319..
11. 21.郭重吉(1988):從認知的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V13,頁335─362
12. 20.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彰化師範大學學報。
13. 19.郭重吉(1990):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頁273─319.
14. 18.郭重吉 (1988) : 從認知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第十三期。
15. 9. 何意中 (1988) 國小三、四、五年級學生比例推理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2期,頁38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