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1. 林立文,「銀行業財務分析之研究-財務比率與股票超額報酬關連性之實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2. 陳忠勤,「利率變動對銀行價值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3. 劉桂妙,「國內銀行財務揭露資訊內涵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4. 洪曉穎,「美國商業銀行財務資料揭露之資訊內涵」,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5. 吳道凱,「國內銀行業經營績效之評估及選股策略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6. 黃思嘉,「股權結構與組織策略對銀行信用風險之衝擊」,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7. 翁淑育,「台灣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核心代理問題及公司價值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8. 陳文貞,「銀行經營績效與關係人往來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9. 曾郁芬,「我國銀行業金融商品公平價值與風險資訊附註揭露之價值攸-關性研究」,國立中原大學會計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10. 莊文源,「從股權結構與資本市場誘因探析我國銀行業之盈餘管理行為」,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系研究所未出版論文,民國89年6月。11. 吳孟紋,「銀行業最終股權結構與CAMELS之關係」,私立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12. 黃佩鈴,「商業銀行股權結構、核心代理問題與盈餘傳遞效果」,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13. 陳錦村、劉永欽,「如何檢視免列報逾期放款之財務行為」,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三輯第一期,頁65-80。
14. 陳淑玲,「銀行資產品質之排行榜」,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民國89年1月,頁7-15。
15. 陳惠玲,「銀行逾放比推估-由企業信用評等看銀行資產品質」,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民國89年11月,頁2-7。
16. 陳惠玲,「推估銀行放款業務之淨獲利」,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民國90年1月,頁4-10。
17. 陳惠玲,「銀行業真實逾放比再推估」,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民國90年1月,頁15-18。
18. 陳惠玲,「銀行真實逾放比再推估及準確度檢驗」,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民國90年7月,頁57-60。
19. 鍾俊文、陳惠玲,「金融機構逾放問題探討」,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民國90年9月,頁27-46。
20. 沈中華、陳錦村、吳孟紋,「更早期預警模型:台灣銀行道德指標的建立及影響」,working paper,民國90年。
二、 英文部分
1. La Porta,R.,F.Lopez-de-Silanes, and A.Shleifer,1999,”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54,pp.471-517.
2. Shleifer,A., and R.Vishny,1997,”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54,pp.737-783.
3. Claessens,S.,s.Djankov,and L.H.P.Lang,1999a,”Who control East Asian Corporation”, Policy researching working paper 2054,The World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