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學術資料
(書籍、期刊、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集、網路學術性文章)
1.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6a),「因應鄉鎮市非法人化之制度設計檢視」,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0卷4期,頁2。
2.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6b),「鄉鎮市擺脫黑金政治影響之策略」,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0卷6期,頁2。
3.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8a),「地方行政區域調整之思維前提」,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2卷8期,頁2-3。
4.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8b),「精省工程起步走之省思」,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2卷1期,頁2-3。
5.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a),「千禧年之地方政府發展取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1期,頁2。
6.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b),「大選後之地方制度可能變革取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4期,頁2。
7.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c),「中央補助地方之可行途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6期,頁2。
8.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d),「台中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必要性何在?」,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10期,頁2。
9.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e),「地方制度法之修正應有理想與原則」,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7期,頁2。
10.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f),「行政區域調整之可能思考方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5期,頁2。
11.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g),「賀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五十週年」,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12期,頁2。
12.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h),「準直轄市與準省轄市之立法評議」,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2期,頁2。
13.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i),「對內政部起草地方制度法修正案評議」,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9期,頁2。
14.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89j),「總統大選中對地方自治的論辯」,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3期,頁2。
15.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90a),「地方自治的研究此其時矣」,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4期,頁2。
16.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90b),「地方政府面對財經困局應有對策」,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6期,頁2。
17.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90c),「調和中央與地方關係以提升國家競爭力」,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3期,頁2。
18.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90d),「邁向二十一世紀地方建設不缺席」,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期,頁2。
19.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91a),「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新詮釋」,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5卷2期,頁2-3。
20. 中國地方自治社論(民91b),「台灣地方行政區域調整的可能方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5卷4期,頁2-3。
21. 中國行政區劃研究會編(1991),中國行政區劃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199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中國地圖出版。
23. 戶外生活圖書編輯部(2001),台灣全圖百科事典,戶外生活出版。
24. 文忠國(民89),「從民意趨向論鄉鎮市長官派的可能性」,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7期,頁22-24。25. 王瑋琦(民81),「中共地方政權「市管縣」體制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3期,頁22-38,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6. 丘昌泰(民90),「我們需要專業宏觀的行政區劃」,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27. 史美強(民89),「如何規劃推展九十年度起精省第三階段工作,以完成政府再造工程之研究」,http://www.tpa.gov.tw/(台灣省諮議會網站)
28. 台中縣政府各局首長(民90),台中縣地方發展公共論壇--台中縣政府發言意見書面資料,台中縣政府。
29. 立法院圖書資料室(民83),地方自治(補篇),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四十五期。
30. 多吉才讓主編(1996),行政區劃與地名管理,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
31. 朱光磊(1997),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32. 江大樹(民85),「國家發展、政府層級與行政區劃」,國策雙周刊,第149期,頁2-4,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會出版。
33. 江大樹(民89a),「精省後臺灣行政區劃方案評估」,http://www.rdecctd.gov.tw/03s&p/07-2D&D/thesis/thesis5.htm(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地方發展處網站)
34. 江大樹(民89b),「台灣行政區劃調整的回顧與前瞻」,暨大學報,第4卷2期,頁51-70,國立暨南大學。35. 江大樹(民90),「論行政區劃與府際關係的相互影響性」,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6期,頁13-26。36. 江丙坤(民87),「日本行政改革的作法」,http://www.cepd.gov.tw/(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
37.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82),日本、韓國相關地方自治法規彙編。
38.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86),日本地方自治概要。
39.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89),政府再造運動,晨星出版。
4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辦(民90a),台中縣地方發展公共論壇大會手冊。
4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辦(民90b),台中市地方發展公共論壇大會手冊。
42.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民73),台灣地區各級都市成長與人口遷徙之研究。
43. 何金銘(民76),高雄市行政區劃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44. 吳定(民82),大臺北都會市行政區定位相關問題探討,理論與政策,第七卷第三期,頁16-28。45. 吳定(民89),公共政策,空中大學。
46.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民87),行政學(二),空中大學。
47. 吳定、薄慶玖(民82),大臺北都會區行政區定位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45期。
48. 呂育誠(1998),「縣市行政區域調整之配套思考─區域功能之整合」,研考雙月刊,第22卷6期,頁87-9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49. 呂育誠(2000),「鄉鎮縣轄市長官派政策平議」,政策月刊,第63期,頁53-57,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50. 呂育誠(民88),「法國省制之研究」,法政學報,第9期,頁101-128,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51. 呂育誠(民90),「直轄市區公所角色與地位調整芻議」,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0期,頁3-10。52. 呂育誠、黃台生(民89),「日本『政令指定城市』制度評述─兼以大阪市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49期,頁29-36。
53. 李昌麟(民89),「英法地方自治體制之研究」,http://www.tpa.gov.tw/(台灣省諮議會網站)
54. 李淑惠(民82),台灣地區行政區域調整發展過程與策略之研究:兼論台北都會區之發展經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55. 李惠宗主持(民86),省、縣、鄉(鎮、市)自治事項之研究,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第八十三輯。
56. 李總集等人著(民90),「鄉鎮市長官派之探討」,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0期,頁11-21。
57. 周志宏(1997),「修憲與地方自治的地殼變動」,月旦法學,第26期,頁38-48,月旦出版。58. 周志龍(民90),「全球化發展與台灣行政區劃再結構」,經社法制論叢,第27期,頁159-18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59. 林志鵬(民81),「對擬議中行政區域調整之幾點商榷」,國家政策雙週刊,第38期,頁11-12,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出版
60. 林唯聖(1999),「台灣的建制市」,中國方域雜誌,1999年第六期,頁18-20。
61. 林清(民89),地方政府與政治,志光出版社出版。
62. 姜雍熙(民73),新竹市與嘉義市改制之行政問題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63. 洪東煒(民68),台灣地區行政區劃建制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64. 洪雲霖(民90),「海峽兩岸地方制度歧異比較略論」,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2期,頁13-27,共黨問題研究中心65. 紀俊臣(民85a),直轄市之自治法制設計評析,台北:時英出版社出版。
66. 紀俊臣(民85b),台灣地方政治轉型與與自治法制設計之析論─以都市法制為個案,台北:時英出版社出版。
67. 紀俊臣(民88a),「我國地方自治之設計原理與制度發展」,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2卷1期,頁4-13。68. 紀俊臣(民88b),「精省與新地方制度」,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2卷2期,頁2-23。69. 紀俊臣(民88c),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台北:時英出版社出版。
70. 紀俊臣(民89),地方政府再造,台北:時英出版社出版。
71. 紀俊臣(民90a),「地方自治法制化之政策取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期,頁3-19。72. 紀俊臣(民90b),「地方制度法修正後財政收支劃分之新策略」,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2期,頁3-16。73. 紀俊臣(民90c),「台灣之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2期,頁4-27。74. 紀俊臣(民91),「全球化對台灣地方行政之服務衝擊」,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2期,頁4-27。75. 紀俊臣等人(民89),「健全台灣地方自治法制之可行方案」,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5卷4期,頁4-13。
76. 孫得雄、曹定人(民85),國土永續利用策略綱領─第二章國民與國土,http://sd.erl.itri.org.tw/forum/sd_index.html(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網站)
77. 徐吉志(民90),「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與地方政府組織調整策略」,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3期,頁3-33。78. 浦善新等著(1995),中國行政區劃概論,北京:知識出版社。
79. 荊知仁等編(民80),憲政改革芻議,台北:政治大學法學院。
80. 袁鶴齡、單昭琪(民86),「鄉鎮市長官派對地方政府與政治之影響」,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0卷4期,頁39-54。
81. 高永光(民90),「中央政府與地方立法權」,中央與地方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
82. 高安邦(民90),「中央政府與地方財政權」,中央與地方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
83. 涂志堅(民90),「鄉鎮制度改革,應有更宏觀的規劃」,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84. 國民大會憲政改革委員會(民86),常務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第三輯)(地方自治部分),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出版。
85. 國發會秘書處(民國86),國家發展會議實錄上下輯。
86. 張正修(2000a),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一)--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制及都市篇,台北學林。
87. 張正修(2000b),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二)--本論,台北學林。
88. 張勝彥編纂(民88),台中市史,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出版
89. 張隆盛(民89a),「削足適履─論直轄市門檻之調降」,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90. 張隆盛(民89b),「從政府間合作談台灣的都會發展」,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91. 張德水(1996),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台北:前衛出版社出版。
92. 張潤書(民87),行政學,台北三民。
93. 戚嘉林(1993),台灣史(上)(下),作者自版。
94. 梁又文(民90),「台灣地區國土發展之政經分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9卷2期,頁161-200,政治大學中山所。95. 梁崇民(民85),「法國『行政區』的定位與發展」,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49期,頁13-15,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96. 莫皓帆(民89),「探討臺灣行政區的現存缺失及改善途徑」,和春學報,第七卷,頁497-505,和春技術學院97. 許志雄等人著(民84),地方自治之研究,財團法人張榮發基會,台北:業強出版社。
98. 許崇德主編(1993),各國地方制度,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
99. 許新枝(1992),「日本市町村合併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第1卷3期,頁85-100。100. 連雅堂(民74),臺灣通史(下冊),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出版,黎明文化公司印行。
101. 逢甲大學建設學院規劃(2001),修訂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宣傳簡介摺頁,台中市政府委託。
102. 陳水扁(民89),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就職演說全文。
103. 陳必照等人著(1992),當前憲政改革方案,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台北:業強出版社。
104. 陳立剛(民87a),「由下而上的政府再造-析論地方政府及制度之改革」,政策月刊,第三十九期,頁16至18。105. 陳立剛(民87b),「地方政府體制再造─鄉鎮級政府體制之研析」,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1卷2期,頁4-。106. 陳立剛(民90),「府際關係研究」,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1期,頁20-29。
107. 陳立剛等人(民90),「『地方制度的改革與變遷』會議實錄」,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08. 陳志瑋(民82),「行政區域重劃的政經分析--以臺北縣市合併為例」,政治學刊,第2期,頁135-152,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學會
109. 陳春生(1996),台灣憲政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
110. 陳春生(民88),台灣社會與國家政策,台北翰蘆。
111. 陳朝建(民88),地方政府與政治,學廬出版。
112. 陳華昇(民89a),「促進台中升格為直轄市說帖」,http://www.npf.org.tw/LIBRARY/IA-P-089-009.htm(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13. 陳華昇(民89b),「為升格而升格,無助地方發展」,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14. 陳華昇(民89c),「張博雅部長反對縣市合併升格,其心可議」,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15. 陳華昇(民91a),「推動行政區域重劃,促進區域均衡發展」,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16. 陳華昇(民91b),「精省後縣市政府層級定位之研究」,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17. 陳華昇(民91c),「新世紀台灣中部地區整體發展的規劃與評估」,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18. 陳陽德(1998),「鄉鎮市制改造芻議」,政策月刊,第41期,頁23-33,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119. 陳陽德(2000),「鄉鎮級政府改造方案芻議─如何官派之探討」,政策月刊,第65期,頁44-53,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120. 陳陽德(民88),台灣鄉鎮市與區級政府之比較研究─台中縣市民眾與菁英態度之調查,台北五南。
121. 陳陽德(民89),「鄉鎮市級政府之總合分析」,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1期,頁16-25。122. 陳慈陽(民87),「地方自治權限爭議之解決」,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1卷12期,頁4-24。
123. 陳殿權(民68),台北市改制過程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24. 陳嘉陵主編(1989),地方政府手冊,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125. 陳德新(民83),我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126. 曾巨威(民90),「地方一般補助款應與統籌分配稅款合併」,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27.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民60),第十一冊地理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8. 黃正全(民82),台北市都會區行政區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29. 黃明勇(民88a),「精省後行政區劃法之制定」,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政策研究工作會出版,政策月刊,第47期,頁50-54。130. 黃明勇(民88b),台灣地區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31. 黃建銘(民87a),「中國大陸『市管縣』體制的沿革走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1卷10期,頁15-29。132. 黃建銘(民87b),「地方行政改革策略─對台灣地區行政區劃調整之建議」,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1卷7期,頁13-25。133. 黃建銘(民88),「臺灣地區行政區劃調整策略--多直轄市制之構想」,人事管理,第36卷5期,頁14-22,人事管理雜誌社。134. 黃建銘(民89),「對台北市政府設置『次分區』之探討」,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11期,頁2。135. 黃啟禎(民89),「台中市改制直轄市範圍之界定與設置程序芻議」,新世紀智庫論壇,第9期,頁70-73。136. 黃敏恭(民63),大台北都會區行政區劃問題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37. 黃德福(民85),我國行政區域劃分問題的分析,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138. 黃德福(民89a),「政策承諾不能淪為政治騙術,台中縣市應合併升格為院轄市」,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39. 黃德福(民89b),「地方制度法之修正應有配套措施」,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40. 黃錦堂(民82),「行政區域調整之憲法基礎─以台北縣市、基隆市為例」,理論與政策,第七卷第三期,頁3-15。141. 黃錦堂(民84a),地方自治法治化問題之研究,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42. 黃錦堂(民84b),行政區劃設計暨相關法制調整之研究,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編印,研究叢書4。
143. 黃錦堂(民85),當前行政層級暨區域調整的法制問題,政府行政層級再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亞太智庫策劃。
144. 黃錦堂(民90a),「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中央與地方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
145. 黃錦堂(民90b),「行政區劃之法制與政策概述」,智庫研究報告,民國八十九年九月號,頁1-7,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46. 黃錦堂(民90c),「民進黨執政下的地方制度變革」,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47. 黃錦堂(民90d),「行政區劃法律草案與實質方案簡介」,法令月刊,第52卷1期,頁5-16。148. 黃錦堂、李建良(民89),「日本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法制分析」,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7期,頁3-21。149. 葉東舜(民90a),「縣市升格直轄市之研究」,http://home.kimo.com.tw/zoo5299z/index-4.htm(葉東舜個人研究網站)
150. 葉東舜(民90b),「地方制度法之修訂與展望」,http://home.kimo.com.tw/zoo5299z/index-4.htm(葉東舜個人研究網站)
151. 葉東舜(民90c),「鄉鎮市長官派之研究」,http://home.kimo.com.tw/zoo5299z/index-4.htm(葉東舜個人研究網站)
152. 葉嘉楠(民90),「當前我國地方財政問題與解決方案之評估」,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4期,頁3-13。153. 董翔飛(民86),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自刊。
154. 詹中原(民82),「大台北都會區行政組織重組之政策推介」,理論與政策,第七卷第三期,頁29-35。155. 廖永來等人著(民90),蛻變的台中大都會系列研討會第一場次論文集,台中縣政府主辦--多倫多‧釜山‧大台中城市競爭力國際論壇會議紀錄。
156. 廖麗玉(民90),台灣地區的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157. 臺灣省文獻會委員會(民80),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
158. 趙永茂(民85),「行政區劃對地方自治的影響」,國家政策雙周刊,第一四九期,頁5至7。159. 趙永茂(民86a),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臺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蘆。
160. 趙永茂(民86b),地方政府層級簡化及其組織型態之研究,內政部委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計畫。
161. 趙永茂(民87),「台灣地方政府組織調整的理論與政策方向」,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1卷1期,頁3-21。162. 趙永茂(民89),「地方政治與政府問題及其改進」,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3卷5期,頁26-27。163. 趙揚清(民91),「地方財政問題及中央統籌分配款之配置」,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64. 劉文仕(民90),「全國行政革新會議--『中央與地方關係』議題分析與總結報告」,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3期,頁34-41。
165. 劉君德主編(1996),中國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166. 劉念夏(民90a),「鄉鎮市級自治選舉存廢之研究」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67. 劉念夏(民90b),「鄉鎮市長官派背後的政策謀略」http://www.npf.org.tw/LIBRARY/(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
168. 劉道義(1999),台灣新地理─我國行政區規畫與設計,前衛出版。
169. 劉道義(民86),為什麼要廢廢省-我國行政區的檢討與調整,台北:揚智出版社。
170. 蔣家興(民87),「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政府再造」,http://www.rdec.gov.tw/res/documents/regover.htm(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地方發展處網站)
171. 蔡吉源(民86),「廢省後縣市財政健全之道」,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0卷4期,頁18-29。
172. 鄭定邦(民89),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可行性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73. 鄭喜夫(民88),「台灣行政區劃之沿革」,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2卷8期,頁4-38。174. 鄭興弟、林昇德(民89),「我國行政區劃─一個新規劃途徑之探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8卷2期,頁1-34,政治大學中山所。175. 蕭全政主編(民79),重建行政體制,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176. 賴佩伶(民90),「走尋百年台中城」,群健有線月刊,民國90年7月號,頁3-8,台中群行傳播公司。
177. 賴國徽(民81),中共地方政府行政區劃簡析,源遠學報,第5期,頁85-96,國防醫學院178. 應宜珠(民國81),我國方政府層級與行政區域劃分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79. 戴月芳主編(民79),台灣全記錄,台北錦繡。
180. 薄貴利(1988)近現代地方政府比較,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181. 薄慶玖(2001),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82. 薄慶玖(民83),「中共地方政府初探」,中共行政組織及人事制度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主辦。
183. 薄慶玖(民85),「多省制的思考與設計」,國家政策雙周刊,第一四九期,「政府層級與行政區劃」專輯。
184. 薄慶玖(民86),「論政府層級與行政區劃的調整」,人事管理,第三十四卷,第3期,頁4-10。185. 薄慶玖教授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民88),地方政府論叢,台北五南。
186. 鍾福山主編(民84),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一輯),內政部編印。
187. 鍾福山主編(民85),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二輯),內政部編印。
(二)網站資料(網址蒐集):
1.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2. 東森新聞網:http://www.ettoday.com/
3. 聯合報系新聞網:http://udnnews.com/NEWS/
4. 民眾日報新聞網:http://www.pnews.com.tw/
5. 明日報網站(已廢止):http://www.ttimes.com.tw/
6. 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
7. 內政部網站:http://www.moi.gov.tw/moit/sitemap.htm
8. 人口統計電子報網站: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f/r/fr_123/
9. 台中市政府網站:http://www.tccg.gov.tw/
10. 台中縣政府網站:http://www.taichung.gov.tw/
11. 聯邦的誕生網站--行政區劃部分:http://209.151.88.170/soviet/LSINICA.HTM
12. 日本總務省網站:(各種都市制度、地方分權的介紹)http://www.soumu.go.jp/
13. 日本地理同好會--行政區劃調整沿革部分:http://www.tt.rim.or.jp/~ishato/tiri/tiri.htm
14. 日本人口統計檢索網站:http://www.qlt.co.jp/cmj/
15. 韓國統計廳網站:http://www.nso.go.kr/
16. 高麗研究社bbs站:bbs://KoolKorea.kkcity.com.tw
17. 韓國雅虎線上蒐尋百科事典:http://kr.encycl.yahoo.com/
18. 中國行政區劃研究網站(大陸):http://duhuanyu.y365.com/
(三)外文資料(日文、英文)
1. 木內信藏、山口惠一郎監修(1997),日本地圖帳,昭文社。
2. 田村浩一、澤田嘉貞(1998),地方自治概說,晃洋書房。
3. 地方自治制度研究會編集(平成8),地方分權推進handbook,救世社。
4. 扳田期雄(昭和54),地方自治之構造與實態,救世社。
5. 杉村章三郎(昭和35),逐條解說自治要覽,光文書院。
6. 秋本敏文等(昭和53),地方自治制度,救世社。
7. 宮尾尊弘(1993),現代都市經濟學,日本評論社。
8. 鈴木正明等(平成6),圖解地方自治法,良書普及會。
9. 檜桓正巳(昭和60),地方自治法之要點,學陽書房。
10. Chava F. Nachmis & David Nachmis(1996), Research Metho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 New York, N. Y.: St. Martin’s Press.
11. Earl Babbie(1990), Survey Rearch Methods, Belmont, Ca.: Wadsworth.
12. Harold A. Linstone and Murray Turoff (1975) , “Introduction,” in Linstone & Turoff (eds.), The Delphi Method : Techniques & Application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3. Murray Turoff(1975), “The Policy Delphi,” in Linstone and Murray Turoff (eds.), The Delphi Method, op. cit. ,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Louis M. Rea & Richard A. Parker(1996), Designing &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14. N. W. Mulgrave and A. J. Ducanis , (1975) “Propensity to Change Responses in a Delphi Round as a Function of Dogmatism,” in Linstone and Murray Turoff, The Delphi Method, op. cit. ,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5. Pretoria, S.A.: Department of Provincial Affairs &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1993),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Demacration/Delimitation of SPRs (States, Provinces, Regions)
16. S. E. Arch , (1958) ,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Modification & Distortion of Judgements,” in E. E. Maccohy, etal. (eds.), Reading in Social Psychology, 3rd ed. (New York, N. Y.: Holt, Rinehard and Winston.
17. South African Communication Service(1997), South Africa Yearbook , Cape Town, S.A.: Rustica Press.
18. William Dunn (1981) ,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