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以下按姓氏筆畫排列)
1.王如意、易任(1992),「應用水文學」,國立台灣編譯館。
2.江永哲、連惠邦、林裕益、李明晃、吳道煦(1993),「開放式防砂壩對土石流防治功效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土石流專輯),第24卷第1期,P.37-43。3.李明晃(1989),「立體格子型壩防治土石流功效之試驗」,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碩士論文。4.李德基(1991),「泥石流防治指南」,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P.155-156。
5.李峰昌(1995),「土石流對阻礙物之撞擊力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6.李木青(1996),「土石流之防治工法」,土石流及其防治研討會,現代營建,第211期,P.9-20。7.何敏龍(1997),「土石流發生機制與流動制止結構物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8.林裕益(1988),「梳子壩調節土石流功效之試驗」,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碩士論文。9.林基源(1992),「花蓮銅門村土石流災區堆積材料之特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林弘群(1994),「不同形式攔砂壩所受土石流衝擊力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1.林炳森、賴佳伴、劉貴慎(1997),「開放式攔砂壩攔阻功效之研究」,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P.55-69。12.林智勇(1998),「複合斷面開放式壩攔阻功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3.林炳森、林基源(1999),「土石流之衝擊力與防治工法介紹」,地工技術雜誌,第74期,P.67-80。14.范正成(2000),「台灣地區道路橋涵系統土石流危險區觀測與預警之研究(二)」,交通部科技顧問室。
15.吳道煦(1990),「A型梳子壩開口間隔于防治土石流功效之試驗」,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碩士論文。16.吳仁明、翁勳政(1997),「賀伯颱風郡坑至神木村災區之土石流分類研究」,工程地質技術應用研討會(Ⅷ)論文專輯,P.61-71。
17.連惠邦(1994),「礫石型土石流流體性質與運動特性之相關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論文,P.25。
18.連惠邦、陳禮仁、李韋德(1997),「切口式防砂壩防治土石流之設計模式」,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P.71-82。
19.連惠邦(1998) ,「梳子壩防治土石流合理開口寬度之研究之研究(三)」,87年度防災專案計畫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20.陳有蘭溪治山防災整體治理規劃報告(199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省水土保持局。
21.陳榮河(1999),「土石流之發生機制」,地工技術雜誌,第74期,P.21-28。22.陳致穎(2000),「梳子壩受土石流衝擊時動態行為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3.黃育珍(1999),「混凝土梳子壩攔阻功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4.張世樺(2001),「不同監測儀器應用於土石流衝擊特性分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5.張守陽、林鼎祥(1999),「土石流流動特性與偵測系統之研究」,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P.110-119。
26.游繁結(1993),「土石流之防治工法」,水土保持學報,第25期,P.21-28。27.游繁結、段錦浩、陳樹群、林昭遠、連惠邦、張曉康(1996),「南投縣陳有蘭溪沿岸賀伯颱風災害初步調查報告」,行政院農委會及台灣省水土保持局。
28.游繁結(1998),「陳有蘭溪集水區之土石流災害」,土木技術─水利工程專輯(創刊號),P.145-151。29.詹錢登(2000),『土石流概論』,科技圖書。
30.詹錢登(1998),「土石流發生與運動」,土木技術─水利工程專輯(創刊號),P.132-144。31.劉格非、郭哲昆、吳哲修(1993),「緩坡上土石流運動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土石流專輯,第24卷第1期,P.1-11。
32.劉格非(1994),「攔阻土石流結構物上受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2-0414-P002-022B。
33.劉貴慎(1997),「複合式攔砂壩攔阻功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4.劉格非、李欣輯(1999),「地聲探測器特性之初步研究」,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P.84-92。
35.劉格非(2000),「地聲探測器應用於土石流預警(二)」,行政院農委會農業建設方案試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89科技-1.5-林-02。
36.謝正倫(1991),「土石流預警系統之研究(一)」,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報告第130號
37.賴佳伴(1996),「開放式攔砂壩攔阻功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8.山口伊佐夫(1985),「現代林學講義」,砂防工學,P.71-80。
水山高久(1979),「砂防對土石流衝擊力算定問題點」,新砂防第112號,P.40-43。
39.池谷 浩、上原信司(1980),「砂防土砂調節效果關係實驗的研究」,新砂防第114號,P.37-44。
40.谷口信義、高橋正佑(1980),「河床形狀土砂流動關實驗的研究」,新砂防第117號,P.1-9。
41.高橋 保(1977),「土石流發生流動關係研究」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年報,第20號B-2,P.405-435。
42.高橋宏治(1991),「土石流對應砂防設計荷重關研究:人工洪水波發生實驗」,新砂防第81號,P.5-13。
43.渡邊正幸、水山高久、上原信司(1980),「土石流對策砂防設施關檢討」,新砂防第115號,P.40-45。
44.遠藤隆一(1963),「砂防工學」,共立出版株式。研究」,京會社,P.24。
45.蘆田和男、高橋 保(1980),「土石流調節制禦關係研究-立體格子型砂防堰堤之水理機能」,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年報第23號B-2,P.433-441。
46.Bathurst, J. C. and Burton, A., “Debris Flow Run-Out And Landslide Sediment Delivery Model Tests”,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 P.410-419 .
47.Campbell, R.H., (1975), “Soil Slide, Debris Flows, and Rainstorms in the Santa Monica Mountains and Vicinity, Southern California”, U.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851, p.51 .
48.Gupta, B. P. and Joshi, B.C.(1990), “Landslide Hazard Zoning Using the GIS Approach-A case Study from Ramganga Catchment ,Himalayas”, Engineering Geology,28,p.119-131 .
49.Gernot Fiebiger. , (1997) “Structures of Debris Flow Countermeasures”, Debris-Flow Hazards Mitigation: Mechanics,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Edited by Cheng-lung Chen, ASCE (1997), p.596 .
50.K. A. Johnson and N. Sitar, (1990), ”Hydrologic conditions leading to debris-flow initiation”,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vol. 27, p789-801.
51.M. Arattano (2000), “Using a fixed video camera to measure debris-flow surface velocity”, Debris-Flow Hazards Mitigation: Mechanics,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Edited by Gerald F. Wieczorek & Nacy D. Naeser, USGS (2000), p.273 .
52.R. Genevois (2000), “Debris-flows in the Dolomites: Experimental data from a monitoring system”, Debris-Flow Hazards Mitigation: Mechanics,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Edited by Gerald F. Wieczorek & Nacy D. Naeser, USGS (2000), p.283 .
53.Takahashi, T., (1991), “Debris flows”, Balkema Publishers, Brookfield, U.S.A, p.4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