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11: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敦儀
研究生(外文):Den-Yi Wang
論文名稱:應用GIS於台灣地區土壤沖蝕潛勢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pplication of GIS on Soil Erosion Potential Analysis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樹群陳樹群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Chi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水土保持學系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水土保持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7
中文關鍵詞:土壤沖蝕土壤沖蝕潛勢土壤沖蝕指標模式台灣地區土壤沖蝕潛勢圖年輸砂量
外文關鍵詞:SEIMGISSoil ErosionSoil Erosion Index Modelsoil erosion potenti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9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由於人口成長與經濟需求,人類開發活動由平地逐漸轉移至山地,改變了坡地原有土地利用情況,土壤層亦因而鬆動,隨著各地的降雨,近年來全島各地山崩、土石流等土砂災害頻傳。為瞭解各地發生土壤沖蝕之嚴重程度與危險性,以提供土壤資源永續發展之參考,進而保障人民的安全,本研究以土壤沖蝕指標模式(SEIM)為理論基礎,配合各地降雨、地形、土壤、覆蓋及土地利用等相關資料,運用Surfer 6.0與ArcView GIS軟體建立台灣地區土壤沖蝕潛勢圖,分析全島各地之土壤沖蝕潛勢。經分析後發現,影響北部地區土壤沖蝕的因素多為人為開發,改變覆蓋與土地利用型態所致;南部則是天然條件不佳,再加上人為開發,使土壤沖蝕更為嚴重。
將分析結果與1991年由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以下簡稱水資會)公布的主要河川年輸砂量相比較,發現本研究估算之土壤沖蝕量,考慮崩塌量的影響,山區雨量的低估,以及使用平均坡度的均化問題,略低於輸砂量,其中以濁水溪、八掌溪、秀姑巒溪等主要河川,低估情形較明顯,其原因除了本研究所採用模式或水資會所公布的輸砂量之正確性外,SEIM中僅考慮崩塌地的沖蝕潛勢,卻無實際計算崩塌量,河砂開採等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影響,亦無計算進去,因此造成估算結果上的差異。
ABSTRACT
Artificial exploitations transfer to land on slope gradually due to the population grows up and economical requirement. It changed the land use, and broke the structure of soil. As rain fell, disasters were often occurred everywhere in Taiwan. The pro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catch on the possibility and degree of soil erosion, thus we may ensure the security of people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Soil Erosion Index Model(SEIM), we gathered the data of rain, topography, soil property, cover and land use, and then drew the plot of the soil erosion potential by Surfer 6.0 and ArcView software. We find that artificial exploit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influences the soil erosion situation in northern part of Taiwan. Relatively, both of natural condition and artificial exploitation make the soil erosion serious in southern part of Taiwan.
Compare with reference data, we can see that we value the soil erosion at a little low rate, especially in certain cases. However, we didn’t estimate the collapse in SEIM, that may be the reason why we got such result.
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前 言 1
第二章 前人研究 2
2.1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USLE)的發展 2
2.2 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式(AGNPS) 3
2.3 國內相關研究 4
第三章 理論架構 7
3.1 土壤沖蝕指標模式 7
3.2 使用軟體簡介 14
3.2.1 ArcView地理資訊系統簡介 14
3.2.2 Surfer 6.0 簡介 15
3.3 研究流程 15
第四章 分析結果 18
4.1 土壤沖蝕量之估算 18
4.2 台灣地區土壤沖蝕潛勢查詢系統 28
4.3 河川土壤沖蝕潛勢之分析 34
4.3.1 後龍溪流域 35
4.3.2 烏溪流域 37
4.3.3 濁水溪流域 39
4.3.4 八掌溪流域 40
4.3.5 蘭陽溪流域 42
4.3.6 花蓮溪流域 43
4.3.7 秀姑巒溪流域 44
4.3.8 卑南溪流域 46
4.3.9 二仁溪流域 48
4.3.10 高屏溪流域 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第六章 參考文獻 55
1. 王如意、易任,1979,「應用水文學」,國立編譯館。
2. 伍啟維,2000,「水庫永續利用之入流泥砂量探討」,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農情報導」。
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1986,「台灣山坡地全面勘查總報告及改善計畫」。
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0,「台灣地區林業統計」。
6. 吳俊毅,2001,「土壤沖蝕與水庫永續性評估之研究」,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7. 吳建民,1978,「台灣地區河川輸砂量之推估公式」,集水區及河川之經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184∼198頁。
8. 周天穎、周學政,1997,「ArcView透視3.x」,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9. 林長立,1985,「石門、德基、曾文水庫集水區泥砂產量型態之初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俐玲、祝瑞敏,1992,「結合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式(AGNPS)與地理資訊系統(GIS)作為集水區評估工具之探討」,水土保持學報,24(2),11-34頁
11. 陳樹群、何智武,1998,「土壤永續指標體系極其評量與評價方法之建立(Ⅰ)」,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2. 陳樹群、何智武,2000,「土壤永續指標體系極其評量與評價方法之建立(Ⅲ)」,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3. 陳樹群、何智武、闕蓓德,1999,「土壤永續指標體系及其評量與評價方法之建立(Ⅱ)」,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4. 陳樹群、簡如宏、馮智偉、巫仲明,1998,「本土化土壤沖蝕指標模式之建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9 (3):233-247頁。
15. 萬鑫森、黃俊義,1989,「台灣坡地土壤沖蝕」,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0(2),17-45頁。
16. 經濟部水資源局,2001,「流域土砂管理模式之研究(2/3)」,研究計畫報告。
17. 廖向芃、何明修,2000,「Avenue程式語言入門與應用」,儒林圖書公司。
18. 謝兆申、王明果,1991,「台灣地區主要土類圖輯」,224-227頁。
19. Hartley, P., 1994,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Resourc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nd K-Phase Technology, Focus, 4(2): p32-44.
20. Moldan, B., Billharz, S. and Matravers, R., 1997, Sustainablility Indicators:A Report on the Project on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York.
21. Morris, G. L. and Fan, J., 1997,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handbook, McGraw Hill com., New York.
22. Schnitter, N. J., 1994, A History of Dams, the Useful Pyramids, A.A.Balkema, Rotterdam.
23.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 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xfor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