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史料
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大正藏》47冊。
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大正藏》1冊。
妙協集,《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大正藏》47冊。
祁忠敏著,《祁忠敏公日記》(杭州:古舊書店,1982)。
華亭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49冊。
陶望齡,《歇庵集》(台北:偉文書局,民國65年9月),第一冊。
陸游,《渭南文集》五十卷(上海:江南圖書館藏,《四部叢刊》影印上海涵芬樓本)。
菩提留支譯,《大遮尼乾子所說經》,《大正藏》9冊。
欽定,《大明一統志》第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影印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善本)。
普度編集,《廬山蓮宗寶鑑》,《大正藏》47冊。
賀龍驤校注,彭文勤等纂輯,《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印行,《道藏輯
要》(十一))。
雲棲祩宏,《蓮池大師全集》(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發行,中華民國72年1月再版,民國61年蔡念生影印金陵本)。
虞淳熙撰,《虞德園先生集》(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
道宣,《續高僧傳》(台北:文殊出版社,中華民國77年8月,《傳記系列》影印大正藏本)。
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24冊。
義淨撰,《護命放生軌儀法》,《大正藏》45冊。
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52冊。
劉宗周,《劉子全書》(台北:華文書局,《中華文史叢書》影印清道光刊本),第六冊。
劉餗,《隋唐嘉話》(台北:中華書局出版,1997)。
慧皎,《梁高僧傳》(台北:文殊出版社,中華民國77年8月,《傳記系列》影印大正藏本)。
諦觀錄,《天台四教儀》,《大正藏》46冊。
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藏》16冊。
贊寧,《宋高僧傳》(台北:文津出版社,中華民國80年8月,根據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印行)。
釋憨山,《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龔嘉雋修,《浙江省•杭州府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國十一年鉛印本《中國方志叢書》)。
釋紫柏,《紫柏老人全集》(台南:和裕出版社,民國86年4月)。
宋.張津等撰,《乾道四明圖經》(台北:成文出版社印行,清咸豐四年刊本)
廬憲,《嘉定鎮江志》(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
中國佛教會編,《卍續藏》(臺北巿:中國佛教會,民56)。
二、專著
Peter Singer 著,孟祥森、錢永祥譯,《Animal Liberation》(台北:關懷生命協會,民國85年7月)。
印光,《殊勝放生善行問答釋疑》(台中:法燈出版社,民國87年9月。
包筠雅,《功過格》(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佐藤達玄,《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上、下冊(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年5月)。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9年2月初版)。
陶五柳,《釋昭慧法師》(台北:大村文化,民84)。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民80年12月)。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3月)。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縣︰稻禾出版社,民國80年12月)
陳揚炯,〈淨土宗的衰落〉,《中國淨土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民國79年10月)。
圓因,《放生問答》(台南:和裕出版社,1999年1版1刷)
道端良秀著、釋慧嶽譯,《佛教與儒家倫理》(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98.7)。
蔡運辰,《鳥獸春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2年7月)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民76年9月)。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台北:法界,民84年12月)。
三、期刊論文
宋光宇,〈慈善與功德---以世界紅卍字會的「贛賑工作」為例---〉,《考古人類學刊》(2000.1)。
林朝成,〈佛教放生與生態保育〉,(《大自然》試刊號,1995)。
林朝成,〈佛教的生態主張及其未來的發展---以「放生」為中心的研究〉,《第十八屆「中國學」國際學術會議漢學研討會論文集》(韓國︰漢城,1998年8月21)。
昆達拉,〈中國大乘阿彌陀淨土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陳玉女,〈明萬曆時期慈聖皇太后的崇佛──兼論佛、道兩勢力的對峙〉,《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二十三號,1997.12。陳玉女,〈明華嚴宗派遍融和尚入獄考──兼述隆.萬年間佛教與京師權貴的往來〉,《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二十四號,1998.12。陳星,《護生畫集研究》(一),《內明》245。
葉紹國,〈道德推理中關懷導向與正義導向思考之區辨及其在中國社會實踐的特徵〉,《本土心理學研究》5(1996.6)。楊惠南,〈當代台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當代》104(民83年12月)。
趙克生,〈屠釣之禁的歷史考察〉,《安徽史學》4(2000)。
劉小如、齊力,〈放生?!放死?!〉,《大自然季刊》64(1999.7)。
釋聖嚴,〈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效應〉,《中華佛學學報》6(1993.7)。釋恆清,〈草木有性與深層生態學〉,《佛教與社會關懷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善法寺,1996.1)。
釋證蓮,〈蓮池大師生平及其思想之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四、日文論著
夫馬 進,《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出版,1997.2)。
荒木見悟,《雲棲祩宏の研究》(東京:大藏出版祩式會社,昭和60年7月)。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祩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99.2)。
道端良秀,《中国仏教史全集》(東京:祩式會社書院,昭和6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