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2a)。台閩地區各縣市戶數及人口統計表(九十一年四月)。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1-9104.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2b)。南投縣戶數及人口統計表(九十一年四月)。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4-9104.xls
內政部兒童局(2000)。九二一震災兒童生活照顧狀況報告書(調查日期:88.9.21-89.3.21)。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南投縣政府(1999)。南投縣政府委託民間團體辦理各鄉鎮市「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簽約暨記者會參考資料-九二一災後社會福利重建工作報告。
南投縣政府(2001)。九十年九月份大埔里地區福利服務整合聯繫會報會議手冊。民國九十年九月十四日
南投縣政府(2001)。南投縣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簡介。
南投市戶政事務所(2002)。南投縣南投市戶政事務所91年各里戶數、人口數統計表(91.05.15更新)。http://www.village.nthg.gov.tw/ntcg/04.htm
大埔里地區個案管理中心(2001)。大埔里地區社會福利服務個案管理中心之運作與展望。發表於 內政部主辦之「九十年度全國社區資源運用-福利社區化示範觀摩大會」。民國九十年八月三十日。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00)。本會接受南投縣政府委託辦理名間鄉第一社區家庭支援中心於八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正式掛牌營運。推波引水(27),33-34。
名間鄉第一生活重建中心(2002)。九十年度工作成果報告。南投:名間鄉第一生活重建中心(未出版)。
埔里鎮第二生活重建中心(2002)。九十年度工作成果報告。南投:埔里鎮第二生活重建中心(未出版)。
南投市第二生活重建中心(2002)。九十年度工作成果報告。南投:南投市第二生活重建中心(未出版)。
王玠、李開敏、陳雪貞合譯(Ballew, J.R.&Mink, G..原著)(1998)。個案管理。台北:心理。
王增勇(2000)。南投縣災後生活重建規畫─社區家庭支援中心。護理雜誌,47(5)39-46。王增勇(2001)。從台灣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看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的經驗。南投縣921社福工作報告-從社區家庭支援中心到生活重建服務中心。
王增勇(2001a)。「個案管理」在老人照顧服務的實踐困境-服務或管理?(精簡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http://192.83.171.170/grb/pdf/892412H010002.pdf
王增勇(2001b)。從社會工作的觀點看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發表於 南投縣政府舉辦之「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王增勇、(2002)。在專業主義下交出靈魂的社工專業─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的論述實踐。發表於 清大社會學研究所、文化研究學會主辦之「人文社會學術的文化轉向研討會」。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日。
古允文(1996)。臺灣社會資源網絡的整合-混合福利觀點的構思。學生輔導通訊(43),70-79。甘玉慈(2000)。個案管理實務運作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朱小綺(2000)。建構社會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身心障礙個案管理服務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吳秀琴(2001)。英國社工員在社區照顧團隊中的角色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 Q.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宋麗玉(1998)。個案管理之內涵與工作模式─兼論個案管理模式在台灣社會工作領域之應用。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27-156。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區發展季刊(89),53-61。李建興(2000)。社會資源。社會工作辭典,258。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季刊雜誌社。
沈慶盈(1999)。個案管理應用於社區照顧之適合性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8),254-264。沈慶盈(2000)。從組織間關係談社會服務資源的整合。社區發展季刊,(89),頁145-55。沈慶盈(2001)。台北市身心障礙個案管理資源整合與服務效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阮玉梅、藍孝芬、葉琇珠、李復惠(1991)。社區慢性病患個案管理成效之探討。公共衛生17,(4),350-369。周月清(1997)。我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個案管理的發展與實務工作相關議題之探討。福利社會(60)7-14。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周月清、尤素芬編譯(1999)。社會照顧管理技巧-社會照顧管理手冊。台北:五南。
周月清、楊瑞玲、高永興、郭榮展、吳靜怡、劉妙佩、陳文華(2000)。機構為基礎的實務介入研究─以成年智障者及其家庭個案管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81-111。邱瑜瑾(1999)。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之分析 - 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117-165。施教裕 (2000)。認識篇。收錄於內政部出版。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實務工作手冊-社區組織參與篇。
施睿誼、李安爵(2001)。九二一震災重建區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調查及服務提供之初探─以南投縣名間鄉為例。發表於 南投縣政府舉辦之「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校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陸與分析。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正申(1998)。社會工作「個案管理」發展、運作與困境之研究。復興岡學報(64),227-252。胡正申(2002)。個案管理在精神醫療社工的應用-一個實務個案的分析。復興岡學報(73),221-246。徐慧娟(1998)。從長期照護之適當性談個案管理。護理雜誌45,(1),45-50。高永興(1990)。社工人員對個案管理認知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迪理(1994)。個案管理:新名稱或新方法。社會工作學刊(3),145-159。高淑芬(2000)。個案管理於老人長期照護的應用-以社區老人長期照護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2),195-205。張莉姍(2001)。災後重建工作社會資源整合之研究─以南投縣中寮鄉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許臨高(1991)。個案管理理念與實務。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263-288。郭靜晃、曾華源(2000)。建構社會福利資源網絡策略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9),107-10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伶珠(2001)。家支中心經驗分享-老人居家服務方案。發表於 南投縣政府舉辦之「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陳政智(2002)。身心障礙者個案管理與個案工作服務模式之差異。社區發展季刊(97),190-196。陳皎眉(2000)。社會福利新紀元-談結合社區資源推動社會福利事業。社區發展季刊(89),22-29。陶蕃瀛(2001)。「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的福利社區化意涵。發表於 南投縣政府舉辦之「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彭淑華(2002)。社會工作督導。萬育維編著,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游純敏(2000)。中區大專院校學生對精神疾病社會支持網絡運作之探討─個案管理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源協(1999a)。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
黃源協(1999b)。照顧管理在台灣實施的可行性之初探─以台灣省社會工作員之觀點。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167-206。黃源協(2000a)。社區照顧與照顧管理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源協(2000b)。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台北:揚智。
黃源協(2000c)。社區照顧的理念基礎─正常化觀點的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1-34。黃源協(2000d)。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福利服務輸送模式之探討─以大埔里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0),94-110。黃源協(2001)。社區家庭支援中心對社區照顧的意涵-以南投縣埔里地區為例。發表於 南投縣政府舉辦之「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黃源協(2002)。災區弱勢族群個案資料之運用管理與追蹤輔導研究。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方法。台北:心理。
楊瑩、宋麗玉(1998)。個案管理整合學程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報告。
萬育維(1997)。從身心障礙保護法的通過看國內殘障福利的新趨勢。福利社會(61),5-9。廖俊松(2001)。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4),364-374。廖俊松、王增勇(2002)。生活重建中心政策評估及推動模式之研究。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廖雪貞、杜瑛秋 (2001)。婚姻暴力婦女服務之個案管理模式:以台北市龍山婦女服務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4),230-240。劉弘煌(2000)。社區資源的開拓、整合與分配。社區發展季刊。 (89),35-52。劉弘煌、沈慶盈、施睿誼、陳君儀(2001)。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之研究-以臺北市文山區為例。實踐學報(32)1-24。
潘淑滿(2001)。個案管理運用在早期療育。收錄於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編。個案管理運用在早期個案療育彙編。高雄: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
鍾月梅(1999)。英國照顧管理模式之研究-以三個老人社區照顧計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羅秀華(2000)。社區照顧。社會工作辭典,258。台北:內政部。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方法與社區照顧。福利社會(54),6-8。蘇景輝(1998)。社區照顧原理與方法。收錄於徐震總編。社會福利社區化論文集,97-124。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西文部分
Adams,R.(1996).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London: Macmillan.
Ballew, J. R., & Mink, G. (1996). Case Management in Social Work - Develop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Needed for Work with Multi-problem Clients.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Bedell,J.R., Cohen,N.L. & Sullivan,A. (2000). Case Management: The current best practices and next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36(2), pp.179-194.
Berman Y. &Phillips D. (2001).Information and social quality. Aslib Proceedings, 53, (5) 179-188.
Berseford,P. & Trevillion,S. (1995). Developing skills for Community Care —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Aldershot: Arena.
Bulmer, M. (1997) ‘The social basis of community care’, In J.Bornat et al (eds) Community Care - A Reader, pp.45-52, London: OUP.
Burns, T. & Perkins, R.(2000).The future of cas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212-218.
Crane-Ross,D; Roth,D. & Lauber,B.G.(2000). Consumers’ and case managers’ perceptions of mental health and community support service need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36(2), pp.161-178.
DOH(1981).Report of a Study on Community Care. London:DOH.
DOH(1989).Caring for People-Community Care in 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 London:HMSO.
Farley, Smith&Boyle(2000).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Boston:Allyn and Bacon.
Futter C. &Penhale B. (1996). Needs-led assessment the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In Phillips J.&Penhale B. (Eds),Review care management for older people.London:Tessica Kingsely Publishers.
Griffith(1988).Community Care:Agenda for Action. London: HMSO.
Hardcastle,D.A., Wenocur,S. & Powers,P.R. (1997). Community Practice — 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t B.J. (2000). The Practice of Generalist Case Management. Needham Heights:Allyn&Bacon.
Jinnett,K., Alexander,J.A. & Ullman,E.(2001). Cas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Assessing treatment and outcomes for clients with chronic and persistent mental illness,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36(1), pp.61-77.
Lee, Judith A.B.(2001).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Build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olan,M., Grant,G. & Keady,J. (1996). Understanding Family Car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Orme&Glastonbury(1993).Care management.London:BASW.
Payne, M.(1995).Social Work and Community Care. London:Macmillan.
Peter S. (2000). The essentials of community care-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London: Macmillam.
Renshaw,J.(1987). ‘Care in the Community: Individual Care Planning and Case Management’,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8, pp.79-105.
Rose, S. M., &Moore, V.L.(1995)Case Management.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335-340.Washington:NASW.
Rothman,J. & Sager,J.S.(1998). Case Management —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eed, P.(1990).Introducing Network Analysis in Social Work. London:Jessica Kingsely Publishers
Skidmore,D. (1994). The Ideology of Community Care, London: Chapman & Hall.
Woodside,M. & McClam,T.(1998).Generalist Case Management.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