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中文參考資料
大衛˙克里斯托(2001)。語言的死亡(初版)(周蔚譯)。臺北:貓頭鷹。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988)。1600─1930台灣史。臺北:武陵。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等主編(1996)。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臺北:師大書苑。
尹建中(1995)。少數民族教育--紐西蘭毛利人教育改革個案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1,129--147頁。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臺北:前衛。
王如哲(1999)。外國教育改革與政策啟示。理論與政策,13卷 2期,57--83頁。王家通等譯(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高雄:麗文。
台邦‧撒沙勒(2000)。尋找部落主權:文化商品化、智慧財產權與原住民傳統資源權利之探討。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主辦之『生物多樣性與台灣原住民族發展研討會』論文。
朱元鴻(2000)。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臺北:唐山。
朱敬先(1992)。幼兒教育。臺北:五南。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庄明水等(1994)。台灣教育簡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龍華(1998)。紐西蘭原住民與瓦湯頤條約。國立中正大學學報,9卷 1期,145-182頁。杜武志(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板橋:北縣文化。
沈明仁(1998)。崇尚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臺北:海翁。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
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
周德禎(1998)。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二)---質性研究,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林 爽(1997)。紐西蘭的原住民。臺北:世界華文作家。
林 爽(1998)。展翅奧克蘭。香港:當代文藝。
林 爽(1999)。紐西蘭的活潑教育。臺北:世界華文作家。
林再復(1997)。南半球的原住民--紐西蘭毛利人之研究。聯合學報,15期,35-47頁。林頌恩(1998)。台東縣延平鄉布農幼稚園鄉土文化教學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娃利斯˙羅干(1991)。泰雅腳蹤。台中:晨星。
姜添輝(2000)。荷蘭據台時期的教育概況與特性。原住民教育季刊,18期,95-111頁。洪泉湖、吳學燕主編(1999)。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臺北:揚智。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1999)。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初版)(林正芳譯)。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范信賢、謝小芩(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26-143)。臺北:揚智。
徐仁修(1987)。不要跟我說再見 臺灣。臺北:仲一。
馬騰嶽(1998)。泰雅族文面圖譜。臺北:攝影天地。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1996)。臺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手冊。
張建成(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師大書苑。
張美麗(1988)。幼教課程之相關研究探討。幼兒教育年刊,2期,211--223頁。張家倩(1999)。紐西蘭原住民教育實施現況。原住民教育季刊,16期,15--20頁。張善娟(1999)。中澳原住民教育政策之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
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
梁志燊(1995)。學前教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盛清沂(1978)。明鄭之復台、清代之治台。收於林衡道主編,臺灣史(頁117-240;241-488)。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玉峰(1995)。臺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臺北:玉山社。
陳伯璋(1998)。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2),1--14頁。陳枝烈(1998a)。原住民地區學前教育現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陳枝烈(1998b)。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
黃光雄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
黃麗容(1999)。紐西蘭毛利語之研究--以小學「完全浸滲式」毛利語教學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葉啟政(1994)。評論「論評臺灣教育問題」。收於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臺灣的教育改革(頁567-571)。臺北:前衛。
葉憲峻(1993)。臺灣初等教育之演進。收於徐南號主編,臺灣教育史(頁85-132)。臺北:師大書苑。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1996)。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 泰雅族。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潘 英(1998)。臺灣原住民的歷史源流。臺北:臺原。
蔡敏玲(1996)。國小一年級原住民學童在校及在家互動模式之詮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盧美貴(1992)。幼兒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蕭耀松、鄭榮洲(2001)。臺灣中部地區天主教早期發展史及本土化過程。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中部地區自然與人文互動系列議題研討會論文集」,57-73頁。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
瞿海源(1994)。論評臺灣教育問題。收於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臺灣的教育改革(頁540-566)。臺北:前衛。
簡後聰等(2000)。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臺中:文建會中辦室。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鐵米拿葳依(1999)。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本土文化叢書。
日文參考資料
小泉鐵(1933)。臺灣土俗誌。臺北:南天。
森丑之助(1917)。臺灣蕃族誌。臺北:南天。
英文參考資料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B. R. Cosin (Ed.),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society. England: Penguin Books Inc.
Best, E.(1934).The Maori As He Was Manual 4. Wellington:Dominion Museam.
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ative biograph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No. 17. London: Sage.
Ewing, J. L. & Shallcra, J.(1970). Introduction to Maori Education. New Zealand: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Jackson, P. M.(1931). Maori and Education of Natives in New Zealand and its Dependencies. Willington: Ferguson&Osborn Limited.
Metge, J.(1976). The Maoris of New Zealand. London.
Metge, J.(1964). A New Maori Migration. Rural and Urban Relations in Northern New Zealand. London:Athlone.
Nigel Prickett(2001). Maori origins from Asia to Aotearoa . New Zealand:Auckland.
Polkinghorne, D. E.(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5-2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Schwimmer, E.(1974). The world of the Maori. Wellington:A.H.&A.W.REED
Simon, J. et al.(1998). Nga kura Maori Native School 1867-1969. New Zealand: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Smith,D.G.(1991)。The Hermeneutic magination and the pedagogic Text,in Short, E. ed. Form of Curriculum Inquiry . New York:Suny Press .
Smith,P.(1913). The Lore of the Whare Wananga. Memoirs of the Polynesian Society. vols 3-4. New Plymouth:Thomas Avery.
Stafford, D. M.(1996). The World of the Maori. Auckland:Reed Books.
Titi,R.P.(1998). Rangimarie Recollections of her life. Wellington:Huia.
Wharemaru, H. & DuffieHeeni, M. k. (1997). A Tainui Elder Remember. New Zealand:Haper Collins
網站參考資料:
Maori Resources http://www.culture.co.nz
Statistics New Zealand http://www.stats.govt.nz
Te Kohanga Reo http://www.kohanga.ac.nz/
Te Puni Kokiri http://www.tpk.govt.nz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http://www.apc.gov.tw/
紐西蘭教育部http://www.minedu.govt.nz/
教育部http://www.edu.tw/index.shtml
第四世界原住民全球資訊網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