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11: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建宏
研究生(外文):Jian-Hung Chen
論文名稱:桌球初學者基本運動能力與技術學習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Motor Ability and Skill Learning on Table Tennis Beginners
指導教授:林正常林正常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教練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競技運動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0
中文關鍵詞:桌球綜合技術左擋右攻技術技術學習效果基本運動能力桌球初學者
外文關鍵詞:basic motor abilitytable tennis beginn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4
  • 點閱點閱:8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摘 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1)國小桌球初學者訓練前、
後的基本運動能力與桌球技術學習效果之相關情形。(2)以基本運動能力為預測變項,求得桌球技術學習效果之迴歸公式。以國小四年級男童共二十九名為研究對象,訓練前先進行十一項基本運動能力的測驗,經過十週的桌球訓練後,再進行發球、推擋、接發球、左推右攻等四項桌球技術測驗及基本運動能力後測。以皮爾遜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資料,顯著相關水準設定在小於.05的水準。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國小桌球初學者的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握力、屈膝仰臥起坐及折返跑等基本運動能力前、後測均與桌球綜合技術學習效果達顯著相關(p<.05)。
二、以基本運動能力前後測為預測變項,桌球綜合技術為效標變項之迴歸公式如下:
前測:桌球綜合技術=82.943+1.458(坐姿體前彎,㎝)+0.883(握力,㎏)。
SEE=21.11,r=.675,R2=.516。
後測:桌球綜合技術=84.085+1.348坐姿體前彎(㎝)+0.970(握力,㎏)。
SEE=21.42,r=.708,R2=.502。
因此,本研究建議國小桌球運動的初級選材,柔軟度與握力是較為重要的考量因素,教練可參考本研究所建立的迴歸公式,做為運動能力選材的成績依據。
關鍵詞:桌球初學者、基本運動能力、技術學習效果、左擋右攻技術、桌球綜合技術。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motor ability and skill elements on table tennis beginner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2) the predict equations of table tennis skill by the basic motor ability. Twenty-nine males in four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Eleven items of basic motor ability were first tested on subjects before skill training. During ten weeks of training period, table tennis practices were introduced. Skill tests of the motions of service, block shot, receive a service and half volley with attack was included at the conclusion of training. Finally, eleven items of basic motor ability tests and skill tests were evaluated again.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applied for the analysis of collected data. Significant level was set at ?.05.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p< .05) was found between the synthesis skill of table tennis and standing long Jump, sitting and bending forward, strength of grip, one-minute sit-ups and shuttle run both in pre-training and post-training tests.
2.Synthesis skill of table tennis was predictable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Pre-training: the synthesis skill of table tennis= 82.943+
1.458(sitting and bending forward, cm) + 0.883(strength
of grip, kg) . SEE= 21.11, r=.718, R2=.516
Post-training: the synthesis skill of table tennis=84.085+
1.348(sitting and bending forward, cm) + 0.970(strength
of grip, kg) . SEE= 21.42, r=.708, R2=.502
Therefor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flexibility and strength of grip are the more importance factors in selecting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primary school. The coaches are recommended to select table tennis players by abovementioned regression equations.

Keywords: table tennis beginner, basic motor ability,
effect of skill learning, half-volley with attack,
the synthesis skill of table tennis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國小學童基本運動能力之相關文獻------------------------- 5
第二節 桌球與運動能力之相關文獻------------------------------- 8
第三節 桌球運動員選材之相關文獻--------------------------------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14
第一節 研究架構------------------------------------------------14
第二節 研究對象------------------------------------------------15
第三節 研究時間與地點------------------------------------------15
第四節 儀器與設備----------------------------------------------16
第五節 測驗流程與方法------------------------------------------1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2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27
第一節 基本運動能力測驗結果------------------------------------27
第二節 桌球技術學習測驗結果------------------------------------28
第三節 基本運動能力與技術學習效果之相關------------------------28
第四節 基本運動能力預測桌球技術學習效果之迴歸公式--------------30
第五節 基本運動能力與桌球技術相關之討論------------------------32
第六節 建立逐步迴歸公式之討論---------------------- 3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結論---------------------------------------------- 35
第二節 建議---------------------------------------------- 36
參考文獻------------------------------------------------------ 3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文貞(民90):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能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俊明(民90):各項統計方法的使用目的及使用時機。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網站。(http://websrv5.ncpes.edu.tw)
方瑞民(民79):中小學學生之體能特徵。台灣省中小學學生體能訓練手冊。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35-49頁。
田麥久、鍾添發、王路德(1994):運動員競技能力模型與選材標準。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3頁。
李孟印、陬絞荂B謝錦城(民85):國小桌球隊訓練對體能的影響。八十五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166- 175頁。
杜美華(民90):桌球單打橫拍技術測驗之編製。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宗譯(民73):運動與年齡。台北市: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吳修文、張瑛秋(1998):乒乓球運動員的適應能力。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6卷2期,74頁。
吳德成(民87):桌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
邱仕友(民76):桌球運動技術測驗的研究。台北:覺園出版社。
林建豪(民87):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運動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順萍(民82):跑步訓練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生長發育、生理機能、血液生化與體能要素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資眾(民83):桌球運動員選材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3卷4期,92-97頁。
周資眾(民88):台灣與大陸桌球運動員選才之比較研究。1999年海峽兩岸大專院校體育研討會。459-470頁。
周資眾、陳全壽(民86):大陸桌球運動員選才之研究 -2-。國立體育學院論叢,8卷1期,269-284頁。
莊則棟、紐琛(1985):闖與創。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4-8頁。
張景祥(民84):國民小學男性學童年齡、身高、體重與基本運動能力相關之研究。大專體育雙月刊,18期,102-107頁。
張鳳儀(民88):澎湖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基本運動能力與學科學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聰俊、鄧正忠(民84):桌球運動正手擊球學習效果和聰慧性、動力、反應之相關及測驗方法之研究。大仁學報,13期,73-94頁。
許義雄(民72):運動訓練的適當年齡。體育的理念。台北市:現代體育出版社。123頁。
許樹淵(民75):運動技術指導原理。台北:協進圖書有限公司。726頁。
曾凡輝、王路德、刑文華(1992):運動員科學選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游士正(民75):桌球來球視覺時間對初學者擊球協應性之影響。師大體育研究所論文集,14輯,437-494頁。
游添燈(民81):柔軟度與關節活動範圍。大專體育雙月刊,3卷1期,56-65頁。
彭鈺人(民82):體育測驗與測量。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全壽(民86):由性差、地域差看兒童大肌肉活動能力、小肌肉活動能力、學科學習能力的發達傾向及相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貞秀(民81):桌球校隊與興趣選項學生之反應時間與迴轉之追蹤技能學習之研究,體育學報,14期,321-329頁。
陳俊忠(民81):國小學童生長發育、運動能力和神經系統機能之研究。台北:宏泰出版社。
陳俊忠(民84):挑戰極限。台北:傳文文化事業。
陳淑滿、蔡秀芳(民88):桌球運動之體能結構及訓練方法。大專體育雙月刊,45期,54-59頁。
曾傳強等(1987):乒乓球教學訓練大綱。中國大陸:國家體委會。
劉亞文(民71):大學男子桌球運動能力測驗項目之編製研究。師大體育研究所集刊,9輯,275-319頁。
蔡文欽(民81):運動強度對男子桌球選手反應時間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欣延(民79):男子桌球運動員運動能力與成績表現的關係及其體型分析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岱亨、李勝雄、顏明琴(民86):國小學童身體協調性能力發展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六年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下集,296-318頁。
蔡漢隆、姚漢禱(民75):我國少年桌球技術成績表現和經驗、體格、體能相關之探討。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八輯,77-84頁。
廖學勇(民85):桌球奇才---鄧亞萍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卷2期,15-36頁。

【英文部份】

Branta, C., Haubenstricker, J. & Seefedlt, V. (1984). Age change in moter skill dur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ce, In. R. L. Terjung (Ed).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
Vo112, 467-520.
Conrad, M., Vern, S. & Philip, R. (1976).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e, sex, race, and motor performance in young children. Research Quaterly, 47, 726-730.
Corbin, C.B. & Lindsey, R.(1985). 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5thEd.). Dubuque, Iowa: Wm. C. Brown.
Hodges, L.(1993). Table Tennis: Steps to Success.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Seemiller, D. & Holowchak, M. (1997). Winning Table Tennis: Skills, Drills and Strategies.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