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13.63.13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2/01 01:4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王昱凱
研究生(外文):
Yu-Kai Wang
論文名稱:
支撐先進工法二次施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Study of Advancing Shoring Method with Two Phase Construction
指導教授:
鄭復平
指導教授(外文):
Fu-Ping 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
土木工程系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支撐先進工法
外文關鍵詞:
Advancing Shoring Method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317
評分:
下載:48
書目收藏:1
支撐先進工法在國內應用相當地普遍,其施工方法也已經趨於成熟,若想要藉者細部改良或是施工管理,使其在經濟性與施工速度上能有所提升,已經相當地困難;故本研究提出一個新的想法-支撐先進二次施工法。藉由有限元素軟體Diana建構有限元素模型加以分析,來探討支撐先進二次施工法的可行性,並針對應力、變形分析其與原支撐先進工法之差異性。由分析結果來看,支撐先進二次施工法為一可行之想法,並且能大幅提升經濟性與施工速度。
Advancing Shoring Method is widespread use now in our country and this method tends to mature. It is really hard to improve its economy and efficiency just by the detail improvement or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easibility of a new approach — advancing shoring method with two phase construction.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Diana, a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program, to explore whether it is feasible and what is different from original advancing shoring method.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advancing shoring method with two phase construction is practicable.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1.3 研究方法與內容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2.1 前言 4
2.2 支撐先進工法分類 4
2.3 支撐先進工法之特徵與適用性 5
2.4 支撐先進工法之優缺點 8
2.5 支撐先進工法簡易程序 9
2.6 施工作業 11
2.7 預力之續接 15
2.8 預力損失 15
2.8.1 摩擦損失 16
2.8.2 端錨滑動損失 16
2.8.3 彈性縮短損失 17
2.8.4 混凝土潛變所造成之預力損失 17
2.8.5 混凝土乾縮所造成的預力損失 19
2.8.6 鋼腱鬆弛所造成的預力損失 20
第三章 有限元素分析 21
3.1 概論 21
3.2 有限元素分析方法 21
3.2.1 有限元素分析軟體簡介 21
3.2.2 基本假設 24
3.2.3 分析方法 24
3.3 有限元素模型建立 25
3.3.1 結構模型簡介 25
3.3.2 有限元素模型 27
3.3.3 材料性質 28
3.3.4 潛變與乾縮之模擬 29
第四章 有限元素分析結果 30
4.1 概述 30
4.2 有限元素分析結果 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2
5.1 結論 42
5.2 建議 43
參考文獻 44
表 46
圖 51
1. 李岩峰,支撐先進工法施工之細部探討,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2. 蔡宗錨,公路橋樑建造工期之研究-以支撐先進工法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3. 林楚儒,增進多段施拉預力的橋樑分析效率之研究,結構工程第四卷第二期。
4. 林楚儒,橋樑前進支撐工法的分析與設計之研究,結構工程第六卷第四期。
5. 曾清銓、張荻薇,回顧近十年來台灣橋樑工程之建設概況,結構工程。
6. 林樹柱,預力混凝土設計及施工,第六版,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82年1月。
7. 陳泓文,乾縮與潛變對預力混凝土橋樑變形影響研究,中興工程顧問社,民國87年。
8. 徐耀賜,公路工程-理論與實務,北門書局,民國83年2月。
9. Arthur H. Nilson著,涂照朋、彭詩懿譯,預力混凝土設計,高立,民國86年。
10. TNO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Research , “DIANA User’s Manual, Release 7.2”.
11. Post-tensioning Institute, ”Post-Tensioning Manual”, Fourth Edition.
12. American Segmental Bridge Institute, “Segmental Bridges Constr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1964 to 1995, April, 1993.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結合AI技術運用於動態模擬系統多目標最適化之研究-以支撐先進工法施工流程為例
2.
橋梁支撐先進工法施工災害風險評估之研究
3.
支撐先進工法施工之細部探討
4.
乾縮潛變對新舊橋樑連接之影響
1.
5. 曾清銓、張荻薇,回顧近十年來台灣橋樑工程之建設概況,結構工程。
2.
4. 林楚儒,橋樑前進支撐工法的分析與設計之研究,結構工程第六卷第四期。
3.
3. 林楚儒,增進多段施拉預力的橋樑分析效率之研究,結構工程第四卷第二期。
1.
以類神經網路控制可變阻尼與勁度結構之位移研究
2.
類神經網路於鋼構橋樑表面塗裝檢測之應用
3.
國內低樓層鋼結構建築設計與施工問題探討
4.
不同板理論徑向簡支扇形板之振動理論解
5.
彈性常數隨深度呈指數變化之橫向等向性半無限空間承受點荷重後之位移與應力
6.
彩色質點影像測速法於瞬間潰壩流場之試驗研究
7.
三維頂部驅動矩形槽中流場之初始發展與演化
8.
雷諾數對三維頂部驅動矩形槽中渦漩結構的影響
9.
延伸式企業資源規劃模式於教育部工程與經費管理架構之探討
10.
網路式虛擬實境建立系統於二維圖集再利用之初步研究
11.
多水庫聯合營運模式之建立與應用
12.
非水相液滲透係數-飽和度-毛細壓力關係之微模型試驗研究
13.
二維顯式有限解析法模式於交匯明渠流之研究
14.
沉滓交換機制之模擬與應用
15.
預載重剪力變形拱之動力及挫屈行為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