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僑(2001)。《課程隨選系統之同步化教材製播軟體實作》。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
江志釧(2001)。《新聞影片視訊場景切割及摘要之研究》。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斯緯(2000)。《建築案例多媒體資料庫系統之建構》。淡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李曉明(2001):<多媒體資訊隨選系統>,《圖書與資訊學刊》,36:101-108。林信成(2000):,《國家圖書館館刊》,2:157-172。林家弘(2001)。《應用MPEG視訊分析於電視新聞分段之研究》。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論文。吳筱玫 (1999):<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來看網路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形塑>,1999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吳建伯(2001)。《影音新聞網站之經營與管理》。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高華琦(1998)。《我國無線電視台數位化之組織創新傳佈者的社會資訊處理研究--以中視及華視新聞部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徐鳳美(1999)。《新聞本結構(網路v.s報紙)在閱讀時間與回憶扁線之相關性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涂國祥,林盈達(2001)。《多媒體串流應用:產品比較與實例分析》。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許澤升(2000)。《MPEG-4再虛擬實境群體中之應用》。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瓊文(1998 )。《SNG衛星直播科技對電視新聞製播流程與內容影響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偉修(2001)。《適用於MPEG-4規格下之最佳平順串流技術實現與儲存》。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建成(1994):<談視訊隨選系統(VOD)的介面設計>,《工業設計》,25:2-10。莊淇銘,王英宏(1997):<網際網路對社會變遷的影響>,《電腦與通訊》,65:76-80。曹佳媚(1998)。《新聞自動化系統與電視新聞部門組織溝通之研究─以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曹孝櫟,黃悅民(2000):<影像處理技術在視訊隨取系統Video-on-Demand上之應用>,《影像與識別》,3:84-97。陳銘欽(1999)。《自動化系統對電視新聞製播流程之影響─以民間全民電視台為例》。銘傳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李賢(2001)。《以MPEG-4為基礎之物件描述架構與資料管理及實作與應用》。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葉良偉(1997 ) 。《一個可應用於WWW與資料庫整合之視覺化系統》。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曾羽鴻(2000)。《新聞視訊搜尋系統》。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紹崟(2000):<隨選視訊的市場現況與未來發展>,《新電子科技雜誌》,170:215-219。楊樺(2001)。E時代下的頭條任務。Availabale:http://atj.yam.org.tw/mw1620.htm。
廖彥彰,黃玉萍(2000):<視訊電子郵件與隨選視訊之整合應用>,《電腦與通訊》,87:62-65。歐陽至誠(2001)。《「娛樂新聞」類節目的產製流程研究─以TVBS-G頻道的節目「娛樂新聞」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論文。
蔡佳如 (1999)。《從「區位理論」探討網路電子報對台灣新聞產業之影響─以使用者資源角度分析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蔡卓軒(2000)。《影像式虛擬實境軟體使用者界面設計與發展─以淡江大學虛擬海事博物館導覽系統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淑如(2000)。《新聞網站互動性功能設計與使用者感知行為初探之研究─以聯合新聞網為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薛心鎔(1987) 。《現代新聞編輯學》,台北:中央日報編印。
謝禎冏(1999):<影音壓縮大聖--MPEG-4>,《資訊與電腦》,230:123-127。
鍾文豪(2001)。《電視新聞內容分類與索引之研究》。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論文。羅元佳,詹景良,張厥煒(2002)。《以MPEG-4為基礎架構的隨選視訊新聞系統雛形設計》。2002年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討會論文。
R.Brunelli,O.Mich,and C.M.Modena,”A Survey on the Automatic Indexing of Vedio Data,”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Vol.10, pp. 78-112, 1999.
Thomas Boudeier and David Shotton,”Video on the Internet: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gital Encoding,Compression,and Transmission of Moving Image Data,”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Vol.125, pp133-155, 1999.
S. E.Chen, “Quick Time VR-An Image-based Approach to VirtualReality Environment Navigation ,” In Proceeding of the ACM SIGGRAPH95 Conference., Los Angles,CA,pp.29-38, August .1995.
Alberto Del Bimbo,”Image and Video Database :Visual Browsing,Querying and Retrieval,”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eing.,Vol.7, pp.353-359, 1996.
M.Deuze,“Journalism and the Net : Thinkingabout Global Standards.Online,” Avaliable:http://home.pscw.uva.nl/deuze/pub15.htm, 1999.
Hae-Kwang Kim,”Efficent Automatic Text Location Method and Content-Based Indexing and Structuring of Video Database,”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Presentation.,Vol .7,No.4,pp.336-344, 1996.
M.Morris and C.Ogan,”The Internet as Mass Audien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 Vol .46,Vo.1, pp.39-50 , 1996.
J.E .Newhagen.,”The Role of Feedback in The Assessment of New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Vol.335,No.5,pp.583-594, 1997.
A. Patric and A. Black, “Who is going on lin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Freenet Internet Research,” 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Vol.7,pp.125-134, 1997.
J. S. Quarterman,”Users and hosts in the Internet and the matrix,” Matrix News., Vol. 7,No.1, p.4,1997.
J. Simon. Basic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3rd ed.). New York: Radom House,1995.
J.Tankard,”Online Newspaper: Living Up to Potential ?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Policy Divisoin,”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nnual Convention,1998.
ISO/IEC/JTC1/SC29?WG11 N4030,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 and Audio,”March 2001
R. Yin,Case study research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