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部份
AWWA (1994), “A White Paper from the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 Total Water Management,” Online Document,
http://www.awwa.org/govtaff/totwapap.htm (Aug 27 1998)
Barbier, E. B., C. B. Joanne and C. Folke (1994), “Paradise Lost: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pp.267.
Biswas, A. K. (1990), “Objectives and Concepts of Environmentally-Sound Water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ly-Sound Water Management, pp. 30-58.
Bryan, J. and K. Turner (1999),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ine Document, http://www.gatewest.net/~green/bg.html (Jan 8 1998)
Bolivia (1996),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ummit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anta Cruz, Bolivia, Online Document,
http://www.oas.org/En/PROG/BOLIVIA/1tecpapr.htm (Aug 16 1997)
Marlene, R. (1995), ”Carrying Capacity-Concept,” Online Document, http://iisd.ca/ic/info/ss9506.htm (Jun 13 1998)
Mather, A. S. and K. Chapman (1997),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Longman, Singapore.
Maureen (1996), “What is An Indicator of Sustainability,” Online Document, http://www.subjectmatters.com/indicators/HTMLSrc/Indicators.html (Jan 3 1998)
二、中文部份
王之佳、柯金良(1992),「我們共同的未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原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內政部(1999),「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線上文件,http://www.moi.gov.tw/ (民國88年4月30日)。
白曛綾(1996),「桃竹苗空品區空氣污染物涵容能力推估及總量管制策略規劃-期中報告」,行政院環保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新竹。
白曛綾(1997),「桃竹苗空品區空氣污染物涵容能力推估及總量管制策略規劃」,行政院環保署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環保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epa.gov.tw/airpollution/project/86/27.htm (民國88年四月26日)。
台大地理系地圖遙測與土地利用研究所(1996),「土地利用型態變遷與決策的相關研究-土地利用變遷作為受體」,線上文獻,http://crl.geog.ntu.edu.tw/landuse/research/seminar1/research.htm (民國88年5月20日)。
行政院主計處,「國內生產毛額-依行業分」,行政院主計處全球網站,http://140.129.146.192/dgbas03/bs3/news/news8903.htm(200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水體水質資料庫查詢系統」,行政院環保署全球資訊網,http://alphapc.epa.gov.tw/envdatahome.html (民國87年5月24日)。
李澤民(1995),「台灣地區河川污染防治之對策」,建設科技研討會系列--環保工程科技-下水道工程研討會論文集,第77-87頁,台北。
李錦地、蔡西銘、廖述良(1993),「中港溪河川流達率及水體水質達成率分析」,台灣省環境保護處,台中。
廖述良、周金柱(1998),「企業與永續發展」,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學刊第五期,第53頁-60頁,中壢。臺灣省環保處第四科(1998),「都市計畫法」,臺灣省環保處第四科全球資訊網,http://waste.twdep.gov.tw/law_d40/2-1-6.htm (民國88年4月30日)。
盧誌銘、黃啟峰(1995),「全球永續發展的源起與發展」,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永續發展研究室資訊網,http://sd.erl.itri.org.tw/ncsd/chinese/glbtrend/sd_globe/cont.htm (民國87年5月11日)。
李永展 1999b 永續性之危機與轉機:如何將關懷轉化為行動 第九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高雄,1999年1月9日∼1月10日
游繁結(1998),「主題一:永續之國土與水資源規劃」,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引言報告,台北。
彼得聖吉,「第五項修煉-學習行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天下出版社,第20頁(1994)。
李鴻源(1998),「主題一:永續之國土與水資源規劃」,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引言報告,台北。
李公哲等(2000),”永續發展導論“,線上文件,http://eeweb.gcc.ntu.edu.tw/forevernew/default.htm
陶在樸,「系統動態學」,五南書局,第一版,第61-62頁(1999)。
連杉利,「河川流域承載容量最佳化模式之建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中壢(1999)。
陳亭玉,「河川流域水土資源承載力與永續力評量模式之發展」,碩士論文,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中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