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簡茂發、何榮桂和張景媛(1998):國中學生價值觀量表編製報告。教育心理學報,30(20),17-32。 |
2. |
劉宏文(1996):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8-26。 |
3. |
詹志禹(1996):認識與知識:建構論 VS. 接受觀。教育研究,49,25-38。 |
4. |
甯自強(1993):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的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來看。科學教育學刊,1(1),101-108。 |
5. |
郭重吉(1996):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
6. |
張華芸(2001):培育未來人才藝術不能缺席。天下雜誌,2001年11月15日特刊。 |
7. |
張芳全(1997):教學法的新典範-合作學習。國教月刊,44(3),7-16。 |
8. |
張清濱(1995):問題中心的學習策略。研習資訊,12(5),1-5。 |
9. |
張靜嚳(1999):國中低學習成就班的雙環數學教學。科學教育學刊,7(3),139-165。 |
10. |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第四期。 |
11. |
張靜嚳(1995):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及可行性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3(2),139-165。 |
12. |
張靜嚳(1994):不會讓學生打瞌睡的教學策略。菁莪季刊,6(2),2-17。 |
13. |
林佩璇(1993):臺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1),100-117。 |
14. |
佘曉清(1999):生物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1),35-4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