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06: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連國欽
研究生(外文):Lien, Kuo Chin
論文名稱:嘉義縣國小教師與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與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
指導教授:林淑玲林淑玲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家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兩性平等教育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19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了解嘉義縣國民小學推行兩性平等教育現況,及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與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教學實踐與學習知覺之差異,並比較教師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知覺的一致性情形。以嘉義縣二十五所公立小學之教師與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教師403名、六年級學生569名。本研究採用成果報告內容分析及調查研究方式蒐集資料,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是由研究者自編之「國小教師對於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及教學實踐之調查問卷」、「國小學生對於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學習知覺之調查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各校實施現況
各校實施方式大致上以舉辦專題演講、融入各科教學及觀賞錄影帶為主,偏重知識的獲得,在學習評量上並未看到具體做法,各校在考評標準中自評得分都在中等以上。
二、男女性國小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教學實踐少部分有差異。
就性別而言,男女性國小教師在內涵認知部分只有個人的身心發展獲得支持,且女教師高於男教師,其餘三類目並沒有差異,教學實踐情形則只有性侵害防治教育獲得支持,且男教師高於女教師。
三、不同年齡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的內涵認知及教學實踐部分有差異。
以年齡而言,教師在教學內涵重要性的看法上有差異的項目是個人的身心發展,且31-40歲高於41-50歲,但在教學實踐方面,30歲以下教師少於其他各組。
四、不同年資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實踐有差異。
就年資而言,教師在教學內涵重要性的看法上並沒有差異,但在教學實踐方面,各類目均達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結果,年資5年以下之教師在各類目的教學實踐上低於其他各組。
五、是否參加研習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實踐大部分有差異。
是否參加研習之教師對於兩性平等教育的內涵認知重要性,並沒有差異,但在教學實踐個人的身心發展、兩性關係、性侵害防治教育上,有研習經驗的教師高於未參加研習之教師。
六、不同婚姻狀況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實踐大部分有差異。
不同婚姻狀況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的內涵認知並沒有差異存在,但在教學實踐社會中的性別角色、兩性關性、性侵害防治教育上,已婚教師高於未婚之教師。
七、不同學歷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實踐少部分有差異。
不同學歷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的內涵認知重要性並沒有差異存在,但在教學實踐性侵害防治教育有差異。
八、男女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之內涵認知重要性女生高於男生
女學生比男學生更迫切需要了解個人的身心發展與性侵害防治教育。
九、教師知覺兩性平等教育內涵的重要性排序與教學實踐高低比率的排序一致
十、級任教師教學實踐與班級學生學習知覺一致性偏低
研究發現,在兩性平等教育內容三十三項細目中,只有十四項細目達到70%以上的一致。有十二項細目是20%以上的學生感受不到老師教學的內容,相同比率的學生知覺有學習但是老師沒有教的內容共有十四項,四項細目是20%以上的老師和學生都沒有教過和學過的主題。
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針對相關人員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兩性平等教育之緣由與內涵…………………………………11
第二節、 教師教學內涵與教學實踐……………………………………25
第三節、 兩性平等教育實施現況………………………………………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46
第四節、 實施程序………………………………………………………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嘉義縣國民小學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現況…………………5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之內涵認知
及教學實踐之差異情形 ……………………………………57
第三節、 男女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之內涵認知及學習知覺
之差異情形………………………………………………… 70
第四節、 教師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知覺之一致性情形………………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91
第二節、 結論……………………………………………………………95
第三節、 建議……………………………………………………………9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1
英文部分………………………………………………………………… 105
附錄
附錄一 國小學生對於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與學習知覺之調查問卷107
附錄二 國小教師對於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與教學實踐之調查問卷110
附錄三 實施兩性平等教育考評標準……………………………………113
附錄四 不同年齡教師之各組平均數與標準差 ………………… …115
附錄五 不同年資教師之各組平均數與標準差 ………………………117
附錄六 不同學歷教師之各組平均數與標準差 ………………………119
表目次
表3-1 嘉義縣國民小學學校分配表……………………………………41
表3-2 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數分配表………………………………41
表3-3 嘉義縣國民小學六年級班級、學生分配表……………………42
表3-4 本研究樣本預計抽樣人數分配表………………………………42
表3-5 正式問卷回收統計表……………………………………………43
表3-6 教師正式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44
表3-7 學生正式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45
表3-8 教師問卷預試信度分析…………………………………………49
表3-9 學生問卷預試信度分析…………………………………………49
表4-1 各校在兩性平等教育考評標準中之自評得分…………………55
表4-2 各鄉鎮市在兩性平等教育考評標準中之自評得分……………56
表4-3 男女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教學實踐之差異………58
表4-4 不同年齡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教學實踐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60
表4-5 不同年資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教學實踐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62
表4-6 是否參加研習經驗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
教學實踐之差異………………………………………………64
表4-7 不同婚姻狀況之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教學
實踐之差異……………………………………………………66
表4-8 不同學歷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教學實踐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68
表4-9 男女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內涵認知及學習知覺之差異…… 71
表4-10 教師認為兩性平等教育內涵細目優先順序………………… 72
表4-11 教師認為兩性平等教育內涵類目優先順序…………………74
表4-12 學生認為兩性平等教育內涵細目優先順序…………………74
表4-13 學生認為兩性平等教育內涵類目優先順序…………………76
表4-14 教師教學實踐兩性平等教育內涵細目的優先順序…………76
表4-15 教師教學實踐兩性平等教育類目之優先順序………………78
表4-16 學生知覺學習兩性平等教育內涵細目優先順序……………78
表4-17 學生知覺學習兩性平等教育類目優先順序…………………80
表4-18 級任教師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知覺之一致性情形…………81
表4-19 教學實踐與學習知覺一致之細目優先順序…………………83
表4-20 教師有教學生沒有學到之細目優先順序……………………84
表4-21 教師沒有教學生有學到之細目優先順序……………………86
表4-22 教師有教學生有學到之細目優先順序………………………87
表4-23 教師沒有教學生也沒有學到之細目優先順序………………88
圖目次
圖2-1九年一貫「兩性教育」課程綱要結構……………………15
圖3-1問卷調查研究架構…………………………………………40
一、中文部分
竹北高中八十八學年度實施兩性平等教育工作概況。 http://140.126.110.10/guide/87學年度本校實施兩性平等教育工作概況.htm
周忠信(民89)。學校推展兩性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惠生、林淑慧(民84)。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男女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現況及變遷。http://www.young.gov.tw/paper/p01.htm。
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清財(民79)。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林進材(民86)。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應用。高雄:復文。
吳雅惠(民89)。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殷童娟(民89)。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有效性教學策略之研究:以高中家政課為例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施雅彬(民84)。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洪瑞兒、周忠信(民87)。高雄市區中小學教師與學生對於兩性平等教育認知狀況研究摘要。載於教育部高中兩性平等教育整合實驗計劃成果彙編(頁221)台北:教育部。
桃園區兩性平等教育資源中心。http://www.tysh.tyc.edu.tw/genger/
教育部(民9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90b)。學校通訊錄及各類統計。http://www.edu.tw/school/index_a1.htm
畢恆達(民89)。災難與性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86。
黃義良(民89)。兩性平等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落實的具體策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81。
莊明貞(民88a)。兩性平等教育」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之規劃。教育研究資訊 1999.7,7(4) 29。
莊明貞(民88b)。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編)。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莊明貞、洪久賢(民88)。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與課程改革研討會研討實錄。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莊明貞主編(民88c)。國小高年級兩性平等教育讀本。台北:教育部。
張玨(民88)。性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7-23。
張玨(民89)。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國中教師工作坊研習教材。台北:教育部。
張玨(民84)。婦女研究婦女健康人權的回顧與展望。台大婦女研究室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7-10。
陳秀玲(民88)。中部四縣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第一性徵成熟狀況及性知識和性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雅莉(民83)。教師教育信念與班及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政傑(民 84)。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院。
黃怡瑾主編(民89a)。國小低年級兩性平等教育讀本。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編著。台北:教育部。
黃怡瑾主編(民89b)。國小低年級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教師手冊。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編著。台北:教育部
張鈺珮 (民87)。 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錦麗(民 87)。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實施一週年總體評估。現代婦女基金會主辦87年婦女人身安全學術研討會,5-22。
湯仁燕(民8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萍(民89)。國小教室生活中教師教學觀點知探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秀娟(民 88)。兩性關係與教育 二版。台北:揚智。
蔡培村(民88)。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探析。學生輔導通訊,60,125-145。
謝臥龍(民87)。兩性平等教育的意涵與反思。高市文教,62,38-43
謝臥龍、駱慧文(民88)。各級學校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及性侵害防治教育教材內涵與其重要性之探討。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
謝臥龍(民 86)。無性別偏見班級經營建構準則。輯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推動兩性平等教育成果報告(一)52-66。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謝贏華(民82)。性心理手冊(大眾心理學叢書;23)。台北:遠流
藍雪瑛(民84 )。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魏惠娟(民87)。兩性平等教育的教材教法與情境策略,載於教育部高中兩性平等教育整合實驗計劃成果彙編。台北:教育部。
羅幼蓮(民86)。桃園縣國小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性知識來源、性知識與性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蕭昭君主編(民 89a)。國小中年級兩性平等教育讀本。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編著。台北:教育部。
蕭昭君主編 (民89b)。國小中年級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教師手冊。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編著。台北:教育部。
蘇芊玲(民 88)。學校如何結合社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教育部八十八年度南區中小學校長兩性平等教育研習手冊。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蘇冠榮(民88)。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79). The nature of prejudice(3rd ed.). New york: Addison-Wesley.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Goodwin, A. L. (1987). Teaching images: Unlocking preservice student teaching beliefs and connecting teaching beliefs to teaching behavior.(EDD.,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age). DAI 48/07A
Gore, J. M. (1993). The struggle for pedagogies : Critical and feminist discourses as regimes of truth . New York: Routledge.
Kagan, D. M.(1992).Implication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7(1),65-90
Kenway, J. & Modra, H. (1992). Feminist pedagogy and emancipatory possibilities. In C. Luke, & J. Gore (Eds.) Feminisms and critical padagogy(pp.138-166). New York: Routledge.
Klein, S.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MD: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rgaret Arcus(1987). Family life education :A framework for life-span family life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 January .
Michigan Center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996). Achieving Sex-Equity throught students .’’Equity in Education’’(ERIC ED408 477)
Nash, M. A. (1991). Changing roles of men and women: Education for equity in the workplace, Curriculum Guide, (ERIC ED359 410)
Nespor, J. (1987). The role of belief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 Final report of the teacher belief study. Austin, TX: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279 446)
Olson, D. & DeFrain, J. (1997).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Sanders, J. (1997). Teacher Education and gender equity. (ERIC ED408 227)
Streimatter, J. (1994). Toward gender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Everyday teacher’s beliefs & practic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hompson, A.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conceptions: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 In D.A. Grouw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127-146). New York:Macmillan
Utah state office of education (1995). Utah gender equity Curriculum guide. Utah state office of education (ERIC ED43238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