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19: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明裕
研究生(外文):Huang, Ming-Yu
論文名稱:台南縣國小特教教師對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態度調查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ttitude Research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using Computer Network Resources in Special Education in Tainan County
指導教授:林玉霞林玉霞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特教教師電腦網路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態度
外文關鍵詞: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computer networkusing computer-network resources attitud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5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不同經驗背景、不同學校背景、不同工作背景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台南縣國小特教教師對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差異情形,本研究樣本的選取採普查的方式針對台南縣國小特教身心障礙班七十七班。依教師人數發放一百五十四份問卷調查。研究工具為自編「台南縣國小特教教師對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問卷調查」,問卷結果以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個人背景變項中,不同性別、服務年資及特教背景對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態度有顯著的差異。
(二)經驗變項中,教師是否曾使用過電腦網路資源教學軟體、教師是否曾參加有關電腦網路資源研習活動、教師是否曾指導過學生使用電腦網路資源等學習經驗以及教師是否通過台南縣教師資訊基本能力檢定對台南縣國小特教教師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特教教學上的態度有顯著的差異。
(三)學校環境變項中,學校內班級教室有無電腦、是否可上網、特教班級數的不同及特教教師平均年齡對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態度有差異。
(四)工作變項中,教師在學校有無擔任電腦課教學、是否擔任學校網管教師及任教特教班級的不同在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特殊教育上的態度上有顯著的差異。
(五)家庭背景變項中,家中是否擁有電腦設備、家中電腦是否可上網對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態度有顯著的差異。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於教師個人、學校單位、教育當局及未來研究者提供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who have used computer network resources in special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samples included 154 element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ainan County. These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family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s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I used a survey instrument that I created myself called “ The Scale of The Attitude Research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using Computer Network Resources in Special Education in Tainan County” for this thesis project.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percentage,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1) gender, (2) teaching age, (3) special education background, (4) school environment, (5) personal working experience, and (6) computer and computer-network ownership influenced the attitudes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using computer network resources in special educa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 have made some proposals to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chool districts, and education policy makers. Further studies were suggested as well.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0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0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腦與教學....... 08
第二節 電腦網路科技的應用... 37
第三節 特殊教育與電腦網路... 50
第四節 電腦態度所含因素之探討. 57
第五節 資訊教育衝擊下的因應策略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5
第二節 研究變項........ 67
第三節 研究假設........ 6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7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72
第六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方法...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使用電腦網路資
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分析...83
第二節 經驗背景變項對使用電腦網路資
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分析...92
第三節 學校背景變項對使用電腦網路資
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分析...102
第四節 工作背景變項對使用電腦網路資
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分析...113
第五節 家庭背景變項對使用電腦網路資
源於教學上的態度分析...121
第六節 使用電腦網路資源於教學上的困
難處...........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9
第二節 建議...........135
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份......... 140
二、 英文部份......... 147
一、中文部分
王立行(民80)。電腦輔助教學在國小的發展瓶頸及因應對策。國教園地,39,23-27。
王立行(民81a)。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29,25-33。
王立行(民81b)。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30,24-33。
王萬清(民81)。我國國小實施電腦應用教學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27,45-47。
毛連塭(民88)。特殊兒童教學法。心理出版社
尹玫君(民79)。國民小學電腦的使用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3,73-97。
尹玫君(民79)。在教學中使用電腦應有的正確觀念。研習資訊,57,44-45。
尹玫君(民80)。電腦教學目的的省思。教育研究,20,15-20。
尹玫君(民84)。台灣南部地區小學資訊教育之調查。初等教育,8,1-52。
尹廉輝(民82)。電腦輔助建構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南縣政府教育局學管課(民89)。「台南縣資訊教育發展計畫」。
朱則剛(民83)。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1-14。
吳武典 (民87)。教育改革與特殊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3,179-219。
吳明隆(民82)。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明隆(民84)。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6),71-86。
吳明隆(民87)。電腦網路學習特性及相關問題的省思。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09,23-39。
吳明隆(民88)。新時代師生電腦素養的探究。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810,33-49。
吳美惠(民81)。在職成人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清山、王以仁(民75a)。國中學生電腦化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177-190。
吳清山、王以仁(民75b)。商專學生的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政治大學學報,54,87-115。
吳清山、王以仁、劉定霖(民76)。國中生學業成就對電腦成就、電腦態度之影響。台北市立師專學校學報,18,27-42。
吳韻儀(民87)。教改大浪襲捲全球。天下雜誌特刊,23,20-25。
吳鐵雄、邱貴發、周中天、徐加玲、陳明溥(民76)。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設計方式對學習結果之影響研究報告(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頁70。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鐵雄(民80)。電腦輔助教學在我國的實施與展望。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3,1-10。
吳鐵雄(民81)。電腦輔助教學在我國的實施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17,289-302。
吳鐵雄(民81)。台灣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之調查研究。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吳鐵雄、林奇賢、邱瓊慧、孫天光、朱國光、趙美蘭(民87)。電腦網路在台灣中小學教育上之應用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大會論文,446-453。
何榮桂、王緒溢(民87)。網際網路教學設計:一個國小之網路教學實驗。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588-595
何榮桂、郭再興(民85)。多體電腦輔助教學在網路上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雜誌,55,25-31。
何榮桂(民87)。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資訊與教育,68,2-13。
余民寧(民81)。國小學生學習電腦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75-106。
李天啟(民83)。Internet 巡航記。資訊人通訊,30,6。
李凱名(民89)。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學生使用電腦網路現況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1,29-58。
杜榮珠、王美智(民83)。電腦在教學上的應用─美國中小學電腦教學最新概況。資訊與教育,44,37-41。
沈文智(民83)。「認識廣域網路-漫談Internet與TCP/IP」。Run PC ,3,107-114。
林幸台(民76)。中學輔導人員對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輔導學報,10,43-69。
林奇賢(民86a)。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58,2-9。
林奇賢(民86b)。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58,2-9。
林永吉(民81)。師鐸電腦輔助教學編輯系統CaiTool。立威出版公司。
林清海(民83)。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對電腦輔助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榮松(民82)。「Internet與TCP/IP的由來與發展」。網路通訊雜誌,22,153-156。
林甘敏(民88)。建構式電腦網路輔助教學教材的選擇與設計原則。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
邱貴發(民83)。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2,15-22。
邱貴發(民87)。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1),20-27。
邱瓊慧、王振川、張騰元、陳煥彬(民87)。建構式電腦輔助學習系統之設計。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45-50。
洪榮昭(民81)。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師大書苑。
洪榮昭、劉明洲合著(民86)。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增訂一版)。師大書苑。
涂菲莉(民80)。「臺灣學術網路(TANet)與Internet之現況與展望」,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4(2),31-48。
教育部(民8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擴大內需方案。資訊與教育。
教育部(民8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線上檢索
日期:民90年9月10日
網址:http://www.edu.tw:81/information/expand/expand.html
郭汶川(民89)。警察人員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炎煌、蘇義翔(民80)。台南市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3,23-36。
郭啟瑞、黃惠雀(民78)。國小學生電腦態度及其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1,179-186。
郭為藩(民70)。七十年代我國特殊教育的展望。教育季刊,2,1-4。
張國保(民81)。大學總務行政電腦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靜嚳(民85)。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彰化師大科教中心。
許書務(民73)。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其後學保留之比較─以6502微處理機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志強(民84)。國民小學行電腦化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景蔚(民83)。國小推行資訊教育問題初探。資訊與教育雜誌,39,38-42。
游恆山(民80):心理學。台北:五南。
湯惠誠(民83)。高雄市高中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百慈(民85)。以卡瑞爾學習模組為基礎建立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之架構。資訊與教育,52,26-30。
張國恩(民88)。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黃明堅譯(Toffler, A. 著)(民70)。第三波。經濟日報社。
黃曉婷(民89)。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溫嘉榮、邱乾輝(民80)。電腦輔助教學理論與程式設計實務(第六版)。台北:松崗圖書公司。
溫嘉榮(民86):國民小學資訊教育現況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8(4),1-8。
溫嘉榮(民88):資訊與電腦網路科技對教師的衝鋒槍。資訊與教育,72,10-14。
楊嘉興(民76)。電腦輔助教學與遊戲程式。視聽教育,28(6),13-24。
楊家興(民86)。資訊科學導論。國立空中大學用書;頁351-354
楊叔卿(民89)。迎接廿一世紀的「艾麗絲」:網際網路輔助教育的理念。教學科技媒體,50,2-11。
蔡俊傑(民83)。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師友,319,9-12。
蔡淑娥(民74)。高中生的電腦態、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力,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建良(民85)。師範院校學生對對電腦網路使用現況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建良(民86)。電腦網路在中小學遠距教學之應用探討。資訊與教育,創刊十年特刊,111-118。
賴阿福(民88)。二十一世紀之資訊科技在教育上應用的新趨勢。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33期,資訊與網路教學應用。
龍冠海(民80):社會學。台北:三民。
韓享亨(民89)。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滿意程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蘇耕役(民83)。資訊站系統在區域網路教學之規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綸新(民79)。美國中學資訊教育課程的現況與問題。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宛。
饒達欽、巫俊采(民8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編製工具分析與介紹:以麥金塔為例。資訊與教育,28,12-15。
二、英文部分
Alessi, S. M., & Shih Y. F. (1989). The growth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 Taiwan schools. Computer Education, 13, 337-341.
Abramson, G. W. (1993). Technology and the Teac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Process. ED-TECH Review, Autumn/Winter 1993, 27-30.
Bork, A. (1979). Interactive learning. In R.P. Taylor (Ed.),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Tutor, tool, tutee (pp.53-66).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Br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o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Bruder, Isbelle, (1989). Future Teachers: Are They Prepared? Electronic Learning, January/February, 32-39.
Byrum,D C., & Cashman C., (1993).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in Education Computing:Problems, Perceptions, and Preparation” ,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 259-274.
Bergen, C. (1996).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ross N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429-443.
Carvin, A. (1996). EdWeb: Exploring technology and school reform (http://edweb.dnidr.org:90/web.effects.html).
Chen, M.(1986).Gender and Computers:The Bendficial Effect of Experience on Attitud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5 848)
Collis,B. (1988). Curriculum, and Whole — Class Instruct Issues and Idea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Duin,A. H. (1988).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Display: Effect on students, Computing Behaviors, Prewriting,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5(2), 48-56.
Fulton, K.(1993). Teaching Matter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ED-TECH Review, Autumn/Winter 1993, 5-10.
Gould, S. J. (1980). The Pand’s Thumb. New York: Norton.
Gayeski, D. M. (1989). Why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ai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9(2), 9-17
Hammer, A. L., & Hile, M. G. (1985). Factors in clinicians’ resistance to automatons in mental heaith. Computer in Human Services, 1(3), 1-25.
Hannaford A.E.(1983).microcomput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ome new opportunities, some old problems. The Computing Teacher,6(10),11-17.
Harrington, K. V., Elroy J. C., & Morrow, P. C. (1990). Computer anxiety and computer-based training: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6(3), 343-358.
Hiemstra, R., & Sisco, B. (1990). Individualizing instruc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onassen, D. H., & Wilson, B. G. (in press).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Jonassen, D. H. (1992). Evaluat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In Thomas M. Duffy., & David.H. Jonassen (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Jay, T. B. (1981). Computerphobia: What to do about i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anuary, 47-48.
Kay, R. H. (1989).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 attitudes, liter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commit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1(3), 307-316.
Kearsley, K. (1996). The Worid Wide Web: Global access to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5, 26-30.
Koohang, A. A.(1989).A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s:Anxiety,Confidence,Liking,and Percepion of Usefulness.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22(2),214-228.
Kuittinen,M.(1998).Criteria for evaluating CAI applications. Computers & Education, 31, 1-16.
Li Xu-hui (1998), Overview and Comment on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in Shanghai School Mathematics, Proceedings of ATCM98.
Leshin, C., Pollock, J. & Reigeluth, C. (1992). Instructional desig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Loyd, B. H.,& Gressard,C.P.(1984).Reliability and Factorial Validity of Computer Attitude Scale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4(2),501-505﹒
Loyd, B. H.,& Gressard,C.P. (1985).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n Instrument for the Assement of Computer Attitud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45(4),903-908.
Martin, C. D., & Heller R. S., & Mahmoud, E. (1992). American and Soviet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8(2), 155-185.
Mays, F., & Imel, S. (1982). Adult learning disabilities: Overview (ERIC Fact Sheet No. 9). (ERIC Document ED 237797)
Meyer,B. (1997). Collaborative work between school teachers and college professors. Class handout,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Mitchell, D. L., & Hunt, d. (1997). Multimedia lesson plans-help for preservice tercher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7-20.
Molla, S. T.(1987).A Comparison of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Computer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ivile.
Norman. D.A. (Ed.) (1981). Perspectives on cognitive science.
Norwood, NJ:Ablex.
Plomp, T., Nieveen, N. & Pelgrum, H. (1996). Curricular Aspects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Cross N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9-26.
Reed, W.,& Overbaugh, R. (1993). The effects of prior 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al format on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computer anxiety and performance.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9(2/3), 75-89.
Rakes, G. C. (1996). Using the internet as a tool in a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5), 52-56.
Salomon, G. (Ed.)(1993). Distributed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 consider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H. T., & Green, T. R. G. (Eds.)(1980). Human interaction with computers. N. Y.:Academic.
Stevens, D. J. (1984). Why computers in education may fail. Education, 104, 370-376.
Siegel, M. A., & Davis, D. M. (1986). Understanding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Sutton, R. E. (1991). Equity and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A decade of research.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61(4), 475-503.
Woodhouse, D. &Johes, A. J. (1988).Integrating CAL with other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is School. Computer in Education, 12(3), 381-389.
Willis,J. W. & Mehlinger, H. D. (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J. Sikula, T.J. Buttery & E. Guyton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ition) (pp. 978-1029).NY: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White, W.J. (1998). Research report on 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accommodations for adults with disabilities in adult education centers. (ERIC Document ED 418531)
Young, S. C. (1997). A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hypermedia materials in edu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GCCCE 97), 92-99, Guangzhou, China, May 21-24, 1997.
Zheng, T. (1998). Impacts of Using Calculator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Proceedings of ATCM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鐵雄(民80)。電腦輔助教學在我國的實施與展望。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3,1-10。
2. 吳韻儀(民87)。教改大浪襲捲全球。天下雜誌特刊,23,20-25。
3. 吳清山、王以仁(民75a)。國中學生電腦化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177-190。
4. 吳明隆(民88)。新時代師生電腦素養的探究。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810,33-49。
5. 吳明隆(民87)。電腦網路學習特性及相關問題的省思。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09,23-39。
6. 吳明隆(民84)。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6),71-86。
7. 吳武典 (民87)。教育改革與特殊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3,179-219。
8. 朱則剛(民83)。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1-14。
9. 尹玫君(民80)。電腦教學目的的省思。教育研究,20,15-20。
10. 王萬清(民81)。我國國小實施電腦應用教學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27,45-47。
11. 吳鐵雄(民81)。電腦輔助教學在我國的實施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17,289-302。
12. 王立行(民81b)。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30,24-33。
13. 王立行(民81a)。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29,25-33。
14. 王立行(民80)。電腦輔助教學在國小的發展瓶頸及因應對策。國教園地,39,23-27。
15. 28.李政安(2000),“跨媒體行銷入門3招”, 《突破雜誌》,第180期,P.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