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企業管理年鑑,1998年。
2、中國財政年鑑,2001年。
3、中國統計年鑒,1991年至2001年各期。
4、王章凌(1996),「大陸國有企業的改革與困境」,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一期。頁24-29。
5、王鳳生(2000),<<走在三叉路口的大陸國有企業>>,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6、更生日報,2001年,10月24日,「大陸外資人才回流國企」,版9。
7、邱毅(2000),「朱鎔基國企改革的承諾受挑戰」,經濟前瞻,71期。頁76-84。8、林武郎(2000),大陸國有企業改革與對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
9、林育駿(2000),中國大陸鄉鎮企業生產效率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10、林秋萍(2000),我國國立大學校長由官派制改為遴選制對大學經營效率之影響,中山管理評論,第八卷第二期,頁213-248。
11、姜若(1998),「對三年基本搞好國有企業的思考」,物資流通研究,1998年2月,頁30-40。
12、陳永生,(2001),「華裔與非華裔企業大陸投資績效之比較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8期,頁23-42。13、梁合輝,(2000),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生產效率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14、張玉山,中國大陸國有企業改革,授課講義。http://www.general.nsysu.edu.tw/linhuang/china/business-c.htm
15、張暉明(1998),<<中國國有企業變革的邏輯>>,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
16、甯正文(1996),中國大陸鄉鎮企業經濟效率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DEA)之應用,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7、童年成(1999),<<國有企業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8、傅豐誠(2000),「大陸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與對策」,海峽兩岸企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華經濟研究院。
19、鄭竹園(2000),<<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聯經出版社。
20、蕭政勤(1998),<<朱內閣治國新路線>>,太平洋世紀出版社有限公司。
21、Ching-Cheng Chang, Yir-Hueih Luh, Efficiency change and growth in productivity:the Asian growth experienxe,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0),10,pp551-570
22、Jonathan Hao, William Curt Hunter, Won Keun Yang(2001), Deregulation and efficiency:the case of private Korean bank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53,pp237-254。
23、http://www.une.edu.au/econometrics/cep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