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參考文獻
大景次三郎﹙1965﹚,日本植物誌,至文堂,東京。
王文采(1989),中國植物區系中的一些間斷分布現象,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9(1):1-16。
王荷生(1992),植物區系地理,科學出版社,北京。
左家哺、傅德志、彭代文(1996),植物區系數值分析,頁16-32,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1994-2001),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第一卷∼第五卷,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出版,台北。
台灣植物誌編輯委員會(1979),台灣植物誌第六卷,現代關係出版社,台北。
宋永昌(2001),植被生態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上海。
李良千(1999),毛莨科金蓮花亞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載:種子植物科屬地理,路安民編,頁126-143,科學出版社,北京。
李建強(1999),山毛櫸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載:種子植物科屬地理,路安民編,頁218-235,科學出版社,北京。
李楠(1999),論松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起源和擴散,載:種子植物科屬地理,路安民編,頁17-40,科學出版社,北京。
李錫文(1996),中國種子植物區系統計分析﹐雲南植物研究4:363-384。
吳征鎰(1979),論中國植物區系的分區問題,雲南植物研究1(1):1-20。
吳征鎰(1983),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冊),科學出版社,北京。
吳征鎰(1991),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佈區類型,雲南植物研究增刊IV,頁1-139。
吳征鎰(1993),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佈區類型的增訂和勘誤,雲南植物研究增刊IV,頁141-178。
沈中桴(1996),臺灣生物地理:1.背景,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三十九卷,頁387-421。沈中桴(1997),臺灣生物地理:2.一些初步思考與研究,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四十卷,頁361-441。沈澤昊、張新時(2000)﹐中國亞熱帶地區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及其空間格局的數量分析﹐植物分類學報38(4)﹐366-380。
柳榗(1966),臺灣松柏類植物地理之研究,林試所報告第122號,台北。
柳榗(1968a),臺灣殼斗科植物地理之研究,林試所報告第165號,台北。
柳榗(1968b),臺灣植物群落分類之研究I. 臺灣植物群系之分類,林試所報告第166號,台北。
柳榗(1971),臺灣植物群落分類之研究 Ⅳ.臺灣植物群落之起源發育及地域性之分化,中華農學會報,新76期,頁39-62。柳榗(1988),臺灣植物分布特性,科學月刊第十九卷,12期,頁889-893。侯寬昭(1998),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科學出版社,北京。
姜必亮、張宏達(2000),福建種子植物區系地理研究,廣西植物20(2):117-125。
耿煊(1956),台灣植物與鄰接地區植物之關係,植物分類及植物地理論叢,頁101-105。
徐廷志(1999),槭樹科的地理分布,載:種子植物科屬地理,路安民編,頁430-438,科學出版社,北京。
黃增泉(1997),植物分類學:臺灣維管束植物科誌,國立編譯館,台北。
陳玉峰(1995),臺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玉山出版社,台北。
陳正祥(1957),氣候之分類與分區,台大實驗林叢刊第7號,頁1-102。
張宏達 (2000),台灣種子植物區系研究,未出版。
照屋全治(1980),自木本植物觀點討論琉球群島與台灣之植物地理,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湯彥承 (2000),中國植物區系與其它地區區系的聯系及其在世界區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雲南植物研究22(1):1-26。
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1997),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二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
劉棠瑞(1959),台灣植物分布論,台大實驗林叢刊第24號,頁1-7。
閻麗春(1999),桂西那坡縣種子植物區系初步研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長富(2001),台灣維管束植物的組成及區系關係,植物學年會報告。
應俊生(1990),秦嶺太白山地區的植物區系和植被,植物分類學報28(4):261-293。
應俊生(1994),秦嶺植物區系的性質、特點和起源,植物分類學報32(5):389-410。
應俊生(1997),植物地理學的研究內容和趨勢,植物學通報,第14期增刊,頁13-17。
應俊生(2000),植物地理學講義,未出版。
應俊生、徐國士(2002),中國台灣種子植物區系的性質、特點及其與大陸的區系關係,植物分類學報40(1):1-51。
蘇鴻傑 (1984),台灣天然林氣候與植群型之研究(二)山地植群帶與溫度梯度之關係,中華林學季刊17(4):57-73。
Axelrod, D. I.(1952),A Theory of Angiosperm Evolution,Evolution 6:29-60。
Byлъф, E. B. (1943),植物地理學引論(仲崇信、張夢庄譯,1960),科學出版社,北京。
Byлъф, E. B. (1964),歷史植物地理學世界植物區系歷史(仲崇信、陸安定、沈祖安、洪必恭、吳玉樹、姚中和、周鴻彬譯),科學出版社,北京。
Good,R. (1974),顯花植物地理學第四版。(引自王荷生,1992)
Gray,Asa (1959),Obserrations upon the relation of the Japanese flora to that of North America,Mem. Amer. Acad. Sci.,Vol. 6。(引自Byлъф, 1943)
Good,R. (1964),The Geograph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 Longmans, London. pp.30-32。
Merrill , E. D. (1923-1926),An Enumeration of Philippine Flowering Plants V1-V4。
Tолмачев,А. И. (1962),分布區學說原理植物分布學引論(李錫文、宣淑洁譯,1965),科學出版社,北京。
Takhtajan,А. Л. (1986),世界植物區系劃分(黃觀程譯,1988),科學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