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07: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真嫚
研究生(外文):Chen-Man Chang
論文名稱:環境公民教育歷程之探討---以國小學生校園惜水行動研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ducating process for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a water conserving project at primary school campus
指導教授:梁明煌梁明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Hwang L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政策研究所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其他環境保護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7
中文關鍵詞:環境公民環境行動水資源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Action Research.Environmental Civilian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Environmental 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8
  • 點閱點閱:27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近年來由於社會邁向民主發展成熟階段,公民參與社會建設改造的管道及機會更為廣泛,許多社區環境的建設及規劃,由於公民的活力與文化,發展出許多地方特色,也讓當地民眾產生歸屬感及認同感。環境教育實需重視公民創建環境的教育,以學生自發性的創建及保育當地生活環境為精神,學習民主素養進行群體式維護「公共善」,體現公民社會中公民的自由意識及兼顧社會群體的利益。
本研究徵詢場域中學生意見後,以學生身為校園中的一份子,願意共同組成MIB省水團隊,為自我生存環境的水資源,進行遊說及教導服務的公益行動。學生行動後覺察校園最大的用水問題是在於校園清掃廁所,經由實際評估自我掃廁所的經驗,找到兼顧乾淨及惜水兩個目標的方法,產生管理環境水資源的自信心,並擬定「開麥啦計劃!」拍製自班「省水省力掃廁所」VCD,在學校進行社會行銷,傳播及說服來改善掃廁所同學用水習慣,企圖達成生活用水「惜」的目標。整個行動研究過程,包括一連串的「規劃---行動---反省---找出問題」循環,團體達成決策,採取下一階段的行動。過程經歷「省水省力掃廁所」、「開麥啦計劃」、「大家一起來省水省力掃廁所行銷會議」以及「現場的指導及服務」四個大循環,以解決學校水費問題及環境中人的「惜水」生活習慣。
學生參與多次的民主會議及合作學習中,必須不斷整合自我舊經驗提出建議,以達成團體決策方式,決定每一階段的行動。期間,學生的行動角色由追隨者轉為參與者;學生在達成決策的過程醞釀出以公益為出發點的民主會議規範;學生培育出寬容、正義、自由平等、熱心參與以及夥伴關係和挫折容忍力的公民德性;學生在團體式的公民參與歷程,面對自我意見被質疑及被肯定的兩難情境;經由一個實際的環境問題解決歷程,學生具體化惜水的主體性,並參與公共領域實踐公民主體性。本研究也搭配前後測問卷,發現參與惜水公民行動的學生,與同年齡學生相較下,皆有較高的水資源環境素養,體認「惜」不只要有正確的觀念,也要能採取正確方法行動,並珍視群體合作的情誼善盡自己的本分。
In resent years, Taiwan is marching to a much mature level of society. Civilians of today have more chances than ever before to participate in reconstru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By developing unique characters, many communities let their residents gain the feeling of identity and ownership. Many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perceived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on the educ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ve learning, based on the spirits of auto-initiating and protecting action for local environment by the students. It is believed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their democratic literacy from the process, if student have the will and freedom to contribute for the public goods.
In this research, teacher and a class of six grade students decided to organize a “MIB water-saving team” to take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actions in the campus. By practically evaluating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leaning the washrooms at school, the participant students discovered ways that meets both objectives of cleaning and conserving water resources. It made the team feel more confident on how to conserve water during their cleaning up practice. Followed by making a “Camera Project” and a shooting of VCD in the title of “Saving times and efforts to cleaning washroom”, the team proceeded to plan the strategies for marketing, communicating, persuading classes of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behavior of abuse water. The whole study procedures were similar to the cycle of action research, consisting of many spirals of “Planning, Acting, Reflection, and Diagnosing new problem.” The team reached consensus on what should be done for the next phase from each cycle and solved the problems of both uprising of the water fees of the school and students’ bad habit of wasting water.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by joining democratic meetings and taking collaborative efforts, student groups could integrate their experiences and make policy decisions on optimal action in each step. During this period, students changed their roles gradually from just following the leader to actively involve as partner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students grew up a democratic norm to serve as a voluntary code for compliance. Students developed some characters of civic morality, including tolerance, justice, equality, enthusiasm, relationship with partner, and patience. By joining the MIB project and facing difficulties between doubt and affirmation, they practiced a subject of treasuring water resources and learning to be an environmental citizen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research also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literacy between students that had joined and not joined the project.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tested student group regarded higher value on the water resources comparing with that of the same age students. Moreover, they realized that to be a civilian is not only to have the right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but also have to take correct actions. And they had perceived the need to be sensitive to their partnership and the need to do their best on their own duty.
目錄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理想的公民社會 6
第二節 環境教育 19
第三節 啟動自主的環境教育政策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5
第三節 行動研究法 60
第四節 問卷調查法 66

第四章 行動歷程及發現 72
第一節 環境問題串聯人群的公共關係階段 73
第二節 深化在地的環境行動立場階段 80
第三節 環境行動公共領域化階段 109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135
第一節 實驗介入前後對水資源環境素養的影響 135
第二節 環境公民行動結果 145
第三節 研究者的成長及轉變 1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83
第一節 結論 183
第二節 建議 193

參考文獻 196

附錄
附錄一-1 進入場域同意書 202
附錄一-2 學生參與研究同意書 203
附錄一-3 家長通知單 204
附錄二 研究行程及重要記事表 206
附錄三 場域資料初步分析大綱 209
附錄四-1 觀察紀錄 211
附錄四-2 會議紀錄 212
附錄四-3 文本紀錄 220
附錄四-4 省思紀錄 224
附錄四-5 晤談及訪談紀錄 226
附錄四-6 學習單紀錄 229
附錄五-1 前測問卷 235
附錄五-2 後測問卷 238
附錄六 開麥啦劇本 242
附錄七-1 不記名選票 244
附錄七-2 宣傳單 245
附錄七-3 高雄市**國小MIB省水團隊宣導研會學習卷 246
附錄七-4 打掃用水評量表 247



圖目錄
圖2-1 健全公民社會的條件
圖2-2 環境教育目標
圖2-3 環境素養模式
圖2-4 環境公民行為重要變項
圖2-5 Hines環境行為模式
圖2-6 問題解決模式
圖2-7 PIE行動螺旋
圖2-8 學校環境教育政策的演進
圖3-1 行動歷程初步架構
圖3-2 量化研究架構圖
圖3-3 研究流程圖
圖3-4 教室座位分配圖
圖3-5 行動研究的階段
圖4-1 行動研究架構圖
圖4-2 開麥啦計劃小組問題解決對策
圖4-3 打掃廁所的利害關係人
圖4-4 溝通與接納歷程圖
圖5-1 團體模式演進過程


表目錄
表2-1 傳統與現代公民教育之比較
表2-2 議題分析
表2-3 價值取向表
表2-4 世界環境會議
表2-5 全球綠色學習計劃比較分析表
表3-1 前後測實驗設計
表3-2 前測問卷保留題
表3-3 各項環境素養平均分數之意義
表3-4 問卷施測對象及回收率
表3-5 前測問卷試題內容及信度
表3-6 後測問卷題目結構
表4-1 基礎能力階段行動歷程
表4-2 議題深化投入
表4-3 第二次MIB會議學生修正錄影帶內容
表4-4 公民籌備及實踐自我的行銷會議
表4-5 學生分析打掃廁所的利害關係人
表4-6 各組的工作計劃
表5-1 六年級全體環境素養問卷前測得分平均
表5-2 環境素養各變項相關
表5-3 前測問卷實驗組及對照組之間的比對
表5-4 實驗組及對照組之間後側的差異性
表5-5 實驗班級同題目之前後測平均值
一.中文書目
書籍
王雅各(2001),質性研究介紹,未出版。
成虹飛(2001),我為何要作行動研究?一種研究關係的抉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M.Q.著)(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英明(1999),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市:宏文館圖書。
林萬億(1995),團體過程,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三民,ch5。
胡幼慧a(1996),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ch14。
胡幼慧b(1996),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ch10。
范麗娟(2001),深度訪談,關於方法,尚未出版。
夏林清(1993),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夏林清(1994),社會學的觀點,大團體動力,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ch1。
夏林清譯(1997),緒論,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作,台北市:遠流,ch1。
孫敏芝(1998),國小教室生活面貌探討:質化研究經驗之旅,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c7。
張子超(1999),環境教育內涵,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p3-5。
張芬芬(1998),換一副透鏡看世界,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c2。
陳伯璋(1990),行動研究法,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圖書有限公司。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ch1。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ch6。
劉秋木、呂正雄(1993),社會行動模式,德育模式,台北市:五南,ch8。
賴秀芬、郭淑珍(1996),行動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ch12。

期刊
AES(2000)AES的賦權管理,EMBA世界經理文摘,161,68-73。
王佩蓮(1991),七年級學生環境行為實施課題調查暨行動訓練的效果研究,市師環教,4卷,4-13。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
王順美、葉燕燕(1998),社區環境行動及其環境教育意義---以83年度台北市十大環保社區為例,公共衛生,25:2,93-105。
李永展、李碩慈(1998),邁向21世紀的環境行為研究,空間,104,92-97。
沈清松b(1998),論公民德性的陶成,哲學與文化,25:5,406-418。
周儒(1999),環境教育的神化與迷思,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第16期,p1-6。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第3期,175-202。
苑舉正(1999),公民社會與法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六輯,243-266。
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台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第9/10期,175-185。
許世璋a(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陳雪雲(1999),邁向全球化社會的多元素養與教育,理論與政策,13:2=50,15-36。
馮朝霖(2000),生命尊嚴、人權教育與公民社會,教育研究,71,16-20。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與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7,20-23。
楊冠政(1992),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季刊,15,10-24。
劉阿榮、石慧瑩(1999),公民社會的環保道德,人文及社會科學通訊,10:2=56,26-44。
鄧毓浩(1998),青少年法治教育及公民社會之建構,台灣教育,568,11-16。
鄺芷人(1999),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六輯,189-225。
欒棟(1999),公民社會與生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六輯,227-242。

論文
沈清松a(1998),公民社會與公民美德,國立暨南大學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許世璋(2000),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介入研究---著重大學生環保行動及其相關因素之成效分析,國科會八十九年度專題研究計劃NSC 89-2511-S-259-001。
許籐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蔡孟宜(2000)大學生環境認知、態度與行為相關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慧蘭(2001),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研討會
王俊秀(2001),通識教育脈絡下的永續發展教育:共鳴的創作,90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122-130。
王順美(2001),綠色學校節水推行計劃,綠色學校夥伴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49-56。
王順美(2001),綠色學校與九年一貫,綠色學校夥伴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4-29。
張子超(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90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38-44。
梁明煌、王順美(2001),綠色學校夥伴網路計劃的介紹,綠色學校夥伴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7-19。
許世璋b(2001),大學環境教育介入研究—著重以質性研究探索學生環境行動、環境責任感與內控觀的影響因素,90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許世璋c(2001),環境議題與行動導向的環境教育,90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佩正(2001),國內環境教育總體檢與建議,90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45-50。
陳蕙美(1998),社區問題解決之教學計畫及其效果評量研究---以萬芳國小學童六年一班參與上學道路改善為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理台中師範學院,286-293。

研究報告書
王順美、梁明煌(1999),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計劃推展先驅計劃,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4-27。
王鑫(2000),生態學校方案手冊,英國生態學校運作模式之規劃,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5-20。
梁明煌、蔡慧君(2000),教育部國家級環境教育政策與行動中程計畫規劃,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
楊冠政(1993),環境教育概念組織體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台北市,16。

報紙
莊誠 譯(2001),全球消費美國化—資源危機來臨,自由時報,3月25日。

二.西文書目
Appleby, E. S.(2000), Dramatic Empowerment — Education, Citizenship and the Earth, Griffith University, Nathan, Brisbane.
Basile, C., White, C. and Robinson, S.(2000), The Role of Social Studies in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wareness To Citizenship,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CA , Chapter 2 , pp11-15.
Chawta, L. (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3): 11-21.
Gigliotti, L. M. (199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at Went Wrong? What Can Be Don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2(1): 9-12.
Hines, J. H.,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Hsu, Shih-Jang & Roth, R. E., (1998), An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nd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eld by Secondary Teachers in the Hualien Area of Taiwan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3): 229-249.
Hungerford, H. R., Peyton, R. B. & Wilke, R. J.( 1980), Goal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1(3):42-47.
Hungerford, H. R. and Volk,T.L(1990),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1(3):8-21.
Layrargues, P. P. (2000), Solving Lo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Brazilian case study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Vol.6,No.2,pp.167-177.
Orr, D.W. (1994), What Is Education For ? Earth in Mind — 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Prospect,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DC.
Pennock, M.T., Bardwell, L. B. & Britt, P.(1994), Approach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lassroom, Iow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Ramsey, J. M.(1993), The Effects of Issue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Training on Eighth-Grad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4(3):31-36.
Hungerford, H. R. & Tomera, S. (1985/6), Selecte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 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7(2): 31-40.
Simmons, D.A. (1991), Are We Meeting the Goal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2(3): 16-21.
Wals, A. & Stapp, W. B. (1989), 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 Solving, In Iozzi, L. A. and Shepard, C. L.(Eds.) Building multicultural webs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roy, OH: NAAE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