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2年)
2.三軍大學翻譯,美國國防部軍語詞典(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年6月)。
3.王文榮主編,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
4.朱梅生主編,軍事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5.沈偉光,信息戰(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6.沈偉光,新戰爭論(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7.沈偉光,理想戰爭(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8.沈偉光,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信息戰(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1月)。
9.沈偉光,傳媒與戰爭 (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10.李啟明,不戰而屈人之兵(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6年1月)。
11.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12.李際均,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1月)。
13.李顯堯、周碧松等著,信息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1月)。
14.岳天主編,現代國防戰略-國防之鑰(台北:中華略學學會,2001年12月)。
15.林中斌,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99年)。
16.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4月)。
17.姚云竹,戰後美國威懾理論與政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18.梁振興、李元平,「現代信息進攻方式與我軍信息防禦能力建設」,我軍信息戰問題研究 (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19.翁明賢編輯,未來台海衝突中的美國,(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20.陳文政、趙繼綸,不完美戰場-資訊時代的戰爭觀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5月)
21.陳舟,現代局部戰爭理論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22.陳崇北、壽曉松、梁曉秋著,威懾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9年6月)。
23.崔國平、唐德卿、王玉斗主編,國防信息安全戰略(北京:金城出版社。
24.鈕先鍾,戰略研究與軍事思想(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年7月)。
25.鈕先鍾,國家戰略論叢(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4月)。
26.鈕先鍾,戰爭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9月)。
27.鈕先鍾,戰略研究與戰略思想(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10月)。
28.鈕先鍾,核子時代的戰略問題(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10月)。
29.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7月)。
30.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2月)。
31.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洪葉文化公司,1998年9月)。
32.國防部,「軍事革命」,軍事革命譯文彙編 (台北:國防部軍務局譯印,87年2月)。
33.國防部主編,中共原始資料彙編-共軍「信息戰」研究專輯第一O三號(台北:國防部,1997年)。
34.國防部主編,中共原始資料彙編-共軍「信息戰」研究專輯第一O八號(台北:國防部,1999年)。
35.國防部主編,中共原始資料彙編-共軍心理戰專輯第一一三號(台北:國防部,1999年)。
36.國防部主編,中共原始資料彙編-共軍心理戰專輯(二)第一一五號(台北:國防部,2000年)。
37.國防部主編,中共原始資料彙編-共軍「信息戰」專輯第一一七號(台北:國防部,2000年)。
38.國防部主編,中共原始資料彙編-共軍「信息戰」研究與發展專輯第一二五號(台北:國防部,2001年)。
39.楊旭華、蔡仁照編著,軍事威懾學概論(山西:書海出版社,1989年12月)。
40.翟曉敏,冷戰後的美國軍事戰略,(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41.鄭文翰主編,軍事大辭典(北京:1992年12月)。
42.劉鴻基、羅海曦著,國防理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6年)。
43.糜振玉等著,中國的國防構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4月)。
44.譚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攻與防(台北:時英出版社,1999年11月)。
45.原著宣東植,戴郁軌譯,心理的戰爭,(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90年3月)。
46.原著Abram N. Shulsky,高一中譯,嚇阻理論與中共的行為,(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1月)。
47.原著Colin S. Gray,王政坤譯,戰略探源(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8月)。
48.原著Donald M. Snow,錢武南譯,動盪世界中的核子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6年12月)。
49.原著Edward N. Luttwak鈕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月)。
50.原著Gregory F. Treverton,楊紫函譯,建構強迫性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8月)。
51.原著John Baylis, Ken Booth, John Garnett, Phil Williams,彭恆忠譯,當代戰略【上】【下】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1年6月)。
52.原著John M. Collins,鈕先鍾譯,大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5年3月)。
53.原著Joseph R. Cerami and James F. Holcomb, Jr.,高一中譯,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9月)。
54.原著Mark Burles & Abram N. Shulsky,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共動武方式(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3月)。
55.原著Mark A. Stokes,高一中譯,中共戰略現代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4月)。
56.原著Robert R. Leonhard,吳福生譯,資訊戰代的戰爭原則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1999年12月)。
57.原著Ronald R. Fogleman,資訊作戰譯文專輯I(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
58.原著Ronald R. Fogleman,資訊作戰譯文專輯II(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59.原著Thomas E Copland,資訊革命與國家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二、英文書籍
1.Alberts David S., Defensive Information Warfar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1996.8)。
2.Arquilla John and David Ronfeldt, In Athena’s Camp : Prepareing for Confli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anta Monica: RAND, 1997)。
3.Henry Ryan and C. Edward Peartree,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Washington D.C.: CSIS Press, 1998)。
4.James R. Fiztsimonds, In U.S. Intelligence at the Cross-Roads (Washington D.C. : Brassey’s , 1995)。
5.Morgan, Patrick M., Deterrence: A Conceptual Analysis (N.Y.: Sage, 1977)。
6.Organski A.F.K. and Jacek Kurgler, The War Ledg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Schilling Thomas C., Arms and Influ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8.Schilling Thomas C.,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1999)。
9.Teverton Gregory F., Framing Compellent Strategies (Santa Monica:RAND,2000)。
10.Stein George,US Information Warfare, (London: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1996)。
11.Wheatly Gary F. & Richard E. Hayes, Information Warfare and Deterrence, (Washington D. C.:NDU Press Book, 1996.12.)。
12.Zagare Frank C., The Dynamics of Deterrenc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三、中文期刊
1.牛力、李江洲、徐德輝,「試論信息作戰中的謀略」,中國軍事科學,2000年第4期。
2.王世塗,「從戰略文化的觀點論變動中的中共威懾戰略」,國防雜誌,第12卷第1期,1996年7月16日。3.王世塗,「中共威懾戰略理論與實踐的困境」,國防雜誌,第13卷第2期,1997年8月16日。4.王保存,「新軍事革命對亞太安全的影響」,中國軍事科學,2000年4月。
5.李志桓,「認識信息戰」,現代軍事月刊,10月號,2000年10 月。
6.林宗達,「中共信息戰略武力的發展」,中國事務,第7期,2002年1月。7.唐世平,「再論中國的大戰略」,戰略與管理,2001年4月。
8.鈕先鍾,「中共核武發展的評估」,國防雜誌,第11卷第11期,1996年5月16日。9.陳偉華,「傳統嚇阻在理論上的辯証」,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2期,2001年4月。10.曹霞,「信息戰一種新威懾手段」,瞭望新聞周刊,2000年4月3日。
11.張雅君,「九O年代中共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11期,1992年11月。12.楊念袓,「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與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1999年10月。
13.鄧定秩,「中共『威懾戰略』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90年秋季刊,90年10月1日。14.廖宏祥,「台海資訊戰爭的評估與展望」,全球防衛雜誌,180期,1998年8月。15.樓海強,「威懾理論與理論威懾」,現代軍事,第22卷第4期,1998年4月。
16.戴清民,「創新、發展信息作戰思想」,中共軍事科學,第7期,2000年7月。
17.羅國榮,「中共新時期威懾戰略思想」,俄情雜誌,第5卷第1期,1996年2月。18.原著Charles F. Hawkins,吳奇達譯,「中共軍隊的未來發展」,國防譯粹,第28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0月)。
19.原著Koger W. Barnett,張台航譯,「資訊戰、嚇阻與兵力運用」,國防譯粹,第26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1月)。
20.原著Timothy L. Thomas,高一中譯,「中共的電子戰略」,國防譯粹,(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0月)。
四、中文研討會論文
1.丁樹範,「比較兩岸的國防法」,臺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和平論譠論文,2000年2月。
2.林勤經,「中共發展信息作戰軍事運用之探討」,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論文,中共研究雜誌社,http://www.mnd.gov.tw/
3.廖宏祥、張國城,「共軍對資訊戰硬體建設的準備」,中共對信息戰之研發與影響研討會論文,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舉辦,2000年2月19日。
4.蔡裕明,「古典軍事權力的轉變與未來的資訊作戰」,前瞻民國一百年陸軍通信兵建軍方向研討會論文,陸軍通信電子資訊署主辦,2000年3月。
5.劉興岳,「戰略學術的研究方法」,三軍大學國防管理學院第九屆國防實務研究討會論文,2001年6 月。
五、中文學位論文
1.丁德榕,「後冷戰時期中共軍事戰略-信息戰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89年度碩士論文,2000年。2.莊惠翔,「中華民國嚇阻戰略之構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85年度碩士論文,1996年。3.曹邦全,「中共信息戰之研究」,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90年度碩士論文,2001年。4.歐淑惠,「中共戰略分析-主要因素趨勢」,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82年度碩士論文,1993年。5.劉福麟,「『新時期』中共威懾戰略之探討:發展與內容」,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84年度碩士論文,1995年。六、中文報紙
1.人民日報
2.中央日報
3.中國時報
4.中國國防報
5.自由時報
6.青年日報
7.解放軍報
8.聯合報
七、網站資料
中國戰略及管理學會http://www.cuhk.edu.hk/
解放期刊http://www.plapic.com.cn/
中國新聞社http://www.crinews.com/tw
解放軍報www.pladaily.com.cn
人民日報http://www.peopledaily.com
中新社http://www.cybton.com/news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台灣安全研究http://www.taiwansecurity.org
台綜院http://www.dsis.org.tw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http://www.csis.org
戰略研究網http://www.taconet.com.tw/damien/
遠景文教基金會http:www.future-china.org.tw
美國國防大學http://www.ndu.edu
美國陸軍戰院,戰略研究中心http://carlisle-www.army.mil
美國陸軍學院http://www.amsc.belvoir.army.mil
美國國防部http://www.defenselink.mil
美國科學家聯盟http://www.fas.org
美國傳統基金會 http://www.heritage.org
英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http://www.iiss.org
詹氏情報評論http://www.defense.janes.com
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
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
華盛頓郵報http://www.washingtonp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