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書籍:
1. 中共軍事科學院編,(1987年),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院。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1997年7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3. 中共研究雜誌社,(1996年6月),一九九六中共年報,台北:上海印刷公司。
4. Carl Von Clausewitz著,王洽南譯(民80年),戰爭論,台北:史政編譯局。
5. 王心宇譯,(民84年1月),中共軍事問題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6. 毛澤東選集,(1966年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7.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1993年6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8. 丘宏達,(民80年3月),現代國際法基本文件,台北:三民書局,第四版。
9. 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輯部,(民84年7月),國防白皮書,台北:前衛出版社。
10. 石之瑜,(民84年3月),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圖書,。
11. 石之瑜,(民84年12月),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2. 石之瑜,(民87年7月),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13. 史開泉、吳國威、黃有評,(民83年9月),灰色信息關係論,台北:全華。
14. 朱張碧珠,(民82年2月),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
15. 朱延智,(民88年9月),搶救台灣-小國危機處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16. 江金山、吳佩玲、蔣祥第、溫坤禮、張廷政、詹福賜、張軒庭合著,(民87年1月),灰色理論入門,台北:高立書局有限公司。
17. 江一山編,(民87年9月),中共軍事彙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8. 行政院新聞局,(民81年4月),對中共所謂不排除使用武力犯台之研析摺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19.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3年7月),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3年9月),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1. 吳漢雄、溫坤禮、鄧聚龍合著,(民85年9月),灰色分析入門,台北:高立書局有限公司。
22. 吳宜蓁,(民87年4月),議題管理,台北,正中書局。
23. 吳漢雄、溫坤禮、張廷政、張偉哲合著,(民89年3月),灰關聯模型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立書局有限公司。
24. 吳新興,(民84年8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25. 宋國誠,(民85年7月),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公元1990-2020,台北:學生。
26. 宋鎮照,(民88年3月),台海兩岸與東南亞三角政經關係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7. 李際均,(1998年2月),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8. 李潔明等,(民88年),台灣有沒有明天,台北:先覺。
29. 杜陵,(民80年10月),謀略理論與作為之研究,台北:作者自行發行。
30. 沈明室,(1995年),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慧眾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31. 何頻,(民84年10月),解放軍攻打台灣,台北:三友圖書有限公司。
32. 周玉山等著,(民80年12月),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圖書。
33. 易君博,(民73年9月),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34. 林中斌,龍威,(1992年),中國核子力量與核戰略,長沙:湖南出版社。
35. 林惠林,(民83年9月),台灣經濟的奇蹟、危機與轉機,台北:正中書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 林正義等,(民87年),未來台海衝突中的美國,台北:麥田。
37. 林中斌,(民87年),二O一O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
38. 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民87年4月),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9. 林碧炤,(民87年7月),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
40. 林宗達,(民89年),戰區飛彈與台海安全,台北:時英出版社。
41. 邵玉明,(民84年6月),後鄧小平的中國大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42. 邵宗海,(民87年),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
43. 邰培德,(民89年2月),中美交鋒-1996年台海危機的內幕,台北:聯經。
44. 金應忠、倪世雄著,(1992年),國際關係理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5. 孫小明,(1997年),中外軍事戰略概覽,北京:中共軍事科學出版社。
46. 翁明賢,(民87年1月),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7. 翁明賢,(民國87年1月),未來臺海衝突中的美國,台北:麥田出版: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8. 翁明賢,(民87年1月),二0一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9. 翁慶昌、陳嘉欉、賴宏仁合著,(民90年5月),灰色系統基本方法及其應用,台北:高立書局有限公司。
50. Carl Von Clausewitz,國防部譯印,(民78年6月),戰爭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1. 國防部譯印,(民84年2月),中共軍事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2. Mattin L. Lasater著,國防部譯印,(民74年1月),臺灣安全的部析與展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3. Murray, Weidenbaum 著,國防部譯印,(民83年8月),小戰爭大國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4. Hans Binnendijk and Ronald N. Montaperto著,國防部譯印,(民87年6月)中共戰略趨勢,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5. Michael D. Swaine著,國防部譯印,(民88年9月),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6. Michael Pillsbury著,國防部譯印,(民89年1月),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局。
57. Mark Burles and Abram N. Shulsky著,國防部譯印,(民89年3月),中共動武方式,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8. Ezra F. Vogel著,國防部譯印,(民89年8月),廿一世紀的美國與中共關係,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9. James R. Lilley amd David 著,國防部譯印,(民89年8月)共軍的未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局。
60. Susan M. Puska著,國防部譯印,(民90年2月),下下一代的共軍,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61. Richard Sokolsky, Angel Rabasa著,國防部譯印,(民90年6月),東南亞在美國對中共策略中的角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62. 張虎,(民77年4月),中共對外軍事衝突的政治運用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63. 張旭成,(民86年1月),台灣外交與台灣安全,台北:月旦出版社。
64. 張明睿,(民87年9月),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5. 張萬年主編,(1999年12月),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66. 許志嘉,(民89年4月),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證分析,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67. 陳德昇,(民83年6月),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版社。
68. 陳璽安,(民86年5月),國際空間再突破之對策,台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69. 陳一新,(民87年12月),國際關係理論比較研究,台北:學友出版社。
70. 陳福成,(民89年3月),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
71. 陳鴻瑜,(民90年3月),2001年台灣安全展望白皮書,台北:台灣綜合究研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
72. 郭岳,(民82年6月),兩岸關係展望,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3. 彭光謙、王光緒,(1989年),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74. John M. Collins著,鈕先鍾譯,(民64年3月),大戰略(Grand Strategy),台北:國防部史編局。
75. 鈕先鍾著,(民86年9月),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台北:麥田。
76. 鈕先鍾,(民86年11月),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77. Antoine Henri Jomini著,鈕先鍾譯,(民88年2月),戰爭藝術,台北:麥田。
78. 黃玉章主編,(1991年12月),軍事戰略概論,北京:中共國防大學出版社。
79. 解宏賓,(民87年2月),「管理學」,台北:初版。
80. 楊念祖,(民88年),全民看國防,台北:南華大學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
81. 遠書,(民85年10月),認識中共的『統一戰線』,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82. 廖國良、李士國與徐焰,(1991年12月),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83. 蔡瑋,(民89年3月),中共的涉台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84. 鄭浪平,(1994年12月),閏八月的震盪,台北:希代書版集團出版社。
85. 鄭定洲,(民90年),對中共運算學發展之研究,台北: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
86. 鄧小平文卷第二卷,(1993年10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87.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1993年10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88. 鄧聚龍、郭洪、溫坤禮、張廷政、張偉哲合著,(民88年4月),灰色測模型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立書局有限公司。
89. 鄧聚龍,(民89年1月),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90. 蕭易行,(民84年12月),中共要向臺灣買繩索,台北:新中國出版社。
91. 曉兵等,(民84年1月),中國能否打贏下一場戰爭,台北:周知文化。
92. Steven Fink ;韓應寧譯,(民87年12月),危機管理,台北:第4版。
93. 魏汝霖,(民80年2月),孫子兵法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修訂五版。
94. 聶全林、吳青田合編,(1989年6月),國際環境與未來國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
1. 王世塗,(民86年2月),「中共戰略文化研析」,國防雜誌,台北:國防大學,第十二卷第八,頁4。2. 田定忠,(民84年)「中共國防暨軍事戰略概覽」,空軍學術月刊,台北:空軍學術月刊社,第518期,頁9。3. 吳漢雄、夏郭賢,(民87年)「灰關聯分析之線性數據前處理探討」,灰色系統學刊,台北:第一卷,第一期,頁47-53。4. 吳釗燮,(民84年10月),「衝突解決的理論與分析模型」,問題與研究,台北:政大國關中心,第34卷第10期,頁74。
5. 沈啟賓、莊豔蕙,(民80年6月),「應用灰色系統理論對李福恩十項全能成積的因素分析與成績預測之探討」,體育與運動,台北:頁45。
6. 何勇,(1993年4月),「灰色多層次綜合評判模型及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第4期,頁72-76。
7. 林碧炤,(民85年3月),「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與處理方法」,問題與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第35卷第3期,頁1-7。8. 林碧炤,(民85年5月),「論危機處理:美國研究與經驗再評估」,美歐月刊,台北:第10卷第5期,頁6。9. 邱學軍,(1995年),「灰色聚類關聯分析法及其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頁15-21。
10. 邱學軍、陳翔、楊威、葉濤、張建,(1996年)「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結構綜合研究」,北京系統工程研究所報告,頁13。
11. 洪欽銘、李龍鑣,(民86年),「灰色關聯與優勢分析之應用研究」,技術學刊,台北:第十二卷第一期,頁10。12. 張保民,(1994年2月),「1993年的中共軍事」,中共研究,台北:第28卷2期,頁32。
13. 張延廷,(民83年4月),「戰爭之道與軍事武力的功能」,國防雜誌,台北:國防大學,第九卷第十期,頁43-47。14. 莫大華,(民85年9月),「安全研究之趨勢」,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9期,頁36。15. 莫大華,(民87年8月),「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頁27。16. 陳毓鈞,(民84年1月),「台海危機與美國干預」,美歐月刊,台北:第10卷第1期,頁18。17. 鈕先鍾,(民84年3月),「國家安全新論再檢討與新思維」,國防雜誌,台北:國防大學出版,第十卷第九期,頁3。
18. 曾祥穎,(民84年5月),「兩岸軍事衝潛在之危機」,國防雜誌,台北:三軍大學出版,第十卷第十一期,頁47.。19. 楊志誠,(民89年11月),「新世紀的兩岸關係:武力統一或和平統一?」,逢甲人文社會學報,台北:頁34。20. 溫坤禮、吳漢雄,(民87年),「灰色理論電力諧波之研究」,灰色系統學刊,台北:第一卷,第一期,頁65-76。21. 溫坤禮,(民88年),「灰關聯度的定量化研究」,灰色系統學刊,台北:第二卷,第二期,頁113-117。22. 羅慶成、何勇,(1994年),「農業綜合生產力的多層次灰關聯評估」,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第四期,頁75-80。
(三)學位論文
1. 李炳友,(民88年),軍隊危機管理之研究-從公共事務層面探討,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論文。2. 李宗勳,(民88年),市場機能與政府管制-我國警政工作民營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論文。3. 許勝泰,(民90年),中共對台統一戰略之研究-以薄富爾的行動戰略理論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4. 張鵬初,(民89年5月),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台北: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研究論文。
5. 陳弘彬,(民87年),整合灰色理論與類神經網路於預測模型之建立-以SIMEX台灣股價指數期貨為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科學豜究所。6. 葉茂益,(民89年2月),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三軍大學戰略研究所論文。
7. 劉順銘,(民90年6),從戰略文化觀點探討中共軍事戰略與用兵動因」,台北:國防大學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月。(四)研討會論文
1. 張其教、張家瑞、林志棟,(1998年),「灰關聯分析於路面破壞因子的研究」,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五) 報紙:
人民日報
中國時報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1. Azar, E. E. & Burton, J. W., (1986), 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New York:Praeger.
2. Boulding, K. E.,(1963), Conflict and Defense,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orporated.
3. Beaufre, A.,(1967),Strategy of Action, New York:Frederic A. Praeger.
4. Beaufre A.,(1969), The Suez Expedition 1956, Praeger.
5. Brown, H.,(1983) , Thinking About National Security, Westview.
6. Buzan, B.,(1983) , people, States, and Fear, Sussex:Wheatsheaf Books Ltd.
7. Collins, J. M.,(1982), U.S. Defense Planning, Boulder:Westview.
8. Claude, I. L., (1990), Approaches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World Order, North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9. Gray, C.,(1982), Strategic Studies and Public Policy:The American Experience, Kentchy.
10. Graham, J. & Gregory, T.,(1992), Rethinking America’s Security:Beyond Cold War to New World Order, New York:W.W. North & Co.
11. Hermann, C. F.,(1972), 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
12. Holsti, K. J.,(1995),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glewoods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13. Kenneth E., (1963), Conflict and Defense,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orporated.
14. Lasswell, H. D.,(1950),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dividual Freedom, Mcgraw-Hill.
15. Lebow, R. N., (1981), Between Peace and War: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London:The Johns Hopins University Press.
16. Luterbacher, U. & Ward, M. D., (1985), Dynamic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Colorado : Lynne Reinner Publichers, inc.
17. Lynn, S. M.,(1994), Strategic Studies in a Changing World:Global, Regional and Australian Perspectives, Australia: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8. McClelland, C. A.,(1961), World Politics, no.14.
19. Milburn, T. W.,(1972), The Management of Crisis, free press.
20. Robinon, B.,(1979), Crisis Decision Analysis, a Dotoral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tanford University, published by SRI International.
21. Romm, J., (1993), 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The Nonmilitary Aspect, 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hn Relations Press.
22. Shells, D. L., (1968),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Mac Millan.
23. nyder G. H. & Diesing, P., (1977), Conflict Among N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 Press.
24. Wolfers, A., (1962),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John Hopkins.
25. Wright, Q., (1965), A Study of Wa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6. Yergin, D.,(1977), Shattered Peace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ate, Houghton Mifflin.
(二)期刊、專論:
1. Brecher, M., (1996),“Introduction:Crisis, Conflic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17, No.2, p.129.
2. Dutten, J. E. ﹠Duncan, R. B., (1987),“The Creation of Momentum for change though the Process of Strategy Issue Diagonsi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8, No.3, p.502.
3. Deng, J., (1989),“Introduction to Grey System,”Journal of Grey System, Vol.1, No.1, pp.1~24.
4. Kuhenell, B. T. and Luo, M., (1990),“Diagnosis of machine fault using relational grade analysis in grey system theoy ” International Tribology Conference,pp.122-126.
5. Legro, J. W. (1994), Military Culture and Inadvertent Situation: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4, pp.109~117.
6. Majer, C., (1990), “Peace and Security Studies for 1990s”, unpublished paper, p.36.
7. Maynard, W. K., (1993), “The New American Way of War” Military Review, Vol.73, No.11, pp.11~12.
8. Rosen, S. P., (1995), “Military Effectiveness:Why Society Matte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4, pp.17~31.
9. Wallensteen, P. & Sollenberg, M., (1995), “After the Cold War:Emerging Patterns of Armed Conflict, 1989~94 “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2, No.3, pp.34.
10. Wu J. H. and Chen, C. B., (1999), “An Altermative Form for Grey Correlative Graders”,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Vol.1, p.23.
三、網路資源:
http://public .ptl.edu.tw/publich/soedu/225/text-2.html
http://www.future-china.org.tw/csipf/activity/1991106/mt9911-10.htm
http//www.mac.gor.tw/nlpolicy/88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