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文崇一(民79)。台灣居民的休閒時生活。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王煥琛(民83)。休閒教育從理論與實踐的研討。台灣教育,523,9-17。
王鍾和(民70)。兒童發展。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江貞昱(民82)。經濟發展中社經結構變遷與休閒活動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7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與青年輔導委員會(民86)。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民90)。簡訊月刊,39。
交通部觀光局(民87)。週休二日實施對國內旅遊的影響調查報告,台北市:作者。
休閒社會學(吳英偉、陳慧玲譯)(民85)。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休閒與人類行為(涂淑芳譯)(民85)。台北市:桂冠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2年)
朱敬先(民83)。健康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何福田(民79)。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畫之研究。,載於青年輔導研究會專輯。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余嬪(民84)。青少年休閒活動狀況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0,122-125。
余嬪(民85)。國中生之學業成就與遊憩參與型態。測驗與輔導,137,2826-2829。余嬪(民87)。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119-147。吳天泰(民85)。泰雅族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4,22-34。吳天泰(民87)。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吳瓊洳(民86)。國中學生次及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呂建政(民83a)。休閒教育的發展。台灣教育,523,18-20。
呂建政(民83b)。開展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33,21-28。呂建政(民85)。倡導休閒教育與輔導,健全青少年身心發展。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37,2818-2821。呂政武(民88)。台灣原住民族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以南王聚落世俗化與涵化過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建興、簡茂發(民81)。縮短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山胞教育研究叢書。台北市:教育部教研會。
李來旺(民84)。阿美族學生的生活型態與教育概況。台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研討會宣讀論文。
李鍾元(民85)。特殊青少年休閒活動的需求與規劃。載於中華民國84年全國青年輔導會議跨世紀的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專輯。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李晶(民89)。學校所提供的休閒活動在社區中扮演的角色。國民體育季刊,29卷4期,83-87。李秀蘭(民90)。從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的傳統運動─九項競技談統整的語言與體育文化教學。載於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452-466)。
林一真(民81)。休閒輔導。學生輔導通訊,21,4-13。林君蘭(民79)。國民中學學生對環境保育的態度。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明德(民81)。休閒趨勢的反思。學生輔導通訊,21,34-37。
林東泰(民83)。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東泰(民86)。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建地(民85)。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清山(民74)。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輔仁大學。
青少年白皮書編輯委員會(民84)。青少年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范靖惠(民86)。性別、休閒覺知自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范春元等四人(民88)。原住民參與體育活動人口調查。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修慧蘭(民74)。台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徐蒲玲(民76)。台北市國小兒童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徐永能(民78)。休閒教育的科際整合。師友,266,8-9。
徐萬邦、祁慶富(民85)。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浦忠成(民85)。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原住民教育季刊,創刊號,62--68。高俊雄(民85)。青少年休閒的自我管理。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37,2823-2825。高俊雄(民88a)。台灣地區居民休閒參與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台北:桂魯有限公司。
高俊雄(民88b)。休閒教育之理念、規畫與實現。學生輔導通訊,60,8-19。高俊雄(民91)。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淑芳、何秀珠(民86)。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之家庭環境學習概況、行為困擾調查研究--訪視當地資深教師。原住民教育季刊,5,17-37。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民89)。八十八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國立編譯館國民小學健康教育科用書編輯委員會(民84)。健康教育。第五冊。台北市:作者。
張文義(民89)。花蓮縣原住民部落休閒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火木(民84)。青少年休閒活動指導手冊。台北市:實踐學院。
張玉鈴(民88)。無聊啊!談休閒無聊感對青少年自我統合發展之影響。學生輔導通訊,60,68-79。張光甫(民80)。從道家觀點談休閒心情。載於教師的休閒生活(32-42頁)。台中霧峰: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翠珠(民90)。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許木柱(民80)。弱勢族群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399-42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許義雄(民69)。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許義雄(民72)。體育學原理。台北市:文景書局。
許義雄(民8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國良(民85)。婦女休閒活動參與、人口變項及自我概念之研究─以高雄市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莊斐瑜(民8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學習情況與休閒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連婷治(民87)。台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郭玉婷,譚光鼎(民90)。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載於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421-438)。
陳俊豪(民90)。南投縣國小學童休閒態度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陳順利(民88)。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關山地區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陳彰儀(民74)。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彰儀(民78)。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淑馨圖書公司。
陳彰儀(民79)。休閒的社會心理學。戶外遊憩研究,3(3),21-34。
陳美玲(民86)。嘉義地區不同年齡成人之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曾誰芬(民77)。工作、生活目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台北地區藝術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游家政(民76)。台北縣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兒童在學期間校外休閒活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中天、洪英正(民81)。心理學。台北:桂冠。
黃文真(民75)。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立賢(民85)。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立賢(民88)。中小學教師實施休閒教育實務篇─觀念與策略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60,80-89。黃定國(民80)。休閒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月刊,482,1-6。
黃建堯(民87)。影響國中生休閒活動的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黃郁宜(民73)。國中學生學期間校外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郁宜(民83)。現代少年的休閒活動。學生輔導通訊,35,88-93。黃德祥(民80)。青少年休閒諮商與輔導的功能與實施。成人教育,2,52-56。黃惠慈(民89)。原住民社區家庭教育推廣的工作模式。原住民教育季刊,19,20-40。黃嘉宗(民75)。高職學生休閒活動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嘉勝、成映鴻(民90)。原住民美術作品鑑賞學習單之設計研究。載於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359-379)。
曹天瑞(民91)。原住民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敏玲(民85)。「無聊」與青少年偏差休閒行為。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37,2830-2833。
蔣孝瑛(民79)。美國青少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現況。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蔡素琴(民87)。兒童休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榮貴(民67)。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光慶(民86)。學校設施開放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26卷1期,18--21。
賴哲民(民78)。台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高橋(民80)。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顏妙桂(民83)。休閒與教育。台灣教育,523,15-17。
羅賜欽(民83)。新竹縣山地鄉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休閒生活狀況之探討。未出版,新竹縣。
羅明訓(民88)。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譚光鼎(民87)。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嚴祖弘(民85)。青少年體能、休閒問題及其輔導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全國青年輔導會議跨世紀的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專輯。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嚴祖弘(民90)。休閒活動對在學青少年行為之影響及輔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嚴敏秀(民89)。加強實施青少年休閒教育的努力方向。學生輔導通訊,70,120-131。二、英文部份
Edginton,C.R.,Hanaon,C.J.& Edginton,S.R.(1999). Leisure Programming:concepts, Trends,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Dubuqe,IA:Brown and Benchmark.
Iso-Ahola, S.E. (1989).Motivation for leisure.In Jackson E.L. & Burton T.L.(Eds)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pp.247-279).State College,PA:Venture.
Iso-Ahola, S.E. (1994). Starting, Ceasing, and Replacing Activity Over the Life-Span .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3), 227-249.
Kelly,R.J.(1983). Leisure styles:A hidden core. Leisure Sciences,5(4).321-338.
Kelly,R.J.(1990). Leisure. NJ:Prentice Hall.
Mundy, J. & Odum, L.(1979). Leisure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NY:John Wiley & Sons.
Neulinger,J.(1985). What am I doing.WAID.
Parker,S.(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New York:Prae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