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社(民87)。海闊天空Ⅱ。作者,臺北。
王明珂(民85)。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王浩威(民87)。台灣查甫人。台北,聯經。
王雅各(民85)。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6。王麗雲(民89)。自傅/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田秀蘭(民89)。紮根理論在諮商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6(4),35-40。朱俊淇(民89)。國民小學教師生涯發展停滯期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朱敬先(民81)。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 台北:五南。
江文雄(民88)。活出快樂人生--教師生涯規劃100招。 台北:師大。
江文瑜(民85)。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49--.270。台北市:巨流。
余德慧(民79a)。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民79b)。中國男人的生涯觀。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民82)。男兒心事不輕談。 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民85)。 中國男人的生涯觀--戰將與黑卒。台北:張老師。
吳芝儀(民9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市:濤石。
Michael Q. Patton。(1990/民84)。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Vernon G. Zunker。(1996/民85)。Vocational guidance。吳芝儀譯。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李沁芬(民81)。 輔導教師生涯發展及生涯重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李俊湖(民87)。教育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幸台(民76)。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幸台(民78)。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輔導學報,12,265-297。
林幸台(民86)。教師角色與生活發展。教育實習輔導,3:2,15-18。林益慶(民89)。影響國小教師選擇教職的因素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林清江(民79)。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靖芬(民88)。台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慧瑜(民83)。 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階段與教師關注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曉瑩(民90)。淺談教師生涯發展。國教天地,144.04,52-57。Dr. L. Swell。(1990/民79)。邱奕銘譯。成功心理學 。台北:遠流。
邱憲義(民8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金樹人(民77)。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天馬。
金樹人(民86)。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臺灣東華。
洪英正(民81)。現代男性新壓力。輯於張小鳳. 林幸台編:圓滿人生不是夢:兩性生涯備忘錄。臺北:時報文化。
洪孟華 (民89)。教師角色知覺及其進修歷程之關係研究--以國小男性教師為例分析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洪鳳儀(民87a)。生涯規劃自己來 。台北:揚智文化。
洪鳳儀(民89b)。 生涯規劃。台北:揚智。
Marilyn Ferguson(民80)。輯於徐明華編譯。詩話人生。台北:台灣中華。P168
胡幼慧主編 (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Allen Marvin/Robinson Jo。(1994/民83)。孫柯譯。與男性為伍。台北:遠流
孫國華(民86)。國民中學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孫國華、蘇慶隆(民86)。我國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長榮學報,1:1,67-81。Pat Corrick Hinton。(1991/民80)。徐明華譯。情話人生。台北:台灣中華。P168
袁志晃(民90)。再談「教師生涯發展」的題旨--試疑與釋意。教育研究資訊,9:4,27-42。高秀蓉(民89)。生涯轉換之質性分析研究:以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結業之教師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高強華(民77):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輯,113-133。
崔宇華(民88)。 國民小學教師終身學習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美玉(民8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進修教育的經驗與反省。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張豊儒 (民89)。女性代課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教育部統計處。八十九學年度統計資料,各級學校女性教師統計。
曹學仁(民86)。教師生涯規劃的理念--談終身學習與專業成長。教育實習輔導,3:2,37-40。梁瑞安(民85)。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許傳德 (民88)。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郭諭陵(民82)。課程評鑑資料的蒐集技術。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25,60-64。陳怡安(民79)。人生七大危禨。台北:旭昇。
陳怡錚(民89)。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美玉(民88)。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出版社。
陳美玲(民81)。中部地區國小教師生涯抉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陳國泰(民89)。國小初任教師實際知識的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鴻慶(民89)。教師生涯規劃。教育實習輔導,6:1,7-14。曾慧敏(民82)。國小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工作需求、生涯關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黃惠惠(民78)。我的未來不是夢--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張老師。
Papalia Diane E/Olds Sally Wendkos。(1995/民84)。黃慧真譯。成人發展 。台北:桂冠。
楊育儀(民86)。「生涯組型」與「生涯之錨」的質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楊育儀 (民87)。「生涯之錨」的初探性研究與未來展望。輔導季刊,34(2), 1-8。楊朝祥 (民78)。生計輔導一終生的輔導歷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葉堂宇、徐悌(民86)。智慧革命-TQ人。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齊宗豫(民90)。男性身份、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的成長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劉明秋 (民84)。教師生涯發辰態度分析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328,us-lsl o
劉焜煇、金樹人(民78)。生計諮商之理論與實方法。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劉華娟(民89)。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劉雅惠(民86)。國小教師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應與生涯發展狀況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劉鳳英(民89)。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潘慧玲、陳怡錚(民90)。教師生涯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87,51-60。蔡孟翰(民90)。中年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蔡素紋(民90)。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蔡培村(民84)。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市:麗文。
蔡培村(民87)。終身學習與教師生涯發展。臺灣教育,565.01,14-26。蔡篤堅(民89)。由文化變遷的觀點談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6-19。
鄭世仁(民83)。一場靜默的社會革命。輯於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國
立教育資料館。台北:師大書苑。
戴素珍(民90)。女性教師生涯的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簡成熙(民89)。男性研究在性/別研究及教育上的價值。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24 。
簡宛(民81)。愛與成長--享受青春永駐的人生。 台北:遠流。
饒見維(民8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 。台北:五南。【西文部分】
Burden, P.R.(1981).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ern Education Research Des Moin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
Butt, R & Raymond, D. ( 1989 ) , Studying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nowledge Using Collaborative Autobiography, in Huberman, M. ( ed. ) , Research on Teachers ‘ Professional Lives. 403-319.
De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Sage Publications
Egger, R. (1994). Biographical Research in Adult Education, in the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Life Histories and Learning. University of Sussex.
Fessler, R. & Christensen, J. C. (1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Fessler, R. ( 1985 ) .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Springfield.
Fessler, R. (l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In R. Fessler & J.C. Christensen (Eds),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oodson, I. ( 1991b ). History, Context and Qualitative Method, In Goodson I. & Walker R. ( eds. ) , Biography, Identity & Schooling: Episod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114--136
Goodson, I. ( 1991b ). Teachers’ Live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Goodson I & walker R. ( eds ), Biography, Identity and Schooling: Episod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137-149, The Falmer press.
Goodson, I. F. (1992). Studying Teachers’ Live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in I. F.
Hitchcock, G. & Hughes, D.(1992).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London:Routledge
Huberman, M. ( 1989 ). On Teachers’ Careers: Once over Lightly, with A Broad Brush, In Huberman ( ed. ), Research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247-361.
Huberman, M. (1992).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instructional mastery. In A. Hargreaves & M. G. Fullan (Eds.),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 .Y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etchtermans, G & Vandenberghe, R(1994).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A biographical pespectiv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6 (1),45-62
Kvale S.(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angness, L. L. & Frank G. (1995), Liv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Biography, 6th edition, Chandler & Sharp Publishers, Inc.
London.
Miles, M & Crush, J.(1993). Personal narratives as interactive text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migrant life-stories. Professional Gegrapher,45(1),84--94
Newman, K. K. (1979). Middle-aged experience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71697)
Newman, K. k. et al. ( 1980 ) Helping teacher examine their long-range development (ERIC. ED204321)
Plummer, K. (1983). Documents of Lif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Reese, H. W. and Smyer, M. A. (1983). The Dimensionalization of Life Events, in E. J. Callahan and K. A. McCluskey(Eds.)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Nonnormative Life Even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ikes, P. J. (1985). The life cycle of the teacher. In S. J. B all & I. V. Goodson (Eds.), Teachers’ lives and career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Sikes, Patricia J. , Measor, Lynda & Woods, Peter ( 1985 ). Teacher Careers:Crises and continutied. Great Britain:Tayolr & Francis Ltd, Basingstorke.
Smith, L. M. ( 1996 ). Biographical Method,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 eds. ) ,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86-305, Sage.
Super, D.E.(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 Washingtion, D. C.: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S. Office of Education.
Super, D.E.(1980)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6, 282-298.